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體檢B超發現「頸動脈斑塊」,需要吃降脂葯嗎?

隨著B超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朋友在體檢中發現頸動脈內中膜增厚/頸動脈斑塊,這個對人體有什麼危害?都需要吃降脂葯嗎?

人體全身的動脈都是相連通的,在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抽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血管內膜會受到損傷、有「垃圾物質」沉澱在血管壁上,這就是所謂「粥樣硬化」。為何叫「粥樣」呢?因為這種垃圾物質就像粥一樣,一團亂糟糟的。

理論上動脈粥樣硬化可以發生在全身的各處動脈,但是常見的、比較受醫生重視的是心臟血管和腦部血管,心臟血管堵了就是心梗,腦部血管堵了就是腦梗,都是很麻煩的毛病。

但是心臟和腦部血管的檢查很麻煩,需要通過CT造影、介入造影等方法,存在貴、慢、有創等缺點。於是在一般人體檢時候,常常通過B超檢查頸動脈,這裡的血管粗大、靠近皮膚表面,可以用B超直接看到。B超速度快、方便、無創、便宜,是體檢的最好手段了。頸動脈如果有斑塊,意味著其他地方的血管也可能有斑塊,尤其是腦部和心臟,所以頸動脈又被稱為全身動脈粥樣硬化的「窗口」。

一、頸動脈斑塊最青睞的幾種人

1、有高血壓的人

2、血脂高的人

3、有糖尿病的人

4、高齡的人

5、喜歡吸煙的人

6、活動少的人

二、B超檢查「頸動脈斑塊」准么?

如果B超醫生操作熟練、技術好,那麼是非常準的!但是B超檢查的特點就是:受醫生水平的影響很大。如果B超醫生操作不熟練、檢查範圍不夠、探查角度不好,那麼可能會不太准。

三、發現頸動脈斑塊怎麼辦?

頸動脈斑塊一般沒有癥狀,有一部分(20-30%)會進展為短暫腦缺血發作(TIA)、腔隙性腦梗塞及嚴重的腦卒中。頸動脈斑塊的治療以他汀類藥物為主。其能通過降低血液中的LDL-C含量,防止新的動脈斑塊形成,但不能消除已有的動脈粥樣硬化斑塊。

四、沒有發生腦梗死等缺血性腦卒中的,主要做好以下幾點預防措施:

1、控制血壓、血脂、血糖。

2、戒煙、酒。

3、如果是不穩定性斑塊或斑塊伴斑塊狹窄50%以上者,無論血脂是否異常,均建議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使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4、對於頸動脈斑塊伴斑塊狹窄50%以下者,如果血脂在正常範圍以內,根據斑塊的穩定性和用藥的風險效益比個體化考慮是否選用他汀類藥物治療。應用指征主要參考以下幾種情況:

①、有冠心病或缺血性卒中的患者,無論頸動脈有無明顯狹窄均應立即接受他汀治療。

②、有糖尿病的患者,且血脂(LDL-C)>2.6 mmol/L,需要接受他汀治療;

③、有高血壓者,且血脂(LDL-C)>3.4 mmol/L,也應應用他汀治療將LDL-C降至<3.4 mmol/L。

(以上數據來自網路,僅供參考)

如果近期發生過腦梗死等缺血性腦卒事件的,則不管血脂是否正常,均應使用他汀類藥物治療。

康哥小貼士:

不管狹窄程度如何,所有的頸動脈斑塊患者都應該進行基礎治療,這是「治本」:包括飲食調節+藥物治療。飲食調節包括低鹽、低脂飲食,加強運動,減肥,戒煙等。藥物主要包括降脂葯(主要是他汀類)和阿司匹林,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還應該積極治療把血壓、血糖降到正常值。這樣治療的目的是:減少血液中的「垃圾物質」,減少血管損傷,讓斑塊不再繼續擴大,或者延緩其繼續擴大的速度。

版權聲明:

康興醫療官網獨家專稿,轉載請保留版權聲明及原文鏈接,歡迎分享!

推薦閱讀:

TAG: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