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宿 命

宿命

李澤楷曾有機會成為香港乃至全亞洲的絕對首富。

1999年,騰訊陷入財務困境,OICQ用戶量達百萬級,卻找不到盈利模式。最緊急時,騰訊賬上只剩1萬現金。

正春風得意的李澤楷拿出110萬美元的「小錢兒」,拿下騰訊20%股份。

兩年後, 因「蛇吞象」式收購而背負巨額債務的李澤楷壓力山大,把當時註冊用戶突破1億的騰訊的股份全賣給南非MIH,套現1260萬美元。

到2018年,李澤楷當年賣出的那些騰訊股份價值高達9000億港幣,足以買下三家長和實業。

當然,李澤楷無論是借殼上市拉升股價,還是空手套白狼鯨吞香港電訊,都充分展現了他在資本市場上的聰敏、果敢和狡黠。低吸高拋騰訊股份,一年多猛賺11倍,也展現了香港商人沉迷於短線交易的特性。

正是這種香港商人獨特的「貿易型人格」特性,導致李澤楷不能持續的春風得意,也使得香港至今沒誕生一家稍具氣候的互聯網企業。

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宿命,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宿命,一座城市也有一座城市的宿命。只因為他們認可並內化了的來處和去處不同。

香港本就是一座因貿易而生的城市。他們崇尚貨如輪轉,習慣快速買進賣出,迷戀於不斷賺取差價,卻很難沉下心來在一個行業深耕布局。

與風雲激蕩一夜暴富的金融遊戲相比,勤懇老實幾十年如一日運營一家公司,在聰敏、狡黠的港人看來,未免太笨,太慢。

李澤楷快速買賣騰訊股權,一年斬獲11倍超額利潤,卻等不到後面17年近萬倍的漲幅。就是港人特性的最好證明。

其實,華為最初也是靠貿易起家的,任正非靠代理香港鴻年公司的程式控制交換機攫取第一桶金。

可任正非能迅速拋棄貿易模式,將幾乎所有資金都投入到了研究自有技術的程式控制交換機上,實現了由貿易型企業向高科技研髮型企業的轉型。從而有了現今這家千億美元銷售額的巨型企業。

再看當年被港府寄予厚望的李澤楷的盈科數碼港,最終只成為一個以美麗高科技外衣包裝的地產項目。

兩種選擇和歸宿背後都是什麼邏輯呢?

只有700多萬人的香港人口基數太小。且港人的目光向來盯著更先進富足文明的西方,多數香港精英的人生目標就是去英美留學,功成名就後移民歐美。而內地在絕大部分港人眼裡都是饑荒、戰亂、貧窮、落後的代名詞。

眼睛朝外的香港人鮮有人意識到,如今他們背靠的內地,是一個坐擁十幾億人口的巨型流量金礦。

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百度、小米、今日頭條、拼多多……一家又一家高科技企業,都在這個超級流量金礦中挖到了常人難以想像的寶藏。

香港的李澤楷們,估計到現在也不知道「億級用戶」意味著什麼。


推薦閱讀:

TAG: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