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不要揮霍你的善良

善良,是一個人最原始的精神信仰。

當一個人不知道該如何讓自己感到心安時,他會不由自主的友善待人,也會本能的去幫助弱者。

漸漸,複雜的社會風氣和冷酷的人文環境讓善良的人善良的心,日漸脆弱。

1、如果我們手中沒有了籌碼

善良的作用,有限,但卻偉大。

善良可以幫助一個人改變壞習慣,但卻無法改變人們惡毒的本性。

善良可以讓自己友善的看待生活,但卻無法蒙蔽現實殘酷的困境。

一個人越長大,越會失去一些本性的東西:

比如天真,比如幻想,又比如執著,比如不可一世,

更比如,善良。

這些漸漸消失的屬性,證明了你在經歷這個社會中所遇到的坎坷。

這其中,包括很多痛苦的東西,

比如失去,比如背叛,比如嘲笑。

成長所帶來的衝擊,絕大多數是不友好甚至是惡毒的,但這也讓人們開始明白,自己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和這個世界打交道。

但同時也明白,即使失去的再多,有些關乎自身特質的東西也應該留下。

這其中,善良的保留,更是至關重要的選擇。

善良,是我們面對這個世界的籌碼。

2、值得

因為善良的存在,讓M面對同事的惡意誹謗能夠一笑而過,並尋求真正可以證明自己的方法,如果不是因為善良,M恐怕會以更大的惡意回擊同事,

近墨者黑,M的選擇,是善良對於本心的貫徹。

因為善良的驅使,Y先生面對女助理的色誘並未動搖,他很明白,婚內出軌最大的不理智,就在於不僅不尊重他相濡以沫的妻子,更是對自己辛苦耕耘的婚姻是一記響亮的耳光。

保持理性,Y對於善良的理解,是洞察於情的明哲。

很多人以為,善良是對別人的友好,

其實,善良更是對自己的理解。

救人,容易,

自救,太難。

救人,念想所致,條件具備,施救是順水乘舟的慷慨。

自救,瀕臨危機,無依無靠,自救是逆風而行的膽識。

善良就在這救與被救之中,承擔起了一種道德上的依賴作用:

因為善,讓人們相信希望,也許這在外人看來不過是「意淫而已」,但往往就是在這危難時期的相信,卻能夠讓自己度過厄劫,走過人生中那些數不盡的挑戰。

所以不要小看善良,更不要揮霍善良,把善意留給值得相信的他人,更是要把這份善心留給還未墮落的自己。

3、有限,所以要格外珍惜

善良如同耐心一樣,是有限的。

善良也需要被回報,但這種回報,未必是物質上的獎賞,而是精神上的共鳴和自我覺醒。

共鳴,是遇善則施,遇到值得幫助的人施以援手,而遇到哪些本性頑劣的人,你的善就是他們攻擊你的最好武器。

自我覺醒,就是不要總是給自己機會,一次失望,兩次失望,十次失望,更多的失望讓你不再相信屢敗屢戰會有更好的結果,你的善(在這裡亦可以解讀為堅持)從相信,變成了不再相信。

善良是有限的,不辜負善良,

就是不辜負自己。

推薦閱讀:

TAG:人生感悟 | 大徹大悟 | 為人處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