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真為生死,以報重恩

2018-11-06 平興寺 作者:印豐

弟子於二〇一〇年初幸遇佛法,自此以後,聽經聞法,誦經念佛,少有間斷。經過佛法的熏習和蕩滌,慢慢認識到了輪迴和無常的可怕,但比這更可怕的,是對於因果輪迴和無常的無知。

在生活中幾經挫折後,弟子對於佛法的信心有增無減。然自知業障深重、根機陋劣,染心易熾,雖遇至頓至簡之凈土法門,卻凈信難生,凈德難成。深知自己若處染世中,必定隨波逐流,念佛少而造業多,人身不保,往生無份,枉費如此殊勝之機緣。遂於二〇一四年八月辭去工作,發心出家。蒙諸佛菩薩慈悲加持,去年農曆十月,經湘潭市妙音寺上空下明法師介紹,來平興寺發心出家,至今十月有餘。

弟子自發心出家,這一年多來的轉變非常大,人生的方向也隨之而變。首先是家庭親情放下了。回想初次與家人溝通時,情感矛盾,來回糾結,僵持不下。這個過程是漫長而痛苦的,像是一場情感的「拉鋸戰」。母親最初以為我是在開玩笑,當確定是真的,就開始哭鬧,不食不眠,再到痛恨,痛罵,直至最後無可奈何地妥協。父親雖然不哭不鬧,但內心也是難以接受的。與父親長談時,我內心超乎尋常的淡定,而父親——一個一輩子老實、耿直、寡言少語的農民漢子,所表現出的心痛、無奈與決裂,讓我心如刀絞,至今難以忘懷。父母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辛苦勞累了一輩子,全靠一雙手將我們兄妹三人撫養成人,尤其在我身上操勞最多。如今,他們年老了,我卻要棄他們於不顧。也許他們一輩子都不會理解和原諒,這是我們多生多劫以來親手編織成的業網,相牽相纏到今天。如今,我不想、也不能再那樣繼續牽絆下去了!思前想後,我用手機寫了一條長長的簡訊發給父親:「爸爸,昨天惹您生氣是孩兒不孝,請您原諒!看到您生氣,孩兒心裡比您更難受。您現在年紀大了,兒女也都已經長大成人了,只要他們有能力養活自己,不愁吃穿,不犯國法,懂得孝敬父母,懂得為人處事,您也無需過於擔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現在社會上亂象叢生,人心不古,人人為財色所迷,道德倫禮敗壞,是非黑白顛倒,說真話行善事,大家反對,說你傻;說假話,做壞事,大家讚歎你有本事。人人沒有安全感,家庭破碎、妻離子散的事例還少嗎?實在是苦不堪言……孩兒立志發願匡扶社會,為天下立心,為生民立命,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只是孩兒不能如父母所願,像大多數人一樣結婚生子,為個人家庭操勞一生;不能時常陪在父母身邊,實為大不孝,孩兒愧對父母!這些別人不能理解,無所謂,希望爸媽能夠理解。父母養育之恩,如天高海深,永遠報答不盡。聖人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來稀。我已經三十歲了,也該為自己立下志願。前面幾十年不懂事,虛度了這半生,該為自己的志願去奮鬥了,若能有所成就,也是報答父母養育之恩。而您二老也近花甲之年,請多保重身體,孩兒在外會很好,人有善願,天必佑之,您們不必擔心。祝福爸媽康泰安寧,六時吉祥!不肖兒叩呈。」

師父說,這條簡訊是我今後出家路上的一根「拐杖」,要時常看看,別把這根「拐杖」弄丟了。師父說,依三寶有福、依法有福、依僧有福、依師有福、依道友有福、依善知識有福、依僧團有福。認識有福才算有福,知道有福才是有福,接受福佑真正才有福。幸福之人,不落無福之地。望珍惜福報。做個真正有福之人!師父的話,我體會很深。父母恩重難報,今雖出家求道心猛,然志尚不堅,初心易退,若不時時警策,精勤自勵,便是惡極罪人。

其次是來平興寺後,身心的轉變也很大。初來平興寺,見到這麼多師父在一起修行用功,而且大多是年輕的師父,心裡無比歡喜。師父慈悲,將我留下發心培福,此恩此德畢生難忘。經過這十個月的學習,弟子對出家生活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這裡無論是地理位置,還是生活環境,都非常適合修學。弟子願安心在平興寺長期修學,長期發心護持道場。

弟子深深感受到修學環境的重要性,以及僧團力量的不可思議。自來平興寺後,煩惱習氣就輕了很多,精力比以前充沛,身體比以前輕健,這是自己感覺到的明顯變化,也是環境造就、僧團加持的結果。弟子在客堂這個特殊的堂口學到很多,在此,感恩師父的教導!

一個清凈道場是極其來之不易的,眾多的師父大德在默默的為之付出,才有了現在的平興寺。弟子唯有以諸大德為楷模,努力修學,發心護持,不忘初心,真為生死,以報重恩。

今弟子至誠懇請剃度,以早現僧相,進一步學習。四恩總報,三有齊資。唯願常住慈悲聽許。阿彌陀佛!

祈願:

師父法體安康 六時吉祥

梵剎安寧 正法久住!

推薦閱讀:

TAG:出家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