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這就是微商的死結……

最近好多朋友在問我對於微商的看法,其實這不是個新問題,這種模式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啦,從網上找了一段文字,覺得有道理,就分享給大家。

一個微商的單品周期就是八個月,一家微商公司從興起到崩盤,大概就是一年半。

任何一個微商,如果是單純做一個產品,假如其能夠成功的話,也就是銷售額上億(大概有100個左右的頂級官方或董事),那麼,其崩盤的時間是八個月。

有人說,我沒有崩盤呀,那是因為你沒有做起來,沒有多少銷售額,幾百萬或幾千萬的銷售額,也就硬撐下來,銷售越小,崩盤的可能性越小,沒有銷售額,也就永遠不會崩盤。

這個意思就是說,銷售額越高,越容易崩盤。

簡單地講,微商其實是一個去中心化的招商邏輯,這個邏輯有兩個支柱:

第一個是趨勢

所以,你可以看到,微商是最講趨勢的一種商業形態,那怕是一個小微商,也要天天給你講趨勢。為什麼?因為趨勢代表了賺錢的可能性與回報率,理論上講,這當然是對的,所以,相信趨勢來做微商,這在理論上是成立的。

第二個是分錢共享

最高級別拿了貨,並不是去零售,而是讓下家接盤,形成幾何級數的分散性"眾籌",有點數學常識的人都知道,理論上講,如果110萬的貨,只需要三級,第一級每人22萬的貨,這一級就只需要五個人就可以「眾籌」分掉。第二級每人4.4萬的貨,也只需要五個人就可以「眾籌」掉22萬的貨,第三級每人8800元的貨,也只需要5個人就可以眾籌掉。再來一級,每人1760元的貨,只需要五個人,也可以把8800元的貨分掉,如果再來一級,那就只需要每人352元的貨,5個人,就可以把貨分掉,如果再來一級,只需要70元,五個人就可以分掉352元的貨。

在以上的模型中,110萬的貨,需要五的五次方,也就是5*5*5*5*5*5=3125人,就可以在一瞬間把貨分完。這就是微商的招商邏輯!理論上講,只要做到5 次方的眾籌,每一次都成立,那貨就可以在一瞬間就到達終端!這就是微商的厲害之處!(注意:這裡說的是招商邏輯,跟提成的什麼三級分銷沒關係。)

從上面的模型中,我們可以看到,微商的招商邏輯,也就是去中心化的分散眾籌,如果從利益上看,110 萬的發包方,大概賺25萬,後面一級大致賺5萬,第三級賺1萬,第四級賺兩千,第五級自用(這個計算只是大概,因為產品定價不一樣)大家從中看到了什麼?理論上講,每級招商都是招五人,招的人數一樣,但高級賺了很多錢,低級賺了很少的錢,可付出的勞動,是招低級別的代理,比招高級別的代理難!

看清楚!招低級別的代理,比招高級別的代理難!為什麼,高級別的都是老微商,只要「招商的盤」一放,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賺不賺錢,當然,看錯了,招商沒有招起來,大咖們的錢也也砸進去了,為什麼微商的招商會做得越來越高大上?說白了,套路而已!

有一個著名的品牌日化品牌LB,不懂這個套路,以為微商好賺錢,一頭所進來,轟轟烈烈搞招商,似乎成功了。但幾個月後,大咖們基本跑光,為什麼?因為立白畢竟是傳統企業,不會做太過份的壓貨的事,也有做生意的底線,但你這樣一做,大咖們怎麼玩?

而低級別的,叫小白,你要從普及開始做把他們招進來,而且社會對微商還有看法,覺得你LOW,是做傳銷,這就難上加難。而賺錢又少,誰願意做?

這就是微商的死結!

今天的所謂微商的業務模式,就是一批跳去跳來的微商大咖圈錢的遊戲,但你要說小白沒有一點收益,那也不對,畢竟是移動互聯網,畢竟有長尾效應,再爛的產品,都有需求,這就是為什麼底層的小白們沒有造反。

但中間的總代這一層就悲慘了,底層的人拿貨少,自用就算了,上層已經跑路賺錢了,可總代們幾萬貨,怎麼辦?

最後的結論是:只有招商邏輯的微商從起盤到崩盤,周期就是八個月,八個月過去,就必須發新品,新品的周期更短,大約是六個月,所以,一家微商公司從興起到崩盤,大概就是一年半,然後大咖們再改頭換面,重新來下一輪。

【作者丨祝老師:新媒體運營實戰專家、IP營銷方法論開創者、為個人/企業創始人打造IP賦能!IP營銷是對新媒體營銷和品牌營銷的重大升級,IP營銷是新媒體時代的藍海戰略!】


推薦閱讀:

TAG:微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