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身和修心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身修心,最終找到一個讓自己能心靜的狀態。錢或者其他,只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我們的最終目標就是自洽。

自洽就是平衡,和平,自然,平靜,情緒穩定,能量守恆以及忍受生活挫折的能力。一種生活本該如此的生活態度。一切的生活動力都來自於自己的內心,無需外人的肯定,認同,讚許,詆毀,閑話和指導。

反思自己,拋去自己身上的一切外在因素,公司,職位,職稱,榮譽,粉絲,平台光環,親朋好友的誇讚,商業人脈的商業互吹。找個安靜的地方,斷開網路,關掉手機,安靜的思考下,去掉這一切外部性之後,自己還能剩下多少,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自己。

人有各種各樣的慾望,壓力,焦慮,到底有多少是同伴,環境,家人強加於你的?到底自己真正希望的,真正想要獲取的是那些?找到真實的自我,然後再跳出來看看,自己身上到底背負了多少希望,期望,願望。

現在很多公司,都會在言語上試圖混淆個人奮鬥之路和公司目標,讓員工們覺得996並不是公司的要求,而是自己在奮鬥。坑,陷阱,思維導向,我們在社會上混日子,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人試圖主導我們的想法。個人奮鬥是對的,但個人奮鬥並不是只有在公司努力工作一條路,我們退後幾步,就會發現,我們有很多選擇,第一種,第二種,或者第三種選擇。

只要我們冷靜下來,暫時擺脫外部信息,仔細拷問內心,就能發現這種身體和靈魂的不協調,這種迷茫的來源到底是哪裡?

我們時常會理性思考,但理性更多在於遵循服從群體本能的精神過程,傳統和習俗深深的影響著我們,並決定我們稱之為理性的內容。我們每一個人,三觀的建立,基本根植於幼時的環境。不用再別處,我們會在知乎上各種回答中看到各種挑戰我們三觀的活動,當事人卻覺得毫無錯誤的神奇事件。

不同語種之間並不能做無損翻譯,這種現象有些學者稱之為不可公度。每個人的理性並不相同。對於錢,對於心意,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答案,這些答案在某些立場上都是對的,也是理性的,但這是別人的理想,別人的答案。

《薄伽梵歌》所言:「心意不受控制的人沒有自我的知識,也沒有默觀。沒有默觀,他就不可能擁有平靜;沒有平靜,他怎麼可能會有快樂?」不安的心意就像湖泊,不斷受到慾望之風的攪動,創造出不同本性的思想波。而由於心意不斷地被攪動,以致我們的真正自我沉在湖底,無法被感知。

「我把自己看成為一個行走的人,有時就像看別人一樣。如果坐下來看別人走,也許會受到一種鼓舞,因為別人的走對自己的不走也許是一個嘲諷。 」走也好,坐也好,鼓舞也好,嘲諷也罷。多是對自己的某種程度的否定,人最怕的就是否定自己,最危險也是如此,這意味著,承認以前做錯了,需要重新再來。但是時間卻不會回來,消逝了就是消逝了。能做的,唯有繼續振奮精神,努力前行。

向前走,完全是在黑暗中摸索前進,一直一直都在黑暗中摸索,不知道前面到底有什麼,自己是不是已經走錯路了。偶爾看到遠方有一點光,踉蹌前行,突然間走出了黑暗。這個時候才能回顧下來路,是對還是錯。繼續前行,又是黑暗一片,所不同的是,你手裡多了火把,能微弱的照亮前路。但是火把終究會熄滅,前路終究會沒入黑暗之中。

真正的自我,來自內心的那束光,能照亮黑暗的光,能穿透一生的光,慾望,潮流,期望,就像一層層的燈罩,讓這道光模糊不清。拋開這些燈罩,找到自己的光,就能知道答案是什麼了!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修身和修心。

20190129

推薦閱讀:

TAG:修行 | 認識自我 | 反思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