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順序中的反轉和逆襲,了解一下

之前分享的出生順序理論(B.O.)時我們了解了,超過5年的年齡差,能塑造第二個小老大。如果年齡差在7年以上,可能塑造一個獨子。這就好像是代溝,時間足夠長,兄弟關係就會從手足之爭相愛相殺,變成長兄如父舔犢情深了。

那麼今天我們來看看其他可能引發出生順序逆襲和反轉的因素。

性別因素

如果你和你上一個手足性別不同,你是你這個性別下的第一個孩子,那麼你也是一個功能型的老大。你的性別讓你成為了老大。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男孩和女孩,在很小的時候,就表現出了性格和喜好的不同。女孩們相對安靜而敏感,男孩們相對好動而粗暴。

一位兒女雙全的朋友曾跟我說過,好像在她和孩子們的相處中,沒有老大老二的概念。對於孩子們表現出來的行為性格差異,她會不由自主地歸結為性別差異。也許這種差異,也讓父母們忽略了姐姐弟弟,哥哥妹妹的概念,而只有兒子和女兒。

生理/心理發育的差異

當兩個孩子在外貌、能力、智力或心理狀態上有較大差異,尤其是老二較老大有明顯優勢時,角色反轉就發生了,老二會逐漸取代老大的地位,享受老大的特權,繼承老大的責任。這種反轉誘發因素範圍很寬,小到外貌的美醜,頭腦反應的快慢,大到患有嚴重的生理疾病或者多動症等。更極端的一種情況,是死亡。

而死亡帶來的位置的晉陞,對活著的這位新任「老大」,往往不是福利,而是噩夢。長期處在相對輕鬆位置的老二,如果面對長兄突然離世,突如其來的創傷已經夠受的了,除此之外,還要承受從天而降的重擔。一夜之間,他成為了家庭中的領導者,他在活出自己生命的同時還承擔了哥哥的生命。

一個經典的案例是肯尼迪家族的故事。小約瑟夫.肯尼迪在二戰中執行任務時駕駛的飛機因故障在英國上空爆炸身亡。他19歲的弟弟約翰不得不成為家族的領導者。在約翰肯尼迪的餘生中,即便是在白宮,他一直在與哥哥的「鬼魂」作鬥爭,因為哥哥一直是父親眼中的珍愛。

多胞胎

最常見的多胞胎當然是雙胞胎。雙胞胎常常是很特殊的群體,他們通常很在意誰是老大。無論雙胞胎在家庭出生順序中排在什麼位置,他們總是以老大/老二的共同體出現,總是相互競爭相互陪伴。他們中的老大經常以獨斷的領導者身份出現,老二是追隨者。這種情況雖然常見但並不總是這樣。有些雙胞胎會形成真正的對抗關係,特別是當他們性別相同時。這種情況下很容易出現角色反轉。

當一個家庭出現多胞胎時,隨之而來的是引起之前或之後出生的孩子的壓力。尤其當之後出生的孩子具有和多胞胎相同的性別,那多胞胎對於這個孩子將產生極大的威脅。

收養

如果收養的是一個嬰兒,原生家庭排序並不會對這個孩子的性格產生多大影響。但是如果收養的孩子超過四歲,他/她已經在之前的「家庭」(出生的家庭,寄養家庭或者福利機構)中形成了一個出生順序習慣,這些早期形成的特質將隨著他進入新的家庭。

養父母還必須要注意,如果他們已經有了孩子又想收養新的孩子。不要收養比自己親生孩子年齡大的。因為被收養的「入侵者」會對比他/她小的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好吧,我們回顧一下,年齡差、性別差、生理或心理的差異、死亡、多胞胎和領養都可能造成孩子們對出生順序的逆襲。然而,我並沒有相差五歲以上的孩子,也沒有兒女雙全和生育多胞胎的命,更加沒有死亡和領養的經歷,所以對萊曼博士說的這些影響因素是否真的實現了對出生順序的反轉和逆襲,我實在毫無頭緒。

但如果你們有這些方面的體驗和經歷,我真的想聽一聽你們的故事。孩子的成長是個動態的過程,研究這些小人兒們的特點和變化,真的是件有趣又有意義的事情,多子女家庭躁動起來吧!

本文文字整理自《出生順序》,配圖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 兄弟姐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