標籤:

療愈好你的內心

當我們把自己內心的問題完全解決掉了,你的清凈心中散發出來所有的信息都是智慧和慈悲,跟你有緣的眾生一定只會得到你的好處,不會得到你的壞處。—— 達照法師。

「知」之一字,眾妙之門。

正因為大家都知道以後,對所知道的東西非常注意,對知道的本身卻忘記了,所以在生命的道路上,我們把自己給丟了,真正的安詳自在找不到了。而在保持覺知的狀態下,對於善惡苦樂,你會有直接的反應能力。

如果你保持了這種覺知,不隨自己的念頭轉,內不隨念轉,外不被境遷,就會像達摩祖師所說的:「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內沒有動搖,外沒有概念,其實也不是什麼玄妙的事情,就是簡單地把想法放到一邊去。只要你把這些想法往邊上一放,你自然是最殊勝的。

開智慧是學習佛法的真正目的,只有開發了無漏智慧,才能夠了生死,度眾生。

大智慧、大定力的培養,就是在這兩個階段:第一個是從外在的相開始改變,把壞相變成好相,不守規矩變成守規矩;第二個是從內在的心上觀察,看看你的妄想來來去去是什麼規律,什麼慣性?煩惱是煩惱的慣性在起作用,生氣也是生氣的慣性在起作用,為什麼會這樣?然後進一步看你內在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心時的安寧。

即使你沒有辦法一下子開大智慧,哪怕你在寺院里舉一下手,點一下頭,甚至看到寺院,想到這裡有佛,都是種下了善根。但是善根到什麼時候才能萌發成為你想修行的力量,這是很不容易的。

從現實角度看,我們一定要把握法界運行的大規律,它是一種在業力推動下的因果相續。你可以觀察這種業力、這種行為的習慣,它確實在我們的生命中,乃至所有眾生的生命中貫穿始終。

想自覺的人,要從自己的慣性中開始改善;想覺他的人,想改造社會,使國家、社會、眾生更加幸福安康的人,也要從自己內心中開始改善。

當我們把自己內心的問題完全解決掉了,你的這顆心無論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個寶,一定會放光。跟你有緣的眾生一定只會得到你的好處,不會得到你的壞處,因為從你的清凈心中散發出來的所有的信息都是智慧和慈悲。

———————— 達照法師·說法


一禪說:

這幾天,我把舊電腦賣了,裝了台新電腦,所以一直沒有發布新的文章。在這期間,我想了一些問題,想在這裡分享一下。

這篇文章的性質是什麼?是佛法。但是在幾乎所有讀者心裡,充其量也只算是心靈雞湯,食之無味,全篇大道理,好像誰不懂似的?

之所以產生了這類看法,其實根本原因就是一個,就是真的看不懂。你看到的如果只是流於文字表面的東西,那自然是雞湯無疑,因為你觀察內心的深度不夠,意識的深度不夠,看不懂這些佛法是很正常的,其實雪漠老師的文章更適合入門讀者。

隨著你的意識的深度慢慢增加,總有一天你能看到這些文字底下的內涵,到這個時候,你就不會再認為它食之無味了,修行的法門就包含在裡面,甚至包含在一個單獨的詞、字中。

比如上文提到的「知」,知是知道,知道什麼?誰在知道?知道的本體重要還是知道的客體重要?如果你追逐知道的客體而忘記了知道的本體,那就是迷失了自我。

當然,我這一段描述仍然是令人費解的。這需要一種感悟,如果一個人整天處在花花世界的名利之中不可自拔,那麼這些文字對他來說,只是一坨狗屎。

再比如「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這就是一個法門呀。什麼法門?修行法門,入道法門,成佛的法門。如此重要的東西,達摩窮盡一生的精髓所在,如此輕易的擺在大家面前,大家卻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豈不可惜。

修行並不神秘,而是很平凡的事情,《金剛經》說:「如何降服其心?」修行就是一個降服自我意識的過程。上面有個詞叫慣性,降服的就是這個慣性。

什麼叫外息諸緣?所有的外物不能令你動心。什麼叫內心無喘?思想沒有矛盾,保持一種寧靜的狀態。什麼叫心如牆壁?他狂任他狂,清風拂山崗。心如金剛,如如不動。

這樣,就可以入道了呀!!!

推薦閱讀: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