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戶型如何改造?46㎡兩室一廳,滿足三口之家的所有需求

基礎信息

這是一套實用面積僅為46㎡的老房子。業主是一個三口之家,育有一女。為了方便孩子的上學起居,不得不擇居在這個面積46㎡老房子,一線城市很多人都要面臨同樣的窘境。(每一個父母都不容易啊)

由於老房區戶型早已不適應當下的生活方式,加之屋主的需求更多是滿足小學階段的起居。所以屋主希望在得到改造的同時,最大化的節省預算。

回到案例,我們先看看戶型有哪些問題:

▲原始戶型圖

(1)功能區配置單一,各功能區之間分割不夠合理。隔牆較多,導致原本細小的空間被分割的更為局促,每個區域的實際利用率較低。

(2)兩個卧室的分隔形式嚴重影響了整個房子的採光和通透性。此外,客廳與陽台之間相隔了一個卧室也使得生活動線較為混亂。

(3)原本的功能分區面積較小。在整體面積為46㎡的情況下,廚房的面積僅3.1㎡,衛生間面積僅1.6㎡,客廳(餐廳)面積為5.3㎡。

(4)儲物空間較少。

(5)原戶型幾乎都是承重牆,加上屋內一個突兀的管道井,使整個改造難度大大提升。

設計之前我會發放一份詳細的業主需求了解表和業主溝通清楚所有的細節和需求,比如這次業主提出的幾個主要的點:

(1)需要大量儲衣物功能,藏書較多。

(2)客廳需要兼顧孩子卧室。平日里可以滿足孩子日常玩耍、父母活動,最好可以設置玩耍區。

(3)需要操作性較強的廚房,每天都會下廚。

但是每次我在做設計的時候,在總結完業主需求的基礎上在加上自己對這個房子的一些要求:

(1)46㎡,要滿足有兩室一廳、廚房、餐廳、陽台、書房。再小的空間也要做到五臟齊全,每次我都會給自己一些挑戰性,這也是做這行比較有意思的地方。

(2)入戶要有玄關,個人比較注重玄關的功能。

(3)衛生間一定要乾濕分離,最好是三分離,不管多小的空間,強迫症實在是見不得洗完澡到處都是水。

(4)廚房要有舒適的操作空間,作為一個吃貨,經常會自己下廚,對廚房也是會特別照顧。

(5)主要空間都要有良好的通風和採光,這自然不用多說了,設計師的本分。

好了,差不多了。大家不妨回去看下原建築的戶型圖,看看如果是你的話如何去滿足以上需求呢?

下面,來看看作為設計師我是如何去規劃的,我們就按照進門的動線,一個區域一個區域來看。

玄關

常逛知乎的小夥伴應該明白玄關的重要性——玄關是屋主從戶外到進家後的一個緩衝,也是屋主進門的第一感受......

不過在這個案例中,由於原建築煙道的位置,導致廚房位置也相對受到限制,難以作較大改動。這也導致一個問題——進門就面對廚房。再加上縱深太短,玄關的設置也是一大難題。

那這要怎麼改呢?

通常在小戶型改造中,由於空間不允許(本案例廚房的面積僅3.1㎡)。所以,我們不得不進行取捨,將空間感受轉移至視覺感受,從往往視覺上進行區域隔斷。

▲改造前VS改造後

這裡我通過玄關櫃的設置,將廚房與其他空間進行視覺分隔,讓功能區域之間分隔分明顯。同時,在功能上也方便進出家門時有地方隨手放置鞋子及物品。

▲玄關參考圖

餐廳-廚房

一個空間不應該只單獨地承擔它被定義的空間屬性,客廳、卧室、餐廳,也應該具有可變性,這樣改造下的空間才更具有流動性,這種流動性也是小戶型改造里必不可缺的一項。

由於主人家在家的時間較長,做飯的頻率很高,因此廚房的使用舒適度至關重要。

▲改造前VS改造後

所以,在餐廳的設計中,為了滿足業主的需求(廚房要有舒適的操作空間),我把原本客廳的位置改造成餐廳-廚房空間。

在這樣的改造下,成功增大了原有局促的廚房空間,讓本僅有3.1㎡的廚房的面積改造擴大至8.8㎡ 。同時,以卡座的形式進行設計,節省更多的空間。

▲廚房參考圖

此外,在過道中做一扇穀倉門,這樣就能夠在做飯時阻斷廚房的油煙,保證客廳的空氣質量。

敲重點:這裡我用到了一個方法——將同性質的空間交叉,合併後就獲得更大的空間,小空間里實現更多的功能。這個方法適用於大部分住宅設計,大家也可以學起來。

衛生間

完成了廚房的設計,加下來便來到原本局促衛生間。

▲改造前衛生間

我們看看衛生間的右邊,是一面承重牆,而左邊則是形狀詭異的管道井。在這樣的情況下就大大鎖死了衛生間的空間(1.6㎡),要想擴大衛生間的空間,我們很簡單就可以想到一種方法——犧牲卧室空間

但對於要成為設計之王的男人來說,選擇這種方法是的不可能的!!!

所以,我將衛生間進行了乾濕分離處理——把洗臉盆分離了出來,借用過道的部分空間。在不影響日常使用的情況下,讓衛生間室內的內部不再那麼局促。

▲改造後衛生間

敲重點:當衛生間空間不足時,我們可以將台盆區域分離到衛生間之外,解放出一些空間。

▲衛生間參考圖

客廳-兒童房-陽台

解決了以上兩大難題,下面我們又來到了房子的核心區——客廳。根據業主的需求(客廳需要兼顧孩子卧室)。

但是,如果想既想要客廳基礎的功能(家庭活動、公共性)、又需要兒童房的功能(起居、收納、私密性)這很難完全滿足,所以不得不進行取捨。

▲改造前客廳

這裡,我把客廳-兒童房-陽台三個空間串聯起來。

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將原來主卧的陽台和客廳聯通,不僅增加了陽台的使用率和客廳的空間,把客餐廳5.3㎡ 擴大至15.2㎡;還可以提升整個房間的採光和通風。

▲改造後客廳

這裡,兒童區域可以設計成小隔層形式,這樣就可以騰出空間做書桌和儲物,同時擴大了空間感。這樣高低錯落的起居空間往往更能滿足孩子們的童心。(我小時候也好想有一個這樣的房間。)

再一次敲重點:在地面空間不足的情況下,我們可以考慮一下領空區域。

主卧

房子雖小,但我們依然滿足了1.8米的大床,而且可以兩邊下床,儲物也較為充足,整體空間都比較舒適的主卧。

▲可以做成榻榻米增加更多儲物

▲或者嫌麻煩也可以做成普通床的形式

▲改造後戶型圖

最終,我們的平面功能規劃就如此誕生了,房子雖小但功能齊全,使用方便。

功能分析

動線分析

採光分析

收納空間

標記有黃色的區域屬於次住宅的收納空間。

看到這裡是否有學到一些空間改造的想法了呢?

(如果沒有學到的話,這裡有一個專業的設計師可供僱傭哦,哈哈)

其實,在大部分人眼中,往往會由於房子面積較小,更多隻奢求可以滿足自己的簡單需求,畢竟空間有限,遷就遷就就行。但其實,小戶型往往更需要設計的幫助。


推薦閱讀:

TAG:裝修 | 設計 | 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