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代表客家文化的儀隴米市壩一夜之間衰落了?

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創造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總和,包括語言、戲劇、音樂、舞蹈、工藝、民俗、建築、飲食等方面,客家文化既繼承了古代正統漢族文化,又融合了南方土著文化,加上長期居住在丘陵地環境影響,形成具有特色的客家文化,而客家人也被稱為是「丘陵上的民族」。

「去趕樂興場,米市壩壩會姑娘」,早年的樂興場米市壩,有藥店、戲台、食店……特別是樂興客家人看媳婦(客家人叫「對面」),一般都會選在米市壩的食店裡面,點幾個菜,請媒人和女方的家長吃頓飯,那就算是很有面子的了。稍微年長的人們都會記得「米市壩」這個響噹噹的名字和當時的名人和景緻,比如,修建百年之久的戲台,比如一直在包子鋪做工的啞巴,還有裁縫技藝精湛的鄭裁縫鄭公群。他們,見證了米市壩的興衰,儘管,今天已經物是人非。

說到米市壩的繁華,就不得不說說客家人的經商之道。

神秘的儀隴客家文化之繁華不再的四川客家之鄉的古街米市壩

在客家人看來,經商總是不如讀書的好,他們認為「讀書錢,代代錢;生意錢,日日錢」,因此,才有了客家人「耕讀傳家」的祖訓。即使是繁華的米市壩,真正做生意的商人,不是很多。大多數是來自各村或者鄰近的鄉民,他們一般都是銷售自家的農產品,就是那些有專門鋪面的商家,逢場的下午都是要下地干農活的。「上午忙開店,下午忙下田」,就是這些人的真實寫照。

對於大多數鄉民來說,來米市壩賣米面、雞鴨,稻穀、玉米、雞鴨蛋等等,不過是家庭需要用錢的一種選擇而已。在經濟非常拮据的時期,雞鴨蛋至少還算是一樣葷菜。當然,農村人還是不太捨得吃掉,畢竟,能用賣雞鴨蛋的錢去換一袋鹽或是一瓶醋或是一斤菜籽油,那都是很划算的事情。在農村,只要不是特別需要用錢,一般都不會賣掉下蛋的雞鴨的。當然,家裡需要用錢,賣雞鴨也算是一種比較划算的選擇,畢竟,雞鴨下蛋的話,就需要糧食餵養。在人都吃不飽的情況下,喂糧食給雞鴨吃,是比較艱難的選擇。

每逢陽曆2,5,8,那些準備賣雞鴨的農戶便早早地來到市場,佔一個位置,把裝雞鴨的背篼放在地上,等待買主,那就算是鋪面了。

神秘的儀隴客家文化之繁華不再的四川客家之鄉的古街米市壩

待到開場不久,前來米市壩的人逐漸多了起來。有前來探尋市場的,有打醬油的,有求醫問葯的,有跑江湖的「賈半仙」,還有在媒人的帶領下相親的男女雙方……這個時候的米市壩是最為熱鬧不過的了。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相算命,問卦占卜」「這個雞是下蛋雞,你摸嘛,蛋都是硬殼殼了」……人聲鼎沸,此起彼伏。這時候,負責收市場管理稅的鄭尚炯便一臉嚴肅地來到市場,按照地攤的「商家」,撕一張稅票,收稅走人。偶爾遇到還沒有開張的鄉民,便會向鄭尚炯求情「鄭大哥,我這不是還沒有開張得嘛,一會兒你轉來再收嘛……」「不得行哦,我這個錢是要上交的呢」……無奈之下,沒有揣錢的鄉民便向他人借錢交稅,然後繼續等待買主。

前來買雞鴨的,有單位的工作人員的家屬,也有其他鄉民。他們的要求不相同——買雞鴨來燉湯燒菜的單位的家屬們,一般都會選膘肥體重的雞鴨;而鄉民則會選擇骨架好或者「前途」的下蛋雞鴨。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各得其愛,歡喜歸家,而售賣雞鴨的鄉民賣完就要去買家裡需要的物品。中午時分,不管是否賣掉,鄉民都會離開市場回家,沒有賣完的,再過三天逢場還是會來趕場繼續處理,畢竟,「張口貨消耗大」。還有的鄉民則是選擇到楊氏包子店,要1籠小包子,烤2兩燒酒,慢慢品嘗,待到太陽下山,便慢悠悠地回家去,米市壩的商鋪大多數也關門閉戶了。

客家人的祖先來自中原,所以他們的婚姻禮俗深受古時風尚習氣的影響;客家人屬性成規,男婚女嫁定要"明媒正娶",才不為鄉閭譏笑。客家人的婚姻方式,都依照古制"六禮"。所謂六禮是:"說親,送定,報日子和送聘金,盤嫁妝,接親與送親,拜堂與吃面碗雞"。

作者:孫洪輝

推薦閱讀:

TAG:客家 | 客家人 | 客家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