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壞由腸子決定?看完我把手裡的薯條扔了

生活中難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有的人因為頭髮越來越少而焦慮,有的人是因為在電梯里碰巧遇上有人默默放了個臭屁而鬧心,總之,一天的好心情可能就此敗光。

但你有沒有想過,心情不好,可能是腸道在搞事情。

嗯?不是腦子在控制我們的心情,而腸道只負責消化和排遺的嗎?但你大概想不到,其實你的腸道和大腦,時刻都在保持密切的溝通。

有些科學家認為,腸子可能是我們的第二個腦子,因為腸道里有相當多神經細胞,其數量僅次於大腦。

在腸道中,控制我們心情的關鍵因素之一叫做「血清素」,它是一種神經傳遞物質,換句話說,它就是個傳話的,負責幫助神經細胞傳遞信息,同時據估計,人體內有將近90%的血清素是在腸道里產生的。而當一個人開始感到有壓力時,體內的血清素就會減少,此時我們的情緒就會因此產生變化,負面心情不斷涌動,比如生氣、焦慮等等。

來源:Medline Plus

而除了血清素,在腸道中左右我們心情的還有多樣的「微生物」,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神經學家Morris對此展開了研究。她找來了幾個老鼠,給老鼠們餵了幾周蛋糕、薯條等垃圾食品。幾周過後,Morris和她的同事通過一系列有關學習和記憶的測試,來觀察老鼠們的反應。

實驗開始前,老鼠們被放在一個裝有幾個簡單傢具的空間里,一般來說,老鼠這種嚙齒類動物對充滿物體的空間特別感興趣,它們會本能地到處嗅來嗅去,想去探索清楚自己所在的空間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

不過,經過幾周垃圾食品的轟炸,當Morris再次把老鼠們放回這個空間,並隨機移動了幾件傢具後,這些老鼠的表現就比較佛系了,它們不再充滿好奇,懶得四處嗅來嗅去,它們對周遭反應不再敏銳。Morris說,垃圾食品讓老鼠們腦子裡的海馬體不再正常工作了。這個海馬體,對我們的學習和記憶能力非常重要。看到這裡,狂丸看了看手裡的快樂肥宅水和漢堡,陷入了深思。

Morris發現,吃垃圾食品的老鼠腸道里的微生物缺乏多樣性,這些垃圾食品改變了它們腸道的微生物群落,這些改變損害了老鼠的記憶。emm不過這個實驗,真的能證明就是腸道微生物惹的禍嗎?

隨後,Morris和她的團隊開始研究老鼠們的腸道。他們給吃垃圾食品的老鼠喂高劑量的腸道有益菌的混合益生菌,這時,老鼠的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又回歸了,它們的記憶和敏銳度也有所改善。看來,腸道里的微生物寶寶們,真的對大腦有著重要的影響。不僅只有大腦在單方面發號施令,腸道細菌也在積極「回復」大腦。

Morris和她的研究團隊發現,大腦和腸道之間的對話,也被叫做「腸—腦」軸線,是消化道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生物化學信號。大腦通過迷走神經傳遞命令,在這個對話的過程中,腸道細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們腸道中的微生物不僅能幫我們「消化」食物,還能影響我們的心情。這些微生物能排出一些類似化學信使的分子,這些分子能影響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

比如,有些微生物之間的交流,能促使胃壁細胞向我們的免疫系統發送化學信息,這可以在我們身體遭到外來病毒入侵時,保護我們免受病毒感染。還有些微生物能將分子信號射回迷走神經,然後它們將流入大腦,對我們的記憶里和情緒產生影響。

微生物內分泌學家Mark Lyte也在腸道和情緒方面做出了研究。他發現,一些微生物在傳遞信息。為了證明這一點,Lyte和他的團隊隨即開始做實驗,這次他們的實驗對象,還是老鼠。他們發現,當老鼠感覺到有壓力時,它們的腸道微生物也會感到壓力。

為了給老鼠製造壓力,Lyte把老鼠放進緊密的小管里,以限制它們的運動。實驗發現,有壓力的老鼠,腸道微生物菌落不像放鬆的老鼠們那麼多樣化,緊張焦慮狀態中的老鼠腸道也更容易受到致病菌的影響,也就是說,老鼠更容易生病。

而美國費城兒童醫院的神經科學家Jiah Pearson-Leary則指出,「社會壓力」也會改變腸道里的細菌數量。

老鼠是個喜歡社交的動物,研究發現,那些在社交中總是被欺凌、總是需要承受巨大壓力的老鼠,和一些擁有健康社交狀態、可以更好地面對社交壓力的老鼠們,有著截然不同的腸道微生物群落。

然而這一重要發現,最初和我們的排遺物糞便,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神經科學家Leary打算做實驗的時候,就是從老鼠的糞便下手。

因為糞便中一般會含有大量的腸道細菌,所以他收集了一些容易受到壓力的老鼠們的糞便,準備把這些「壓力屎」喂投給沒有壓力的老鼠。不用覺得奇怪,老鼠之間本來就經常吃對方的糞便。

這些原本輕鬆的老鼠,在吃了「壓力屎」後,面對欺凌和外部壓力,更容易出現「壓力山大」的現象,也更容易出現抑鬱行為。這也進一步表明了,腸道里的細菌,對我們的大腦、情緒產生重要影響。

而有關抑鬱症方面的研究,也發現了腸道和情緒之間存在互相影響的關係。而這次實驗中「遭殃」的,又是一群老鼠。

來自考克大學學院APC微生物中心的Cryan教授,給一群實驗室老鼠的腸道里移植了人類的糞便,這些糞便來自一些抑鬱症患者。接受了「抑鬱屎」的老鼠們,開始做出一些抑鬱症患者常見的行為。

老鼠:我做錯了什麼,要給我喂「抑鬱屎」。

除此之外,科學家們還發現,抑鬱症患者體內的腸道菌落多元化程度,明顯比健康人的低,而許多患有抑鬱症的人,同時腸胃出現疾病的概率很高。這些證據都指向一個結論,我們平時心情不好,除了來自外部的刺激,可能還有腸道細菌的鍋。

至於哪些菌落能改變我們腸道狀況,從而影響我們的情緒,這還需要科學家更深入的研究,而我們平時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氣、所處的環境,都能影響我們體內寄生的微生物群落。說不定將來,心理醫生給抑鬱症患者開的處方上,會出現益生菌混合調製的飲料,或者是一盒復方益生菌片,用來改善心情

這麼看來,以後可以隨身攜帶一瓶益生菌混合調製的飲料,以便應對不時之需。比如坐電梯碰巧遇到有人放臭屁,及時掏出益生菌,喝下一口,啊,真香!


推薦閱讀:

TAG:腸道微生物 | 薯條 | 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