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9)《成唯識論》的思想綜述(21)

1、三類境

這個三類境是由玄奘提出來的,主要針對見相二分同不同種。在印度佛教中,理論上沒有這種學說。

所謂三類境,指的是性境、帶質境和獨影境。

這裡需要知道,在唯識的認識論中,充當客觀世界的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的種子,就是一個個客體,阿賴耶識實際上就是充當了常人眼中的客觀世界。

那麼,性境,就是真實的認識。

所謂真實的認識,就是認識到客體本身。

那麼什麼境,屬於客體本身呢?

有三種

1、阿賴耶識的相分,因為本身阿賴耶識就是用來充當客觀世界。自然其相分,就是客體本身。

2、前五識的相分。在印度人認為,前五識是現量認識,所謂現量認識,就是認識到事物的本質,所以他的相分也是真實的。

3、五俱意識的相分。五俱意識,是跟著五識生起以後的意識。他的相分,就是前五識的相分。既然前五識的相分是真實的,所以他的相分也是真實的。

但是,這裡實際上有個邏輯上的假定,就在於,前五識的認識是真實的?

這一點,在科學上立不住。

因為在科學認為,即使剝離開意識,前五識的認識也不是真實的。例如說,眼睛。

眼睛實際上會把光波扭曲為明亮。

除非你假定說,前五識就是抓取信息,那麼抓取信息,也有一個是否失真的情況?比如說一個照鏡子,由於鏡子的不同,也會使得境中的影像出現失真的情況。

既然,唯識家已經發現了,主客體的交融性。也就是主客體不可分性。

那麼,把這個原則貫徹到底,前五識也不應該是真實反映事物的本質。

但是,在印度的因明體系之中,至少他們認為,前五識的認識是真實的。

性境有三個特點

其一、不同種。見相二分的種子是不同的。這個意味著,相分是獨立於見分而存在的。例如常人認為,外在世界是獨立於意識而獨自存在的。但是這裡的外在世界是阿賴耶識,而不是外境,同樣要成立唯識無境的主張。

其二、性不隨。指的是無記性。

其三、系不隨。就是不隨著輪迴的境地不同而改變

接著是帶質境,也就是有一個客體,但是人類的認識,出現了失真情況。如把繩子看成蛇。

其一、末那識認識阿賴耶識。這個認識是錯誤的,雖然阿賴耶識存在,但是把阿賴耶識認識成一個不變的主體,這就是錯誤認識。

其二、意識的失真認識。如把繩子看成蛇。

他是有真有假,真的那部分是有一個本質的,如阿賴耶識的相分。假的那部分,是見分引發的,是主體把自身的屬性賦予到客體身上而產生的假象。

這個認識,是隨著主體的不同(如六道眾生的不同)而產生變化。人類的認識應該都屬於這部分。

最後是獨影境,也就是胡思亂想。夢中所見。

這種情況,見相二分為同種,純屬是主體自我派生的影像,完全不真實。


推薦閱讀:

TAG:唯識 | 佛教 | 佛教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