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9個月凈虧8.6億還要繼續補貼:瑞幸咖啡是在幫星巴克培養用戶?

日前金融求職與培訓服務商CareerIn披露瑞幸咖啡 B 輪融資商業計劃書顯示,今年前9個月累計銷售收入 3.75 億元,毛利潤 為-4.33 億元,毛利率為-115.5%,凈虧 8.57 億元。

瑞幸對此回應稱,全年虧損會遠大於這個數字,通過補貼迅速佔領市場是既定戰略,虧損符合預期,會堅持補貼 ?。

此言一出,引髮網友吐槽聲一片。不少網友質疑瑞幸咖啡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除了便宜還有啥,咖啡這種完全市場化的東西就不應該補貼,這也不是資本的玩法,早有失敗的前車之鑒。

不少人認為是瑞幸繼小黃車之後又一個資本遊戲,從價格角度考慮,利好消費者的,若從產品角度來看,前景堪憂 ,此外這種靠燒錢補貼的必須要有準入門檻和很高的護城河才有希望成功,狂打價格戰可能會把對手打跨,但咖啡行業是由財大氣粗的星巴克統治多年,後面還有costa等一堆游兵散勇跟著,瑞幸要考燒錢突圍難度太大。

科技邊角料發現,不少網友對瑞幸靠瘋狂燒錢換市場玩法褒貶不一,認為這種靠發補貼換來的用戶說沒就沒,沒補貼沒優惠立馬不買賬,建議瑞幸不要太理想化,廣大消費者人性沒你們想的那麼光輝,ofo小黃車總部的退押金排隊長龍就是明證。

此外也有人瑞幸的優惠力度過大可能會人廉價感,如果有朝一日回歸原價,不少人會感覺現有產品不值標價,單純靠補貼把競爭對手逼死,這種商業模式是十年前的了,建議瑞幸不要再浪費社會資源了。

摘錄部分觀點:

1:這種東西停止補貼,立馬就死。 除非把用戶變得喝了幾次之後再也離不開它的咖啡了,那得加點嗎啡才行。

2:一個賣咖啡的能虧成這樣,這哪裡是創業,就是個金融產品而已。炒完了,一地雞毛,說到底虧的是PE的錢,一輪接一輪,直到沒人接盤了,也就結束了。

3:一家新咖啡品牌想佔領市場,不是靠低價補貼,靠的是服務,口感,環境,檔次,品質,瑞幸之前朋友圈都是分享,領券,半價,看著就沒去買的慾望

4:瑞幸賺的是資本的錢,不補貼哪來流量,沒流量怎麼做市值,市值不大怎麼洗資本的錢?替他們操心賠錢的人可以歇歇了。

5:希望瑞幸堅持補貼,畢竟對大眾有益。萬一哪天扛不住了,大眾也不會忘了你,會幫你總結當初企業運營中的弊端和漏洞,進而成為MBA經典企業經營失敗案例。

筆者認為,瑞幸巨虧顯然是是互聯網模式做線下培養消費習慣的一種戰略虧損的打法,理想的燒錢建立的品牌心智是外賣咖啡首選,但很難,咖啡在中國消費習慣還處於階段性。靠燒錢得來的用戶會在企業沒錢的時候很容易遭到拋棄,產品本身才是留住用戶的關鍵。

通過瘋狂燒錢換市場的商業邏輯投資人顯然不會不懂,或者大家都清楚投資不能只看一時虧損,要看未來成長性。至於說中國咖啡市場根本沒開發,可能這也是咖啡和大蒜的問題,飲食文化和習慣真的能靠一兩杯咖啡就養成?,也許瑞幸最大的價值就是幫星巴克培養真正的咖啡用戶。

事實上,不少網友可能心操多了,瑞幸就是巨虧還是很受資本市場追捧。就在本月中旬,瑞幸咖啡宣布已完成新一輪2億美元B輪融資,由愉悅資本、大鉦資本、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中金公司等參投,投後估值達到22億美元。(完)


推薦閱讀:

TAG: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