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中台戰略2:中台到底長啥樣?

文/ThoughtWorks 王健

在上篇《白話中台戰略-1開篇:中台是個什麼鬼?》中,我試著依據自己的經驗和理解,闡述了中台產生的原因以及最終建設目的,可能會過於抽象,大家聽得還是雲里霧裡,本文就試圖通過我的收集和思考,帶著大家一起來看看中台到底「長啥樣」,以期讓大家有個直觀的印象。話不多說,咱們直接開講。

數據業務雙中台

提起中台,繞不開也是最先想到的應該都是阿里巴巴的數據業務雙中台。畢竟阿里的「大中台小前台」戰略人盡皆知,其威力也是顯而易見的。

以阿里這麼大的體量,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廝殺,在互聯網快速迭代創新的競爭環境中,仍然可以保持快速迭代創新,上演了一場接一場現實版的大象跳舞,中台戰略的成功居功至偉。

(摘自《企業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

阿里的數據業務雙中台堪稱經典,上圖摘取自鍾華(古謙)於剛剛結束的2018雲棲大會《企業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分享。

從圖中可見,阿里中台主要體現為由業務中台和數字中台並肩構成的雙中台,並肩扛起了所有前台業務。

  • 業務中台將後台資源進行抽象包裝整合,轉化為前台友好的可重用共享的核心能力,實現了後端業務資源到前台易用能力的轉化。
  • 數據中台從後台及業務中台將數據流入,完成海量數據的存儲、計算、產品化包裝過程,構成企業的核心數據能力,為前台基於數據的定製化創新和業務中台基於數據反饋的持續演進提供了強大支撐。
  • 業務中台與數據中台相輔相成、互相支撐,一起構建起了戰場強大的後方炮火群和雷達陣。

移動中台

同樣來自於2018年雲棲大會杭州站,在移動研發平台EMAS專場上,阿里巴巴高級技術專家泠茗帶來的分享中就為我們揭開了阿里移動中台的面紗。

(摘自《數字化轉型 移動化先行 雲棲大會上發布了哪些移動研發新利器》)

可見阿里的移動中台是構建在業務&數據中台之上,為更好更快的利用中台能力、快速迭代移動端產品,又生生的擠出(或是說沉澱)出了一個新的中台層。

移動中台建立在業務數據雙中台之上,更靠近移動前端戰場,我們可以類比成戰場上的坦克群,近距離支撐一線戰場。

技術中台

大中台小前台,並不代表前台不重要,相反,大中台的建設就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好小前台,大中台的威力也需要靠小前台的引導才能真正發揮和體現出來。

就像是深入敵後的前台特種部隊如果定位不到敵人的精確位置,就算有再強大的水陸空中台炮火群,也只是一群廢鐵而已。

大中台小前台戰略,其實是給小前台的構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像我們對於特種兵的要求也比一般的士兵高出很多一樣。

那如何快速構建出短小精悍,武器精良,戰鬥力十足的特種兵前台應用,充分發揮和釋放出中台炮火群的威力,就需要依靠這裡提到的技術中台。

(摘自《阿里技術手冊-研發篇》)

技術中台就是將使用雲或其他基礎設施的能力以及應用各種技術中間件的能力進行整合和包裝。過濾掉技術細節,提供簡單一致、易於使用的應用技術基礎設施的能力介面,助力前台和業務中台數據中台的快速建設。

如果將業務數據雙中台比喻成強大的中台炮火群,可以直接對敵人進行進攻。那技術中台的作用就有些間接,有點像前台特種兵身上各種先進的武器裝備。精良易用的武器裝備,可以在大幅縮短前台特種兵的建設周期的同時大幅提高單兵作戰能力,令敵人膽寒。

研發中台

軟體開發是一項工程,涉及到管理、流程、測試、團隊協作等方面。如何將企業的開發流程最佳實踐沉澱成可重用的「能力」,從而助力創新性應用的快速開發迭代,也是我們看到的很多企業正在做的事情,我們可以管這種關注與開發效能管理的平台叫做研發中台。

如果說技術中台為前台應用提供了基礎設施重用的能力,那研發中台就為前台應用提供了流程和質量管控以及持續交付的能力。

(摘自《阿里技術手冊-研發篇》)

上圖摘自阿里的技術手冊,展示了阿里的效能事業部一直致力於構建的阿里研發效能平台,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了解一下阿里自家的雲效平台。

(ThoughtWorks幫助客戶打造的DevOps雲平台)

ThoughtWorks在敏捷與開發效能方面一直走在行業領先,持續總結過去的經驗,並基於客戶自身的需求和實際情況、結合最新的技術,與客戶一起攜手成功打造了多個定製化的開發效能平台。

總之,開發效能是構建前中台應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這方面的實踐和能力通過沉澱,結合快速開發框架平台,例如微服務開發平台,就形成了企業的研發中台。

如果將技術中台比喻成前台特種兵的武器裝備,那效能中台就是前台特種兵的管理訓練基地以及可以快速將戰士運送到一線戰場的機動運輸部隊。

組織中台

以上無論是業務中台、數據中台、技術中台、研發中台……都是圍繞技術展開的,也是企業在中台建設中最關注的方面。

但真正實際經歷過幾次企業級中台的建設後,我深刻的體會到:圍繞技術展開並不是基於在中台構建中技術的重要性,而是因為技術的改進相對簡單。

而中台建設真正困難的是組織上的重構,這往往是大家有意無意避而不談的。

中台戰略的成功、能否實現技術架構與組織架構的匹配,是一道繞不過去必須要邁過的門檻。從阿里成立共享事業部,海爾的人單合一、職能並聯到近期大家關注的騰訊的組織架構重構都是這些企業在這方面做出的努力。

舉個實際的例子,在很多企業中一個新項目的啟動,從籌划到申請經過層層審批和評審短則一兩月,多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要知道在當前所處的互聯網時代,幾個月都夠人家App都上線了。

(摘自《釋放潛能-平台型組織的進化路線圖》)

為了真正解決企業創新在組織層面的摩擦和阻力,構建真正的平台型組織。《釋放潛能-平台型組織的進化路線圖》提出了上圖這樣一個平台型組織的組織結構。

組織中台很像企業中的內部風投和創新孵化機構,為前台組織和團隊構建創新型前台應用提供類似於投資評估(項目甄別)、投資管理、投後管理(孵化與風控),真正從組織和制度上支撐前台組織和應用的快速迭代規模化創新。

知易行難,ThoughtWorks在科技時代精益企業背景下提出的「價值驅動決策」框架並用「EDGE」命名,主要針對如何在市場高速變化時保證投資有效性,即致力於幫助客戶在組織上和投資管理上真正的助力創新,也算是在組織中台建設上邁出的一步。

如果還用前邊軍隊的比喻,那組織中台是什麼呢?可能你已經想到了,對,就是戰場指揮部。

到底中台長啥樣?

列舉了這麼多各式各樣的中台,最後都扯到了組織層面,是不是有種越聽越暈的感覺,是不是感覺什麼東西加個「中台」的後綴都可以靠到中台上來,估計很快就會看到例如AI中台,VR中台,搜索中台,演算法中台……對了,演算法中台已經有了……

讓我們引用一段阿里玄難在接受極客公園採訪時提到對於中台的一段我非常認同的描述:

本文中我們一直提到的一個詞就是「能力」,從玄難的這段採訪也可以看出,在阿里「能力」也是中台的核心。

甄別是不是中台還要回到中台要解決的問題上,也就是我上篇文章主要關注的問題。我認為一切以」以用戶為中心的持續規模化創新」為目的,將後台各式各樣的資源轉化為前台易於使用的能力,幫助我們打贏這場以用戶為中心的戰爭的平台,我們都可以稱之為中台:

  • 業務中台提供重用服務,例如用戶中心,訂單中心之類的開箱即用可重用能力,為戰場提供了強大的後台炮火支援能力,隨叫隨到,威力強大;
  • 數據中台提供了數據分析能力,幫助我們從數據中學習改進,調整方向,為戰場提供了強大及時的雷達監測能力,幫助我們掌控戰場;
  • 移動及演算法中台提供了戰場一線火力支援能力,幫助我們提供更加個性化的服務,增強用戶體驗,為戰場提供了陸軍支援能力,隨機應變,所向披靡;
  • 技術中台提供了自建系統部分的技術支撐能力,幫助我們解決了基礎設施,分散式資料庫等底層技術問題,為前台特種兵提供了精良的武器裝備;
  • 研發中台提供了自建系統部分的管理和技術實踐支撐能力,幫助我們快速搭建項目,管理進度,測試,持續集成,持續交付,是前台特種兵的訓練基地及快速送達戰場的機動運輸部隊;
  • 組織中台為我們的項目提供投資管理,風險管理,資源調度等,是戰場的指揮部,戰爭的大腦,指揮前線,調度後方。

所以,評判一個平台是否稱得上中台,最終評判標準不是技術也不是長什麼模樣,最終還是得前台說了算,畢竟前台才是戰爭的關鍵,才是感受得到戰場的殘酷,看得見用戶的那部分人。

前台想不想用,愛不愛用,好不好用,幫了前台多大的忙,從中台獲得了多大的好處,願意掏出多少利潤來幫助建設中台,這才是甄別中台建設對錯好壞的唯一標準。 對於中台來講,前台就是用戶,以用戶為中心,在中台同樣適用。


參考閱讀

  • 企業核心業務數字化轉型最佳實踐
  • 數字化轉型 移動化先行 雲棲大會上發布了哪些移動研發新利器?
  • 技術乾貨!《阿里技術參考圖冊》發布,公開600頁技術全景圖
  • 淘寶和天貓背後,阿里系原來還有這樣一個不為人知的神秘組織
  • 超越SAFE,創新需要EDGE – ThoughtWorks洞見
  • 數字化轉型改變了什麼?– ThoughtWorks商業洞見
  • 《企業IT架構轉型之道:阿里巴巴中台戰略思想與架構實戰》
  • 《釋放潛能:平台型組織的進化路線圖》
  • 《精益企業》

推薦閱讀:

TAG:數字化 | 信息技術(IT) | 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