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20)大天五事

在七百人結集以後,戒律的爭端卻引發了對於教法的爭論。而教法的爭論,直接促成了部派佛教的爭論不休。

首先我們要明白當時的歷史背景。

在佛陀滅度後100年到200年間,佛教進入了黃金時代。

在公元前322年,亞歷山大大帝入侵印度,但是因為印度炎熱,士兵厭戰情緒濃重,所以不得不撤兵。

在亞歷山大撤軍以後,他在印度本土設立一支傀儡政權。

印度的大將旃陀羅笈多乘勢崛起,帶領民眾改走了馬其頓人,隨後推翻前一個王朝,難陀王朝。建立孔雀王朝,定都華氏城。孔雀王朝的存在,大概是中國戰國末期到漢朝初期。同時代的秦帝國也是雄心勃勃,而混一六國。

旃陀羅笈多死後,其子賓頭娑羅即位,為王朝的二世。他開疆拓土為孔雀王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隨後就是他的兒子,阿育王登位。

公元前272年,阿育王登位,成為印度歷史上最為傑出的帝王。他早年雄心勃勃,幾乎統一了整個印度。

可以看到,孔雀王朝鼎盛時期,領土面積和中國的秦帝國相比也毫不遜色。

在阿育王即位後八年,他發動了對羯陵伽的戰爭,這次戰爭有10萬人戰死,15萬人被俘。

由於這次戰爭,阿育王看到了戰爭的殘酷,是洗心革面,願意皈依佛教。阿育王詔書說:

在征伐一個獨立國家的過程中,必然要出現屠殺、死亡和人們的流放,對此天愛王感到無限的痛苦和悲傷。

於是阿育王在國內興建佛寺,並且以佛教長老為帝師。他還親自前往佛教的聖地,比如藍毗尼,鹿野苑等。在這些地方都興建石柱、塔、佛寺。

在南傳佛教記載,歷史上有過兩個阿育王,一個叫做黑阿育王,大概生活在佛教第二次結集的時候。一個是白阿育王,就是孔雀王朝的阿育王。

而北傳佛教記載,歷史上只有一個阿育王,只不過前期,阿育王暴虐無度,稱之為暴惡阿育王。後期皈依佛教,成為正法阿育王。

而一般認定,阿育王只有一位,只是南傳佛教將阿育王前後期的不同變化獨立出來。

阿育王時期佛教傳播路徑圖

由於阿育王的供養,佛教逐漸從一個地區性宗教發展為世界性宗教。但是大量外道加入僧團以謀求供養。

阿育王為了整頓佛教,請目犍連子帝須長老為上座,來剔除外道。在目犍連子帝須的幫助下,驅逐了六萬的外道。並且還驅逐了五百位持有不同意見的比丘。

公元前250年,佛教進行了第三次結集,以目犍連子帝須長老為上首,舉行結集。

第三次結集後,阿育王派上座比丘去各地弘法。

阿育王時期弘法地域

而這裡就有一個關鍵在於大天比丘。

在北傳佛教中,稱有兩個大天。一個在阿育王時期,他提出五種主張,引起僧團激烈爭論。使得佛教分裂為上座部和大眾部。

在佛滅度後兩百年,又有一個大天,他在大眾部出家,重新提出這五種主張,導致大眾部僧團分裂。

而南傳佛教中,只是認為存在一個大天,叫做大德大天。

北傳所說的兩個大天和南傳所說的大德大天有著微妙的聯繫

1、南傳的大德大天和北傳的第一個大天生活年代是同一個年代。

2、南傳的大德大天和北傳的第二個大天經歷相同。

因此,所謂的兩個大天,實際上只是一個大天。只不過由於大天五事是部派佛教分裂的原因,因此有部經典醜化他,而由於他信眾眾多,所以又立一個第二大天。

在有部佛典記載

昔末土羅國有一商主。少娉妻室生一男兒,顏容端正與字大天。未久之間,商主持寶遠適他國,展轉貿易經久不還。其子長大,染穢於母,後聞父還,心既怖懼,與母設計遂殺其父。彼既造一無間業已,事漸彰露,便將其母,展轉逃隱波吒梨城。彼後遇逢本國所供養阿羅漢苾芻,復恐事彰,遂設方計殺彼苾芻。

既造第二無間業已,心轉憂戚,後復見母與余交通,便憤恚言:我為此故造二重罪,移流他國跉跰不安,今復舍我,更好他人,如是倡穢,誰堪容忍?於是方便復殺其母。彼造第三無間業已,由彼不斷善根力故,深生憂悔寢處不安,自惟重罪何緣當滅,彼後傳聞沙門釋子有滅罪法,遂往雞園僧伽藍所,於其門外見一苾芻徐步經行,

說大天早年淫其母,殺其父,殺阿羅漢,殺母,可謂是罪惡累累。他犯下惡行,心中不安,於是潛入雞園寺,皈依佛教。

大天非常聰明,不久就通達三藏,

大天聰慧,出家未久,便能誦持三藏文義,言詞清巧,善能化導,波吒梨城無不歸仰。

但是因為大天起惡念,未正思維,他提出五事,認為阿羅漢不如佛。

這五條一提出來,上座長老極力反對,認為聞所未聞。而一般僧眾堅決支持,雙方爭論不休。

其國王崇信大天,於是呵斥上座,故分為上座部和大眾部。

在玄奘所著《大唐西域記》記載

無憂王以如來涅盤之後第一百年。命世君臨威被殊俗。深信三寶愛育四生。時有五百羅漢僧。五百凡夫僧。王所敬仰供養無差。有凡夫僧摩訶提婆(唐言大天)闊達多智。幽求名實潭思作論。理違聖教。凡有聞知群從異議。無憂王不識凡聖同情所好。黨援所親。

阿育王由於崇信大天,所以意圖殺害上座比丘,上座比丘以神通逃脫,國王悔恨,於是讓他們回來,但是未成。於是比丘逃亡迦濕彌羅(說一切有部的基地)。

上面是第一大天的經歷,他應該是早年在華氏城的經歷獨立出來。

另外在《異部宗輪論》記載,第二大天奉阿育王之命前往南印度的制多山地區弘法。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推測,大天比丘是生活在佛滅度以後一百六十年左右的人。他在華氏城的時候,被稱之為第一大天。三十年後又奉命去南印度弘法,為第二大天。

在清辨所著《異部精釋》記載

世尊無餘涅槃後,百三十七年,難陀王與摩訶缽土摩王,于波吒梨城集諸聖眾。(中略)天魔化為跋陀羅比丘,持惡見,(中略)宣揚根本五事,僧伽起大諍論。上座龍與堅意等多聞,宣揚根本五事,分裂為二部。

這裡他認為,在佛滅度後一百三十七年,也就是七百結集後幾十年後,有一個跋陀羅比丘,提出五事的爭端。引起僧眾討論,而上座龍與堅意兩位宣揚五事,導致兩派分裂。

因此,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過程,即

佛滅度後,由於十事非法,導致僧團出現第一次分裂。

在第二次結集幾十年後,有跋陀羅比丘提出五事,上座龍與堅意宣揚五事,導致第二次分裂,支持上座龍與堅意為大眾部,反對者為上座部。

而在阿育王時代,由於外道入侵,於是重新整頓佛教,此時大天重新提出五事,驅逐了外道,順便把反對五事的五百位比丘也驅逐了。這就是根本分裂。

那麼這五種主張是什麼呢?

余所誘、無知、猶豫、他令入、道因聲故起

余所誘:阿羅漢雖已無煩惱和煩惱導致的不凈漏失,但由於惡魔誘惑梵行者,仍可能有不凈之物如遺精、便利、涕唾等染污其衣,如同漏失一樣。

無知:無知有染污及不染污二種,阿羅漢證得無漏智見,斷盡染污無知,仍可能有不染污無知。所以阿羅漢不能知道自己是否證果,需要他人認定。

猶豫:阿羅漢仍然有疑惑。阿羅漢斷除了隨眠疑惑,但是未斷除處非處疑。所以對於諦實的事情不能確知。

他令入:利根者也須依他人之因緣,方能入道,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利根之人,亦須依善友馬勝比丘的啟迪,才能皈依佛陀教法。

道因聲故起:宿習者已經修習多生,在臨證果之時,仍因佛陀言教說「苦空」等法,聽聞後就能立即入道證得沙門果;如果不說苦等使其深厭諸行,聖道不能現起。

傳說,大天夜晚睡覺,經常喊道:苦、苦

弟子就問他,他回答說:出世間若不曾唱念其苦,就不能現起。

可以看到,這五點的核心內涵就是認為阿羅漢不究竟,對於阿羅漢的地位是個嚴峻考驗。因此保守的上座長老不能忍受。

但是大天是大乘佛教的先驅。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教史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