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導讀024:壞心情是心流的敵人嗎?

你覺得我們是好心情多還是壞心情多呢?

可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是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所有表達「心情」的詞語中,有3/4屬於負面情緒,人們也常說「不如意者十之八九」,看來壞心情在我們生活中還是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的。

那壞心情是心流的敵人嗎?是否會讓我們無法專註,無法獲得充實、幸福的體驗?

我相信很多人會憑直覺認為肯定會影響,因為無數次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碰到壞心情時,我們更傾向於放任自流。

但問題是,真的沒有更好的選擇嗎?

我們舉一些極端的例子,我們平時碰到的壞心情應該比不上「失明、身殘」而導致的壞心情那麼強烈吧。

米哈里對殘障人士做過專門的研究,他發現,當人遭受重大打擊(比如突然失明或者癱瘓),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被徹底擊垮,自我完全毀滅;另一種則是被迫集中全部精神能量,瞄準一個確定的目標,這個目標可能不是很大,但是這個目標可以幫助他創造內心的秩序,從而獲得更強的心流能力。

比如,有個20歲的小夥子因車禍導致腰部以下癱瘓,在此之前她覺得自己的人生毫無目標,但反倒是事故以後,他不願人生就此罷休,反倒激發了他的鬥志,他去念大學並做起了稅務顧問,同時也愛上了射箭,並在區域射箭比賽中獲得了冠軍。

米哈里的研究發現,凡是沒有被擊垮的殘障人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他們把控制意識看作最重要的目標!意外事件的發生,讓他們減少了不必要的選擇,人生方向變得前所未有的清晰,生活也獲得了更加充實的積極改變。

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精神能量,才能釋放自己的力量。

並不是說能夠控制自己意識的人,任何時候都會感受到快樂,那是不現實的,每個人所能承受的負面情緒都有限度,但是,就如上期心流導讀所說,我們要變得更複雜,即便處在絕望的境地,我們其實也是可以通過控制自己的精神能量去找到樂趣。

我自己親身經歷過一個真實的案例。

讀大一那年參加了學院的志願者協會,去給一個小女孩做義務家教,那會她9歲,8歲時由於做後空翻不慎摔傷,脊椎神經受損,無法自主站立,不得不輟學在家,我們義務給她做家教,幫她完成小學學業。

第一次見面時她一句話沒說,一直流眼淚,我們剛開始會擔心她太消極而難以專心學習,後來發現,小女孩雖然內斂但是無比堅強,我們每周末兩天上課,然後把周一到周五的作業布置完,她爸爸跟我們說,每天的作業完不成她連覺都不睡,而且每周四下午要進行康復訓練,穿著矯具強行站起來走路,經常會疼得哭,每周五上午還要練鋼琴,周末會特開心地把新學的曲子彈給我們聽,絲毫沒有因為身體障礙而喪失對生活的熱情,反而變得比同齡人更加積極樂觀、更加自律、目標更加明確——不落下功課、努力站起來、練好鋼琴!

也因為她的倔強和超乎意料的自律,一年的時間她學完了四年級和五年級的全部課程,當年嘗試參加了學校五年級的統一期末考試,居然獲得了全校第五名!

從此這個小女孩也就成了我的精神榜樣,無數次地給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

米哈里在《心流》中提出,我們面對壞情緒時,需要獲得三種支持。

第一是來自外界的支持,比如家人朋友的理解、照顧和陪伴;

第二是個人的心理資源,包括我們洞察事物的能力,深度思考的能力,更外向的性格等;

第三是對付壞情緒的勇氣。

第一種支持往往是脆弱的,治標不治本,只能緩解一時的壞情緒;

第二種支持又是不可控的,我們很難讓自己變得更具洞察力、更外向;

最有效、也最可控的是第三種,大家應該能感受到,壞情緒是在我們碰到問題後自發產生的,是一種本能,但是絕大部分情況下壞情緒的力量並沒有強大到不可控的程度,經常就是自己一個念頭的轉變,就會發現那團烏雲並沒有那麼大,飄一會就能見到藏在背後的陽光。

有一個心理學實驗,很多健康的人被問到如果有一天得知身患絕症了,自己會怎麼反應?大部分人會說難以接受,可能整個人生都會就此徹底失去活力,陷入低谷,但是對很多已經身患絕症病人的研究卻發現,事實上他們的狀態並沒有那麼糟,剛得知病情時情緒確實會墜入冰點,但是時間久了還是會回到正常人的狀態,就如同買彩票中了大獎的人,興奮感不會維持很久,最終都會回歸常態。

所以說,壞情緒不但不像我們想像的那般強大和不可控,反而可以成為我們變得更複雜的一個契機,很多時候只是我們更願意跟隨本能,沉浸在本能產生的壞情緒里,失落的時候更願意一蹶不振,焦慮的時候習慣於更加胡思亂想放大焦慮,而不會想到我們每個人都是有能力去控制自己的精神能量的,只要一點勇氣轉換一個念頭,就可以獲得更加強大的自控能力和更好的心流體驗。


推薦閱讀:

TAG:情緒 | 複雜 | 自制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