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人生的「第1個叛逆期」,可以這樣處理

作者:育兒進化論

傳說中的「Terrible Two」

昨天,閨蜜跟我抱怨說,剛過完2歲生日的兒子,最近簡直大變樣,再也不是曾經的天使寶寶了。

有一天,她帶兒子去公園玩,回來的時候,想換條近路走。

結果兒子一路上又哭又鬧,堅持要走原來的路,娘倆愣是為了這事兒,鬧得雞飛狗跳。

閨蜜說:

「臉都被他丟光了,最後,好一頓吼,才算完事兒。」

「最近,這樣的事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讓他幹什麼,從來都是不不不。」

聽完她的話,我噗嗤一笑,和她分享了我女兒在這麼大年紀時的一件事:

那時候,我平常下班到家,都是她給我開門。

有一天,我下班回來,敲了好幾下,女兒也沒來,就自己開門進去了,我剛進門,就看見女兒正好從房間出來。

她一看我進來了,就不幹了,說應該是她來開門,我說:「媽媽都進來了啊,明天你再開。」

女兒撅著小嘴,眼看就要哭上了,我又心疼,趕緊說:「好吧好吧,媽媽出去,你來開。」

等女兒重新開了門讓我進來,就看她,剛才還滿臉愁雲呢,這會就陽光燦爛了,摟著我又親又抱。

聽我說完,閨蜜說:

「對對,他現在就是,說要幹嘛就得幹嘛,否則就又哭又鬧。以前他多乖,這怎麼越長大還越不懂事了。」

我哈哈一樂說:

「掐指一算,你家娃,這是到了傳說中的[Terrible Two],考驗你的時候到了。不過,這也是一件好事,說明孩子長大了,你應該高興。」

「自我」的2歲

2歲以前,孩子以為自己同這個世界,是一個整體。

到了2歲左右,他會發現,原來自己和這個世界是分離的,他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這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他想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在這個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衝突。

比如這時候,孩子會打人,其實他是想拒絕,可又說不出來,只好用行動來代替。

再過一段時間,他的語言能力夠了,就會開始說不,你讓他幹什麼都是不。

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理論,2-6歲的孩子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看待問題,都是從自己出發,很少去考慮別人。

這是因為,這時候的他們,必須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自我發展當中,才能一步步地完成自己和他人、和這個社會的分離,最終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

而一個孩子能不能形成自我,小的時候,可能區別不大,但長大以後,影響就很明顯了。

比如兩個12歲的孩子,一個有自我,一個沒有自我,他們同時被壞人引誘。

有自我的孩子就會意志堅定地拒絕,即使對方說他是膽小鬼也沒用,因為,他知道自己不是膽小鬼。

而那個沒有自我的孩子,這個時候,就會在猶豫中屈從於對方,因為,他想要證明自己並不是膽小鬼。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曾說:沒有自我,不能歸屬於自己,必歸屬於他人。

孩子的2歲是極好的2歲,因為,這是孩子建立自我的開端。

叛逆的2歲

2歲,對孩子來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從此,他不願意再對父母惟命是從,開始有自己的想法。

這個時期 ,也被稱為孩子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面對這樣的孩子,父母們常常覺得頭疼。

那2歲的孩子,究竟會做出哪些讓人頭疼的事情呢?

說得最多的,就是不

兩歲左右的孩子,有一個特別明顯的變化,就是愛說「不」。

這是因為,隨著孩子自我意識的發展,他會認識到:媽媽要求的事情,我並非一定要做。

昨天和女兒一起看《小豬佩奇》,晚餐的時候,豬媽媽和豬爸爸希望喬治能吃點蔬菜,但喬治只重複著:不要、難吃。簡直就是2歲孩子的真實寫照。

自己的事,一定要自己做

孩子到了2歲,會強烈地想要自己做事情。

比如玩具要自己收拾,衣服要自己穿,飯要自己吃,他們是想以此來證明,自己真的很強大了。

但由於能力有限,他們常常做不好,試幾次還不行的話,就會情緒失控。

這時候,你如果幫忙,他會更加生氣,因為會讓他覺得自己很丟臉,畢竟本來胸有成竹嘛。

2歲的小孩呀,真是人小鬼大,心思還不少。

一會兒一個樣,難以捉摸

記得女兒2歲多的那個冬天,有一次帶她出去玩,褲子尿濕了,但是她不願意回家換,我好說歹說,才勉強跟我回去了。

等我火急火燎地趕到家,給她換好褲子,她又不想出去了,還笑嘻嘻地看著我,說要在家玩,真的被打敗了。

到了2歲以後,孩子的心思常常變來變去,讓人捉摸不透。

因為,這時候的他們,想去探索周圍的世界,又擔心父母不再關注自己,於是開始搞事情,就是想確認自己還是被愛著的。

父母應如何應對 ?

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指出,兒童的發展是受心靈胚胎指引,他們會有自己發展的方式和必須遵守的規律。

以我的理解,就是說,孩子在2歲時出現的各種不順從行為,其實是他自身發展的一種需要,並不是故意為之,因而這時候 ,孩子更需要我們的理解和支持。

那麼,我們具體可以怎麼做呢?

1、允許孩子自由探索

孩子只有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才能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去認識生活和真理,習得經驗和能力。

我們要做的,就是掌握原則,把握底線,讓孩子在自由探索時,不超出道德和安全的範圍而已。

面對孩子的不配合,我們可以換個方式來破解:

比如孩子想在牆上畫畫,那就給他準備一張紙一個筆,換個地方畫;

比如孩子不想穿鞋,你又急著出門,不妨激將一下,說媽媽穿得比他快,2歲的小娃一定會證明給你看,他更快。

2、教孩子正確表達自己

當孩子遇到挫折了,不開心了,他們想說又不會表達的時候,為了排解心中的鬱悶,就會哭鬧。

這時候,我們一定不要被孩子的情緒左右,而是要冷靜、耐心地用語言幫助孩子表達出自己的需求,讓孩子學會「說出來」。

還可以帶孩子看一些情緒繪本,讓孩子自己去認識和了解各種情緒,並學著應對。

3、先接納情緒再解決問題

有人曾說過:孩子的每一次失控都是求救的信號。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如果我們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就能明白了。

比如一個堅持要走原來路線的孩子,因為之前的體驗,他早已認定就該這樣,突然改變,他一定會抗拒。

如果一定要換路線,就抱抱孩子,幫他說出他的想法吧,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了,他也就順從了。

4、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2歲的時候 ,孩子們開始熱衷於自己做事情,那麼不妨,協助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事,培養他的獨立性。

比如讓孩子幫忙把垃圾扔進垃圾箱,或者給小花澆水,或者在大人的幫助下整理自己的玩具。

孩子一開始可能會做不好,多給他一些時間去練習,畢竟,他還小。

總有一天,孩子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所以獨立是他必須要有的能力。

孩子叛逆的2歲,雖然會讓生活一地雞毛,卻彌足珍貴。

因為,孩子現在的情形,會影響他將來的命運。


推薦閱讀:

TAG:家庭教育 | 兒童教育 | 父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