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那些深刻的話,現在才懂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發現有些事只能自己知道

是在論文答辯結束的、等待答辯結果的時候嗎?

我記得那天上午十一點多,平靜的不像一個剛答辯完的博士

拿起手機跟爸媽視頻,一開始是報喜,說著說著,就談到了我和哥哥的不同人生:哥哥念書少,掙得比我多,是個月光,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我……原本只是向爸媽陳述一個事實,說著說著,就忍不住淚水在眼眶打轉,當時心裡的話是「我不想結婚,所以一直念書;我是同啊,所以一直努力地做好所謂當下該做的事情」。再努力有什麼用?念這麼多書有什麼用?還不是過得不好。還有心底里最真實的想法,應該都沒法跟爸媽說。他們是這世上我最親的人吶,可能一輩子都沒法知道最真實的我是怎樣、藏得最深的秘密是什麼

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意識到沒有「感同身受」

是一個人坐在桌前、明明一堆任務,卻還「無心於事」的時候嗎?

大概是跟自己最好的朋友都沒法交心,大概是在自己最親的面前都無法完全「做自己」,大概是我的敏感被觸發,大概是這樣?

有時候會想「人生苦短」,那些又算得了什麼呢?

推薦閱讀:

TAG:童年 | 心理學 | 心理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