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禪法苑——《維摩詰經鑒旨》—菩薩品第四

原創: 成都菩提樹 無禪法苑

【品釋】:之前第三品是世尊讓聲聞乘的弟子去問疾,500弟子全部都推脫了,而這一品是世尊讓修行更高的菩薩乘去問疾,主要是:彌勒菩薩、光嚴童子、持世菩薩、長者子善德居士。藉機闡述了佛教中幾個重要概念:菩提、道場、法樂和法施。維摩詰是大菩薩階位轉世,與文殊師利相當,這一品中的菩薩也各自講述了自己不堪任詣問疾的因由。

---*---*---*---*---*---*---*---*---

【原文】:「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

【無禪釋義】:彌勒,南印度婆羅門種姓,彌勒又名慈氏。我們一般信眾居士往生,首選是西方凈土極樂世界,因為阿彌陀佛、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在那裡,同時普惠的階位也比較多,從下品下生至上品上生,一共九品可以滿足不同根性、帶業修行者往生的需求,同時根據不同的往生功德業果,西方凈土由底到高有四土可以依次進階: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和常寂光佛土。但也有發願往生兜率天彌勒內院的,比如近代的太虛法師、虛雲大和尚,他和他的弟子就是發願往生彌勒內院。然後,今後跟著彌勒菩薩一起下凡入世圓滿福報,證得最終的佛果位。

根據《彌勒下生經》,彌勒菩薩受世尊囑託,下一世會到這個世界來成佛稱為彌勒佛,我國歷史上甚至當代很多的邪教外道就假以這部經號稱自己或其創始人就是彌勒菩薩降世,借佛法外衣蠱惑眾生。

「說不退轉地之行。」不退轉地也就不動地,也即是八地菩薩,也就是《阿彌陀經》上講的阿鞞[ bì ]跋致。八地菩薩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在這一階位,實證無為法,也就是證到無生法忍,不再退轉,從八地開始證佛果僅是時間問題。更多的了解,大家可以參見《華嚴經》十地品。

【原文】:「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

【無禪釋義】:世尊在法華會上為很多弟子授記,包括彌勒以及專門與世尊作對的提婆達多。授記即是授印在今後某一世成佛,以及佛名是什麼等等。世尊授記彌勒在此一生即得證大乘無上果位。然後,維摩詰就問了,彌勒,你被世尊授記成佛,是用那一世授的記?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如果是過去生,過去生已滅,如果是未來生,未來生還沒到,如果是此生,此生則生滅不住。為什麼維摩詰這樣問?其實是摩詰居士有意將一個事實發生的東西作為話引子,引出如來的恆常性,不生滅性,以及離三世時間屬性的法理。

【原文】:「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

【無禪釋義】:「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我們在當下的一瞬間,其實就包含了過未現三際的狀態。包括我們講的因果,所謂因果並無前後,同生同滅,因果同時。當下即因即果。所謂的業力也是妄識分別,由心而造,並且無論緣起阿賴耶識種子還是緣起當下的自心攀緣造作都是如此。過未現三際,均是當下一念,說過去因造當下果,僅為方便說法。因此,凈土也在當下,心凈即國土凈。心凈與國土凈也是互為因果,並且因果同時,又同體不二。

「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我們的這個無上正覺是超越時間和空間周界的,當下體證就是永恆,遍覆三際。正位不屬於任何時間軸上的切片,因此是以無生而得授記,無生即是正位。在此正位中,無有前後際,無有內外、我它分別,無有當下和永恆,也無有生滅和涅槃,因此,此正位是無位之位,無位即無記可授,亦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

「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生滅就是無常,無論是從生得授記還是滅得授記那麼授的就不是正位,而是生滅法。其實維摩詰講到這裡,彌勒已經清楚明白了,但還是耐心的多解釋了幾句:從如生得授記,這個正位正覺本就不生,從如滅得授記,這個正位正覺本就不滅。不僅彌勒如此,一切聖賢和眾生都是如此,因為我們的佛性都是無差無別的。

【原文】:「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

【無禪釋義】:這一段幾句話都是一個意思,但這層意思的法理很深。聖賢和眾生從體性上是無二無別的,這點我們只要稍微多看幾部經文就很清楚,但是我們還是會認為二者不同,為什麼?因為直觀的感覺就是:眾生有煩惱、有情緒、有妄念,而入了聖位則徹底解脫,無煩惱、無情緒、無妄念。其實不是的。我們每個人都是究竟解脫的,因為,無論是妄念還是真念,都是當下的一念,煩惱和情緒都是當下的一心,煩惱就是我們把前念當成了當下的一念,其實不是的,念念平等,真念妄念也是平等的,我們感覺自己有煩惱有情緒的這個「感覺」也是一念,念念本身都是迅速寂滅而清凈的。我在之前文章也講過了,佛出世僅為一大事因緣,使眾生開佛知見。這個佛知見是什麼?很簡單,一句話:我們本來就是解脫的。沒有證悟就不明白這一點,不明白就誤以為凡聖有差別,一旦證悟後就明白人、我、眾生沒有絲毫差別,凡聖的本心都是如如不動而又寂滅清凈的。

因此,彌勒你授記成佛,那麼就應該明白眾生也都是佛,並且無二無別。如果彌勒你證得本心的畢竟寂滅,那麼眾生也一樣,因為我們的如來佛性都是畢竟寂滅的,不需要再去寂滅這個寂滅。

【原文】:「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彌勒!當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

【無禪釋義】:因此彌勒,不要對諸天人導以二乘法,既無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可得可授,亦實無此心可發,也就不存在退轉。使這些天人不要妄心分別菩提之見,菩提即是正覺,這個正覺不依身不依心,因此也就不可能由身得,亦不可以由心得。「舍於分別菩提之見」,正念和妄念本就是一體兩面,舍於分別正念邪念,當下即是菩提。

【原文】:「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舍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

【無禪釋義】:現在開始闡述這個菩提正覺是什麼。我們說了正覺就是一個覺悟,也就是證到了如來實相的這個認識,那麼,自然這個覺悟不屬於任何法,但又囊括一切入世和出世間法,這幾段就是舉例說明。「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菩提是如如不動的,不依諸相,那麼這個法性自然是寂滅諸相的。

「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菩提本無所觀,又無所不觀,不在諸緣,因此即是離諸緣。「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菩提恆常清凈,本無所行,所行都是鏡中相,而菩提本無相,無相即無憶念,這裡的行是色受想行識的行,也就是心行,不是行住坐卧的行,唯識有二十四種心的不相應行法,大家有興趣可以下來了解。

「斷是菩提,舍諸見故。」諸見斷,妄想離。斷不是斷除一切,而是斷惑證真的意思,也就是斷後還是要起用,而這個惑就指我們的見思二惑,思惑又叫煩惱障,也就是貪嗔痴慢疑這五個,見惑又叫所知障,也就是五惡見:我見、身見、邪見、邊見、戒禁取見。思惑可由次第修行逐漸去除,見惑則需頓解。「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菩提也不依妄想生。妄想不僅是我們貪著於這個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我們貪著於佛法和證悟,也是妄想!把凡夫的妄想和修行者的妄想最後都除盡了,才是菩提正覺,否則就僅是發了個求菩提的心。

【原文】:「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

【無禪釋義】:「障是菩提,障諸願故。」菩提本是自然,是如如,不需要發願,也無願可發。「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菩提本無貪諸,因而無須受入,這裡的入就是受的意思,對於眼耳鼻舌身意六入都不貪著,即是不入、不受。「順是菩提,順於如故。」如如就是菩提。「住是菩提,住法性故。」法性就是如來,如來實相就是菩提。「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世間一切有為法都是夢幻泡影,僅有一個實相,就是如來實相,這裡的實際就是我們哲學講的本體。「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不二就是不分別,而起心動意就是有分別。

【原文】:「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

【無禪釋義】:「等是菩提,等虛空故。」菩提等同虛空,虛空可生萬法,萬法不礙虛空。「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菩提是常樂我凈的,因此不屬於有為法,不住生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依菩提正覺得根本智和一切智,了知眾生根性和心之所行。古人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了解自己的這顆心,知識再多終究還是無明。「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會是六塵入六根之後的合和會聚,因此叫一合相,一合相就是生住異滅的不實法。因此諸入不會就是不起妄想,一念一念都是平等本無交涉,直心直聞直見,沒有心去造作加工和融會。「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合是黏著的意思,也就是不住不執取,要注意與上面「會」字的區別。煩惱就是因緣和合,又意識遍計所執導致,不合即無煩惱。

【原文】:「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凈故;」

【無禪釋義】:「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菩提無方所,無形無相。「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菩提本無名字,其性本空,為表事理假名為菩提。「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菩提如化人之無心,無須取捨,來者自來,去者自去,即是如來正觀。「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凈故。」這兩句就是字面意思。

【原文】:「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無禪釋義】:「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執取就有攀緣,無取即無攀緣之心。「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以菩提正見觀之則諸法平等,無有高下。「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菩提正覺超越一切假名和世間邏輯,不可能準確的譬喻。「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正法微妙難以思義。

【原文】:「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無禪釋義】:這裡的童子不是孩子的意思,是指修證到八地及以上的菩薩,童子表示無漏,也就是漏盡。這一部分,維摩詰居士為光嚴童子講述什麼是道場,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整個三界處處都是修行道場。下面的舉例,我就挑可能不好理解的地方闡述一下,不一一講述了。

【原文】:「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

【無禪釋義】:直心就是不迂曲。發行就是力行,「度化眾生」我在《實無眾生可度》中講了,我們很多時候為度眾生,結果最後反被眾生所度,因此力行就是修行道場。菩提心就是正覺正見因此無錯謬,菩提心是以大慈大悲心為根本,以最後的明心見性達至正覺為菩提,是智悲雙運的成就。

【原文】:「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

【無禪釋義】:最高的布施就是三輪體空,也即是施不望報,《素書》中也有一句:薄施厚望者不報。戒律嚴謹,則心無所求,無所求即無所願。忍辱則嗔恨不起,無嗔恨則無礙。

【原文】:「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舍是道場,憎愛斷故。」

【無禪釋義】:大慈就是等心於眾生,如母憶子,眾生苦受則等同心受。大悲是悲憫,大悲則有大行,不避疲苦。

【原文】:「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

【無禪釋義】:「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具備一念遍達一切處的如來力,也即是六祖所言:一切自性本自具足,但被各種結使所阻礙了,所謂的神通就是神而通之,神通不是發明創造也不是習得之外物,而是自性開發的本有功能。「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舍背境界,隨心所觀,謂之背舍。「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多聞而不能行,聞則無功,與禽獸同聽,聞行一致,則是修道。「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伏心則心不妄動,心不妄動則正觀諸法。

【原文】:「三十七品是道場,舍有為法故;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

【無禪釋義】:「三十七品」就是三十七菩提道品。「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誑是虛誑之意,不入真諦,則有塵惑妄想,妄想不實即是虛誑。「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無明至老死就是指整個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知道緣起性空,則十二因緣畢竟空盡,知道性空緣起,則知無無明亦無無明盡。十二因緣的本義是用來解釋前世、今生、後世的輪迴本質,這點理解了就證得無常,但,十二因緣不僅在粗況的六道大輪迴中,而是我們起的每一念,念念相續都是十二因緣,也即是一念即具備十二因緣,這一點大家很難看見,實體證悟到了,就能證得三輪體空,也就比無常更近一步。希望大家在研習理解十二因緣觀的時候,能往這裡再深入走一步。「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煩惱本性即是空性,證得了本性,即是如來實性。

【原文】:「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

【無禪釋義】:「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無我相即無眾生相。「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三界皆是由心而起,六道輪迴也是妄心所成,因此無所趣,趣就是趨向。這裡的一切法就包括了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佛法、魔法。如果不包括魔法和外道法,那麼,就不能叫一切法。這句大家也可以用來理解《弟子品》中須菩提與摩詰居士的那一段話。

【原文】:「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

【無禪釋義】:「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力就是五力,無畏就是四無所謂,不共法就是十八不共法,之前都講過了。無諸過就是沒有諸多過患。「三明」是指: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證得三明沒有餘礙。「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大乘道,一念則萬緣消解,洞徹萬物。真正的道場,就是我們的心,我們時時處處的心就是道場。

鳩摩羅什釋:二乘法以三十四心成道。大乘中唯以一念則豁然大悟,具一切智也。

僧肇釋:一切智者,智之極也。朗若晨曦,眾冥俱照;澄若靜淵,群象並鑒。無知而無所不知者,其唯一切智乎。何則?夫有心則有封,有封則有疆。封疆既形,則其智有涯。其智有涯,則所照不普。至人無心,無心則無封,無封則無疆。封疆既無,則其智無涯,其智無涯,則所照無際,故能以一念一時畢知一切法也。

【原文】:「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無禪釋義】:「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佛法即是一切法,一切法均是佛法。因此,一切處皆是修行道場。

【原文】:「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弦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屍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無禪釋義】:持世菩薩即持世尊者,五百羅漢第壹佰肆拾柒尊。據《持世經》記載,尊者曾與五百大比丘及諸大菩薩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聽佛陀講經。尊者心性柔軟,有忍辱負重之德,心性沉寂如虛空。五百羅漢就是經文中講的五百大比丘眾,在佛陀滅度後,大迦葉帶領五百羅漢完成了第一次經典的集結。因此,後世的論典將大迦葉作為五百羅漢的統領。

波旬:在經文中,除了波旬,還有一個熟悉的面孔就叫帝釋,也叫釋提桓因,姓憍屍迦,居住在仞利天,仞利天又叫三十三天,是欲界的第二層,僅高於四天王天。帝釋也就是我們經常講的玉皇大帝。然而,這個曾經還擾亂過佛陀的大魔王波旬呢?波旬並不是修羅道或者地獄的魔鬼,而是天人!不僅這個大魔王是天人,而且是統領整個欲界,是欲界天最高的他化自在天的天主!大家想一想,為什麼?《維摩詰經》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包括《華嚴經》也講了,大魔王都是大菩薩,來逆行教化眾生。大家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煩惱魔、病魔、死魔、天魔,我們還需要修行嗎?

這一段,持世菩薩在靜室中,遇到波旬巧扮成帝釋,跟從一萬二千天女,吹拉彈唱的來到尊者的房間。持世菩薩就對「帝釋」講:憍屍迦,雖然你身為天人享有天人的福報,但不應該自我放縱,恣[zì] 就是放縱。應該觀察五欲的無常不實,五欲就是財、色、名、食、睡。明白五欲無常,而於身、命、財這些虛幻之物,去修行金剛不壞的道法,以得善本。

【原文】:「「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我言:『憍屍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

【無禪釋義】:這時「帝釋」說,希望尊者接受此萬二千天女,為你生活起居服務。尊者言:這些不合沙門的儀軌,不合佛法,我不適宜。尊者這裡是知道對方好意,委婉的拒絕。還沒講完,維摩詰就來了,告知尊者,這不是帝釋,而是魔王波旬,來擾亂蠱惑你的。

【原文】:「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與。」

【無禪釋義】:這段很簡單,就是字面意思。「將無惱我」是指波旬怕維摩詰居士生氣忿恨自己。「俯仰而與」描繪的是波旬抬頭又低頭,最後極為不情願的將這些天女施於維摩詰的樣子。

【原文】:「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

【無禪釋義】:這段話也是字面意思。「令發道意」也就是前面的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也就是大乘心。

【原文】:「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樂凈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脫門,不樂非時;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凈;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

【無禪釋義】:這段話講的就是菩薩行,整體比較簡單,我把其中可能會誤解的地方挑出來講一下。「樂觀五陰如怨賊」五陰就是五蘊:色受想行識,怨賊指為人所怨恨的壞人。「樂觀四大如毒蛇」四大就是地水火風,四大如毒蛇,無時無刻不在吞噬我們的身體,使我們一步步走向死亡。「樂觀內入如空聚」內入就是六塵入六識,色聲香味觸都是有為法,各各本性即空性,因此如同空聚。「樂隨護道意」道意就是道心。「樂離垢明慧」就是遠離一切垢,明一切慧。「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即是通過修行功德來成就相好莊嚴。「樂三脫門,不樂非時」三脫門就是三解脫門,也就是空、無相、無作(也叫無願)。「不樂非時」:功行未滿,則果不可得。未至而求得,是非時行也。

這段最後,我留一個問題,也就是「樂聞深法不畏」這一句,深法就是深入的大乘佛法義理,這句話在太多的經文中出現過了,但幾乎大家都忽略了,忽略了這一句,就忽略了大乘的整個另一面。佛法不都是我們修行者喜聞樂見的嗎?為什麼我們可能還會感到恐畏?

【原文】:「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 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 維摩詰言:『我已舍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

【無禪釋義】:波旬要不走諸天女,就激將了一下維摩詰:一切都施與他人的才能叫菩薩,暗含的意思就是:你維摩詰居士既然來此土教化眾生,之前的所有言行都是在以身作則,現身說法,就不要捨不得施捨這些諸女而壞了菩薩的榜樣。維摩詰舍了之後,也囑咐了諸天女,希望她們去了之後,發願讓一切眾生法願俱足。法願就是修行者的發願。

【原文】:「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 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

【無禪釋義】:諸女臨走時問維摩詰居士,我們應該如何棲止於魔宮,當何所業?諸姊在這裡是對同輩女性朋友的親熱稱呼,不是姐姐。無盡燈意思是以一燈點燃千百盞燈,比喻以佛法度化無數眾生。並囑咐這一萬二千天女回到他化自在天的魔宮之後,先度化諸天子和諸天女,使他們發大乘無上道意,同時為報佛恩,應迴向饒益一切眾生。

【原文】:「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無禪釋義】:這段就是字面意思。

【原文】:「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無禪釋義】:長者子善德,也叫善德尊者或者善德菩薩,是佛陀在世時的居士。五百羅漢第壹佰陸拾柒尊。這一段講的是善德的父親,也是毗耶離城五百長老之一,在其官舍舉辦了一個施捨大會,「期滿七日」就是至第七日。我之前講過了,七是一個很神奇的數字,不僅是佛教,即便我們的科學和人類生活,很多東西都跟七有關。這時維摩詰過來,批評善德不應該辦這樣的財施會,而應該辦法施之會。財養養身,法養養心。

【原文】:「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無禪釋義】:法施大會,就是向眾生施予宣講大乘無上佛法,大乘深法貫通過去未來現在,又不在過去未來現在,當下即是過未現,當下即可供養諸方三世一切眾生。

【原文】:「曰:『何謂也?』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舍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

【無禪釋義】:這段話基本就是字面意思。「以攝智慧,行於舍心」有智慧則不執著於無常之物,因此行於舍心,外舍國財身命,內舍貪愛慳嫉,小舍舍於冤親,大舍舍於萬有,有智慧的人便拿得起放得下,空的智慧就能升起。「檀波羅蜜」就是布施。「屍羅波羅蜜」就是持戒。「羼提波羅蜜」就是忍辱,「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無我,則不需要忍,無忍之忍才是極則。「毗梨耶波羅蜜」就是精進,「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蜜」,有身心則有疲厭,無身心則無有疲厭。

經文雖然這樣講,但實際操作中可能不是最好的方便之法,比如以南懷瑾老師數十年的經驗,對於慳吝之人,你一來就教他布施,幾乎是做不到的,等於殺了他,更堅持不下去,反而對於貪官和愛罪犯得不義之財的人你教他布施很容易,甚至可以一擲千金。因此一般南師對於慳吝之人會教他先持戒,幾乎都能堅持,等有了一定的佛法義理和福慧功德之心再教以布施,就很容易接受。因此,依文解義,三世佛冤。我們在進行教化的時候,要活用經文,不可固執,以一切方便度化一切眾生,只要方向是對的,就不要怕路途的曲折,更不要擔心不合佛律,佛法本就是解脫束縛之法,所有的佛規佛律都是為度化解脫眾生而制,大家不要執末失本。

【原文】:「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

【無禪釋義】:「教化眾生,而起於空」,教化眾生的第一步就是破有證空性。凡眾執於有,修行者易執於空。「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舍有為起無相就是斷見,不舍有為即是處有不有、處無不無之意。「示現受生,而起無作」雖然示現彼生(身),而心無妄動造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之前護持正法的責任主要在僧團的肩上,而後世更多的是在居士身上,南懷瑾的這個觀點我是認同的。現如今很多大寺廟,我可以毫不客氣的講,100個就有99個即便沒有商業化,也景區化了,即便沒有景區化也職業化了,之前為證果和濟度眾生而入空門的僧人,不少的都變成了追求清閑避世的職業僧,要麼就是:為求無事批袈裟,披上袈裟事更多。

「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有慢則無敬,有敬則無慢。十年前,我在英國留學的時候就深刻感覺到了這個敬和慢,我們都說英國人很紳士,我身邊確實也有在英國家庭地位很尊崇的朋友,確實對大家特別是我們發展中以及落後國家的同學特別的禮貌紳士,但,我能明顯感覺到,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俯視的禮貌,讓我內心深處很不自在,後來才明白這就是有供高我慢的敬事。「敬事一切」這裡的事是動詞。

「於六念中,起思念法」六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起思念法就是心意識時時不離六念。「於六和敬,起質直心」六和敬既是:見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無諍、意和同悅、利和同均。質直心就是質樸心和直心。

【原文】:「正行善法,起於凈命;心凈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解眾生縛,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凈佛土,起福德業;」

【無禪釋義】:「正行善法,起於凈命」凈命就是不以邪心為命。「以出家法,起於深心」出家如果僅是為避世清凈的話,就是淺心,出家為無為法,為證得佛果,為度化眾生即是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聞而無行等於無聞,如說行就是經文最後的那四個字:依教奉行,也有寫作歡喜奉行。「以無諍法,起空閑處」無諍即是閑居。「趣向佛慧,起於宴坐」宴坐之前已經講了,不依身、不依心,不依亦不依,於三界中不住身心相即是宴坐,即是佛慧。

【原文】:「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無禪釋義】:「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明了一切眾生心之所趣,如其應該攝受何種教化而為說法,這就是菩薩的方便智。「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就是入不二法門,我們留待後面講。後面幾句就是字面意思。

【原文】:「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凈,嘆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

【無禪釋義】:善德聽聞維摩詰居士所講之後,將頸上佩戴的珠寶飾品贈與居士。維摩詰拒絕了,善德說:希望居士受納,隨意處置(贈送和施與他人)。

【原文】:「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台,四面嚴飾,不相障蔽。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無禪釋義】:維摩詰將此項鏈分成兩份,一份供養難勝如來,一份施與毗耶離城中最貧苦的乞士。又作是言:如果你以平等心施捨最貧苦的下人,即同如來的福田,沒有分別,同於佛的大悲心,不求報答,這樣的行為就是法施俱足。

【原文】:「「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無禪釋義】:如是,諸位菩薩都不堪任旨彼問疾。

《維摩詰經鑒旨》-菩薩品第四 終。

---*---*---*---*---*---*---*---*---

附錄:【第四品原文】

於是佛告彌勒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彌勒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為兜率天王及其眷屬,說不退轉地之行。時維摩詰來謂我言:『彌勒!世尊授仁者記,一生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用何生得受記乎?過去耶?未來耶?現在耶?若過去生,過去生已滅;若未來生,未來生未至;若現在生,現在生無住。如佛所說:比丘!汝今即時亦生、亦老、亦滅。若以無生得受記者,無生即是正位,於正位中,亦無受記,亦無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云何彌勒受一生記乎?為從如生得受記耶?為從如滅得受記耶?若以如生得受記者,如無有生;若以如滅得受記者,如無有滅。一切眾生皆如也,一切法亦如也,眾聖賢亦如也,至於彌勒亦如也。若彌勒得受記者,一切眾生亦應受記,所以者何?夫如者,不二、不異。若彌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一切眾生皆亦應得,所以者何?一切眾生,即菩提相。若彌勒得滅度者,一切眾生亦應滅度,所以者何?諸佛知一切眾生畢竟寂滅,即涅槃相,不復更滅。是故彌勒!無以此法誘諸天子。實無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亦無退者。彌勒!當令此諸天子,舍於分別菩提之見。所以者何?菩提者,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寂滅是菩提,滅諸相故;不觀是菩提,離諸緣故;不行是菩提,無憶念故;斷是菩提,舍諸見故;離是菩提,離諸妄想故;障是菩提,障諸願故;不入是菩提,無貪著故;順是菩提,順於如故;住是菩提,住法性故;至是菩提,至實際故;不二是菩提,離意法故;等是菩提,等虛空故;無為是菩提,無生住滅故;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不合是菩提,離煩惱習故;無處是菩提,無形色故;假名是菩提,名字空故;如化是菩提,無取捨故;無亂是菩提,常自靜故;善寂是菩提,性清凈故;無取是菩提,離攀緣故;無異是菩提,諸法等故;無比是菩提,無可喻故;微妙是菩提,諸法難知故。』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二百天子得無生法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光嚴童子:「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光嚴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出毗耶離大城,時維摩詰方入城,我即為作禮而問言:『居士!從何所來?』

「答我言:『吾從道場來。』

「我問:『道場者,何所是?』

「答曰:『直心是道場,無虛假故;發行是道場,能辦事故;深心是道場,增益功德故;菩提心是道場,無錯謬故;布施是道場,不望報故;持戒是道場,得願具故;忍辱是道場,於諸眾生心無礙故;精進是道場,不懈退故;禪定是道場,心調柔故;智慧是道場,現見諸法故;慈是道場,等眾生故;悲是道場,忍疲苦故;喜是道場,悅樂法故;舍是道場,憎愛斷故;神通是道場,成就六通故;解脫是道場,能背舍故;方便是道場,教化眾生故;四攝是道場,攝眾生故;多聞是道場,如聞行故;伏心是道場,正觀諸法故;三十七品是道場,舍有為法故;諦是道場,不誑世間故;緣起是道場,無明乃至老死皆無盡故;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眾生是道場,知無我故;一切法是道場,知諸法空故;降魔是道場,不傾動故;三界是道場,無所趣故;師子吼是道場,無所畏故;力、無畏、不共法是道場,無諸過故;三明是道場,無餘礙故;一念知一切法是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如是,善男子!菩薩若應諸波羅蜜教化眾生,諸有所作,舉足下足,當知皆從道場來,住於佛法矣!』

「說是法時,五百天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持世菩薩:「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持世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住於靜室,時魔波旬,從萬二千天女,狀如帝釋,鼓樂弦歌,來詣我所。與其眷屬,稽首我足,合掌恭敬於一面立。我意謂是帝釋而語之言:『善來,憍屍迦!雖福應有,不當自恣,當觀五欲無常,以求善本,於身、命、財,而修堅法。』

「即語我言:『正士!受是萬二千天女,可備掃灑。』

「我言:『憍屍迦!無以此非法之物,要我沙門釋子,此非我宜。』

「所言未訖,時維摩詰來謂我言:『非帝釋也!是為魔來嬈固汝耳。』

「即語魔言:『是諸女等,可以與我,如我應受。』魔即驚懼,念:維摩詰將無惱我?欲隱形去而不能隱,盡其神力亦不得去。即聞空中聲曰:『波旬!以女與之,乃可得去。』魔以畏故,俯仰而與。

「爾時,維摩詰語諸女言:『魔以汝等與我,今汝皆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隨所應而為說法,令發道意。復言:『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天女即問:『何謂法樂?』答言:『樂常信佛,樂欲聽法,樂供養眾,樂離五欲;樂觀五陰如怨賊,樂觀四大如毒蛇,樂觀內入如空聚;樂隨護道意,樂饒益眾生,樂敬養師;樂廣行施,樂堅持戒,樂忍辱柔和,樂勤集善根,樂禪定不亂,樂離垢明慧;樂廣菩提心;樂降伏眾魔;樂斷諸煩惱;樂凈佛國土;樂成就相好故,修諸功德;樂嚴道場;樂聞深法不畏;樂三脫門,不樂非時;樂近同學,樂於非同學中,心無恚礙;樂將護惡知識,樂親近善知識;樂心喜清凈;樂修無量道品之法。是為菩薩法樂。』

「於是波旬告諸女言:『我欲與汝俱還天宮。』

「諸女言:『以我等與此居士,有法樂,我等甚樂,不復樂五欲樂也。』

「魔言:『居士!可舍此女,一切所有施於彼者,是為菩薩。』

「維摩詰言:『我已舍矣!汝便將去,令一切眾生得法願具足。』

「於是諸女問維摩詰:『我等云何止於魔宮?』

「維摩詰言:『諸姊!有法門名無盡燈,汝等當學。無盡燈者,譬如一燈燃百千燈,冥者皆明,明終不盡。如是諸姊!夫一菩薩開導百千眾生,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於其道意亦不滅盡,隨所說法而自增益一切善法,是名無盡燈也!汝等雖住魔宮,以是無盡燈,令無數天子、天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為報佛恩,亦大饒益一切眾生。』

「爾時,天女頭面禮維摩詰足,隨魔還宮,忽然不現。世尊!維摩詰有如是自在神力、智慧、辯才,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佛告長者子善德:「汝行詣維摩詰問疾!」

善德白佛言:「世尊!我不堪任詣彼問疾。所以者何?憶念我昔,自於父舍設大施會,供養一切沙門、婆羅門、及諸外道、貧窮、下賤、孤獨、乞人,期滿七日。時維摩詰來入會中,謂我言:『長者子!夫大施會不當如汝所設,當為法施之會,何用是財施會為?』

「我言:『居士!何謂法施之會?』

答曰:『法施會者,無前無後,一時供養一切眾生,是名法施之會。』

「曰:『何謂也?』

「謂:『以菩提,起於慈心;以救眾生,起大悲心;以持正法,起於喜心;以攝智慧,行於舍心;以攝慳貪,起檀波羅蜜;以化犯戒,起屍羅波羅蜜;以無我法,起羼提波羅蜜;以離身心相,起毗梨耶波羅蜜;以菩提相,起禪波羅蜜;以一切智,起般若波羅蜜;教化眾生,而起於空;不舍有為法,而起無相;示現受生,而起無作;護持正法,起方便力;以度眾生,起四攝法;以敬事一切,起除慢法;於身、命、財,起三堅法;於六念中,起思念法;於六和敬,起質直心;正行善法,起於凈命;心凈歡喜,起近賢聖;不憎惡人,起調伏心;以出家法,起於深心;以如說行,起於多聞;以無諍法,起空閑處;趣向佛慧,起於宴坐;解眾生縛,起修行地;以具相好及凈佛土,起福德業;知一切眾生心念,如應說法,起於智業;知一切法不取不舍,入一相門,起于慧業;斷一切煩惱、一切障礙、一切不善法,起一切善業;以得一切智慧、一切善法,起於一切助佛道法。如是,善男子!是為法施之會。若菩薩住是法施會者,為大施主,亦為一切世間福田。』

「世尊!維摩詰說是法時,婆羅門眾中二百人,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我時心得清凈,嘆未曾有,稽首禮維摩詰足,即解瓔珞,價直百千以上之。不肯取。我言:『居士!願必納受,隨意所與。』

「維摩詰乃受瓔珞,分作二分,持一分施此會中一最下乞人,持一分奉彼難勝如來。一切眾會皆見光明國土難勝如來,又見珠瓔在彼佛上,變成四柱寶台,四面嚴飾,不相障蔽。時維摩詰現神變已,作是言:『若施主等心施一最下乞人,猶如如來福田之相,無所分別,等於大悲,不求果報,是則名曰具足法施。』

「城中一最下乞人,見是神力,聞其所說,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我不任詣彼問疾。」

如是諸菩薩,各各向佛說其本緣,稱述維摩詰所言,皆曰:「不任詣彼問疾。」

---*---*---*---*---*---*---*---*---

過往相關文章列表:

【無禪世俗智】

我們是不是把人生弄顛倒了?

事業的成功,為什麼讓我們更加孤獨?

我們如何在繁忙的工作中去修行?

什麼才是一個人的「見地」和「境界」?

《安 心》-心無所住,則時時安住於當下

《自 由》

《超越孤獨》

※ 《再談煩惱》

《杞人憂"心"》:抑鬱、強迫、焦慮、恐懼症等朋友進。

※ 《財富和權力》

※ 《唯心和唯物》

※ 《大話西遊》:「那個人,他好像條狗啊!」

【無禪出世智】

※ 《心燈》

※ 《心燈·續》

※ 關於證悟。

※ 《真實的喬達摩王子》-世尊證悟歷程詳解

※ 《梵·道·如來:沒有維度的終極真理》

※ 《心·相 篇》無禪夜話第三期 語音整理

※ 《根性與攝受》無禪夜話第四期 語音整理

※ 《無常之苦》-無禪夜話第六期 語音整理

※ 《破假名》-人類文字和邏輯的周界

※ 《禪宗證悟導論》-時節因緣

※ 《關於知識和見地的甄別與修持》

※ 《因.果》:我們如何去超越因果?

※ 《當下的修行》

※ 《有為和無為》

※ 《實無眾生可度》

※ 《佛陀-其實和我們一樣》

※ 《燒香、念佛、持戒與核心佛法的關係》-(上)

※ 《燒香、念佛、持戒與核心佛法的關係》-(中)

※ 《燒香、念佛、持戒與核心佛法的關係》-(下)

※ 什麼是大乘和小乘?

什麼才是佛法所講的「空」?

※ 《佛教基礎名詞術語彙編》

被所知障

大乘之空

證道是可以判斷的(上)

證道是可以判斷的(中)

證道是可以勘驗的(下)

※ 從杯弓蛇影談談佛法(上)

※ 從杯弓蛇影來談談佛法(下)

【無禪公案釋義】

※ 【公案】德山宣鑒:你點的是哪一個心?

※ 【公案】趙州禪師:狗子到底有無佛性?

※ 【公案】洞山良介:「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 【公案】船子德誠:「垂絲千尺,意在深潭。離鉤三寸,子何不道?」

※ 【公案】香嚴智閑:「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

※ 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不是心動

※ 臨濟之「無位真人是個什麼乾屎橛」

※ 真誠的學者宣鑒禪師--再談德山點心

剛出窟的獅子兒——德山與溈山的鬥法

百丈野狐案 落於因果相就是昧因果

【無禪經論疏鈔】

※ 《圓覺經要旨疏鈔·一》文殊師利菩薩章·普賢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二》普眼菩薩章·金剛藏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三》彌勒菩薩章·清凈慧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四》威德自在菩薩章·辯音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五》凈諸業障菩薩章·普覺菩薩章

※ 《圓覺經要旨疏鈔·六》圓覺菩薩章·賢善首菩薩章

《維摩詰經鑒旨》-佛國品第一

《維摩詰經鑒旨》-方便品第二

《維摩詰經鑒旨》-弟子品第三

※ 《實相般若波羅蜜經》提點

※ 《太上老君常說清靜經》 百話翻譯

※ 《道德經》中的佛法1 - 淺論統一的宗教

※ 《道德經》中的佛法-「道法自然」,原來如此。

※ 《道德經》中的佛法-從「無身即無患」談去我執。

※ 《道德經》中的佛法 - 談一談「心量」問題

※ 《楞嚴經》:「見見之時。見非是見。見猶離見。見不能及。」

※ 《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 眾說維摩詰 文殊妄問居士反答

【無禪雜談】

真實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 外星文明,我們真的觸不可及?未必。

※ 幾首打油詩

【無禪法苑】

※《無禪法苑》的發心及閱讀指南


推薦閱讀:

TAG:佛法 | 佛學 | 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