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關係不好,是因為不懂得處理差異和衝突

夫妻因為緣分走到一起,但只要差異存在,分歧總是不可避免在無數的幸福秘籍中,能夠良性的處理伴侶間的差異和衝突,是相當重要的一條。

當夫妻倆的想法不一致時,他們可能會吵架、甚至訴諸暴力;也可能會為了避免吵架而選擇逃避問題,就好像鑽進地底一樣,兩個人都不開心; 無論是選擇哪一種,夫妻的親密關係都會受到影響。

「為什麼會這樣呢?那是因為在面對伴侶時,很多人總是把愛理解成被愛,對方要關注自己的感受,要在乎自己的情緒,要滿足自己的各種需求等等,當一個人習慣了索取,關注的就是對方應該怎樣做,對方如果辜負了自己的期望就是不愛自己了。

其實,感覺被人所愛是人最重要的情感需求。

但在很多情況下,當一個人感覺對方不夠愛自己的時候,往往是因為對方沒有能力完成ta的要求,而非對方真的不夠愛自己。

衝突產生並不意味著愛的消亡,衝突背後其實意味著很多未知的差異。最初兩個人遇見時的浪漫,我們以為就是愛情的全部。事實上,此時我們看見的還只是自己的世界,未能看到對方真實的存在。

當愛從夢幻中醒來,看到了許多之前未曾意識到的差異時,抱怨和衝突就會產生。

有很多親密關係的衝突是由女性發起的,因為他們迫切的希望解決問題,而男人總是希望她「別鬧了」,他們習慣用迴避的方式來逃離那些令他們不安的話題,就像在他們和問題之前築起了一道牆,幻想著不去關注問題則問題就不存在。

在親密關係中,男性的 「築牆」對女性而言,是種強大的否定與排斥。因而很容易引起不滿和爭吵。但其實,當大部分男性在「築牆」時,並非是故意要傷妻子們的心,他們真正想逃避的是「衝突」。

從心理學上講,夫妻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對大部分女性而言,婚姻與家庭是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而丈夫則不同,他們更需要一點自我和獨立的空間,所以表面上看來,男性對女性的情感需求不敏感,總是很遲鈍。

正是這種差異的存在,以及對這些心理上差異的不了解,讓夫妻雙方將問題歸結於愛與不愛上來,從而是衝突升級,矛盾激化。

但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差異一方面有可能會導致衝突,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幫助兩個人成長。對很多人而言,他們欣賞與自己不同的人。因為我們的內心也在追求圓滿,他人身上不一樣的品質,對我們是一種互補。

面對差異,正確的處理方式是認識差異、學習差異、接納差異。只有這樣,差異才會成為夫妻之間的心理營養,讓兩個人都得到成長。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做,才能更好的處理好這種差異呢?

1. 學會說伴侶能領會的愛的語言。

婚禮之後,愛不一定就走進墳墓。但要使愛長久,雙方都需要學會表達並讓對方感受到我們的愛。

2. 面對築牆,不要讓情緒泛濫。

當夫妻在溝通之中充滿「否定、諷刺」「防衛、反擊」「築牆逃避」時,就會形成心理疲勞和偏見,再也看不見伴侶善意的努力。所以,積極培養夫妻面對衝突時修護的能力。在戰火高升時,別讓壞情緒泛濫。要知道,吵架的目的應該是為了表達你的意見或感受,而非讓衝突升級並導致無法挽回的傷害。

3. 增進修護能力。

在平時就約好,為保護關係,雙方可在衝突失控之前叫暫停,馬上離開現場,用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下來。為了維護「追逐者」的信任,「逃避者」可在24小時內把問題談清楚。修護式對話有效緩解衝突帶來的傷害。兩個人輪流當傾聽者,讓對方能暢所欲言,當發言者覺得被了解,滿意之後,雙方再交換角色。柔和地發言與虛心地傾聽能有效解決衝突,了解差異。


推薦閱讀:

TAG:情感 | 兩性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