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失敗源自母親

姜文,23 歲出演了第二部作品,就獲得百花獎最佳男主角;導演和主演的影片,不止一次囊括了世界上最頂級的歐洲電影三大獎項;當代中國影壇最特立獨行而又讓人充滿期待的導演;他充滿野生性,試圖去打破所有的權威系統。

在前陣子做客公知許知遠主持的訪談節目當中,讓人敬仰的姜文卻目視遠方,訴說了自己的失敗

姜文把他和自己母親的關係定義為失敗

姜文在不斷地討好母親;但在他看來,母親總是不領情。分享考上中戲的喜悅,母親卻讓他去洗衣服;給母親買新房子住,母親始終不願意搬進去。

這帶給姜文的是全然的挫敗感。

許知遠問姜文是否會在表達當中產生自我懷疑,姜文回答道:

我有的時候,能聽到自己說話的聲音,我會很煩這個聲音,我說:怎麼又說這個話;停,別說了。

看到一位網友在一個「我的父母總打壓我」的主題帖下面留言說:

我從小就在父母挫折式教育下成長,我做什麼父母都不會鼓勵我表揚我,而且指出我哪裡不好哪裡不好,所以導致我現在一有個事就容易自我反省自我否定。

倘若在搜索欄里以「父母」、「打壓」為關鍵詞進行搜索,會得到約 5,630,000 個相關結果。

中國的父母,似乎很習慣於打壓式、或者說是激將法式的教育方式。

湖南衛視的《少年說》欄目,是孩子和家長互道心聲為目的的一檔親子節目。

節目給小助手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初一女生。她說媽媽總是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這讓她很痛苦。最後小姑娘聲淚俱下地向母親喊話:

孩子不只是別人家的好,你怎麼都看不到我的努力!

但媽媽卻只在一句「孩子,我覺得你其實也很棒的」之後,用「但是」引出滔滔不絕的道理。

媽媽說得對嗎?好像都對。她說,「學習要掌握方法」、「要去做事半功倍的事情」。作為旁觀者,小助手也能看到媽媽對孩子的期待。

可是,對不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嗎?

道理都對,然後呢?孩子在台上聲嘶力竭的時候,還要繼續講道理嗎?

教育永遠不是說給孩子聽,而是做給孩子看。

蔣方舟,7 歲開始寫作,9 歲寫成散文集,後來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畢業即任《新周刊》雜誌副主編。一路順風順水,妥妥地「別人家的孩子」。

但在節目《奇葩大會》當中,蔣方舟卻說,自己活了 28 年,沒有和任何人產生過任何的真實關係。

她把自己定義為「討好型人格」

她說:

我從來不埋怨和向別人生氣,是因為我是一個自大的人,大多數時候我認為自己比他人更強大、穩定和堅不可摧,因此從來不把要求自己的標準來要求他人,認為受害者若是自己便是可以忍受的——因為我更強。這並不是軟弱,這是驕傲。討好型人格的蔣方舟,一面討好,一面驕傲就和許許多多在打壓式教育下成長的孩子一樣:一方面自卑,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實質性的長處;一方面自負,驕傲於自己比別人更優秀心理特質。

矛盾,擰巴,不通透,奇奇怪怪。

這種性格的人數見不鮮。他們習慣性地不相信任何讚美,永遠沒有自信,永遠羞於表達自己和別人不同的觀點;即使被迫表達,也不敢說出正當理由。

在話語權能夠凸顯能力的當下,這樣的性格無異於作繭自縛。

父母的評價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可能父母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不斷地零好評究竟會給孩子造就一個什麼樣的性格。

親密關係的維繫是困難的;但踐行打壓式教育的父母,似乎心照不宣地認為,「我是你的爸爸/媽媽,那我這麼做就都是對你好」

從和父母親密的親情關係開始,孩子以後還會經歷親密的友情關係,陪伴一生的伴侶關係。孩子在這些關係的處理當中,都會從和父母的關係當中汲取經驗。但卻會把孩子推向自我評價過低的無端付出、不斷請求的過分討好、自說自話的情感表達。

甚至是普通的社交關係、同學關係、師生關係等等,這樣的親情關係也會導致孩子缺乏不卑不亢的自我表達能力。

很多家長,可能口頭上會說:自己的孩子過得快樂健康就好,但是孩子開心快樂的時候,卻從不和他們一起分享快樂,甚至鄙夷孩子和他的快樂

矛盾點在於,家長並不覺得自己是在鄙夷。

家長想要努力地表達對孩子的愛,怎麼可能會有家長真地討厭自己的孩子的呢?但他們的所作所為在小朋友眼裡、於無形之中,就是在對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傷害,形成擰巴的人格和世界觀。

並不是孩子看不懂,是家長的所作所為根本沒有愛的信服力!

要知道,你如果經常誇一個人的話,那他就會不好意思不那樣做了。

許知遠問及姜文他心目中的理想國是什麼樣子的,姜文說:

每個人都很有本事,都很聰明,這就是我的理想國。

因為母親給他架構的世界觀當中,他人永遠難以取悅。或許,足夠有本事、足夠聰明,就可以讓母親高興起來。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育兒 | 母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