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喜舍 常凈我樂,對大梵天惡見的疑惑,也許是崇高的犧牲?

首先說明什麼是大梵天惡見。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當時,巴迦梵天有這樣邪惡的惡見生起:「這是常的,這是堅固的,這是永恆的,這是全部的,這是不衰變法;確實,這是他不被生、不老、不死、不去世、不再生[之處],又,沒有其它從這裡超越出離者。」相應部6相應4經/巴迦梵天經(梵天相應/有偈篇/祇夜)SN.6.4

在婆羅門的典籍《薄伽梵歌》中對此種見解的解釋則更為詳細。《薄伽梵歌》第四章:當你如此得到了真知灼見,便會認識,一切生物不過是我的部分--他們全在我之中,而且屬於我。

《薄伽梵歌》第六章:自我接受瑜伽約束,在自我中看到眾生,在眾生中看到自我,無論何處,一視同仁。在一切中看到我,在我中看到一切;對於他,我不消失,對於我,他不消失。瑜伽行者立足於一,崇拜寓於一切的我,他無論怎樣活動,都活動在我之中。思想平靜,激情止息,純潔無邪,與梵同一,至高無上的幸福就會,走向這樣的瑜伽行者。薄伽梵歌第六章【吉祥薄伽梵吧】_百度貼吧

《薄伽梵歌》第十章:黑天描述了他是一切根源的表現。黑天說:「認識我無生、無始,是一切世界的上帝,那麼,雖在眾人之中,卻不受蒙蔽,遠離一切罪惡」。

再看基督教:全知、全能、全智、全視、全權、全愛、全造永遠至高並永生者,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無所不有。是萬有的創造者、宇宙的統管者、真理的啟示者、選民的拯救者和罪惡的審判者。

再看伊斯蘭教,《古蘭經》簡明概述:真主是最高的實在,唯一的主宰,最高的養育者、盟誓和契約的監督者、萬物的創造主,他自有自在,無始無終,永恆,無形無相,至仁至慈,賞善罰惡,本然自立,無所不能,超絕時空而又無所不在 ,絕對徹底獨一,無偶,全知全能,同時又威嚴無比,善惡必報,清算神速。

依此可以看到大梵天認為,梵是隱藏在萬事萬物、一切眾生中的清凈本性、清凈本心,且是超越差別對立的超然存在,是渾然一體恆常不變不滅,是常凈我樂

為什麼說這樣的見解是惡見呢?因為在世尊看來,一切皆是無常、苦、無我的,沒有什麼是能夠恆常不滅的。而且根據經文記載輪迴是無始,宇宙是形成與毀滅過無數次的,毀滅宇宙的大火會燒掉整個欲界和一部分色界直至光音天為止,而梵天界會隨著宇宙的毀滅而毀滅:比丘們!有時,在某時或其他時候,經過長時間後,這個世界破滅,當世界破滅時,大部分眾生往生到光音天... ...比丘們!有時,在某時或其他時候,經過長時間後,這個世界轉回,當世界轉回時,空的梵天宮殿出現,某個眾生以壽盡或福盡,從光音天身死後往生到空的梵天宮殿.....那位在那裡單獨長時間居住者生起不喜樂、戰慄[而想]:『啊!但願其他眾生來此處。』那時,其他眾生以壽盡或福盡,從光音天身死後往生到空的梵天宮殿......第一個往生的眾生這麼想:『我是梵天、大梵天,征服、不被征服者、全見者自在者主宰者、製造者、化作者、最高創造者、操縱者、已生者與未來生者之父,這些眾生由我所化作,那是什麼原因呢?以前,我這麼想:「啊!但願其他眾生來此處。」像這樣,是我心的願求,這些眾生來到此處。』長部1經/梵網經(戒蘊品[第一])長部1經

由此可見,大梵天主是與天地同生與天地同滅的,也許他不能決定宇宙的發展走向,但是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干涉。但是,至此一個疑問在我心中產生。梵天僅僅是因為這樣簡單的原因就產生了這樣一個惡見嗎,這僅僅是惡見嗎?

以下是我個人的猜測。

世尊曾經教導弟子修行與梵天共住的方法,也就是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修四無量心是可以修至四禪的,修行者在臨死時只要能夠升起禪那心就可以往生梵天界,慈悲喜舍不在解脫道的三十七道品之內,可見慈悲喜舍的禪那心正是梵天境界。那麼,梵天人乃至大梵天主必然是具有穩固的禪那心的,所以基於禪那所達到的可以回憶前世的宿命通、天眼通更應該不在話下。可是,既然大梵天主在某種程度上知道宇宙已經毀滅過無數次,宇宙毀滅時漫天的大火將一直燒到梵天界,但是他為什麼寧可去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毀滅,為什麼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絲毫不打算放棄這個世界,去涅槃解脫生死輪迴呢?

也許這個世界最終還是會毀滅,在最後的時刻梵天主會靜靜的等待,等待在「四海空無人,獨坐對夕陽」的梵天界,看著漫天的大火洶湧而來,但是他沒有一絲猶疑,就如同一位盡職盡責的船長守護著沉船一同沉沒,這就是他守護的世界守護的眾生,這是崇高而悲壯的犧牲。也許,有那麼微乎其微的可能性,這個世界不至於毀滅,天國會降臨人間,地獄乃至三途的惡趣眾生在長久而宏大的誓願之中最終渡盡,不再有煩惱不再有苦難,漫天的花雨灑下,皎潔的白蓮花、藍蓮花、紅蓮花從腳下開遍天際,金色的光芒照耀著無數的輪圍世界,五濁惡世化作了清凈佛土。

他是道、他是梵、他是主、他是皇天上帝、他是長生天、他是如來藏、他是這個世界的守護者。他在世尊初現正覺並且決意般涅槃之時懇請世尊不要獨自離去請將正法留在人間,解脫苦難的眾生,他這樣對世尊懇請:」「先生!世界[要]滅亡了,先生!世界[要]消失了,確實是因為世尊、阿羅漢遍正覺者的心傾向不活動,不教導法。」SN.6.1 ,因為他深愛著這個世界和所有的眾生,他是愛,他就是慈悲喜舍

正如聖經那段經文所述: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推薦閱讀:

TAG: | 佛教 | 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