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縛你的是你對該事物的執著(圖)—道德真源

來源:道德真源網《佳文賞析》欄目1640篇

摘自:網路

一切生起之現象乃心之造作,

心的本質離於概念之限制。

認清心之本質,

然後停留在這認識之中,

不造作,

不持有主體與客體的概念,

乃是菩薩的修行。

心造作一切。因此,你唯一要做的,即是掌控你的心。

帝洛巴教導那洛巴說:

束縛你的不是你所感知到的事物,

束縛你的是你對該事物的執著。

斬斷你的執著,那洛巴!

  如果你能掌控你的心,心自然而然會保持專註、寧靜和明覺。你甚至能夠在人群中漫遊徘徊,而不被貪慾或嗔恨所分散帶走。但如果你沒有掌控你的心,受到串習的影響制約,那麼即使你在一個僻靜處閉關,念頭仍將一個接一個生起,如同水中之漣漪。過去的記憶將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湧現,對未來的計劃、決定和臆測也將栩栩如生地在你心中湧現。你將把所有時間花在追逐念頭和概念之上;如此大量的心理活動,對修行一點用處也沒有。

  一個受到控制的心,乃是快樂唯一的、真正的來源。但要掌控你的心,你必須更加明白心如何運作。因此,這個心是什麼?

  過去、現在、未來一連串永無止境的念頭讓我們相信,某件事物本來就存在,而且是不斷存在,我們稱這件事物為「心」。但事實上,如我先前所說,過去的念頭如死屍般沒有生命。未來的念頭尚未生起。因此,這兩種不存在的念頭如何能夠成為一個本來就存在的實體的一部分?

  很難想像一個當下的念頭會是既不和過去有所連結,也不和未來有所連結。另一方面,一個當下的念頭如何能夠倚賴過去和未來這兩件不存在的事物?會不會有過去、現在、未來的念頭互相結合、互相接觸之處?舉例來說,如果當下的念頭和過去的念頭相接觸,那麼這個當下的念頭必定是一個過去的念頭,要不然那個過去的念頭必定要存在於當下。當下的念頭和未來的念頭相會也是相同的道理:當下的念頭仍是未來的一部分,要不然未來的念頭已是一個當下的念頭。

  當你檢視心的時候,表面上似乎是過去的念頭引導出現在的念頭,現在的念頭引導出未來的念頭。但如果你更仔細地檢視這些念頭,你會看清沒有一個念頭是真實存在的。把某種完全不存在的事物視為存在,稱之為迷妄。只有缺乏明覺和執著,才讓念頭擁有某種真實性。如果在心的究競本質之中,念頭擁有任何本俱的存在,那麼它們至少擁有一個形相,或位於某處,但它們什麼也沒有。

  然而,那種不存在不只如虛空般空虛。在其中,有一種立即的明覺,稱之為「明晰」。有人給你一顆蘋果,你興高采烈;一隻蜜蜂叮蟄你,你感覺疼痛。這是心的明晰面向。這種心之明晰如同太陽,照亮山光水色,讓你看見山巒、路徑和斷崖——你可以去哪裡,不可以去哪裡。

  雖然心確實擁有這種本俱的明覺,但說有「一個心」, 等於是把某種不存在的事物貼上標籤—去假定某件事物的存在,如同替一連串的事件命名。舉例來說,一百零八個珠子串在一起,稱為一串念珠,但「念珠」不是本來就自行存在的事物。如果串繩斷了,念珠到哪裡去了呢?同樣的,「我」的念頭是讓你在輪迴中流浪的原因。如果你仔細檢視它,就會發現沒有「我」這樣的東西。去相信某件不存在的事物是錯誤的。一旦「我」的概念在心中生根,它便成長蔓延成為許多相關的信念,例如相信「我的身體」、「我的心」、「我的名字」。

  你的身體是由五蘊所構成,你的心則由各種識所構成。你的名字,或「我」的想法,只是貼附在身與心的瞬間連結的標籤。

  一旦你認清身、心和名字這三個概念是空虛的,那麼所謂的「我」就什麼也不剩。「我」純粹是一個編造出來的事物,由迷妄所變化出來的騙局。患有眼疾的人可能會看到各種事物(燈火、線條或斑點)飄浮在空中,但事實上,天空什麼也沒有。同樣的,因為我們患有相信有一個「我」的疾病,因此把「我」視為一個本然存在的實體。

  在本質上,心覺察一切—它是明晰的,覺知到一切外境和事件。但如果我們試圖去尋找它,它卻如彩虹一般難以捉摸,不可能被抓取—你愈去追逐它,它似乎退得愈遠,愈去檢視它,你能夠找到的就愈少,這是心的空性的面向。明晰和空性是心的真實本質,兩者不可分割,並且超越所有存在和不存在的概念.。烏帝亞那(Oddiyana)的偉大蓮師說:

如一顆埋藏在窮人房屋底下的珍寶,

本初清凈之明覺一直存在於法身之中。

它沒有被認出來,

乃是輪迴迷妄之故。

透過直指那種明覺,並且加以認清,

一個人證得了本初虛空之智慧,

——此即人們所知的成佛。

上傳日期:2017.3.12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