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思學科英語:這句話誤導了我們20多年,現在又要誤導我們的下一代!

鄰居家的孩子聰明可愛,喜歡讀書,每個人看見了都少不了誇讚幾句。「這孩子可真乖呀!這麼喜歡讀書,以後肯定有出息!」但當問及為什麼這麼喜歡讀書時,孩子卻說:「爸爸媽媽說我現在好好讀書,以後就輕鬆了,可以隨便玩!」

好好讀書,以後可以隨便玩!

這句話大家看著眼熟嗎?我們是不是都聽到過這句話呢?猛地看來,這句話挺有道理,但細想之下,這句話不像一個精心布置多年的騙局嗎?Professor在微博上看見過這樣一個帖子,有網友說自己努力過四級考試就是為了英語免考。為了不學而學,這難道不是教育的失敗嗎?

前幾天一位網友說起自家女兒的事——

孩子今年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可能上不了本科,只能走個專科。所以女兒想復讀一年,好在明年考上本科。看到這裡,Professor不禁在心中點贊,因為這個女孩有追求,對自我有要求,想要獲得進步和成長。但在看到女孩選擇復讀的理由後,Professor的心涼了半截……

她的理由是:考上專科,還得費勁學習,從專升本。但直接考上本科,以後就可以不用學了,多輕鬆!比較起來,還是復讀考本科划算!這個女孩明顯被那句「考上大學就輕鬆了」成功洗腦了,認為考上大學就可以放縱自我,偷懶懈怠,好好犒勞一下苦讀十幾年的自己!這是多麼可笑又可悲的邏輯。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任何階段都需要努力,任何時期都需要努力向前。在這樣一個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更新換代的速度大大加快,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停下來,因為一旦停下,就面臨著淘汰!

因為「上了大學就輕鬆了」的說法的盛行,很多孩子親手毀了自己,在一個本該拼搏向上的年紀,過上了悠哉游哉的養老生活。

小麗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從小到大,小麗都是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她努力讀書,最終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當地重點大學。可是,她的輝煌卻至此而止,她的大學生活非常愜意,除了學習,她什麼都做。什麼上課考試獎學金,通通拋諸腦後,怎麼輕鬆怎麼來,怎麼痛快怎麼做!

小麗曾經說過,自己從6歲開始上學,十幾年如一日,太枯燥了!她希望換一種不同的生活方式,她希望能夠更早的就業。畢業後,小麗終於如願以償,隨便找個一個工作,開始混日子。從此她再也不碰書本,再也不進書店,玩手機、玩遊戲、看小說、看電影、KTV……小麗被得過且過的生活牢牢捆綁,深陷其中難以自拔。而更加可怕的現實就是:身邊同小麗一樣的年輕人比比皆是。仔細想來,這年頭能夠靜下心來看書學習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

Professor覺得很奇怪,大家在學校里呆了十多年,為什麼沒有和學習建立起美好的情感羈絆,反而讓很多人在離開學校後,討厭甚至痛恨學習。大家還記得每年的畢業季嗎?無論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都會把書本和習題撕得粉碎,要不就付之一炬……這些孩子們真的僅僅是壓力大,想要放鬆一下嗎?還是說,他們真的很痛恨學習這件事呢?

還是那句話:大家知道為什麼要讀書學習嗎

有時候,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亦或者老師,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僅僅是隨波逐流而已。有的家長可能會說,學習的目的當然是要考一個好成績。這樣的理由是對的,但也並非全對,因為這只是一個學習的階段性理由而已,是當前的教育體制強加給孩子的。如果沒有考試,沒有升學的壓力,難道孩子就不用讀書,不用學習了嗎?

當然不是。

學習是一個主動的自發行為,幫助我們認識自我、完善自我、拓寬眼界、擴大格局、認識世界的過程,它不應該為外在因素所左右,更不能為它披上功利的外衣。正如著名作家龍應台所說:「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人在世上,有很多的不得已,之所以不得已,是因為缺乏能力。而學習的過程恰好是提升能力的過程,能力越高,才能活得不那麼掣肘,更加舒適的享受人生。

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只有這樣,才能在這偌大天地,更加自在得遨遊。

Professor說:

子曰:「不學而好思,雖知不廣矣;學而慢其身,雖學不尊矣;不以誠立,雖立不久矣;誠未著而好言,雖言不信矣。美材也,而不聞君子之道。隱小物以害大物者,災必及身矣。」這段話語出《韓詩外傳》,記錄的是孔子關於學和思之間關係的言論。早在千年前,孔子便講求學思並重,知其然並求其所以然,探究學習的意義。難道在現代化的今天,我們還能僅僅為了學而學,盲目且缺乏思考嗎?

孩子們,該好好想想自己是為了什麼而學習了!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親子關係 | 少兒英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