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正信與迷信的差別(作者:東方陽熹)——道德真源

來源:道德真源網《東方陽熹言道錄》欄目25篇

作者:東方陽熹

《蔡志忠漫畫·佛陀說》

  希望讀者仔細看一下上面這兩幅圖中的文字,然後再反思一下自己人生所認定的東西,看看有多少是屬於理性的,有多少是屬於非理性的?有多少是自心證實的,有多少屬於知識見解?有多少屬於正信,有多少是迷信……。

  不僅是釋迦牟尼佛教導我們,要思考,要印證真理,不要迷信,聖人孔子在《中庸》中也同樣教導我們:「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問題是,我們一代又一代的人,接受了聖人的教導嗎?我們對自己認定的人生觀、價值觀、宗教信仰,進行過反思嗎?

  下面,我來列舉一些學佛修道者容易犯的錯誤……

一、羊群效應:

  因為大家都這麼做,所以這麼做肯定是有道理的、是正確的,要不然大家也就不這麼做了。我跟著這麼做,肯定沒錯,即使錯了,錯的也不是我一個人,反正大家都錯。

  這就是為什麼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總是少數人獲得成功的原因。因為,多數人相信的東西,多數人所選擇的方向,未必是正確的。

  二、曾參殺人:

  曾參的母親非常信任自己的兒子曾參,當外面傳言曾參殺人的時候,曾母第一次聽到時,堅決不信;第二次聽到時,開始懷疑;第三次聽到時,就信以為真了。

  世間沒有比做母親更了解自己兒子,更信任自己兒子的了,但做母親的聽到三次傳言後,信念也動搖了,可見傳言對人的作用是多麼大。反觀我們自己所聽到的一切,所了解的一切,有多少是道聽途說得來的,又有多少是經過自心證實的?

  世間的各種非真理性理論,不就如同「曾參殺人」的傳言一樣嗎?

三、迷信經典:

  種種法為種種心,沒有種種心,何須一切法。佛以方便智說方便法。《金剛經》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意思就是本來就沒有佛法,不過假以開悟眾生,取一個名字叫佛法而已!故云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由此可知,佛法是假的,是似有實無的。人們迷於經典,迷於文字,而不悟自心,就是被經轉,就是被虛妄所迷。

  心是活的,法是死的;心是真的,法是假的。人們在證道之前,因為自己不具有明辨真偽的能力,所以要通過持誦《金剛經》等最上乘經典,訪求善知識,指引性真。人們在證道之後,就要拋棄一切經典,一切成見,用自心去衡量一切,評判一切。

四、迷信權威:

  當一群羊迷失方向時,他們就會找出一隻領頭羊給他們帶路。這群羊在領頭羊的帶領下,因為方向一致,走的是同一條道路,所以聲勢浩大,他們在心理上不僅不再感到孤單,而且還能夠獲得安全感。正是基於這種心理的需求,即使領頭羊出現了錯誤和偏差,這群羊也還是心甘情願的追隨。何況,大多數羊是懶得考慮方向對錯的,他們只知道跟著羊群一起走,埋頭吃草而已……。但是,如果領頭羊不識道路,或領錯了道路,就成了一盲引眾盲,最終只能是群羊覆沒。

  當今的宗教信仰者,大多是靠心外的東西增強內在的信心,例如加入宗教組織的人越多,讚揚的人越多,承認他們的人越多,他們的信心就越堅定,反之他們就會六神無主。這些人就如同羊群一樣,結盟組織,加入組織,不過是為了相互依存,獲得自信心和安全感而已……。

  其實,真正的自信,堅定的信念,是無法通過心外的事物獲得的。人們唯有通過內心的真參實悟——正信,才能夠得以樹立。

  ……。

  以上種種,限於文字,難以一一俱說。總之,人們要想證得一切真理,需從懷疑一切開始。人們迷信經典,迷信權威,心外獲得的一切理論,一切的說教,凡是未經自心證實的,無異於道聽途說。

  一個人在沒有開悟見性以前,無論在家出家,修行了多少年,閱讀了多少經典,充其量只是一個真理的聽聞者,而不是真理的實踐者。

《金剛經》云:「未悟之時,須憑言說,已悟之後,言說皆非。」。經云:「開口即是妄,落筆即是假。」又云:「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由此可知,正信非從外得,非從語言文字獲得,也就是說,正信並非源於經典,源於能言善辯,源於權威人士,源於宗教……。

  正信,源於每個人自心對真理的實踐和證實,而無關心外的一切。

寫於:2007年10月01日

(更多內容請關註:www.daode.org)


推薦閱讀:

TAG: | 道家 | 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