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49)《成唯識論》的思想綜述(15)

《成唯識論》在此基礎上,繼續回答為什麼說一切唯識。

1、經教證

任何一個佛教理論要想成立,必須同時有兩個基礎,一個是聖言量。一個是邏輯自洽。

因此,《成唯識論》提出,唯識學是有聖言量的。

為什麼呢?有六經講了唯識學,

1. 《大方廣佛華嚴經》

2.《楞伽經》

3.《解深密經》

4.《如來出現功德經》

5. 《大乘阿毗達磨經》(以上二部經書尚未譯成漢文)

6.《 密嚴經》(又名《厚嚴經》)

這六部經,都是署名為佛陀所親講。

漢文本之中,《大乘阿毗達磨經》不存在,但是有無著著述的《攝大乘論》就是講這部經的。而《如來出現功德經》也不存在。

其他經典,都有相應的漢文本,其中影響比較大,《華嚴經》、《楞伽經》兩部。

其他唯識經典,對於中國佛教而言,沒有什麼影響力。因為中國佛教大多都是以如來藏思想為核心,對於玄奘所傳的有為妄心唯識學沒什麼興趣。

2、邏輯上的自洽性

當然此處的邏輯,是佛教因明體系。佛教因明體系和西方的形式邏輯很不一樣,形式邏輯主要是以演繹為主,但是因明體系是以歸納為主。

他提出四個比量,

其一、

宗:極成眼等五識,不親緣離自識的色等境

因:五識隨一所攝故

喻:若五識隨一所攝,見不親緣離自識的色等境,如耳識等

這個因明式子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人類所感知的一切,不是感知事物的客體,而是感知事物的屬性。而且每一種認識,都只能感知對應的屬性,如耳識只能感受聲音。這能證明什麼呢?就是證明,實際上你所見到的世界,都是識所派生的。而不是客體的客觀展開。

其二、

宗:余識(意識、末那、藏識)不親緣離自識之諸法境。

因:以是識故。

喻:若彼是識,見彼不親緣離自識之諸法境,如眼識等

這個式子,和前面是一個意思。就是人類的感知,不是客觀感知事物本體,而是感知事物的屬性。所以,你所感知到表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識所扭曲過的表象。因此,這些表象離開識之外,壓根不存在。

比如說,光波和亮。能量和熱。聲波和聲音。這些科學事實,其實已經充分證明了。

其三、

宗:此六識親所緣緣,定非離此六識。

因:相,見二分中隨一攝故

喻:若見相二分中隨一所攝,則見非離此六識,如彼能緣的見分

這個式子,就是貝克萊的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註解。

其四、

宗:一切自識親所緣境,決定不離自能緣心及心所

因:以是所緣法故

喻:若是所緣法,見不離自能緣心及心所,如相應法

這個式子,關鍵要了解,法的含義。這裡的法,不是客觀存在的本體。而是事物的表象呈現。也就是你感知到的事物樣子。因此,表象當然不能離開認識而獨立存在。

實際上,唯識學還是要遵循諸法無自性的原則。在認識層面,他們認為,一切認識都是表象,本質上都是要依附於識的存在。因此,這部分的法,純屬妄想出來的,沒有物質實體。

而在離言層面,就運用本體論上去破解精神實體的存在性。就是一切精神,是無常變化的,是沒有實體支撐的,只是一些認識的堆積。

最終,還是要歸結到,唯心主義哲學,他到底想要表達什麼?不是,一般人批判那樣,說是誇大了人類的認識活動。恰恰是他們認識到,人類的認識不是無限的,我們只能看到我們所能看到的事物。也就是,你找不見主觀和客觀的邊界所在。

也就是,你所能舉出維護唯物主義的事例,同樣能夠拿來維護唯心主義的思想。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這就是哲學家要乾的工作了。

3、四種責難

這四種責難,是從《唯識二十頌》中引入進來的。《唯識二十頌》是世親所作的一部很重要的唯識著作,主要就是辯駁反對者對於唯識理論的責難。

在這部論著中,對方一上來,提出四種責難。

其一、若一切唯識造,那麼為什麼空間是固定的?

其二、若一切唯識造,那麼為什麼時間是固定的?

其三、若一切唯識造,那麼外境不會因為有情而有所變化?

其四、若一切唯識造,為什麼外境會有作用?

這四個問題,實質上已經涉及到了唯心主義的一些命脈所在。也隱隱約約地揭示了康德哲學上的時空觀。

舉個例子,在西方哲學上,當貝克萊提出他的理論的時候。

當時有個貴婦人說,我還比貝克萊重呢?

意思就是說,她的體積大,比較重,更加實在,怎麼能說是唯心的呢?

最後逼得貝克萊沒辦法,最終請出上帝出來。

說,世界的存在不以我貝克萊的意識而轉移,因為上帝一直感知著他。

但是這樣一來,貝克萊的理論就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他認為,他不感知到的事物,是無法確證他的存在性?另一方面,他又提出上帝是存在的,但是上帝他也感知不到。

但是,在西方哲學上,只要哲學家說不清楚一個理論,就搬出萬能的上帝。上帝一來,一切漏洞都不存在了。

這也其實決定了,西方哲學不可能發展出唯識學來,因為唯識學的發展,恰恰是要遵循佛陀的意志。沒有一個控制一切的神靈存在,所以在龍樹那種極端空觀之下,只能構建一套理論。

但是西方哲學沒有必要,搬出上帝就完成了。誰也不敢說,上帝是不存在的。

那麼世親面對這些責難,他是怎麼回答的呢?

我們也列出四個因明論式

其一、對於空間的絕對性問題。也就是,對方認為,空間是絕對的,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就如同說,我現在在這裡,不可能我沒有感知到,我就不見了,或者我轉移了。

宗:非夢中時,境雖無實,而處決定

因:許境無實故

喻:如夢中所見村、園、男女等

意思就是說,在夢中,地點也是固定的,所以以地點來責難,沒有道理。

其二、對於時間的絕對性問題。也就是某事某刻,事物就在那裡,不可能改變。如梅花必然在冬天開花。

宗:非夢中時,境雖無實,而時決定

因:許境無實故

喻:如夢中所見村,園,男女等

意思就是說,在夢中,時間也是固定的。所以,這種責難沒有道理。

其三、有情決定性問題,如果按照唯心主義,那麼就會出現,每一個人感知到的事物都是不一樣的,實際上不是這樣。

宗:同於一時,同於一處,眾多有情相續所對緣境,不應決定唯由其一見,其餘不見。

因:許無實境故。

喻:如餓鬼所見膿河等

意思就是說,雖然是一切唯心造,但是他也不是無規律的。而且根據業力,實現因能變,在因能變之下,一類業力相似的有情所見的景象會大致類似。

我們不以唯識學為例,我們以科學事實為例。

我們知道,蛇用溫度感知世界,蝙蝠是用超聲波感知世界,人類最重要就是感知可見光部分。你不能說,蛇感知到表象是錯的,蝙蝠壓根就無法感知到明亮。即使是人類的肉眼,他也不是感知到光波,而只是波長400mm的可見光部分。螞蟻就更慘,他只能感知到二維世界。

如果人類固執地認為,只有人類感知到表象世界是對的,那就是自大的人類中心主義。假如螞蟻出現一個哲學家,他也一定會認為,只有螞蟻感知到的表象是對的。

實際上,他們都不對。真正事物的客體是怎麼樣,我們一無所知。

也就是,人類、蛇、螞蟻、蝙蝠,這四種生物,對於同一個世界,感知到了四種表象,就如同唯識學所舉出的例子,一水四觀。

也就是,同樣的水,各道眾生所見到表象也是不一樣的。

第四、如果外境不存在,那麼作用怎麼會存在?他實際上想問的是,如果實體不存在,屬性怎麼存在?

宗:眼病,非眼病所見發等,或有用,或無用。

因:許無實境故。

喻:如夢中失精等

意思就是,雖然實體不存在,但是作用還是存在的。如,夢遺。

其中對於時空觀,這裡需要說明一點。在西方思想史上,牛頓提出絕對時空觀。也就是時空是絕對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到了康德那裡,康德敏銳地觀察到,時空可能只是一個主觀設定,他稱之為純粹感性直觀形式。

他說,所謂的時間,實際上就是對於內心活動的一種描述。用佛教語言來說,就是心識的等無間緣。人類把它扭曲為外在的時間。

他說,所謂的空間,實際上外感官,也就是當你感知外部信息的時候,必然要把外部信息扭曲為一種空間的表象。

那麼唯識學的前兩個責難,不知道唯識家有沒有意識到,但是他們的回答,卻有所涉及。


推薦閱讀:

TAG:宗教 | 佛教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