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肌肉的原理很簡單,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方法,只要知道這五個字

你可以通過健身房練出肌肉、你也可以通過健身房增強身體素質,你還可以通過健身房改善生活……不論你懷著怎樣的目的去健身,你收穫的效果就會不同。

但是,不管你有什麼樣的想法,想要鍛煉肌肉,你就要學會基礎訓練原則——漸進超負荷。

簡單來說,漸進超負荷的意思指的是讓身體源源不斷的適應更重的重量,這樣肌肉才能不斷的被負荷,從而實現增長。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你平時習慣80KG深蹲做組,那麼當我要你去蹲100KG的時候,這勢必會讓你感受到巨大的挑戰,因為你並沒有蹲過這種重量。這個時候就會要求身體提供更多的力量,以確保你能順利完成100KG。

好消息是,你確實完成了這個重量。這個時候你的大腿肌肉就完成了「升級」——因為它承受的重量增加,肌肉就會被迫變得更強壯。在下一次訓練中,你可能蹲更重的重量,或是蹲100KG更多的次數。因為你已經適應了目前的負荷,想要持續增長肌肉,就必須蹲更重的重量或更多的次數。

這種方法同樣適用於跑步,如果你習慣每天跑2公里,那麼每天跑4公里就會對你產生挑戰。這個時候就需要心血管系統提供更多的氧氣和營養,以確保你可以完成這個負荷。當你習慣跑4公里後,身體適應了這個負荷,就可以繼續增加距離。

增長肌肉的方法是增加重量,提高跑步能力就是增加跑的距離——這就是漸進超負荷的好處。

但是,人體不是機器人,它有時候可能會出現生病、疲勞等現象,這個時候你就不可能繼續讓身體超負荷。即使你想,身體狀況也不允許。但這是不是就代表訓練失敗,超負荷失敗?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之前,我先給大家樹立一個觀點:當達到某一點後,就要停止超負荷,然後給一段身體恢復的時間。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的一句話:「肌肉是在恢復中生長的,而不是在訓練中生長的。」

雖然漸進超負荷的意思是讓你不斷的增加重量、組數和次數。但是一旦這個「點」,超過了身體所能恢復的程度,那麼你就無法增加肌肉。超負荷確實很重要,但是一切都要以身體所能恢復的程度為考慮。

這看起來太抽象了,我給大家舉個例子。

很多研究發現,健身新手在頭幾周幾乎不可能增肌,因為沒怎麼訓練的他們突然開始高強度訓練,身體就會超過了他們本身的恢復程度,所以他們無法增肌。只有當身體慢慢適應了這個強度,他們才會開始增肌。

那麼怎樣才能找到最高負荷?

在這一點上,雖然有無數的研究文獻,但始終沒有最滿意的答案。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素質和天賦不一樣,可能你一周練30組都能恢復過來,但有人一周練20組就是最高負荷。

但別急,你依然可以找到屬於你自己的最高負荷。

這個方法是將身體每個部位的組數控制在每周10組,然後慢慢增加,直到最高負荷。

比如一周練兩次胸,那麼在周一練5組胸,周四再練5組胸,這樣一來一周10組的胸部訓練就完成了。之後的第二星期變成一周12組,那麼周一6組,周四6組……以此類推。

需要注意的是,訓練方法要採取推拉腿模式,即推(胸、前束、中束、三頭);拉(背、二頭、後束);腿(整個下半身)。這種模式的方法才能將漸進超負荷發揮到極致。

具體方法為7周一輪迴。第一周10組,第二周12組,第三周14組,第四周16在,第五周18組,第六周20組,第7周22組。如果你依然能很好的恢復,那麼可以繼續增加組數,直到你的最高負荷。

怎麼判斷是否身體恢復狀態?

舉個例子,如果你上一周深蹲100公斤蹲了10次,這一周100KG卻蹲了8個。排除睡眠不足、飲食沒跟上等外部情況,就說明你達到了腿部的最大負荷,這個時候就要抽出一周的時間重新從一周10組開始。

到目前為止,我已經初步概括了漸進超負荷的方法,如果你還有什麼疑惑,可以在評論下方留言。

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關注和點贊我,謝謝~


推薦閱讀:

TAG:增肌 | 肌肉 | 健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