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自我欺騙究竟會可怕到什麼程度?

僅是覺得自我欺騙(除去善意的自我遮掩)很可怕,甚至會不知不覺毀了一個人。


「我沒有時間去散步去健身」

「我時間不夠用啊,我一直在忙」

「不吃飽哪有動力減肥啊!」

「他一定很忙,所以不聯繫我。」

「這不是我的錯……」

這樣的對話是不是很熟悉?你是不是也這樣說過?你是不是也一邊養生一邊熬夜作死?

每天敷著最貴的面膜熬著最晚的夜,買著保健品收藏著養生文章,早上困到起不來,心裡想著晚上一定要早睡,一定要早睡,默默的給自己說了無數遍早睡,到了晚上又舊態複發,繼續精神的熬著夜不肯早睡。

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經常做的事情,明知道一件事情不應該繼續拖延,卻總能為不做這件事找到理由,明知道應該早睡早起,卻依舊為晚睡找理由,明知道領導安排的任務早完成早好,卻總是卡在截止日期前完成。

很多時候我們明知道不應該做某事或者要立即做某事,但實際行動卻一直和我們所想的相反。我們給自己找理由,也總說自己有拖延症,其實很多的理由我們都是為了欺騙自己,但卻自以為自己很高明。

這幾天正好看了《別找替罪羊:如何跳出自欺欺人的思維盒子》這本書,看完之後才發現,原來我們在生活中的這些行為是一種自我欺騙式的自我背叛。

這種自我背叛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親密關係里、職場生活中都經常出現,只不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選擇了忽略,總認為是別人的錯。和戀人爭吵是因為他不夠體貼,工作內容理解錯誤是同事表達不清楚,打卡遲到了是因為路上太堵,這些真的都是別人的錯嗎?你真的是這樣想的嗎?你一點錯都沒有嗎?

也許有人會想這些錯誤的主要原因是別人,與我只有一點關係。但真的是這樣嗎?看完《別找替罪羊》這本書後,我想你就不會這麼認為了。

《別找替罪羊》由美國亞賓澤協會所著,被譯為33多種語言,全球銷量逾200萬冊,10年雄踞管理類排行榜前列,是谷歌、微軟、波音、美國海軍親測有效的員工必讀手冊。

《別找替罪羊》這本書並不是枯燥的講道理,而是通過故事讓這些理論變得簡單好理解。我們就如書中的他們一樣,由自我欺騙導致被困在盒子里走不出來。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事例:

巴德去舊金山參加項目會議,被安排在21層客戶辦公室,決策層包括其他同事都在25層,他要根據25層的討論內容起草文件,每一個內容的改變都要起草到文件中,但他卻不怎麼上25樓。

他有兩次因沒有及時在文件中加入項目進展被訓斥,合作夥伴問他對某些事情的看法,但這些應該他我處理的問題被別人越權處理,他卻不知道他們的存在。

在這個事例中巴德真的有好好工作嗎?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巴德不會這麼想。

從上面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巴德不認為自己有問題,他被困在自己的思維局限里,對別人的建議和指責有抵觸心理。巴德的這種持續性盲目,被社會學家稱為自我欺騙,也就是「在盒子里」。

換種說法就是,你會發現某人存在問題,然後你會發現這個人抵觸別人對他的批評和建議,這種看不到自己身上缺點的行為就是自我欺騙。

「自我欺騙」——「在盒子里」是所有組織里最普遍也是最嚴重的問題,但他們不知道這些問題,就一直被困在「盒子」里。

一:我們是如何被困在盒子里的?

判斷自己是否在盒子里有一個主要特徵:把自己當人,而把別人當成一個物體。

盒子里的人會用一種自以為正確、公正的眼光看待現實,實際上看到的現實是扭曲的。

就像事例中的巴德,被困在盒子的他會不斷為自己找理由,把自己封閉,切斷與外界的聯繫,使自己變得盲目,認為都是他人的錯誤,而自己是最努力、最用心的人。

在他不斷的自我背叛,為自己找借口,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人的錯誤上並將其放大,就已經深陷盒子中了,盒子會成為他的特質,而他還會帶著盒子繼續生存下去。

二:在盒子里的特點

1、在盒子里時,我會認為都是別人的錯誤,可以為自己責背對方找到理由,並不斷放大自己的優點。

2、盒子里的我缺乏安全感,急於自我辯解,需要理由證明自己是對的。

3、 我的盒子會促使別人給我找麻煩,但也會讓我覺得自己不是唯一一個有問題的人。

4、在盒子里的我也容易促使別人走進盒子里。

三:如何跳出盒子

只要身處盒子里,無論你多麼嫻熟的運用溝通技巧,最終還是在盒子里與別人溝通。那麼要怎樣走出盒子呢?

其實在你決定為某人走出盒子時,把他當作一個與你一樣有需求的人,那一刻你就已經走了出來。難的是在走出盒子後,要怎樣讓自己在盒子外。

如果你在盒子里,不要對別人產生抗拒心理。如果你發現別人在盒子里時,不要抱怨,要努力讓自己留在盒子外。除此之外,就是不要關注別人做的錯事,而是關注你自己能做什麼正確的事,不要擔心別人能否幫助你,而是自己能否幫助別人。

當你跳出盒子之後,你會發現事情變得簡單,溝通效率提升了,團隊合作更加愉快了。

了解《別找替罪羊》這本書後,知道了什麼是「自我欺騙的思維盒子」,再重新審視一下你生活中遇見的問題,你還認為一切都是別人的原因,你沒有錯嗎?

當你能夠克服自欺欺人,遇到問題不要只從外面尋找原因,而是多關注自己,承擔起屬於你的責任,你會發現生活變好了,抱怨爭吵少了,能夠理解別人,你也會變得快樂。


我覺得比自我欺騙更可怕的是因為無知所造成的對自己和外部有錯誤的認識或者假象而且故步自封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最可怕的」結果是他會將自我欺騙融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換句話說,他活在他自己構想的世界中,把謊言活成了現實,他只會相信自己相信的。

自我欺騙其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可怕,其實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在不停的經歷這些。當你意識到在自我欺騙,你首先要明白自己這麼做是為了什麼?為了達到怎麼樣的目的?是為了寬慰內心,緩解緊張,加油鼓勁,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事,還是目睹了一些事卻告訴自己沒有看見過?其實自我欺騙的本質目的是為了過去發生過的事或者將來有可能發生的事在腦海進行了重新編寫,因為你不能接受這些事發生過或者將要發生。

舉例來說:我的男朋友劈腿了,我不能相信他移情別戀,我不斷的告訴自己是因為他被別人勾引了一時鬼迷心竅,他一定還是愛我的。

這就是典型的自我欺騙,「我」因為不能接受現實於是自己選擇了一個能接受的理由繼續生活,結果是「我」一定會忘不掉男友,總覺得會重歸於好,再也無法愛上其他人。這,就是活在自己想像的世界中。也許有一天「我」會幡然醒悟,也許沒有這一天。

另一個例子:我去面試找工作,屢戰屢敗,我開始告訴自己就是我自己能力太差,我各方面都不如別人。

這也是人們遇到挫折時典型的自我欺騙。長此以往的結果是,「我」碰到任何事都沒有自信,漸漸把自己當成塵埃湮沒,麻木不仁。

之前說過,其實自我欺騙沒有那麼可怕,破解方法就是——認清自己。

當你沒辦法接受現實的時候,你可以不用自我欺騙來緩和,你僅僅是接受自己就可以了。

男朋友不愛我了就是不愛了,我也不能強迫他繼續愛我,我只用做好我自己就行。

工作面試失敗,不是因為我不夠好,只是因為我不適合這個職位而已,再試試其他的,早晚有適合的。

如果能抱有這種心態,自我欺騙是沒有生根發芽的土壤的,因為你能夠看清自己,你能接受自己,既然如此,又何必欺騙自己呢。


謝謝邀請

你好,你肯定想知道的是「自我暗示」。

佔個坑,晚上答。


那個割腎買蘋果的人,心理覺得自己更帥,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氣質,從此擺脫了屌絲行列。

事實上,他的蘋果,現在只值一百塊,可以換幾個臉盆。他自己順利的變成了一個殘疾人。


前幾天在一個回答上看到的

美顏相機拍得好看的都不是美女。

然後下面就有評論

「我就是這樣,我前置攝像拍得不好看,後置也不好。」

然後類似這類回答也有一些。

我只想說,如果美顏相機拍得不好看也許可能不是美女,但是拍得不好看也許真的是你不好看。


這話題讓我想起了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葉藏的人生,性質上基本一樣。


推薦閱讀:

TAG:心理 | 認識自我 | 自我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