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瑞幸年內死不了,因為人家根本賣的不是咖啡

據說,瑞幸咖啡門店已達2073家,而2018年也虧損超過8個億。正如其創始人所說,「如果現在有一個企業要賣給你2000家直營門店、1200萬付費用戶,開價才8個億,你說你買不買!你不買你趕緊推薦給我來買。」

實際上,以上的說法並不準確。瑞幸咖啡的2000多家門店絕非是靠8個億建立起來的。我們簡單算一下,8個億2000家店,那麼每家店才40萬,這只是虧損數,要在城市中心區建一家幾十平米的咖啡館,沒有幾百萬是不可能的。

據說,瑞幸為了招攬兼職咖啡師,給出的薪酬遠高於同行業,而每賣一倍咖啡就比同行要賠10元左右。隨著門店數量的增加,以及咖啡銷售數量的增長,這個虧損還會繼續擴大,2019年這一年,8億是擋不住的,甚至20億也是擋不住的。

瑞幸咖啡有錢嗎?其實,瑞幸是有錢的,雖然不是太有錢,但至少賣咖啡是夠的。

2018年7月11日,瑞幸剛剛宣布完成了2億美元的A輪融資,投後估值10億美元。2018年12月12日,瑞幸咖啡官方微信公眾號宣布,瑞幸咖啡獲得了2億美元B輪融資,投後估值達22億美元。

也就是說,瑞幸的融資數額其實不大,前後公開的也就是幾億美元,人民幣三四十個億,照著這樣的燒錢方式,實際上很難堅持到2019年年底。不過,隨著規模擴大,會吸引更多的融資,那就可以繼續。「瑞幸咖啡戰略性補貼和預虧是長期性的。投資人都不擔心,投資人還覺得我們保守了。」這是瑞幸管理層的豪氣。

即便按照現在的燒錢速度,也比2017的共享單車少很多,而且,與共享單車燒錢完畢啥都不剩不同,咖啡店即使開不下去了,還是會剩下門店、運營人員,更重要的是鮮活的高價值客戶群及數據。

我們得看到,瑞幸咖啡必須下載APP才能點單,這就等於是很多人為了佔便宜而下載APP還進行註冊付款,那麼,這樣的一個APP積累了大量的白領人群,未來,這些人群是非常細分的,也是非常有價值。

「瑞幸的門店大多都在商圈寫字樓,用戶畫像都是辦公白領為主,他們擁有較高的消費能力」。這段話才是體現了瑞幸咖啡的核心意圖。

更重要的是,因為你要買咖啡,還需要送貨,等於是完全將自己的個人信息,包括手機號、銀行卡、辦公地點、家庭住址等等都貢獻給了瑞幸,還有你的日常生活習慣,甚至咖啡的數量、品種,還能暴露你的生活情況以及伴侶,這些都藉助一倍便宜的咖啡拿到了,而這是現在互聯網公司夢寐以求的資料,比淘寶更細分更精準。接下來,這些數據可以做什麼,天知道。

可以這樣說,瑞幸之意不在咖啡,在乎數據之價值也。當然,這樣的數據到底能怎麼用,其實估計很多人也沒想好,但只要有數據,有數據價值,就一定有故事可講,就可以上市。

美團、摩拜、拼多多,依靠流量催熟的騰訊系業務基本都是如此,依靠大資本進入來打市場,然後搶佔到足夠的市場份額,趁著熱乎氣上市套現,資本市場破發不重要,重要的是投資機構賺錢離場了。留給消費者的可能是便宜騎車、便宜吃外賣、便宜喝咖啡,但留給整個社會的卻是負資產。

推薦閱讀: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