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員工行為,用好這四招

企業的發展靠員工推動,而員工的態度與行為,從根本上決定了企業發展與否。對多數企業而言,倡導員工的優秀行為,約束不良行為,是一件很費力氣的事。經常聽到老闆們抱怨,對員工的某些行為很不滿意,卻沒有切實有效的辦法改變,嚴厲處罰讓人覺得太苛刻,教育培訓又效果不佳。那麼如何塑造員工行為呢?

大家都聽說過「破窗理論」,如果牆上有一扇破爛窗戶,會導致更多窗戶被破壞,這就是環境影響的作用。就像大街上隨地吐痰,大家已司空見慣、不以為恥;而到了整潔乾淨的高檔寫字樓里,即使那些習慣隨地吐痰的人也收斂了。為什麼?一是無處下嘴了,到處都乾乾淨淨的;二是廉恥心起作用了,周圍的人都不隨地吐痰,自己要是這樣就素質太低了。那為什麼在馬路上可以呢?因為司空見慣,大家都這樣,不需要有羞恥感。

由此可見,塑造員工行為最有效的辦法無過於營造一個積極、正向、優秀的內部環境,不妨從以下幾點入手:

文化倡導——打造強有力的企業文化,通過文化理念引導員工的行為。文化的力量是巨大的,能讓員工時時處處意識到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是公司倡導的、什麼是遭受批判的,這種無形的力量讓員工在做事時會不自覺地考慮:能不能做?該不該做?做了會有什麼影響?從而影響他們做出正確的行為、放棄不良的行為。

共同的信念和價值觀能讓員工表現出優秀的行為,從而推動企業績效的改善。許多企業提倡員工「以企業為家」,但真正能讓員工以企業為家的鳳毛麟角。當暴雨將至時,員工無需動員就趕回廠里搬運露天物資;為備戰「雙十一」阿里員工開啟「7╳24模式」,在辦公樓支起帳篷連續奮戰一個月,領導趕都趕不回家。這不是單靠物質激勵能做到的,只有文化的力量才能讓員工真正以企業為家。

標杆示範——條例式的行為準則總是抽象的,而樹立一個行為標杆,讓員工有了學習的榜樣,提供言行做事的參照,則會更加具體、有效。一旦員工將榜樣確定為學習的樣板,就會努力使自己的行為與榜樣保持一致,就像提到公交服務就想到李素麗一樣,她的一言一行就是千萬公交人的行為準則。

激勵引導——單位附近有一家民營加油站、一家中石化。兩個加油站的員工狀態完全是天壤之別,民營加油站員工總是在不知疲倦的跑來跑去:每當有車進站跑步迎上去,引導入位、熱情招呼,快速加好油,又跑向另一輛車…..,一整天都是如此。而中石化的員工總是不緊不慢,無視長長的車隊,說話愛答不理甚至惡語相加。時間久了了解到民營加油站有一系列的員工激勵措施,員工收入與個人銷量、效益、客戶數量等多方面掛鉤,在多重激勵下員工的行為表現非常積極;而中石化員工則主要以固定工資為主,獎金分配與個人干多干少關係不大,缺少了激勵員工很難呈現出積極的行為。

制度警示——通過制度獎懲來倡導、約束員工的行為,是多數企業常用的手段。但是要明白一點,制度的主要作用不在於獎罰事件本身,而是其激勵性和威懾力,頭頂上懸著的石頭比落地的石頭更有威力。為了實現制度的激勵性和威懾力,除了要不斷地宣貫培訓,還要有切實可行的落地工具,利用通報、宣揚、組織討論、開展教育多種手段,讓每一起獎懲事件都淋漓盡致地發揮作用。一次懲罰能夠防止百次不良行為出現,一次獎勵可以帶動無數優秀行為,讓員工真正感受到制度的威力。

總之,文化的影響加上政策的引導,多種手段綜合運用方能改變員工的行為習慣。

--END--


推薦閱讀:

TAG:企業文化 | 員工激勵 | 公司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