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25)說一切有部思想(1)

我們首先要說明,說一切有部的發展歷程。

佛陀滅度後兩百年,從上座部分裂出說一切有部。因為他們認為,三世實有,故說為有部。

在犍陀羅形成了西方系,而在迦濕彌羅形成了東方系。

說一切有部,主要弘揚阿毗達摩,所以又被人稱之為阿毗達摩師。其代表作就是《阿毗達摩發智論》

這本書也是有部的立宗之作。隨後,有部論師也在解釋《發智論》的義理,導致著作篇幅越來越長。這個時期代表作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集有部思想之大成。

大到什麼程度?漢譯本兩百卷。為什麼會寫出這麼大篇幅的著作?

這就說明大眾部和上座部的區別。這部著作是在國王迦膩色伽一世的幫助下完成的。這屬於國家級學術工程,所以這就形成了有部思想的一個特點。就是它屬於精英化的哲學體系。這就和佛陀弘揚佛法的精神不符,這也是後來大乘佛教興起,極力批判有部的一個特點。

於是說一切有部一看,這個著作篇幅太大,於是就刪繁就簡,形成《阿毗曇心論經》。

然後,有部論師為了調和東西系有部思想的不同。作《雜阿毗曇心論》。

一般認為,這部分的有部思想為舊有部思想。

由於有部思想的體系化、經院化色彩明顯,雖然哲學體系很細密,但是也產生了僵化的狀態。

於是世親依照《雜阿毗曇心論》作《阿毗達摩俱舍論》,用經部思想去修正有部思想。

而這部著作導致有部論師的不滿,於是眾賢作《順正理論》批駁《俱舍論》思想。

這個階段就是新有部思想。

說一切有部在佛教中佔有非常重要的部分。佛教哲學分成四部分,

大乘空宗,小乘空宗。大乘有宗,小乘有宗。

小乘有宗指的是就是說一切有部。

有部思想最主要,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三世實有思想。

他們認為,一切法是三世實有的。

這裡的一切法指的是有為法,因為無為法無所謂是否實有。他是超越時空而存在的。

首先了解什麼是法?

法的梵文為,dharma。這是一個詞根拼接而成的詞。

詞根為,√dhr,他的意思是持有。

當名詞化以後,就是不變的法則。故而說能夠持而不失,這才是法。

進而推出,法是實有的,因為法是不失去自性。

用現在的話表述就是,能夠保持自身屬性不失就是法。

因此,有部的一切法,不是指我們能夠看見的所有事物。比如面前有一個瓶子,這個瓶子並不能屬於一切法。

有部的一切法,是包括這些部分,我們稱之為五位七十五法

當然這是《俱舍論》的分類,但是還是很符合有部思想的。他們引用《雜阿含經》記載說:

佛告婆羅門。一切者。謂十二入處。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是名一切。若復說言此非一切。沙門瞿曇所說一切。我今舍。別立餘一切者。彼但有言說。問已不知。增其疑惑。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

首先我們要探討,有部的有無論。也就是諸法,什麼是有,什麼是無?

他們把法的存在性分得很細,

有說五種:一、名有,謂龜毛兔角空華等。二、實有,謂一切法各住自性。三、假有,謂瓶衣車乘林舍等。四、和合有,謂於諸蘊和合施設補特伽羅。五、相待有,謂此彼岸長短事等。

1、名有,就是只有一個概念,概念背後毫無實體,如龜毛,兔角。

2、實有,一切法住於自性,則為實有

諸法離他性,各自住己性,故說一切法,自性之所攝

諸法若無自性,則無法,若有自性,則有法。怎麼的自性就有怎麼樣特定的法。

3、假有,指的是和合而成,比如軍隊,樹林。因為印度人相信,軍隊是假有,實際上只有軍人。樹林也是一樣,只有樹木。因此,任何法只能能夠分割,印度人認為他就是假有。

4、和合有,狹義定義為補特伽羅,指的是假有一個「主體」充當輪迴主體,但是凡夫執著它為實有,這個主體是依託五蘊而施設,因此人我只是一個假名,實際上也是無自性的。廣義定義為一切和合存在。

5、相待有,比如相待的存在,比如美醜、長短。

因此,可以這麼認為,除了有自性的事物是實有。其他一切,都是無自性的,

而這個有自性的定義,就引出了他的第二個思想,就是三世實有。

因為他們相信,如果你承認現在的事物是具有存在性,那麼他不可能突兀的出現,突兀的消失。

所以,現在的存在,延伸到過去,就是過去必須存在。延伸到未來,也必須存在。

說一切有部本宗同義者。謂一切有部諸是有者。皆二所攝。一名二色。過去未來體亦實有。

對於三世實有,他們說

如何立有三世差別。答以作用故立三世別。即依此理說有行義。謂有為法未有作用名未來。正有作用名現在。作用已滅名過去。

他指的是,法的存在性是三世實有,也就是永遠存在。但是依照作用,說有說無。因此有沒有作用是區別三世。

這裡的作用是什麼呢?因為我們經驗感知是萬物都在輪轉變化,你非說法體是恆存的。這就和感知不符,你就用邏輯去自洽(圓)。首先他們區分兩個概念

地云何?答:顯形色,此世俗想施設……地界云何?答:堅性觸,此是勝義能造地體。

面前的大地是施捨有,是假有的,是無自性的。但是地界,指的是四大種,他是存在的。

於是這就區分了本體和現象,於是他們說:

未來諸法集現在時,如何聚物非本無今有?現在諸法散往過去時,如何聚物非有已還無?答:三世諸法,因性果性,隨其所應,次第排立。體實恆有,無增無減,約依作用,說有說無。諸聚集物,依實有事,假施設有,時有時無

有人問:我們看到一切事物都是無常變化的,他都是聚合而成的,怎麼能說永恆存在呢?

答:一切法的法體是有自性的,他是永恆存在的,因此不能說他有還是無。而是本來有。但是依照作用,說有說無。

他們又說:

應說諸行自性無有轉變。複次有因緣故說無轉變,有因緣故說有轉變。有因緣故說無轉變者,謂一切法各住自體、自我、自物、自性、自相,無有轉變;有因緣故有轉變者,謂有為法得勢時生,失勢時滅……故有轉變。

因此,一切法都是有自性的,他們是恆存不變的,但是依照作用說有說無。

作用是

一切行皆剎那生滅,定無少法能從前世轉至後世。

那麼問題出現了?佛陀說斷掉煩惱解脫。那麼煩惱也屬於一切法,他應該也是永恆存在的。

如果永恆存在,我們怎麼能解脫呢?他們提出,煩惱是永恆存在的,但是煩惱的作用是說有說無的,因此只要煩惱的作用永遠不顯現,也就是煩惱不能生起作用,這樣一來,我們就表示斷滅煩惱了。

我們仔細看有部的思想,我們就能感覺到,我們似曾相識。在古希臘哲學家中,這種思想比比皆是,比如說巴門尼德說:

所以只剩下一條途徑,就是:存在者存在。在這條途徑上有許多標誌表明,存在者不是產生出來的,也不能消滅,因為它是完全的、不動的、無止境的。它既非過去存在,亦非將來存在,因為它整個在現在,是個連續的一。

他又說:

因為你願意給它找出哪種來源來呢?它能以什麼方式、從什麼東西里長出來呢?(它既不能從存在者里生出,這樣就會有另一個存在者預先存在了)我也不能讓你這樣說或想:它從不存在者里產生;因為存在者不存在是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的。而且,如果它來自不存在,它有什麼必要不早一點或遲一點產生呢?所以它必定是要麼永遠存在,要麼根本不存在。

這種本體論的思想,起源很早。在畢達哥拉斯學派,他們就認為現象界是變化無常的,但是數是永恆不變的。比如說,一棵樹他會倒塌,但是「1」永恆不變。

其實他是一種唯理論的傾向,就是將自身的數理邏輯獨立出去,認為這是世界的本體。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客觀唯心主義。而巴門尼德就是繼承了這種思想,形成了本體和現象割裂的存在論。

那麼佛教有沒有可能接受了這種思潮呢?

我們知道孔雀王朝的建立,就是因為亞歷山大退兵,而亞歷山大則是亞里士多德的學生。所以在西北印度,形成了著名的犍陀羅藝術。

而此時,還有一部很重要的經典,《那先比丘經》也記錄著佛教希臘化的歷史。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教史 | 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