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伊朗一整月】——德黑蘭印象 2 帶你看景點

去伊朗

源於一個朋友對中東的描述,

源於一場土豪的博覽會上那價值三十萬的波斯地毯,

更源於今年歐美時常爆出的恐怖事件導致網上對穆斯林的罵聲一片,

於是去看看這個文明古國、宗教信仰、文化、精美的波斯地毯、國寶級的藏紅花,成了這次的主旋律。

【國家博物館】

點評:伊朗一個自詡有七千年的文明古國,國家博物館於我而言是必去的。主館是國家館,對一段文明的大致了解,有英文小冊子。副館了解伊斯蘭文明,有很多繪畫、書法、建築。 展廳規模不大,參觀2小時左右。

門票:300000+200000R(里亞爾)

雲紋酒樽

公元前600年波斯波利斯石刻,波斯時期最輝煌宏的時刻

古蘭經封面畫

水煙管

人物插畫和波斯文書法,至今仍然從右向左書寫。

古老的廟門

掐絲工藝飾品,帶有我們的吉祥物「兩條魚」 歐耶!

【兩條遊走世界的魚-漫遊伊朗一整月】德黑蘭國家博物館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z03776zfned.html

【玻璃博物館】

點評:古老琉璃散發出七彩炫光非常迷人,據說是和地下的礦物質融合了才會變色,相比展品,這棟古老的建築本身更迷人,必去。

門票150000R

建築來自愷加王朝時期的貴族私人別墅

精緻的旋轉樓梯

【兩條遊走世界的魚-漫遊伊朗一整月】德黑蘭琉璃藝術博物館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g0381ix5f7r.html

【珍寶館】

點評:相比俄羅斯的彩蛋館、珍寶館,這裡沒有很驚艷,人滿為患。千萬別對那個著名的地球儀報太大希望,因為除了大沒別的,最喜歡那顆無暇粉鑽。當然聽一聽寶石背後的故事,應該更有趣,不過本身英語不好,館裡人擠人鬧哄哄,講解員的口音,種種導致基本沒聽懂。

門票200000R

無暇粉鑽,非常嚴格不讓拍照,只在外面拍了明信片

【兩條遊走世界的魚-漫遊伊朗一整月】德黑蘭珍寶館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t0381e7lty1.html

【當代藝術博物館】

點評:門廳的中心是考爾德的一件大型動態雕塑作品,而處於正上方復古的相框中鑲嵌著霍梅尼和哈梅內伊兩位宗教領袖,目光嚴厲注視著這個奇怪的「外星作品」。

美國亞歷山大-考爾德的一件大型動態雕塑作品

非常遺憾這次伊朗之行沒有看到傳說中的20世紀最偉大的藝術收藏之一。門票上印製的是波洛克1950年的代表作《印度紅底色上的壁畫》,這幅巨形的猩紅色油畫作品,濺潑著白色、灰色和黑色的條痕,5年前佳士得拍賣行估價2.5億美元。

波洛克1950年的代表作《印度紅底色上的壁畫》

2015年秋天舉辦的一場展覽,彙集了康定斯基、馬瑟韋爾、波洛克、羅斯科和斯泰拉等諸多抽象表現主義大師的作品,而這只是該館藏品中的冰山一角。恩斯特、賈科梅蒂、馬格里特和穆爾等人的雕塑作品,永久地陳列在博物館裡。

博物館室外的雕塑作品

回溯歷史,德黑蘭當代藝術博物館由伊朗國王巴列維的妻子、王后法拉赫-巴列維在1979年革命前不久興建,這裡聚集了歐洲和北美之外最為豐富的現代西方藝術傑作,之後它們就從世界藝術版圖上銷聲匿跡了,直到2015年。

霍梅尼當權後,怒斥「西方毒化」……1979年1月,隨著伊朗國王和王后出走,革命群眾走上街頭抗議,博物館就把收藏的1500件西方藝術作品送進了地庫。這等同於我們的「文化大革命」。所幸的是這些珍貴藝術品並沒有從此消失,而是被一位普通的地庫管理員用生命保護了30多年,最艱難的早期,他曾把自己和作品一同鎖在地庫2年,他說「這些作品把我變成一頭獅子」。

正在展出的是這組沙漠攝影,憂傷就如同這沙漠一樣無盡和寒冷

【兩條遊走世界的魚-漫遊伊朗一整月】德黑蘭當代藝術博物館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page/h0383wlaj18.html

【霍梅尼聖陵 】

點評:政治意圖高過藝術價值,雖然殿堂很巨大,但是現代化的改進似乎缺少特色。順路的可去。免費。

金屬網內安放的就是霍梅尼墓

【扎赫拉公墓】

點評:必去,德黑蘭最大的公墓,同時安息著兩伊戰爭20多萬死難者,非常震懾心靈。和國內的烈士陵園不太一樣的是,每個墓碑前有個小小的玻璃櫥,裡面放著相片和一些私人物品,顯然是親友擺放的,還有一些連玻璃櫥都沒有,是否連認領的人都沒有呢?無言悲痛!看著一張張年輕的臉龐,永遠不再衰老,沒有眼淚,默默憎恨國家這種關係,讓同一個物種互相殘殺。墓碑上擺著鮮活的玫瑰,轉身離開,請珍視生命。免費

扎赫拉公墓內某位剛被祭奠過的墓碑

【古勒斯坦皇宮】

點評:這是伊朗歷史上的敗家子愷加王朝統治時期的宮殿,進入花園要35000R,然後每個宮又要單獨收費宮殿奢華談不上,會享受倒是真的,德黑蘭夏天炎熱,國王給自己設計了一座涼亭,安放一個10平米漢白玉的石床,身後是個迷你噴水池,涼爽通風,抽抽水煙看看美女,好不愜意。

正中間就是10平米漢白玉的石床

然後參觀鏡廳,用細碎的鏡子代替馬賽克平湊成圖案鑲嵌在牆壁和天花板上,呈現出晶瑩剔透的水晶宮效果,「亮瞎狗眼」也是所有人的共鳴,規定不允許攝影,但其實當地人也都在拍照,我們就沒忍住拍了幾張。

古勒斯坦皇宮的鏡廳

和歐洲其它宮殿最大的區別是,在伊斯蘭建築里很少有肖像畫,也根本看不到上帝神靈的模樣,雖然政教合一,但是伊斯蘭教認為所有神靈是無形的,不可被具象化,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意思。所有的建築只有清新素雅的花鳥圖案裝飾,顯有雕像、人物壁畫和繁複的裝飾。

【地毯博物館】

點評:國寶級的伊朗地毯,聞名不如一見,在去巴扎掃貨之前看點好貨色,很有必要。建議想買地毯的朋友可以看看。門票150000R

地毯博物館正門

各種奇特織法

【前美國領館 】

點評:這裡曾經是美領館,現在「不不,那裡根本不是是什麼美領館,那就是一個笑話!」這是一個中年伊朗婦女,對我們問路後的嚴厲反應,顯然她非常不開心我們會去這種地方,她左顧右盼,跟她同行的朋友說這兩個中國人要去「那個地方」。她又問我們:「你們是不是酒店住在那裡附近,所以要去?」我們搖搖頭,後來只能指著附近的戰爭展覽館說「我們要去這裡看看。」她才放鬆了表情,點頭表示支持。免費

外牆彩繪

政治的敏感已經不像傳說中那樣森嚴,曾今那裡路人進過根本不能照相,而今我們到達,舉起相機,隨便怎麼拍,行色匆匆的伊朗人若無其事地經過,看起來諷刺美帝的牆畫也已經見怪不怪,看起來時間慢慢把歷史的鮮血沖刷殆盡,但是傷痕在上世紀的那代人心裡。

外牆彩繪

【自由塔】

點評:很一般,如果乘地鐵去機場會在這裡下車,順路看看還行。免費

過伊朗的門票實在很貴,關鍵他很多景點不分大小不分好壞全都一個價,實在讓人很暈。景點門票最後花了我們1000元,傷不起啊!

1號線(紅):

Taleqhai站——原美國大使館

Imam Khomeini站——Mashhad Hostel青旅

Panzdah-e-Khordad站——古列斯坦宮+大巴扎

4號線(黃):

Vali-e Asr站——地毯博物館

Ferfowsi站——珠寶博物館

Meydan-e Azadi站——自由塔

單程票(藍色)和往返票(橙色)

關於德黑蘭地鐵,下一次詳細分享。

【左波斯右伊朗】更多精彩,未完待續。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的公眾號吧!

weixin.qq.com/r/pTuFnZn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 旅行攻略 | 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