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後老公要求AA制,妻子沉默了

最近,一則微博熱搜引起眾網友圍觀。

一位陳小姐發帖說,她和丈夫婚後一直是AA制。

最近,生娃後一個月,自己休產假,工資縮水,丈夫卻還要求她AA支付期間開銷,老公並不缺錢。

這樣不講情面,不免讓人心寒。

下面評論的網友也炸了鍋。

有少數人認為婚後兩人保持財務自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而大多數網友都在指責其老公。

「女人懷孕、生娃、帶娃都很辛苦,那要不要十月懷胎、餵奶、換尿布也平分?」更不乏男性網友直呼「這樣的男人不配有老婆不配有孩子」。

不可否認,婚後AA制體現了夫妻雙方的互相尊重。

可是,夫妻之間的平等並非只是金錢上的相抵,還是情感投入、是責任承擔,是付出和索取上的對等。

婚姻不是赤裸裸、冷冰冰的金錢交易,而是有情感、有溫度的共度餘生。

一個女人願意給你生孩子,忍受懷胎的辛苦、生娃的危險和帶娃的心酸,只是因為她足夠愛你。

因為愛你,我才願意忍受生孩子的痛

生孩子有多痛?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男性開始體驗分娩的陣痛,希望可以理解妻子的「痛苦」。

在一段視頻中,外國醫生將體驗者身體接通電線後按下開關。

起初,小夥子們都淡定地笑著,還能自由交談。

當痛感持續加強到三等級時,幾個小夥子從最開始的「眉開眼笑」變成「撕心慘叫」。

有的人面部表情開始猙獰,甚至扭曲到變形,將他們的痛楚展露無遺。

「真正分娩時,疼的是你的整個身體,你的腹部和背部都會痛。」

為了讓體驗者更真實地感受到孕婦的陣痛,醫生還分別在體驗者的腹部和背部貼上電擊貼片。

當痛感加強到第四級時,他們的身體開始蜷縮、彎腰捧腹。

「感覺每一寸肌肉都在被撕扯」。

當痛感持續加強到五等級難以忍受的程度時,幾個小夥子都在不到5秒鐘內直接喊停,其中有一個小夥子說:「這是我目前體驗到的最疼痛的感覺」。

體驗結束後,一個小夥子說「我現在知道生孩子有多疼了」,還說以後會更加關心女友。

可實際上,女人生孩子前後,心理和肉體承受的疼痛遠不止這些。

從一點點類似痛經的輕微痛感,到5-10分鐘一次痛感加強,再到2-3分鐘一次逐漸難以忍受的疼痛升級,沒有時間預設,也不能中途叫停,全憑意志力在苦苦支撐。

而每一次宮縮的緊張、每一個變化的慌亂,每一秒等待的焦灼,都足以讓女人牽腸掛肚,甚至魂飛魄散。

順產的撕裂側切、剖腹產的層層刀切,產後傷口炸裂般的疼痛……

這些都不是一個實驗就能真實再現的。

生孩子的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真的懂。

因為愛你,我選擇一個人勇敢冒險

前幾天,劉強東妹妹生三胎時,因羊水栓塞離世,一屍兩命,讓人惋惜。

雖然人們漸漸習慣於「女人生孩子是件再尋常不過的事」,可是對於准媽媽自己來說,死亡的概率只有0和1的差別。

都說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每個嬰兒來到人間,都在以母親的生命做賭注,也都是用母親的勇氣做交換。

前一陣,微博熱搜上有這樣一個事情。

一位醫生貼出了朋友圈截圖。

是一名31歲的孕婦在34周時忽然出現背痛、氣急、大汗淋漓、低血壓休克的情況,被緊急送到醫院急診室。

經過仔細檢查,醫生判定這名孕婦伴有A型主動脈夾層瘤破裂,情況十分危險。

眼看孕婦的生命危在旦夕,醫生護士立刻為她進行手術。

醫生先為她接生寶寶,當手術進行20分鐘後,寶寶成功分娩,接著為孕婦進行了體外循環下行帶瓣主動脈置換手術。

最終,經過20多個小時的搶救,才轉危為安。

一番生死營救,一家人終於團圓。

生孩子是女人一生中最重要、最幸福的時刻,也往往是最危險、最脆弱的時候。

對於女人來說,每次生子都是與丈夫的一次短暫離別。

因為愛你,我才甘願做一次生命的冒險。

之前,女明星大S高齡高危生二胎,遭遇二度剖宮產、體力不支、腹部劇烈疼痛,經過兩次緊急搶救,才艱辛產下兒子,又經過一夜ICU觀察,才安全度過危險。

丈夫汪小菲也連發兩條微博說,大S生兒子時兩次走過鬼門關。

每位媽媽都是產房裡的「鏗鏘玫瑰」。

網友@快樂寶貝說:

老婆的偉大,不是因為她有子宮、她會生孩子,而是她願意為了你,冒著巨大危險,為你生下孩子。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你不知道,當我睜開朦朧的雙眼,看到有你、有孩子,一切危險都如過眼雲煙,雲淡風輕地氤氳著幸福的氣息。

因為愛你,我心甘情願變老變醜

網上有一段對產後媽媽的採訪視頻,視頻中幾位媽媽紛紛道出產後抑鬱的心酸狀態,讓人心疼。

「是我從來沒有過的焦慮,我完全不適應」。

很多人覺得女人產後一個月是最快樂的時光,因為她會被當成皇后一樣寵著。

可現實呢?

新媽媽完全喪失了自己,她的生活重心全部變成孩子。

從打扮精緻的小仙女一下子變成素麵朝天的媽媽幫。

初為人母的新鮮和喜悅,都在日復一日的餵奶、換尿布、哄孩子的疲憊中消磨殆盡。

為了寶寶,她不敢生病、不敢哭泣,一個人忍下了所有不滿和委屈,每天甘願做好「餵奶機器」。

她想要更多人走進她的內心、體諒她的不易,到頭來卻發現只留下孤獨散落一地。

「就好像是生了一場病,卻因為我沒有咳出聲,沒有流鼻涕,家裡就沒有一個人知道我生病」。

「爺爺奶奶就是過來欣賞一下,就走了」

她看到長輩的眼光都停留在孩子身上,卻唯獨沒有關心自己;

她看到下班歸來的丈夫暖心抱起孩子,卻唯獨沒有親吻自己;

就這樣,一個家庭迎接孩子降生的狂歡,都變成了寶媽一個人的孤單。

與現實身材走形、失眠脫髮、身心疲憊相比,讓產後媽媽痛苦的還有對於未來生活的擔憂。

「看到朋友事業上有很多進步,再看看自己,覺得根本不太清楚未來的路」。

視頻中,一位寶媽眼含淚光地說出自己對於未來的焦慮和迷茫。

變胖變醜、腰酸背痛、事業受阻、害怕被丈夫嫌棄……

這些都可以摧毀一個媽媽的生活信心。

易發脾氣、易激動、食慾不佳,睡眠不好,孤獨無助…就像斷了線的風箏,還要拚命尋找心靈的歸宿。

產後媽媽的苦,在於沒有感同身受,只有冷暖自知。

你不知道,哪怕一點點被愛的溫暖,都會讓我從心靈的荒蕪中走出來,有勇氣去追尋鳥語花香的精彩。

因為愛你,我願意陪你共同成長

《奇葩說》里有一道辯題:婚前讓伴侶在房本上加名字有錯嗎?

經濟學家薛兆豐這樣說道:

結婚,就是辦家族企業,簽的是一張終生批發的期貨合同。

雙方一起拿起自己的資源辦企業,這個時候男女雙方給出來的資源包是不一樣的,有身體、有生育能力、有容顏、有家庭關係、有自己未來的增長潛力。

每個人給出來的資源包不一樣,發揮作用的時間節奏也不一樣。

傳統上,是女性早一點付出,生育、撫養家庭、照顧家庭,男性的作用比較晚。

一方做播種,另一方是負責收割,這個時候就會發生一個問題,後面那個人比較容易敲前面那個人的竹杠。

所以雙方進入這個環節的時候,女方要求男方給一點抵押,為未來萬一婚姻出現了問題做一點墊底,做一點墊底,做一點保護,這有錯嗎?這沒錯!

或許經濟學家的話聽起來不那麼浪漫,但卻足夠客觀理性。

簡單來說,男女雙方就像是互相咬合的齒輪,有凸有凹才能配合得當。

夫妻雙方在生活的不同階段要學會取捨之間的平衡,婚姻才能穩固長久。

記得沙溢曾在節目中承認自己比妻子成長得晚,當「後知後覺」意識到妻子為自己、為家庭付出很多之後,也才懂得加倍珍惜。

女人生孩子帶娃天經地義?男人賺錢養家理所應當?

婚姻中,沒有什麼是本該如此的。

好的婚姻是合伙人,兩個人一起承擔、互相依賴、共同成長。

孩子不是婚姻的枷鎖、房子也不是情感的桎梏。

有經濟支撐、有愛情滋潤,有人陪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才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事。


推薦閱讀:

TAG:懷孕 | 情感 | 婚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