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1937:中國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代

本文是我「中國電影史」系列文章的第二篇。第一篇鏈接在文末。

歷史車輪翻滾,時代更迭,中國電影離開了蹣跚學步的奠基時期,進入了它第一個黃金時代,1932年-1937年。將這樣具體的幾年命名為黃金時代,也許有的人並不認同。假若我們單從電影工業發展的角度來說,顯然並不能將1932算作什麼特別的年份:真正讓中國電影另闢蹊徑的倒還是1928年-1931年連拍十幾部的《火燒紅蓮寺》,也成為第一代電影人張石川的生涯代表作之一,開闢了「武俠電影」先河,將「空中飛行」、「手掌放電」這樣的怪力亂神元素引入了這類型的電影,影響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火燒紅蓮寺》1928-1931

然而1931年,國民黨當局禁止了大行其道的武俠神怪片,理由是「怪力亂神」(熟悉的味道)。再加之當年九一八事變,第二年的一二八事變,觀眾們也不再滿足於脫離現實的純粹商業產品,電影公司注意到了這一現象,也就在不同程度上改變了製片的策略。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不同類型的、新的一批影片踏上了中國電影的歷史舞台。

30年代的世界,又發生了什麼呢?經濟危機的陰影正在橫掃,蘇聯、美國、德國、義大利的領導人都正在更迭,醞釀著30年代後期即將開始的世界大衝突。從電影藝術發展的角度來說,30年代之前的1927年,發生了足以改變整個藝術形式的大事件——有聲電影隨著《爵士歌王》的橫空出世,登堂入室了。在那之前,電影理論隨著法國先鋒主義、德國表現主義、蘇聯蒙太奇學派,已經走上了一條愈發朝著結構主義、形式主義的路線行進。純電影論、局部幻象論、蒙太奇論……一言以蔽之,無聲時代的電影具有著別具一格的形式美感和美學方向,使得電影在視覺方面的創作和理論研究都不斷地走向新的前沿。這些理論都將在有聲電影誕生之後受到挑戰,並在1940年代之後,以安德烈·巴贊為代表人物的新電影理論——長鏡頭學派誕生之後,不斷受到挑戰和完善。

雜耍蒙太奇——愛森斯坦

時局變換、藝術更新,好萊塢電影的敘事愈發成熟、蘇聯電影進入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時期,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30年代也都是電影發展過程中十分複雜和動蕩的一個時期,而正是在這個時期,中國電影迎來了它第一次的黃金時代。

所謂黃金時代,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湧現了一大批活躍的藝術創作者,並且在時代的亂局中,他們大多獲得了寶貴的創作機會,並且創作出了多種多樣的優秀作品。30年代之前,第一代電影人和一大批商人、投機者一道仍活躍在電影創作的第一線,主要生產的是類似於《火燒紅蓮寺》這樣的消費電影。可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尤其是在1932年一二八事變後,觀眾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恰巧的是,一部鴛鴦蝴蝶派的《啼笑姻緣》趕在了一二八後不久上映,票房慘敗。作為當時中國電影中心的上海,日本帝國主義的入侵激發起了無數普通民眾的敵愾之心,也就因此影響到了作為影片出品人的資本方,轉換電影製作的思路,給了一批具有現實主義思想的青年電影人以登上創作舞台的機會。他們中的許多人,也就是我們後世稱之為「第二代電影人」的先驅者們。

說第二代電影人之前,可以先說說第一代電影人的謝幕。鄭正秋作為老派知識分子,在1933年非常難得地轉變了自己的創作思想,拍攝了《姊妹花》,將他原本的善惡觀發生了不小的轉變,從道德倫理的觀點,轉移到了社會對人性的影響上。儘管影片最終依然脫不掉依靠親情進入「大團圓」結局的套路,但作為一位中國電影的鼻祖級人物,能有這樣的對創作孜孜以求的精神,不可謂不偉大。可惜的是,兩年後鄭正秋去世,他的創作也就戛然而止了。

第一代電影人(從左至右):鄭正秋、張石川、黎民偉

另一位第一代,張石川,電影史學界對他的評價相對低一些,他在30年代依舊持續著自己商業片的創作,雖然和夏衍一起合作創作了不少影片,但是總體來說還是比較陳舊的創作觀念,最終也在戰爭爆發後慢慢沉寂下去了。可以說,這基本代表著第一代電影人在主流創作中的謝幕。

提到第二代電影人,最響亮的幾個名字是蔡楚生(《漁光曲》)、吳永剛(《神女》)、孫瑜(《大路》、《小玩意》)、沈西苓(《十字街頭》)等人。在課程中我將這幾位導演的作品都做了大致的介紹,在文章中就不做贅述了。但當我們整體地去看待30年代,這些優秀創作者的作品時,我們會發現一個共性,那就是他們對現實生活的觀照,以及對現實問題的批判和探討。從電影批評的角度來說,當然不同的作者在看待問題時有不同的觀點,在表達時有不同的手段和態度,但是無論是《漁光曲》中的漁家,還是《神女》中阮玲玉飾演的妓女;無論是《大路》中的工人們,還是《十字街頭》中的趙丹,都緊緊地依靠在這片在當時飽經戰火和貧窮的大地之上。那時代的中國電影,不可謂不是具備著為現實發聲的精神,所謂的現實的迴響。

趙丹在《十字街頭》中

造成這一情況的有許多原因,其一是左翼組織的參與,比如夏衍,作為電影編劇,也是黨的電影小組負責人,直接將黨的一些文化政策帶入了電影行業當中;比如左聯,也在電影的創製過程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一大批對中國、中國人愛得深沉的藝術家,其目光自然而然地投向了這片土地上當時受苦、呻吟、掙扎的人身上。第二個原因,則是這些優秀影片許多確實做到了叫好又叫座,不僅在題材上收到廣大觀眾的歡迎,在手段和戲劇性上也非常到位,簡而言之,非常好看。正因為如此,資本也逐漸流到了這一批進步影片的生產者一邊,形成了難得的電影生產格局。

30年代,有聲片與無聲片互相纏繞,電影的技術進步正在深刻影響著她發展的進程。中國無聲片幾乎無可爭議的最佳,就是吳永剛的《神女》,不僅有阮玲玉的主演,還有著強烈的現實主義氣息,在視聽手法和感染力上也極為到位。一個妓女,同時又是一位偉大的獨身母親,在那樣一個亂世,怎樣才能活下來呢?後世分析這部影片,指出它所包含的現實主義並不簡單地是對社會的批判,而是對中國社會中所存在的文化的某種討論,這就使它看似含蓄的外表之下,蘊含了無與倫比的熱烈內容。這樣的創作方法我們也能在稍晚的費穆身上看到痕迹,甚至在今天的李安導演身上,幾乎也能看到。

神女?

v.youku.com圖標

在有聲片中,30年代最為人所推崇的導演當屬袁牧之。《馬路天使》中,開場令人咋舌的聲畫使用,放在當代電影中幾乎也看不出太多的落後。當然,更令人著迷的是影片中周璇的《四季歌》,還有《天涯歌女》……在銀幕中如此可愛純美又具有頑強精神的周璇,在現實中卻具有著被舅父拐賣、差點進入妓院的悲慘童年,並且在解放後精神病發作,最後香消玉殞……時代,是那個無可奈何的時代,在那個充滿傷痕的中國大地上,構成了每一個人的命運。

馬路天使?

v.youku.com圖標

縱觀1932-1937的中國電影黃金時代,除了現實主義和社會背景之間的關係外,大量西方的電影方法和理論也被引入了國內。孫瑜海歸於美國,夏衍等人則引入了許多蘇聯蒙太奇學派的理論,兩個電影大國的電影思想在中國不斷雜糅,戲劇化、流暢剪輯與蒙太奇、觀念化一道,為中國電影一步步慢慢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中國人民,也為著中國藝術的不斷發展和前進,畫下了深沉的底色——儘管,這民族將在1937年面臨著她最大的劫難。

下期預告:1938-1949,戰爭廢墟中的藝術之花

第一篇鏈接:

章漱凡:Chinese Film History(1):為什麼要學習中國電影史?以及中國電影的奠基時代?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電影 | 電影史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