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E/VC簡史:讀懂一個時代!

中國創投界崛起的一段歷史,非常震撼。那些投資大咖,他們的崛起似乎就是那一年,那件事,其實並不遙遠;看著哪些年的青澀照片,他們也並不是天生就沉穩睿智;還有除了那些刷爛朋友圈的大佬們,原來創投圈還有很多人,一直很低調,卻又做過那麼多轟轟烈烈的大事。

一、2001年,創投崛起元年拓荒者們登上歷史舞台

倪正東、陳友忠、王守仁(左起)倪正東、汪潮湧、熊曉鴿(右1)

2001年,中國創投開啟了自己的元年。世界範圍內,互聯網泡沫的餘波未散,國外風險投資遭受重創。不過,遠在東方的中國,風險投資行業正作為一個朝陽行業冉冉升起。

美元基金方面,熊曉鴿所率領的IDG逐漸展露頭角。在前一年的互聯網泡沫中,IDG把握住機會投資了百度、攜程網等後來的知名互聯網項目。伴隨著投資日漸成熟,IDG日後的「七長老」團隊也組建完成,他們開始影響到日後風投乃至整個中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

除了IDG之外,美元基金呈現出兩種發展趨勢。一種是國外知名公司、機構開始組建自己的中國區團隊,比如,鄺子平所代表的英特爾投資、徐新所代表的霸菱投資;另一方面,改革開放後,最早嗅到內地機會的香港、台灣投資機構開始搶佔內地市場,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宏碁投資的陳友忠。

珍貴的紀念:2001年第一屆CVCF會上,嘉賓頒獎、圓桌論壇等合影

本土創投的崛起是2001年最大亮點。1998年,全國政協九屆一次會議上,「中國風險投資之父」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關於儘快發展我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這就是後來被認為引發了一場高科技產業新高潮的一號提案。風險投資由此在中國真正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時期。

隨後的2001年,本土創投開始進入「井噴」時期。這一年,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深創投)在闞治東的掌舵下迎來第一個「黃金時期」。闞治東在擔任深創投總裁的2年時間裡,曾設立過一個「三段式」的盈利模式。其「終極階段」是以管理費收入以及利潤分紅的收入作為主要來源。這也為後來的本土創投機構所借鑒。

另一位開始進入創投舞台的是朱立南。1997年朱立南返回聯想,2001年開始創立聯想投資並任總裁、董事總經理。

2001年,那些風華正茂的VC/PE界代表人物

1、闞治東 深圳創新科技投資公司總裁

1999年,闞治東創立深圳市創新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深創投),並擔任總裁。在深創投期間,他主導投資的項目有34家在國內外證券交易所上市。對於中國本土創投而言,闞治東的地位相當於「教父」級別,他提出的一系列投資管理模式為後來者所借鑒。

2、馮濤 上海聯創投資有限公司總裁

1993年畢業後他與別人創辦了艾豐豪投資集團,專業從事礦業的風險投資,同時也投了其他一些行業,例如後來新浪據了解,出售新浪網股份,他獲取了5000萬美元的收益,後來馮濤創立上海永宣投資,成為業內一線投資人。

3、朱立南 聯想投資公司總裁

1997年朱立南返回聯想集團,2001年起轉任負責聯想投資。在他的領導下,聯想投資成為日後本土最具代表性的投資機構。

4、徐新 霸菱投資(亞洲)公司合伙人

2001年,徐新作為霸菱投資(亞洲)公司合伙人開始在創投圈展露頭角。1999年,徐新給網易投資了500萬美元,當2000年互聯網泡沫到來時,網易股價下跌,徐新在2001年經歷了她人生中最艱難的時刻。不過,她頂住壓力,在日後創立今日資本開始向世人證明她的眼光。

5、趙軍 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

2001年,趙軍是中國創投圈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當時,趙軍擔任China Vest(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在加盟中國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之前,趙軍博士曾在美國從事過多年的跨國公司的項目管理,公司兼并重組以及商業拓展的工作。

二、2002年,本土創投進入「寒冬」IDG開始早期布局

倪正東、陳瑋、王強、祁榕、呂譚平、王守仁、陳友忠(左起)

2002年,中國本土創投迎來了最為慘痛的「寒冬」。創業板未能如期開放讓本土創投的退出渠道被阻斷。在當年,僅深圳一地就有近百家本土創投在這一年倒閉。深創投、達晨創投等今天知名的本土機構在那一年的日子都不好過。

前一年風生水起的闞治東臨危受命,應深圳市政府邀請出任瀕臨破產的南方證券的總裁。終因窟窿巨大、支持有限、內部關係錯綜複雜等原因而無力回天,並於2003年12月初辭職。

回顧到這段令人唏噓的往事時,許多本土創投親歷者這樣形容:「『狼來了』多年後,我們成為了沒有『娘』養的孩子,資金沒有到位,市場也沒有通暢退出渠道,許多機構都會想到去炒股甚至是融資租賃,在那個時代活著是最重要的。」

和本土創投發展的境遇不同,美元基金則開始了互聯網泡沫後的新一輪布局。這其中尤以熊曉鴿帶領的IDG為代表。在互聯網泡沫後,IDG開始物色那些「物美價廉」的互聯網公司。日後證明,這一次的「捕獵」收穫頗豐。

2002年的一個晚上,IDG合伙人楊飛與李彥宏談了6個小時改變商務模式的問題。按照原來的模式走,不足以支持百度成為一個大公司,最好的方式就是讓自己成為搜索引擎的服務提供商,成為新興的媒體。兩人還就要做世界第一的中文搜索引擎還是只次於Google的搜索網頁做了爭論,最終決定要做就做第一,絕不跟著別人屁股走。

李彥宏與楊飛的這次現代版「隆中對」也為日後百度的戰略指明了方向。百度最終成為搜索引擎老大並最終位列BAT三巨頭之一,早在十多年前便已是兩人定下的目標。楊飛也成為當年最具影響力的投資人之一。

2002年,那些初露鋒芒的VC/PE界代表人物

1、楊飛 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

在百度第二輪融資的時候,楊飛代表IDG投入150萬美元,IDG共獲得百度5%的股權。回顧當時的環境,IDG投資百度時互聯網經濟正處於最寒冷的嚴冬,大家都對互聯網公司避之不及,楊飛的投資一度被看作是勇敢的嘗試。對於百度的投資也標誌著IDG在互聯網泡沫之後開始逐漸成為中國創投圈的領軍者之一。

2、孫強 華平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時任華平投資董事總經理。田溯寧的伯樂之一。1997年,孫強投資亞信讓他一舉成名。在後來,孫強為了幫助亞信這隻年輕的創業團隊,積極推動亞信引進專業人才。其中就包括後來創立華興資本的包凡和亞信的CFO韓穎等。在中國的創投圈中,孫強可以稱得上是「教父」級人物。

3、陳瑋 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總裁

時任深創投總裁,後來創立東方富海。對於中國本土創投而言,陳瑋的最大貢獻在於改革創投機制。他講國外的合伙人機制與本土的政府基金相結合,將創投引導基金這種模式引入到深創投,這也成為日後本土創投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之一。

三、2003年,老虎基金重返大陸新一輪互聯網布局開啟

經歷了前一年的「寒冬」,2003年的創投行業開始展現出一些「回暖」的跡象。儘管本土創投依然還在「寒冬」中掙扎,但外資創投則再度盛裝出場:以老虎基金為代表,一批外資主流基金在這一年重返大陸;3月,軟銀亞洲4000萬美元注資盛大,標誌著外資巨頭們開始對中國互聯網的新一輪的布局;蒙牛的融資揭開了大額投資併購的序幕;

掌中萬維、3721的併購則讓中國創投尋找到新的退出渠道;攜程完成上市,開始讓四位輕人走入歷史舞台.....

在這一年,有兩件事值得創投和互聯網圈銘記。一是軟銀亞洲主導的對盛大投資。從投進去到退出僅花了20個月,風投以16倍的回報退出,這個戰績已成為了中國MBA的經典案例。盛大在上市之前,全世界尚無一家在線遊戲公司上市。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它是創建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

另一件事,是攜程的上市。1999年5月,梁建章與季琦、沈南鵬、范敏共同創建了攜程旅行網。四人按各自專長分工:季琦任總裁,梁建章任首席執行官,沈南鵬任首席財務官,范敏任執行副總裁,人稱「攜程四君子」。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攜程旅行網迅速成長並實現了旅行產品的網上一站式服務,業務範圍涵蓋酒店、機票、旅行線路的預訂及商旅實用信息的查詢檢索。在成立僅4年後,攜程於2003年完成上市,這也創造了當時互聯網創業到上市的一個神話。

2003年,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軟銀亞洲投資盛大

2003年3月,軟銀亞洲正式與盛大公司簽署4000萬美元的投資協議,軟銀亞洲因此持有盛大24.9%的股份。一年又兩個月後的2004年5月,盛大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1.52億美元。據悉,這筆交易上,軟銀亞洲預計回報超過16倍。

2、攜程網上市

2003年12月,攜程網在納斯達克上市,募資7560萬美元。1999年5月成立攜程網,當年10月就獲得IDG的第一輪投資;次年3月獲得軟銀集團的第二輪投資,2000年11月則再次獲得凱雷集團為首的第三輪投資,三次共計吸納海外風險投資近1800萬美金。2001年10月攜程網實現了盈利,2003年成功上市,也讓「攜程四君子」為世人牢記。

3、馬雲創立淘寶網

馬雲在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後,又在2003年創立淘寶,彼時沒有人能想到淘寶(或者阿里系)能夠成為影響中國互聯網世界的龐大力量。很多評論者認為阿里巴巴當時進入C2C領域,是帶有「防守」性質的。eBay已併購易趣網進入中國電商市場中的C2C領域,若再入B2B,那將對阿里巴巴造成災難性打擊。所以,馬雲搶先一步入局C2C,將戰火點燃在對方領土上。

2003年,那些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章蘇陽 時任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

1999年10月1日,章蘇陽主導了對攜程的投資;也正是這件事,成為互聯網泡沫破滅後中國第二輪互聯網熱潮的起點。在後來的退出過程中,IDGVC獲得了超過34倍的高額回報。「投資攜程的時候,我跟沈南鵬在一個咖啡廳把價格談好了,然後就在協議上籤了字,完全沒有什麼莊嚴的儀式。」章蘇陽說,「當時他們只要43萬美元。」作為回報,IDGVC獲得了攜程5%的股。這也成為這位IDG「七長老」的代表案例之一。

2、黃晶生 時任軟銀亞洲中國區董事總經理

盛大的投資讓當年的創投圈們記住了軟銀亞洲,也記住了黃晶生(軟銀明星經理)和閻焱。2001年下半年,軟銀亞洲CEO閻焱找到黃晶生,請他回國主持中國業務。2002年,黃晶生開始了執掌軟銀亞洲中國業務的日子,任軟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在盛大遭遇到負面事件影響時,黃晶生經過細緻盡調最終完成了對盛大的投資,證明了其專業與膽色。2005年,黃晶生加盟Bain Capital(貝恩資本)任董事總經理。

3、陳立武 時任華登國際投資集團董事長

彼時,華登國際作為外資創投的代表,在90年代末先後主導了對於華潤上華、安凱科技、智芯科技、中芯國際等公司的投資。在2003年,陳立武創辦並領導的這家國際巨頭開始嘗試把決策權下放,其中主導原因就是錯過了對盛大與阿里巴巴的投資。「那幾年我們失去了很多機會,要加快我們的速度就必須更加靈活,更加開放。」陳立武后來回憶。

四、2004年,阿里引入軟銀投資上市「窗口期」開啟「黃金時代」

珍貴的紀念:2004年第四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2004年,中國創業投資延續了2003年以來的回暖趨勢,投資更為活躍,並首次突破10億美元大關。據當年清科創業投資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04年的投資案例數量較2003年增加43%,投資金額上升28%,中國創投業由此進入到一個全面復甦和加速發展的時期。

2004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獲得日本軟銀集團、富達(Fidelity)、Granite Global Ventures和TDF風險投資有限公司8200萬美元的戰略投資,這是當時國內互聯網企業獲得的最大一筆私募基金。有關馬雲與他的阿里帝國的傳奇由此揭開序幕。同時,空中網、51job、金融界等多達8家互聯網企業破紀錄地集中於2004年在納斯達克上市,加上之前的盛大網路,2004年中國互聯網圈迎來了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窗口期」。

中國市場的活躍,也開始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外資基金。2004年6月19日至26日,一個由美國風險投資家組成的代表團訪問了上海和北京,這其中包括矽谷銀行的8名高層,以及25位著名風險投資家。凱雷、DCM、NEA等先後在國內設立分部,預示著中國創投即將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時任IDGVC副總裁的李建光當時這樣總結2004年:「在這個行業,我們(在中國)經歷了十年的痛苦,差不多每年年底都是在總結經驗教訓,而2004年我想大家可以慶祝一下。」

2004年,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 阿里巴巴獲得軟銀投資

雖然淘寶取得了市場佔有率上的成功,但這種成功是建立在淘寶免費而eBay收費的前提下,這讓阿里巴巴一直承受著資金壓力。雖然馬雲說阿里2004年已實現了「每天利潤100萬」的目標,但淘寶依然缺錢沒利潤。2004年2月,軟銀等四家公司曾向阿里巴巴戰略投資8200萬美元,其中軟銀投資6000萬美元。

2、美國上市迎來「窗口期」

在經歷了互聯網泡沫的「洗禮」後,中國互聯網逐漸恢復了元氣。隨著2003年攜程的上市,2004年中國互聯網迎來了一個上市「窗口期」。除了盛大網路,空中網、51job、金融界等多達8家互聯網企業也集中赴美上市。在這些互聯網公司背後,都有著早期布局的創投機構。可以說,2004年讓中國的創投者們第一次品嘗到了「勝利的果實」。

2004年,那些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閻焱 時任軟銀賽富基金首席合伙人

因盛大而一炮打響的軟銀亞洲,閻焱功不可沒。從2001年,閻焱擔任軟銀亞洲信息基礎投資基金總裁及執行董事總經理開始,這家投資機構就一直主導著中國互聯網的明星企業投資。2004年,對於閻焱來說是重要的一年。這一年他開始擔任軟銀賽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合伙人。並於2005年將軟銀亞洲管理團隊獨立出來,成立了軟銀賽富。

2、吳尚志 時任鼎暉創業投資中心董事長

2001年4月,證監會下達通知:證券公司不得直接或通過參股風險投資公司間接進行風險投資……已參與風險投資的證券公司進行清理和整改,並於六個月內完成清理整改工作。當年7月中金分拆直投部,吳尚志團隊順勢接手了這盤業務,成立了鼎暉投資。2002年,鼎暉聯合摩根、英聯一同投資蒙牛,2004年5月,三方又追加投資3523萬美元。這也被視為一次投資經典案例。

3、林棟樑 時任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

IDG技術創業投資基金合伙人,IDG「七長老」之一。2003年,林棟樑接到IDG資本上海同事轉過來的一個項目,他便飛到福州去見這個公司的創始人。此人正是網龍創始人劉德建。令人意外的是,兩人第一次見面就口頭達成了投資意向。2013年他所投資的網龍以19億美元將子公司91無線賣給百度,成為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大的併購案。

五、2005年,沈南鵬入主紅杉中國股改全流通「救贖」本土創投

珍貴的紀念:2005年第三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在中國創投發展的歷史中,2005是一個被載入史冊的年代:外資基金的大量進入和本土創投的迎來新生。清科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2005年,活躍在中國的中外創投機構共募集到40億美元的基金,相當於過去3年募集資金的總和。

2005年夏天,矽谷知名風投公司聯合組織了一次中國旅行,這也是被視為中國VC/PE行業的分水嶺,在此之後,一大批外資基金紛紛在中國設立機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紅杉中國的設立。與其他美元基金的做法不同,紅杉在全球每一個市場設立基金時,都會選擇熟悉本土文化同時具有互聯網感覺的投資人。這一次,他們選擇了沈南鵬。

正是因為這次選擇,沈南鵬和紅杉中國改變了整個中國的創投和互聯網歷史。而隨著紅杉的建立,一批外資背景的基金紛紛設立:鄧鋒與北極光,朱磊與賽伯樂,NEA,AcceI Partners,SVB等一批外資機構在中國內地設立投資分部。

與此同時,在2001年便進入「寒冬」的中國本土創投在2005年開始看到曙光。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這也就是載入中國資本歷史的「股改全流通」。

日後回憶起這段時光,達晨創投董事長劉晝坦言:「2005年之前,本土創投面臨著兩難的問題,募資到不了位,投資無法退出,很多人對這個行業產生了困惑和質疑,股改全流通讓項目退出渠道開始變的通暢,本土創投從這一刻開始才煥發了新的活力」。

2005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沈南鵬入主紅杉中國

在攜程上市兩年後,沈南鵬做出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選擇——建立紅杉中國。2005年9月,沈南鵬與另一位創始合伙人張帆,以及Sequoia Capital(紅杉資本)一起創立了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幾乎同時,新合伙人周逵、計越加入。雖然彼時風險投資在中國已10多年,但頂著紅杉美國光環,沈南鵬與張帆組合,馬上成為了中國投資界超級明星。

2、股改全流通開啟

對於本土創投而言,大量的非流通股讓退出十分困難。2005年4月29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上市公司股權分置改革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宣布啟動股權分置改革試點。在此之後,本土創投此前投資的項目開始逐漸在二級市場退出,打通了一二級市場通道之後,本土創投開始逐漸登上歷史舞台。

2005年,那些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 沈南鵬 2005年7月,成為紅杉資本創始合伙人

經歷了攜程的創業到上市,沈南鵬對於中國早期的互聯網有了敏銳的嗅覺。2005年創立紅杉中國後,沈南鵬便開始了他那精彩的「賽道」布局。

2、王功權 加盟鼎暉負責創辦鼎暉創業投資基金

作為萬通六君子,王功權是唯一日後沒有再從事與地產行業直接相關工作的人。離開萬通後,他加入IDG,負責早期投資。2005年,作為IDGVC的高級合伙人,王功權在加盟其六年之後然悄然退出加入鼎暉負責早期投資。在他加入後,鼎暉除了在PE投資上發力外,其早期的創業投資也開始進行布局。

六、2006年 本土創投「破繭」IDG、賽富煥發「新生」

珍貴的紀念:2006年第六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

伴隨著2005年外資機構紛紛進入中國內地,2006年的創投圈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一系列政策的出台讓中國的創投行業日趨規範。2006年8月8日商務部等六部委以「2006年第10號令」聯合公布了《關於外國投資者併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以下簡稱10號文)對國內創業投資產業帶來了不小的影響,這種影響主要集中在創業投資機構對被投資企業的退出上。

天使投資開始在這一年初見雛形。比如當年的空中網CEO周雲帆、北極光的楊鐳等,周鴻禕都加入了天使投資人的行列。在外資機構紛紛設立中國基金的同時,第一批在互聯網「風口」中獲得財務自由的創業者們開始扮演起天使投資人的角色。

對於本土創投而言,2006年同樣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時刻。2006年,同洲電子在深交所中小板掛牌上市,中國本土風險投資在國內資本市場迎來首個成功退出,達晨和深創投由此知名。

在日後回憶中,達晨創投董事長劉晝和深創投前董事長靳海濤都將同洲電子比喻為本土創投的劃時代截點。同洲電子的上市使得本土創投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退出,在此之後,屬於本土創投的時代正悄然到來。

2006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同洲電子上市

2006年,同洲電子登陸中小板。2000年12月28日,達晨創投和深創投分別以960萬和384萬增資同洲電子,分別獲得10%和4%的股權。伴隨著同洲電子的上市,達晨和深創投這兩家老牌本土創投重新煥發了活力,這也代表這本土創投開始進入了一個新紀元。

2006年,那些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周全 IDGVCPartners合伙人

作為和熊曉鴿同樣重要的IDG創始人之一,周全一直表現的非常低調。不過,2006年,創投圈的目光重新都聚焦到這位IDG創始人身上。2006年,IDG資本與Accel Partners共同發起的IDG-Accel Growth FundI成立,規模達到數億美元。如同周全後來回憶,此前的IDG苦於項目太多,沒錢投資。這次合作之後,IDG資本開始轉變。

2、閻焱 賽富開始步入正軌

2005年,在經過與軟銀的艱難談判之後,軟銀賽富獨立。由閻焱主導的這次事件,被業界稱為「VC獨立運動」,而這也讓閻焱正式在中國的創投江湖中確立了自己的領袖地位。2006年,賽富開始步入正軌。當年,閻焱募集的第三期基金是11億美元,期間,李嘉誠曾主動表示要向賽富投資3億美元,然而賽富最終卻只接受了1800萬美元。在此之後,包括58同城等經典項目證明了閻焱在創投圈中的江湖地位。

七、2007年 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成就軟銀本土創投進入收穫期

珍貴的紀念:2007年第七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2007年的創投圈繼續著之前的火熱狀態。受益於2007年二級股票市場的火熱行情、人民幣進入快速升值期,國內資產也開始了重新估值的進程。國內經濟的高速成長、A股股改初見成效等因素,直接推動中國股市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中國資產,正為日漸成為「投資價值」的代名詞,因而推動了國內外創投機構扎堆淘金中國。

中國資本市場的變化也吸引到了國際投資巨頭們的目光。同為國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巨頭的黑石和KKR也開始在中國進行投資。2007年9月10日,黑石集團宣布向中國藍星集團投資6億美元,占其20%的股份。僅隔7天,KKR完成了對河南天瑞水泥的投資,持有後者43.2%左右的股份,投資總額達1.15億美元。國際私募巨頭們正式開始了在中國市場的布局。

走進來的同時,中國互聯網公司也開始了新一輪的走出去。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網路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與此同時,包括金山、完美世界、網龍、巨人在內的四家網遊公司赴美上市也標誌著網遊行業新一輪競賽的開始,而遠不是競爭的結束。

2007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1、阿里巴巴香港上市

2007年,阿里巴巴籌備在香港上市時,恰逢全球科技股大熱和香港投資熱錢膨脹時期,同時,市場受到馬雲和郭台銘緋聞以及對馬雲和阿里的信心的影響,路演情況良好。根據當時媒體披露的數據,阿里巴巴獲得了機構投資者50倍以上的超額認購。

2、 本土創投進入收穫期

隨著股改全流通開啟,本土創投進入收穫期。本土創投本土化的人才戰略和管理模式、與當地政府良好的公關關係、對中國市場和行業發展的準確把握、與當地政府引導基金的密切合作以及國內資本市場IPO退出方面嫻熟的運作能力,都有利於本土創投獲得大量優質的項目資源,在與外資創投的競爭中佔得先機。

2007年,那些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劉海峰 時任KKR全球合伙人

作為KKR全球合伙人,劉海峰一直以低調著稱。不過在2007年,KKR高調曝光讓世人逐漸開始了解這家機構和劉海峰。除了完成對河南天瑞水泥1.15億美元的投資外,2007年KKR還完成了第一隻亞洲基金的40億美元的募集。在KKR的投資案例中,包括蒙牛乳業、平安保險、百麗鞋業、遠東租賃、現代牧業、南孚電池、山水水泥、恆安國際、中國臍帶血庫、聯合環境等等。

2、鄧鋒 時任北極光創始人兼董事總經理

在2005年成立北極光投資後,鄧鋒與他的團隊在2007年開始被業內熟知。2007年6月,其投資的展訊通信成功在納斯達克上市。除此之外,在僅僅成立不到兩年的時間內,鄧鋒帶領的北極光先後投資了珠海矩力、百合網、紅孩子、展訊通信、Mysee以及連連科技等項目。

3、焦震 時任鼎暉投資總裁

作為鼎暉投資總裁,焦震對行業的判斷極其準確。在王功權加入鼎暉後,2007年,這家本土的老牌機構開始了全產業鏈試水,其背後主導者正是焦震。除了設立地產投資基金外,焦震還主導了對漢庭等項目的投資,鼎暉投資由此開始了其大資產的全面布局。

八、2008年 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社保基金入市,經緯中國成立

珍貴的紀念:2008年第八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2008年的金融危機席捲全球,讓一度處於上升階段的創投遭遇重創。股市的持續低迷,使資本市場的融資功能大減,新股發行頻率降低直至停滯。在清科研究中心關注的13個資本市場,共有277家企業上市,合計融資568.48億美元,上市數量和融資額較2007年分別減少62%和68%。中國企業境內外上市數量和融資額也雙雙縮減,2008年共有113家中國企業在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較2007年減少129家,合計融資218.30億美元,較2007年減少79%,上市數量、融資額和平均融資額均創三年來新低。

新股上市頻率和融資規模的急劇下降,也使VC/PE支持的IPO退出大幅收縮。2008年,共有35家VC/PE投資支持的中國企業在境內外上市,合計融資34.20億美元,上市數量、融資額和平均融資額均處於三年來低谷,其中上市數量較2007年和2006年分別下降63%和10%,融資額分別減少90%和89%。

和外資基金境遇不同的是,本土創投卻在悄然崛起。政策面對的利好頻現。2008年3月,證監會決定在中信、中金直投試點的基礎上適度擴大券商直投試點範圍,華泰、國信等八家符合條件的證券公司相繼獲准開展直投業務。政府創投引導基金的槓桿效應逐步顯現,加之全國社保基金等多類金融資本獲准自主進行股權投資,使本土機構融資渠道大為拓寬,帶動人民幣基金強勢崛起。

2008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1、社保基金獲批投資私募股權基金

2008年4月,全國社保基金獲准自主投資經發改委批准的產業基金和在發改委備案的市場化股權投資基金,可投資金額近500億元,鼎暉投資和弘毅投資旗下的人民幣基金首批獲投。

2、經緯中國創立

2008年,邵亦波與張穎創立經緯中國。伴隨著萬浩基、左凌燁、方元等人的到來,這家老牌投資機構在中國展現出了「更早,更專註」的投資理念。在當年金融危機的背景下,經緯中國先後投資了安居客、暴風影音、華康金融、科銳國際、保利博納等10餘家公司。隨後,經緯中國成為最為知名的外資機構之一。

2008年,那些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陳浩 時任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投資總監

金融危機對外資基金所帶來的影響,給當時的本土創投們帶來了機會。時任董事總經理、投資總監的陳浩便是其中代表。2008年5月12日,科大訊飛登陸中小板,發行價12.66元,以30.31元報收,漲幅達139.4%。作為背後投資人陳浩開始與聯想投資(後改名君聯投資)一起開始為業內所熟知。

2、趙令歡 時任弘毅投資總裁

弘毅投資總裁。同為「聯想系」掌舵人的趙令歡帶領弘毅投資成為了2008年海外併購的領頭者。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海外資產價格下跌,趙令歡看準此時機會,果然進行布局。2008年,弘毅聯合所投資企業中聯重科收購了義大利公司CIFA,幫助中聯重科拓寬了歐洲市場,趙令歡稱之為「向外收購」。

3、邵亦波、張穎 時任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伙人

一位是天才少年+創業明星,一位是投資達人。2008年,經緯中國就在這樣的組合下誕生。在當年的金融危機背景下,經緯的投資步伐並未減慢。9

九、2009年創業板開了!本土創投崛起

珍貴的紀念:2009年第九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2009年是中國PE/VC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的一年,2009年10月30日,期待已久的創業板在深圳推出,多年來苦無退出渠道的中國本土PE終於迎來了爆髮式的收穫。

首批28家創業板公司背後分別是20家風險投資公司。統計顯示,風險創投在這些公司上市前一共投入了近7億元資金,最終贏得了平均5.76倍的回報。從此,讓中國的人民幣股權投資風生水起,一時間全民PE,到處都是Pre-IPO。

在人民幣基金歡天喜地慶退出的時候,美元基金卻徘徊在低谷。受08年全球經濟危機的影響,美元基金退出受阻,美元基金和人民幣基金的表現呈現冰火兩重天。創業板上市公司背後鮮有外資VC/PE的身影,僅有英特爾和華平兩家外資機構退出,外資機構分享創業板財富盛宴的機會極少。

2009年之後,本土基金的規模大幅增長,投資數量遠遠超過美元基金,本土創投機構崛起,並開始積蓄能力與美元基金分庭抗禮。

2009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創業板開通

2009年10月30日,伴隨著創業板開市鐘聲的敲響,證監會耗時10年磨礪打造的「中國納斯達克」——創業板」火熱出爐。當日創業板首批28家公司集體上市...平均漲幅達到106%。

創業板的推出,對於中國本土PE/VC意義非凡。它打通了整個人民幣基金的募投管退全鏈條,使得「本土募集、本土投資、本土退出」創投模式最終形成。

2009年,實力雄厚的VC/PE界代表人物

1、靳海濤 時任深創投董事長靳海濤

作為中國第一家創投集團,深創投誕生在1999年,即便在2009年這個時候來看,深創投也是屬於老牌國有背景的創投機構,資本實力雄厚,但是與大多數人民幣基金一樣,苦於沒有退出渠道。2009年創業板開啟對深創投來說無疑是史上最大的利好,創業板首批28家企業中有4家來自於深創投的投資,前期的積累一朝爆發,這4筆投資直接將深創投送上了中國創業投資50強榜單第一名的位置。

2、吳剛 昆吾九鼎董事長

2007年7月,五道口牛人黃曉捷、證監會曾經最年輕的處長吳剛攜手創建了昆吾九鼎。2009年10月,九鼎所投的兩個公司——金亞科技與吉峰農機,同時登陸創業板。漲幅曾被稱為創業板第一股的吉峰農機,除了讓九鼎一炮打響,還給它帶來了超過2.7億元的豐厚投資回報。這家創立僅僅2年的投資機構,直接以第九位的名次躋身中國PE榜單10強。從此,「九鼎」這個名號在資本市場上風生水起。

3、劉晝 達晨創投創始合伙人

達晨,2009年度最活躍的VC之一,創業板開啟的另一大贏家:這一年,達晨投資的項目中有4家成功實現IPO:愛爾眼科、網宿科技和億緯鋰能和藍色游標。同年,蟄伏3年獲得20多倍回報的福建聖農被評為2009年最佳退出案例,達晨劉晝也因卓越的投資表現被評為2009年最佳創投家。加上2006年,達晨成功完成的中國創投里程碑事件:第一個通過上市的方式退出的投資案例——同洲電子,達晨奠定了在中國本土創投機構中的領先地位。

4、張維 基石創投董事長

基石創投董事長張維是一個很穩的人,他對基石資本的定位是「中等規模,嚴格控制品質」。從2000年創立到2009年,基石資本作為國內歷史最久的PE投資機構之一,歷經數次市場跌宕,基石卻因投資「穩且准」取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創立近10年,但是只投資了不足30個項目,這背後是基石自己的投資原則和投資風格:堅持成長投資,不投機,退出上也不依賴IPO。基石資本投資霸氣十足,基石看中的項目,一般都會去領投,並且會給予強大的後續服務。

十、2010年 全民PE,一場不期而至的泡沫

2010年,創業板利好持續發酵,國外IPO市場高歌猛進,2010年成為PE行業飛躍式發展的標誌性年份。

這一年,深創投投資企業26家IPO上市,創下了全球同行業年度IPO退出世界紀錄,這個記錄至今無人能及,此後深創投常年保持中國本土創投機構榜單前三名的位置。以深創投、達晨、同創偉業為代表的本土創投機構強勢崛起,清科2010年中國創業投資暨私募股權投資年度榜單的前10名除凱雷、鼎暉、高盛直投外,其它均為本土機構。

2010年曾是中國企業赴美上市的最高峰,當年共有43家企業赴美IPO,融資39.9億美元。

2010年也是國內新股發行數量的最高峰,當年309家的IPO數量遠超歷年142家這一平均值。而在創業板IPO的企業也不負眾望,大多具備很強的創新性,極被二級市場投資者看好,其中就包括當前市盈率過200倍的樂視網。

當然,高回報的退出,自然吸引了大規模的資金進入,根據當年的數據統計,2010年VC/PE募集資金1768億,相當於2009年的翻倍。

2010年另一個行業動向是,PEVC機構開始雙幣化。大量資本進入的同時,PE/VC市場不可避免地開始泛起了巨大的泡沫。

2010年,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險資開閘

2010年我們可喜的看到,中國私募股權投資市場合格機構投資人正迅猛擴容。2010年8月初,保監會下發《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暫行辦法》,9月頒布《保險資金投資股權暫行辦法》,放開了保險資金從事股權投資政策限制。截止至2010年8月,我國保險公司資產總額達4.75萬億元,按照規定,總資產的3%可用於股權投資,其規模約超過2千億元。

2、社保再下注

繼2008年經批准投資鼎暉、弘毅投資之後,2010年社保基金再度投資中信產業投資基金、IDG、聯想投資及弘毅投資,進一步加大了在股權投資領域的投資配比。雖然後來社保基金對於股權投資一度陷入了停滯狀態,但是通過IDG投資的暴風影音在A股上市,2010年期間的投資可謂回報大大超出預期。

3、搜房上市

9月19日,15歲的搜房網在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成功融資約1.25億美元。「它可能是最最成功的MBO(管理層收購)」,IDG熊曉鴿曾如是評價搜房網的IPO。熊曉鴿也透露,IDG在搜房網上市之前也有一輪加磅投資,並取得了很大的回報。這筆被投資人高度評價的退出,讓搜房成功成為「2010年中國最佳創投退出案例」。

2010年,那些叱吒風雲的VC/PE界代表人物

1、沈南鵬 紅杉資本中國創始合伙人

2010年,經紅杉資本「包裝」而赴美上市的中國企業達到7家:鄉村基、麥考林、利農國際、諾亞財富、博納影視等等。另外,2010年8月,乾照光電以超過70倍的市盈率登陸創業板,成為紅杉首個在國內創業板上市的項目。從2005年創辦紅杉中國到2010年,5年的行業深耕,在2010年一舉爆發,憑藉這一連串漂亮的退出,沈南鵬這一年一舉摘得清科集團2010年中國最佳創業投資家桂冠,並首度登上「福布斯中國最佳創投人」排行榜榜首,沈南鵬的表現也震驚了美國紅杉總部。

2、鄭偉鶴 同創偉業執行合伙人

2010年4月,同創偉業投資的當升科技在深圳創業板上市,這個項目,同創偉業投資3年,獲得回報45倍。隨後,奧克股份、康芝葯業、新大新材、國聯水產以及樂視網先後登陸創業板,再加上在中小板IPO的歐菲光,2010年,同創偉業通過IPO退出的項目多達6個。十多年的律師經歷,幫助幾十家IPO,這裡面有成功也有失敗,鄭偉鶴了解中國的IPO的上市法律和政策。所以,「我聞都聞得出哪些企業可以上市。」

3、馮濤 上海永宣創始人

2010年是本土創投機構集體收穫的一年,上海永宣所投資的公司中IPO的更是一長串:其中包括鄭州煤礦機械,漢王科技,新疆西部牧業,碧生源,大全新能源司等。「我們今年有10家公司上市,其中境內6家,境外4家。」馮濤曾說。在2009年,創業板開通時,首批28家上市企業中,歐比特、鼎識科技的背後也都有聯創永宣的身影。當時,上海永宣人民幣基金管理40億左右,美金基金管理三億五千萬左右。一向不喜歡扎堆的馮濤,之後將投資重心轉向了人煙稀少的西部和在創投業少人關注的礦業投資。

十一、2011年 Pre-IPO的PE投資達歷史頂峰,鼎暉、達晨10年增長100倍

珍貴的紀念:2011年第十一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經過2010年飛速發展,2011年PE/VC如漲潮般湧入了數以千萬計的後來者,2011年成了中國PE爆棚扎堆的年份,專門面對Pre-IPO的PE投資也在這一年達到了歷史頂峰。

2000年到2011年是整個PE/VC的高速發展時期,鼎暉投資在2001年管理的基金規模為1億美元,而現在大概管理著100億美元,管理的資產增長了100倍。IDG也增長了約60倍,達晨也增長了近100倍。

在2008年之前,美元基金是市場的主導者,占投資的70%以上,有時甚至佔到90%,2年後人民幣基金已經成為創投市場的主要力量,但做得好的創投還是美元基金居多。

高昂的勢頭並沒有持續很久,所謂物極必反,在2011年下半年,IPO發行總數比10年有所下降,同時,全球資本市場也發生了變化,赴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從熱捧到危機,境外市場上市的窗口期關閉。

退出難、回報率下降,反過來使得募資市場變得非常難,尤其是小基金,種種變化都似乎在預示著行業寒冬正在到來。

2011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之一

1、美國出台借殼上市新規中概股上市捷徑受限

2011年11月中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出台新規,任何希望通過反向併購上市的公司必須滿足更加嚴格的上市要求。反向收購上市曾經是國內企業赴美上市的最愛,因為其操作簡單,時間周期短,變現容易,是國內創投業實現投資退出的一個捷徑。

2、中概股做空第一案

2011年4月,Citron發布報告質疑東南融通財務欺詐,誇大收入,三個月後,紐交所宣布東南融通退市。在Citron和Muddy Water等西方做空機構頻頻得手的影響下,美國股市2011-2012年掀起中概股做空高潮,約兩年內40家中國企業退市。

2011年,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吳尚志 鼎暉投資董事長

鼎暉在2011年只有1單IPO退出,但正是這單退出給鼎暉帶來了史上最高投資回報。2011年奇虎360成功在美國紐交所敲鐘上市,鼎暉投資回報高達36倍。這一年,鼎暉已經有私募股權投資、創業投資、地產投資和證券投資四大主營業務部門,共管理PE基金8隻,VC基金3隻,總規模55億美元。吳尚志也因帶領鼎暉長久以來卓越的投資戰績獲得了中國VCPE領域終身貢獻獎。

2、單祥雙 中科招商總裁

2011年,傑賽科技、惠博普科技、閩發鋁業、中京電子、海聯訊等一批中科招商的被投企業上市。單祥雙掌舵的中科招商可謂PE行業的叛逆者,與傳統PE的精英化路線不同,中科招商走的是一條「工業化」的快速擴張之路。2011年中科招商成立了38隻基金,到2011年底,中科招商管理的資金規模突破500億元。

3、徐錦榮 江蘇高投董事長

江蘇高投投資的吉鑫科技是國內最大的風電鑄件生產企業,2011年5月成功登陸上交所,這筆投資以4年回報9.84倍,成為江蘇高投經典案例之一。徐錦榮也帶領江蘇高投開始了市場化改制之路。2014年江蘇高投改制完成,其力度與效果都算得上是國資投資機構市場化改制的範例。

十二、2012年 PE深陷困局投資階段前移 唯品會上市

珍貴的紀念:2012年第十二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2012年,中國PE行業步入嚴冬。

2010和2011年的「全民PE時代」已經將PE行業變成了一片紅海,2012年PE/VC退出非常困難。

一方面,國內二級市場持續低迷,IPO明顯降溫,富人捂緊了錢袋子,持續投資能力下降,PE/VC行業募資、投資活躍度雙雙下滑明顯,退出困難,投資回報率也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美國資本市場,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資本市場遭受冷遇。從2012年3月唯品會上市到11月YY上市,中間8個月出現空檔期,8個月內沒有一家中國公司在美國資本市場上市。

當年的清科集團私募通數據顯示,與2011年同期相比募資金額縮水近70%,投資金額下降了42%。中國企業上市2012年前11個月上市企業個數比上一年下降了40%,融資的金額下降了60%。2012年IPO退出數量只是上一年的一半。而這一年的退出賬面回報率以平均4.38倍,創下創業板開啟以來的回報新低,其中,12筆創投投資項目遭遇負回報,另有40筆項目「險些沒賺到錢」。

整體陷入困局的PE開始謀求轉型,一部分PE將目光投向創業早期,將投資階段向VC前移;另一部分PE開始將工作重點轉向併購。

2012年,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唯品會上市

2012年3月,在對中國概念股的一片質疑聲浪中,專做品牌尾貨特賣的電商唯品會在紐交所掛牌,當時6.5美元的發行價並不高,但卻遭遇破發,出乎意料的是後來股價一路飆升,到高點時累計增長了20多倍,唯品會正式成為「妖股」。上市之前多次追投唯品會的紅杉、DCM投資回報數十倍。

2、分眾傳媒私有化

2012年8月,分眾傳媒宣布私有化,凱雷、鼎暉、方源資本等PE機構參與私有化過程。2005年,分眾傳媒隨中概股赴美上市浪潮登陸納斯達克。從2008年以來,遭遇做空後的分眾傳媒股價一路下跌,最低時股價不到6美元。今年,分眾傳媒借殼獲批,成功登陸A股。

3、新三板擴容

2012年4月,監管層提出籌建統一監管下的全國性場外交易市場,2012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新三板擴容至上海張江、武漢東湖、天津濱海等地。這是新三板日後全國擴容的試水。「老三板」在新政下換髮新生。

2012年,叱吒風雲的VC/PE界代表人物

1、符績勛 紀源資本合伙人

紀源是中國VC史上第一例中美兩家基金合併的成果。2008年,主打美元基金投資的寰慧投資合併國內本土人民幣基金科星,並將名字更改為紀源資本。2012年,紀源資本管理著六期基金,其中四期美元基金和二期人民幣基金,總規模約16億美金。符績勛、吳家驎、李宏瑋……只有7個人的團隊精簡但是效率極高。2012年的紀源資本已經先後投資了百度、去哪兒、土豆網、聚勝萬合、美麗說、以及2012年成功赴美上市的YY,稍早前還主導了土豆網賣給優酷。

2、梁信軍 復星集團副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復星從2007年開始大規模開展PE投資業務,到2011年底,復星一共投過72個項目,截止到2012年底,復星已經有42家公司上市,收益率高達38.1%。2011年,「復星資產管理集團」成立。2010年,復星提出「中國動力嫁接全球資源」的模式,隨後便開始謹慎而精選的國際化投資,2010年投資了地中海俱樂部,2011年投資了希臘時尚少女品牌Folli Follie。2012年,復星的投資成效已經開始得以顯現。

十三、2013年 PE/VC寒冬BAT瘋狂收購

珍貴的紀念:2013年第十四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2013年12月30日,A股史上歷時最長的第八次IPO暫停終於結束,這次IPO暫停始於2012年11月總歷時近400天。因此,這一年的IPO退出全部來自境外資本市場。相比2012年只有2家中概股成功赴美上市,2013年這一數字提升至8家,美國資本市場對中概股重新燃起熱情。

2013年以來,併購重組利好政策密集出台,再加上IPO堰塞湖,雙重作用下,併購作為PE/VC投資的退出渠道開始逐步升溫,其中以互聯網併購為甚,2013互聯網併購額暴漲9倍。

2013年,「PE+上市公司」模式漸漸成為PE熱衷的新玩法。這種模式幫PE基金躲開了萬眾奔騰擠獨木橋的Pre-IPO舊路,開闢了新的退出途徑。

2013年,BAT展開併購大賽,馬化騰,則先後投資搜狗和嘀嘀打車,馬雲3億美元收購高德軟體,李彥宏更是以19億美元買下91無線成為互聯網史上最大收購案。

2013年,不僅國內併購市場熱鬧非凡,海外併購也大單頻出,雙匯72億美元收購史密斯菲爾德等皆成經典案例。

2013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證監會接手發改委成為VC/PE行業直接監管部門

2013年6月27日,中央編製辦公室印發《關於私募股權基金管理職責分工的通知》。《通知》明確,證監會負責私募股權基金的監督管理,實行適度監管,保護投資者權益;發改委負責組織擬訂促進私募股權基金髮展的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政府對私募股權基金出資的標準和規範;兩部門要建立協調配合機制,實現信息共享。自此,爭論已久的PE監管權成為定局。

2、銀行禁售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募資渠道受阻

受2012年11月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銷售的理財產品無法到期兌付事件影響,銀監會於2013年1月召開的年度工作會議要求「嚴禁銷售私募股權基金產品,嚴禁誤導消費者購買」。由於銀行是VC/PE機構散戶LP的重要來源渠道,銀監會的此規定從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國內募資市場的活躍程度。

2013年,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DCM林欣禾 「58之後再無58」

林欣禾掌舵的DCM資本所投資的58同城於10月末在紐交所上市,後者的上市成為2013年TMT行業最耀眼的成績之一,DCM獲得超過12倍賬面回報,同時一掃之前中概股在美被做空帶來的陰霾。掌舵DCM,林欣禾投資過的項目均為行業翹楚,包括唯品會、豌豆莢等。

2、GGV符績勛 牽線百度戰略投資去哪兒

2013年去哪兒上市,作為百度與去哪兒的牽線人的符績勛功績顯赫。這次交易不但為紀源資本和他本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也讓他曾經投資的百度賺的盆滿缽滿。從牽線百度戰略投資去哪兒,到土豆優酷合併的幕後推手,新加坡人符績勛將投後管理做到了盡職盡責,也為紀源資本帶來了豐厚回報,外界贈其封號「併購高手」、「TMT超人」。

3、IDG林棟樑 百度19億美金「天價」併購91無線

百度19億美金「天價」併購91無線是中國移動互聯網業併購中的空前絕後一筆。這一年,早年投資網龍、91無線幕後推手林棟樑憑藉此次併購成為最大贏家。

十四、2014年 PE/VC的「黃金時代」聚美、京東、阿里先後上市

珍貴的紀念:2014年第十四屆CVCF會上嘉賓演講、圓桌論壇、頒獎等環節合影

這是PE/VC的「黃金時代」。

首先政策上,2014年,VC/PE機構接連收到一系列政策紅利。5月,PE/VC機構受「國九條」力捧;8月,《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公布,私募基金由「游擊隊」轉向「正規軍」。8月,國務院發文明確險資可以涉足夾層基金、併購基金、不動產基金等私募基金。

在投資上,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驚人,P2P平台上線達到高峰期,Lending club的上市更是提振了人們對互聯網金融的熱情,該行業全年共獲VCPE投資3000多億元人民幣。O2O投資創業大戰如火如荼,成為這一年最熱鬧的風口。

在退出上,2014年共有15家企業陸續赴美IPO,募資額達到創紀錄的304.52億美元。這一年聚美優品、京東、阿里巴巴先後上市。另外,「上市公司+PE」型併購基金模式風靡資本市場。2014年成立的併購基金數量比前幾年成立的總和還要多。

新三板如火如荼,8月做市轉讓方式啟動,做市轉讓交易額迅速超過協議轉讓方式。九鼎投資掛牌新三板帶來示範效應後,中科招商等一系列PE機構開始推進掛牌事宜。多位知名明星投資人自立門戶。原鼎暉創投王暉創立弘暉資本,原IDG合伙人毛丞宇成立雲創投資,原紅杉VP曹毅成立源碼資本……行業內人才流動持續增多,但有助於行業的快速發展。

2014年,那些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代表事件

1、聚美優品登陸紐交所

2014年5月,聚美優品成功登陸紐交所,開盤後市值直逼40億美金,背後的天使投資人真格基金首筆投資回報高達1368倍,創下天使投資回報千倍記錄。紅杉以超5億美金的退出金額,獲得近百倍回報。

2、京東登陸納斯達克

聚美優品敲鐘5天後,京東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蟄伏近8年的今日資本最終賬面回報超百倍,高瓴資本創始合伙人張磊也一夜之間成為最會賺錢的人。

3、阿里巴巴上市登陸紐交所

9月19日,史上最大的IPO阿里巴巴在美國紐交所成功上市,250億的IPO發行規模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當天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38%。阿里巴巴投資人軟銀投資回報超400倍,雅虎直接套利82.96億美元。

2014年,業績超凡的VC/PE界代表人物

1、徐新 京東上市投資回報150倍

2007年8月京東獲得今日資本1000萬美元A輪投資。隨後在京東最艱難的時候,徐新拉來自己的老朋友為其注資,徐新評價劉強東「牛在有殺手的直覺!」近8年的對京東的全方位支持,給今日資本帶來了150多倍的回報。

2、張磊 投資京東賬面收益40倍

在2014年以前,很多人不知道張磊,也沒聽說過高瓴資本,張磊在國內低調潛行。2005年,投資騰訊時其市值不足20億美元,如今騰訊市值已經超過了1900億美元,入股京東,賬面收益翻40倍。如今高瓴資本已經成為亞洲資產管理規模最大、業績最優秀的基金之一。

3、徐小平 聚美優品帶來千倍回報

在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創業之初,徐小平對其讚賞有加,並認為聚美充滿想像空間,於是作為天使投資了18萬美元,之後陸續追投。2014年5月,聚美優品赴美上市,徐小平以1308倍的投資回報坐上最卓越天使投資人寶座。

4、沈南鵬 投資京東賬面收益40倍

毫無疑問,紅杉是2014年投資界最大的贏家,2014年以11家退出成為退出案例最多的投資機構,其中有7家上市、4家公司通過併購退出。2014年三大電商上市案中,無一例外均有紅杉的身影,加上此前橫掃美國市場的妖股唯品會,電商行業已經被紅杉通吃了。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分享,文章、圖片均來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繫小編,我們會及時處理。

———————— END ————————

往期好文

【解答】你寫BP時會想這些問題嗎?

【重點】也許你的BP就差這幾步

【詳細】商業計劃書指南

【補充】BP基本完成後,接下來該怎麼做?


推薦閱讀:

TAG:私募股權(PE) | 投資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