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五蘊?

[相應部經]

[犍度篇 蘊相應(上)]

[第三 所食品]

[第七 師子(二)]

---------------------------------------------原文---------------------------------------------

爾時;世尊住舍衛城。

諸比丘,諸沙門;婆羅門,憶念種種之宿住。

憶念者,則憶念此一切五蘊,或隨其一。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者,則憶念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者,則憶念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者,則憶念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者,則憶念

諸比丘,我於過去世,謂:有如是者,則憶念

諸比丘,說名為:者,何耶?

諸比丘,為所惱壞故,名為:也。何以為所惱壞耶?

以寒;受惱壞。以熱;受惱壞。以飢;受惱壞。以渴;受惱壞。

以虻;蚊;風;熱;蠍;蛇所觸,而為所惱壞。

諸比丘,為所惱壞故,名為:

諸比丘,說名為:者,何耶?

諸比丘,領受故,名為:。領受者何耶?

領受於,領受於,領受不苦不樂。是。

諸比丘,領受故,名為:

諸比丘,說名為:者,何耶?

諸比丘,了解故,名為:。了解者,何耶?

了解青,了解黃,了解赤,了解白。是。

諸比丘,了解故,名為:

諸比丘,說名為:者,何耶?

諸比丘,現行於有為,故名為:。現行於有為者何耶?

性故,現行於有為。以性故,現行於有為。

性故,現行於有為。以性故,現行於有為。

性故,現行於有為。

諸比丘,現行於有為故,名:

諸比丘,說名為:者,何耶?

諸比丘,了知故,名為:。了知者何耶?

了知醋;了知苦;了知辛;了知甘;了知苛,了知不苛,了知鹼,了知不鹼。諸比丘,了知故,名為:

諸比丘,於此有聞之聖弟子,乃如是思擇。

如:我今;為所食。

我於過去世;亦為所食。如今;現在,為所食。

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不樂著未來之

則於現在之,向厭患,離貪;滅盡。

如:我今;為所食。

我於過去世,亦為所食,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不樂著未來之

則於現在之,向厭患,離貪;滅盡。

如:我今為所所食。

我於過去世,亦為所食,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不樂著未來之

則於現在之,向厭患,離貪;滅盡。

如:我今為所食。

我於過去世,亦為所食,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我若樂著未來之者,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我若樂著於未來之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不樂著未來之

則於現在之,向厭患,離貪;滅盡。

如:我今為識所食。

我於過去世,亦為所食,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我若樂著未來之者,則我於未來世,亦應為所食。

乃如今;現在,為所食。

彼如是思擇,則不顧過去之,不樂著未來之

則於現在之,向厭患,離貪;滅盡。

諸比丘,汝等於意如何?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是常耶?是無常耶?

大德,是無常。

無常者,是苦耶?是樂耶?

大德,是苦。

若觀此無常;苦變易之法者,得有此是我所,此是我,此是我體耶?

大德,不也。

諸比丘,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是故;諸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應如是以正慧如實作觀。之過去;未來;現在,內外,粗細,劣;勝,遠;近之一切色,乃非我所,非我,非我體。

諸比丘,聖弟子以此名為減而不增,舍而不取,退而不近,離薰而不偏薰。

何以減而不增耶?

以減而不增,以減而不增,以減而不增,以減而不增,以減而不增。

何以舍而不取耶?

以舍而不取,以舍而不取,以舍而不取,以舍而不取,以舍而不取。

何以退而不近耶?

以退去而不近,退去而不近,退去而不近,退去而不近,退去而不近。

何以離薰而不偏薰耶?

以離薰而不偏薰,離薰而不偏薰,離薰而不偏薰,離薰而不偏薰,離薰而不偏薰。

諸比丘,有聞之聖弟子,作如是觀:

以厭患於,厭患於受,厭患於,厭患於,厭患於

厭患;而離貪,離貪;而解脫,解脫;而生解脫智。

則知: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

諸比丘,比丘以此,為不增;不減。

已減而住,不舍;不取。

已舍而住,不退;不近。

已退而住,不離薰;不偏薰。

已離薰而住,何以不增;不減耶?

已減而住,以色不增;不減,已減而住。

以受不增;不減,已減而住。以想不增;不減,已減而住。

以行不增;不減,已減而住。以識不增不減,已減而住。

何以不舍不取耶?

已舍而住,以不舍;不取,已舍而住。

不舍;不取,已舍而住。以不舍;不取,已舍而住。

不舍;不取,已舍而住。以不舍;不取,已舍而住。

何以不退;不近耶?

已退而住,由不退;不近,已退而住。

不退;不近,已退而住。由不退;不近,已退而住。

不退;不近,已退而住。由不退;不近,已退而住。

何以不離薰;不偏薰耶?

已離薰而住,以不離薰;不偏薰,已離薰而住。

不離薰;不偏薰,已離薰而住。以不離薰;不偏薰,已離薰而住。

不離薰;不偏薰,已離薰而住。以不離薰;不偏薰,已離薰而住。

諸比丘,如是;心解脫之比丘,是帝釋天;梵天;生主之諸天所遙望而歸依。

歸命人良馬,歸命最勝人,

汝所依靜慮,我等所難知。

================================ 釋義:

此時;世尊游化於舍衛城。

比丘們,凡任何沙門或婆羅門在禪定中,都可以回憶自己種種的前世。他們都可以回憶起任何一世的感知,那包括我所說的五蘊,或者其中之一。

哪五蘊呢?

我於過去世,曾經長這樣;長那樣…

比丘們,這樣回憶時,就是回憶

我於過去世,曾經有過這樣的感受;那樣的感受…

比丘們,這樣回憶時,就是回憶

我於過去世,曾經有這樣的想法;那樣的想法…

我於過去世,曾經有這樣的行為;那樣的行為…

我於過去世,曾經有這樣的認識;那樣的認識…

比丘們,這樣回憶時,就是回憶

還有;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呢?

比丘們,以為你會肉身的衰敗而煩惱,因此被稱為:

被什麼變壞?

不論是過冷,過熱,飢餓、缺水…都會導致衰敗,

此外;如果被與蚊;蠅;蛇的叮咬,風吹;日晒…都會導致衰敗,

比丘們,你會肉身的衰敗而煩惱,因此被稱為:

還有;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

比丘們,這就是我所說的[三受]:

有時感受到苦,有時感受到樂,有時感受到不苦不樂。(苦;樂;不苦不樂)

比丘們,這些肉身所帶來的感受,會影響到你的心情,因此被稱為

還有;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

比丘們,你會開始辨識這個世界的顏色,你會說:

這是藍色,黃色,紅色,白色…

比丘們,這些肉身所帶來的分別,會影響到你的喜好,因此被稱為!

還有;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

比丘們,簡單說:就是你活著的時候(現行),依託著五蘊所做的任何行為。

比丘們,這些經由意念,指揮著肉身所做的任何行為,就被稱為

還有;比丘們,為什麼你們稱它為

比丘們,經由肉身的判斷,形成對外界事物的識知,例如:

酸;甜;苦;辣,刺激;不刺激,咸;不咸…

比丘們,這些肉身所帶來的分別,也會影響到你的喜好,因此被稱為

比丘們,真正的修行者會像這樣深思熟慮:

我現在被這個肉身包覆著,

我在過去世,也是被所投胎的物種所包覆,就好像現在一樣。

如果我歡喜這樣,那麼;在未來世,也也還是會被這些投胎的物種所包覆,猶如現在現在被這個肉身包覆著一樣。

他像這樣深思熟慮後,於過去的累世;累劫,不再期待著報恩;報仇,不會再迷戀著輪迴,對現在的肉身,產生了厭離,遠離貪慾,成為無欲的修行者。

同樣的,我累世;累劫都沉迷於這個肉身所帶給我的感受(),

沉醉在這個肉身所帶給我的色彩思維(),

根據這個肉身的立場,決定著我的行為(),

品嘗著這個肉身所帶給我的感覺()。

比丘們,你們認為這個肉身是恆常的,還是無常的?

無常的,老師。

如果是無常的,那麼帶給我們的,是苦,或是樂呢?

苦的,老師。

如果是無常的,其結果又是苦的,表示會變易(自己無法控制)。

那麼;你還認為:

這是我的居所,我是這個肉身,這個肉身是我嗎?

不,老師。

那麼;其它的受;想;行;識是恆常的,還是無常的?

無常的,老師。

如果是無常的,那麼帶給我們的,是苦,或是樂呢?

苦的,老師。

如果是無常的,其結果又是苦的,表示會變易(自己無法控制)。

那麼;你還認為:

這是我的居所,我是這個肉身,這個肉身是我嗎?

不,老師。

比丘們,因此;不論過去的累世;累劫,甚至將來,我們投胎在哪一道(六道)中,也不管是出生了,還是未出生,不管是醜陋的,美貌的,不管是卑賤的(福報造化差),高貴的(福報造化好),或看不見,看得見的,所有一切,應該以正確的智慧,如實看待,並且明白的認知:

這個肉身;不是我的居所,我不是這個肉身,這個肉身根本不代表我。

同樣的;其它的受;想;行;識也必須以正確的智慧,如實看待,並且明白的認知:

這個肉身;不是我的居所,我不是這個肉身,這個肉身根本不代表我。

比丘們,經過為師的這番講解之後,弟子們是不是應該:

以減法來降低自己的慾望,以捨棄代替爭取,不再強求任何物質上的感受,離開世間法的熏陶而不偏頗(不帶任何的成見)。

比丘們,經過為師的這番講解之後,弟子們是不是應該如此修行:

基於這個肉身所帶來的隱患,我們決心出離!不僅不再迷戀於累世的輪迴,對於這個肉身所帶來的所帶來的隱患,我們決心出離!

比丘們,這樣內心得到解脫的比丘,就算是帝釋天、梵天與生主神,必遠遠地禮敬你。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 學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