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後餘生——趙城大地震現存古建築

三晉之地,主要由多個山脈隆起和斷陷盆地構成,是一個行政劃分非常貼合山川形便的省份。

通俗的說,斷陷盆地是地層下陷形成盆地,在盆地與山脈的交匯處,可以看到拔地而起的群山,海拔落差十分突兀。

就是這樣獨特的地形,減少了歷來的兵荒馬亂,使得眾多的古建築得以保存至今,數量冠絕全國。

而另一方面,這也是一片地質活動相對頻繁的土地,古往今來,發生過一些大地震,摧毀了這片地區的大量古建築。

可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臨汾盆地就是其中一個斷陷盆地,位於山西省的西南部,屬於山西地塹系的南部,南臨運城盆地,北鄰太原盆地,東邊與上黨盆地隔著晉東南隆起(太岳山脈),西側是呂梁隆起(呂梁山脈)。

本次臨汾古建之旅,就搜尋到了古代地震的遺存。由於地震的緣故,也使得這裡的古建築年代分布在山西比較特殊。

臨汾有人類活動的歷史非常悠久,舊石器時代的丁村人就生活在了這裡,丁村人的化石發現地毗鄰著明清時期的丁村民居,兩處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遠古丁村人、明清丁村人和現代的訪古者在這一瞬間彷彿能夠超越時空進行對話,這也許就是歷史和考古的魅力所在吧。

臨汾古稱平陽,《帝王世紀》中記載的「堯都平陽」就有可能位於這片土地。與史書記載的時間有交疊的,是著名的陶寺遺址早期遺存。

陶寺遺址是一座面積有430萬平方米的超大型遺址,已經發掘了40年,考古工作者在這裡陸續發現了大量的遺迹,包括但不限於:

  • 我國最早的一批的青銅器;
  • 我國最早的字元,類似甲骨文「文」字的字元陶器;
  • 280萬平方米,幾乎遠超過同一時期的巨大城址;
  • 象徵王權一部分的古觀象台遺址;
  • 包括一座200平方米單體建築的大型宮殿殿堂基址;
  • 複雜的宮城牆址等一系列重要發現。

本次行程也只見到了陶寺遺址的冰山一角,這樣巨大的遺址可能需要好幾代人細緻的發掘、整理和研究,有關陶寺遺址的爭論,我們就交給考古工作者的努力和時間吧。

伴隨著臨汾悠久人文歷史的,是更悠久的地質活動史,這也是臨汾盆地得以形成的原因。史書中記載了這一地區的多次地震活動,但早期的史書大多言語不詳甚至部分內容矛盾,直到這一天:


元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1303年9月17日)


這一天的晚上8點左右(戌時),當時的趙城縣境內(如今的臨汾市洪洞縣)發生了一次特大地震,根據古代記載進行推斷,這場地震成為中國公認的,有史以來第一次記載充分的8級大地震——趙城大地震

後世地震工作者根據史書的記載推斷,這次地震波及晉、冀、豫、陝四省,死亡27~47萬人;極震區臨汾盆地北部地區烈度11度,這一帶建築幾乎全毀,「觀洞屋廬催圯為之一空」;震中趙城境內發生大規模地滑,「郇堡山移十餘里」。

這場地震深遠地改變了臨汾地區的古建築地域及年代分布,相比東側上黨地區的半壁宋構,這裡幾乎是元明清三代的建築。

但我們仍然發現了三座在這次地震中倖存的古建築,它們都不位於震中,但仍處於地震烈度10級,損毀嚴重的區域。儘管沒有在這次地震中損毀殆盡,但這三座古建築的命運卻大相徑庭:

  • 一座修復如新,一如往日風采(曲沃大悲院);
  • 一座破敗不堪,苟延殘喘度日(曲沃感應寺塔);
  • 還有一座幸運得躲過了這次地震,卻在未來的地震中倒塌(臨汾大雲寺塔)。

倖存者——曲沃大悲院(國五,宋、金)

曲沃大悲院位於曲沃縣曲村,不遠處就是晉國早期遺址曲村-天馬遺址,葬有包括多位晉國國君的貴族墓葬群,現已建成晉國博物館供人參觀。

大悲院現存的宋、金遺構僅有臨街的獻殿,這應該是臨汾地區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古建築,也可能是這一地區唯一有宋代大木作的特徵的古建築。

這座建築經過兩次大修,分別是宋治平四年(1067年)和金大定二十年(1180年),形成了現在的樣式。

獻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架構上符合《營造法式》中六架椽屋分心用三柱的樣式。

斗栱外部出跳皆為為雙下昂,昂首為琴面昂,內部出雙杪,每跳只出一橫栱。補間鋪作均為一朵,轉角鋪作有斜出。

山面下昂的尾部搭在三椽栿上,檐面下昂的尾部則支撐起中平槫,三椽栿對應的柱頭鋪作的下昂則用於輔助支撐三椽栿。

這座建築的斗栱表現出了一些宋金建築轉型時期的交疊狀態:

真昂在這一時期逐漸衰落,後來逐漸被假昂替代;

每跳只出一橫栱,是從早期的偷心造向更豐滿的計心造轉變的形式,可能是宋代工匠的設計。

琴面昂的昂首流行的時間卻更晚,有可能是金代工匠的雕琢。

所幸的是,金代工匠保留了一部分修舊如舊的特徵,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宋、金混構的古建築。

大悲院西側還有清代的一進雕欄畫棟的院落,天王殿為面闊五間的單檐硬山頂建築,東西配殿面闊三間。四棟建築的闌額、斗栱多有雕刻,普拍枋和栿多有彩繪。


殘存者——感應寺塔(省五,金)

根據《曲沃縣誌》記載,感應寺建於宋嘉佑五年(1060年),金大定年間建有這座磚塔,不過縣誌中所用為南宋孝宗乾道年號(1165年-1173年)。

《縣誌》中還記載了感應寺塔原高12層,這在以奇數為主要層數的中國佛塔中並不多見。

感應寺塔為磚砌八角形樓閣式塔,其中第一層最高,上有仿木結構的偷心造華栱兩跳。二層及以上則採用唐代更常見的疊澀出檐。塔內空心,第一層內部也用一跳仿木結構的斗栱。內壁有可插入木質構件的榫洞,原本應該有可以攀爬的木梯。

這座塔有一個早期古塔常有的弊病,每層的門朝向一個方向。如此一來,在多個方向上,開門的兩個方向成為最脆弱的方向。

1303年,在建成僅一百多年後,趙城大地震發生,這座塔最上層的四層損毀,僅餘八層,現存七層。同時,同向開門的弊病暴露了出來,開門兩側的塔身一直斷裂到第三層。後世的一些工匠汲取了前人造塔的教訓,就有不少採用各層交替方向開門的方式。

然而,這座塔卻在趙城大地震後一直矗立至今,期間還經歷過康熙年間的臨汾大地震,足足有七百多年,並長期成為曲沃縣的最高建築。

這座塔可能是臨汾地區關於趙城大地震最直接的文物證明。


重生者——臨汾大雲寺塔(國六,清)

臨汾大雲寺又稱鐵佛寺,根據《臨汾縣誌》記載,這是唐代貞觀年間(627-649年)建造的鐵鑄釋迦牟尼佛頭,佛頭高約6.8米,周長16米。

這座佛塔給人的第一印象同樣是混搭,四方形樓閣式塔是唐代佛塔的主要風格,佛塔的位置布局也更符合早期佛寺的特徵。但這座塔還伴隨有後世的仿木構斗栱,以及華麗的琉璃浮雕,有著明顯的後世修建的痕迹。

原來,這座佛塔在這三座建築中始建年代最早,命途也最為多舛。

唐初,人們鑄造了巨大的佛頭,和這座唐代寺廟。

這座佛塔經受住了唐咸通年間大地震和元代趙城大地震。但是,這座建築卻沒有在第三次大地震中倖存。

《大雲禪寺重修碑》記載,「偶於大清康熙乙亥歲夏四月六日戌刻,忽遭震變之災,寺廟傾塌」。這場發生於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震中就位於臨汾的7級地震,再次對這片地區的古建築進行了肆無忌憚的破壞,臨汾城的署、衙、廳、倉、學、廟、祠共40處,均屬毀壞。大雲寺塔也毀於這次地震。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大雲寺及這座佛塔被重新修建,在留有一些之前特徵的基礎上,加入了當時的建築元素,變成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

大雲寺塔共6層,除頂層為八角形外,其餘皆為四方形,每層均有屋檐和斗栱,斗栱均為雙杪計心造。

第一層相當於每側三間,頂部有仿製的柱頭,平身科每間三朵。一二層之間有平座層。

上面每層逐步減小,第二層每側平身科斗栱五朵,三至五層每側為三朵,頂層只有角科。

從第一層的屋檐往上,每層的屋檐、裝飾性的門窗均用琉璃磚瓦鋪成,為佛教主題的琉璃浮雕。

這三座建築是1303年趙城大地震的少數倖存者。此後,臨汾盆地的人們又重建起了家園,這一地區現存有大量的元明時期建築,其中不乏元代戲台群、廣勝寺這樣精美絕倫的古建築。

參考文獻:

1. 新修曲沃縣誌 卷十五 寺觀

2. 臨汾縣誌 卷四 祀典志 寺觀

3. 山西省地震歷史資料彙編 北京 地震出版社,1991年

4. 襄汾陶寺遺址研究 科學出版社 2007年

5. 1303年山西趙城8級地震及其有關參數的研究 地震研究 1984年5月

6. 太原-臨汾地區地震構造及潛在震源區劃分 中國地震 1996年12月

7. 論一六九四季臨汾地震序助 山西地震 1988年

推薦閱讀:

TAG:古建築 | 臨汾市 | 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