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佛教史(49)《成唯識論》的思想綜述(4)

1、種子類別

前面我們講了種子的體性,下面我們來說種子的類別。種子一般可以分為,有漏種子和無漏種子兩種。無漏種子是變現出一切真實境界的所依。

而有漏種子,大體可以分為,業種子(異熟種子)和名言種子(等流種子)。實際上,從根本上來說,只有名言種子,只不過名言種子中善惡力特別明顯的,單獨拿出來,就是業種子。

而名言種子,如果細分可以分成三種,

其一、表義名言種子

其二、顯境名言種子

其三、我執名言種子

所謂表義名言種子,指的是第六識由於語言,言辭,而熏習而產生,能夠用來表達內容的存在。

所謂顯境名言種子,指的是前七識認識外境的時候,所產生的種子。

所謂我執名言種子,指的是前七識,由於執著於我和我所,所熏習的種子。

雖然,我們把它分的很細,實際上所有認識本質上沒有區別,只不過單獨提出來用以強調。

由於種子的類別不同,唯識家把眾生分成五種。

1、聲聞種姓,由於阿賴耶識中的有漏種子力量強大,不能斷除所知障,而且不能自己悟道,所以需要依靠佛說而證得無漏。

2、獨覺種姓,由於阿賴耶識的煩惱障種子比較弱,所以能夠自己悟道。果位和聲聞一樣。

3、菩薩種姓,無漏種子的力量比較強,所以可以徵得佛果,為上上根器。

4、不定種姓,指的是同時存在兩種以上種姓。因此可以劃分為四類

其一、同時具備聲聞,獨覺

其二、同時具備聲聞、佛

其三、同時具備獨覺、佛

其四、同時具備聲聞、獨覺、佛

其中,最後三種由於具備佛種姓,所以可以回小向大證得佛果。

5、無種姓,指的是有漏種子力量非常強大,不能斷除二障,永遠不能證得聲聞果位和菩薩果位。只能修習善行,進入天人境界。

這個五種種姓的劃分,很不對中國人的胃口,所以中國人最後拋棄了這種說法。因為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認為雖然政治地位有高有低,但是思想領域,是沒有高下。孟子說:

孟夫子言: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端看做與不做,

意思是,舜也好,禹也好,只要一個人願意做,他就可以做。沒有先天的障礙。

而這種五種性的說法,是通過阿賴耶識的「有」得出的。而在中觀學派,認為一切法空,所以心識不染外境之污垢,所以不能說人人有高有低,所以人人皆可成佛。

2、種子的熏習

熏習指的是,七轉識現行的時候,同時也能激發第八識,把經驗記憶根植於第八識的自證分中,而作為下一次的現行做好準備。同時,又鞏固本來就有的善惡種子。

而所熏之體阿賴耶識的存在方式,也是需要條件的,大體需要四種條件。

其一、堅住性。指的是熏習的狀態,是存在一種承受熏習的體存在,他能夠始終相續不斷地攝持種子。這就是第八識阿賴耶識。只有阿賴耶識能夠前後相續,恆轉如流。這裡注意,並不是說阿賴耶識是不動不變的存在,而是相續變化的存在。

其二、無記性。指的是所熏之體,應該兼容並蓄,所以只有第八識阿賴耶識能夠承受一切體性的種子。

其三、可熏性。指的是所熏之體,必須是生滅變化,否則不能被熏習。如果說,所熏之體是壓根不存在,那麼自然也不能熏習。只有第八識,它既不是恆常不變,也不是不存在,而是相續變化,所以能夠作為所熏體。

其四、與能熏共和合性。指的是所熏之體,和能熏體同時、同處、不即、不離。所熏之體是阿賴耶識,能熏之體是七轉識。同處就是說我自己的前七識與第八識,不可能我的前七識造下業種子卻熏習到你們的第八識里。也就是,自作自受。同時,就是兩者熏習是同時的,否則缺少對方,自身也不能存續。不即,就是兩者不是一樣的。不離,就是兩者不是不一樣。猶如水滴和大海的關係一樣。

上面是所熏的四個條件,還有七轉識熏習阿賴耶識的條件。

其一、有生滅。也就是無為法是絕對不能熏習的。所以真如熏習外物是絕不可能的事情。

其二、有勝用。指的是七轉識(因)能夠引發輪迴。而異熟識(果)是不能引發輪迴的,因為異熟已經是果報了,他自身已經是無記性了。並且只有見分才能熏習入阿賴耶識,因為見分有勝用。也就是所認識的對象是依託於能認識的對象。

其三、有增減。指的是七轉識能夠培植習氣,好的就更好,壞的就更壞。主要就是闡明,佛果是沒有增減的。他是無增無減之法。

其四、與所熏之體阿賴耶識和合相轉。就是七轉識和阿賴耶識是同時、同處、不即、不離。這一點前面闡明了。

這樣來看,具有能熏法的資格的是前七識,具有所熏法的資格的是第八識。

3、熏習的四緣說

所謂四緣說,是由說一切有部提出的,大乘佛教興起以後,直接拿過來運用。

七轉識如果要熏習阿賴耶識,必須自身要先現行。現行的過程就是熏習的過程。

那麼現行需要眾緣和合,必須具足四緣。

1、因緣。也就是必須存在相關的種子,否則難以現行。比如說,一個嬰兒剛說出來,你跟他講高等數學,他肯定聽不懂。因為此時他沒有相關經驗所得,也就是沒有相關種子。

2、等無間緣。就是心法念念相續。

3、所緣緣。也就是心王和心所法,見分所緣之物。也就是相分。相分可分為二,

其一、親所緣緣。就是某個心識,比如眼識,他的見分所親緣的相分。不可能眼識去緣聲音。

其二、疏所緣緣。就是阿賴耶識有關的種子,這部分種子是經驗素材,必須把他調取出來,然後重組為一個新的存在。然後這個存在再轉變為眼識的相分(親所緣緣),然後眼識再去認識。

4、增上緣。指的是促使一法生起的其他因緣,這部分因緣叫做增益增上緣。如果不能促使一法生起,那就是違損增上緣。因此每一個認識生起,必須具足四緣。

4、熏習的分類

熏習可以分成兩種:熏生和熏長。

所謂熏生,指的是七轉識的自證分(就是識體本身)的現行為能熏,而阿賴耶識為所熏。生出種子,藏於阿賴耶識之中。

這個熏生,還可以劃分為兩類,見分熏和相分熏。

所謂見分,指的是識體的認識能力,這部分認識能力,熏習入阿賴耶識之中。作為下一次,生起見分和自證分(見分和自證分同一個種子)的準備。所以這部分熏習叫做見分熏。

所謂相分,就是見分的認識對象。他有兩種,一種是作為阿賴耶識的種子儲藏著,被稱為疏所緣緣(本質)。另一種是各識體的自身而緣的親所緣緣。但是相分不能熏習進入阿賴耶識,因為唯識學認為,並沒有一個外物獨立於認識之外。但是見分生起的時候,會牽引相分出現,並且熏習見分的時候,實際上一起把相分也熏入進去了。因此叫做相分熏。

這部分他用這些概念比較抽象,實際上他想說的是,人類的認識是和對象一起存在的。一般人認為,一個東西,我認識不認識他,外物都本來存在。但是唯識學認為這是錯的,實際上外物的認識的存在是依託於認識(存在就是被感知),所以相分附屬於見分。

那麼,這種相分熏,有三種情況

其一、相分和見分同種。這種情況,指的是一個人胡思亂想,比如設想一個三角腿的貓,這種貓壓根不存在。所以根本沒有外物存在,只是認識自我胡思而來,所以見分派生出相分。他純粹是意識種子現行以後,轉化為同種的見相二分,然後見分緣相分。這種熏習,實質上是見分熏。

其二、相分和見分同種,但是有其本質。比如說,末那識緣阿賴耶識的見分。因為,末那識本來是應該沒有對象去認識的,不過由於末那識見分的恆審思量,執著阿賴耶識的見分為我。於是把阿賴耶識的見分,作為他的相分。所以他的相分是由他的見分派生出來的。所以見分和相分是同種。而他並不是如同胡思亂想一樣,而是有其本質。並且依託著見分,相分得以熏習入阿賴耶識之中。

其三、相分和見分不同種。就是平常人認為的認識行為。比如認識面前的電腦。這部分,也是相分依託著見分熏習入阿賴耶識之中。

因此,相分依託著見分而熏習,然後藏於阿賴耶識之中,成為種子。然後熏習的同時,也是由於這種熏習的力量刺激,刺激阿賴耶識本來就有的性質類似的種子。比如一個人做好事,他就會刺激阿賴耶識之中過去做好事留下來的種子,讓他進一步壯大其力量。這就是熏長。但是同時,也會抑制不同性質的種子。比如一個人行無漏法,就會抑制有漏種子的力量。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唯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