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ast 咖啡烘焙雜誌| 行業|咖啡生豆購買指導

咖啡生豆購買指導(part 1)

SIGNED SEALED DELIVERED

Andi C.Trindle

翻譯:ty13(Farran Tang)

Roast

第一部分

「簡單放置,生豆買賣」行動是確保生產國,發貨人,進口商,貿易商或者經紀人得到咖啡原料經過烘焙分銷到各消費國。當然,精品咖啡並不簡單。過去的幾年來咖啡工業發生了很多的變革,比如烘焙商直接參与採購、拍賣和認證程序已經大大改變了生豆買賣。儘管咖啡工業不斷地進化,但是沒有變的是理解和操作生豆買賣程序所必須有的知識。

此系列的第一部分說明原產生豆的採購和解釋市場定價。第二部分的討論是闡明作為消費國成功的生豆買家需要清楚在適當的時間用最好的價格採購好的咖啡。

原產地賣家

如同任何一種產品的採購,生豆買賣牽涉到買主和賣家。但是在咖啡工業里有很多不同類型的人飾演這兩個角色,而在原賣家(咖啡農)和最終買主(咖啡烘焙商)之間又常常多出不止一個角色。

在所有的情況下咖啡生產者(咖啡農)都參與到最原始的銷售,因為他們提供產品――成熟的櫻桃。咖啡農可能持有大的私人地產而在另外一端他們可能是傾向於小塊土地然後和把豐收所得和其他已加入合作社的持有人聯營。咖啡旅程的開始從農場到杯子,生產者首先把莊稼賣給磨坊出口商或者在其中的任何其他平民,通常標上「中間人」或者「土狼」。

在生產者和出口商之間存在著的中間人的數量是由地理位置、教育水平和生產者的經濟狀況決定著他們是否能完全加工咖啡豆及是否能直接和買家接觸。規模大點生產者或者合作社可以運營自己的加工廠,他們中的某些人甚至有出口許可證,因此他們有能力從頭到尾管理櫻桃到咖啡豆精製和直接售賣咖啡生豆給進口商。

另外一方面,規模最小的生產者很可能沒有能力自行加工所以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都會把沒有精製過的櫻桃直接賣給加工廠,如果有必要的話,他們也會賣給中間人。中間人為咖啡豆從農場(或者附近路邊)到加工廠提供了便利。中間人提供了信貸和運輸,這些都是小型生產者沒有的。

發貨時加工廠一般會購買全部的櫻桃。售價通常是每公擔(100磅)櫻桃一美元;出品最高質量咖啡豆的加工廠只採購完全成熟的櫻桃而且會給個理想的價格。在某些情況下,保持獨立而且冠以特定的農場名字或者標誌的咖啡貨品在櫻桃發貨的時候可能會實行分批付款等咖啡豆賣給了買主之後才付清貨款。

其次,加工廠會用水洗和乾燥法或者在其中加入各式各樣的半水洗方法對咖啡豆進行加工處理。由於加工廠規模,能力及與買家的聯繫決定了加工廠可能或不可能保持咖啡豆乾燥和參與出口過程。如果加工廠沒有乾燥設施,咖啡豆會在到達買家手上前被再次轉手。

生產國時已經在物質意義上擁有和購買了咖啡豆。接著,這些進口商要負責把咖啡豆從生產國運輸到消費國倉庫或者直接到達買主工廠。這樣進口商付出的成本高於每磅的FOB(1)價格,其中包括海運費用、保險、利息。關稅和咖啡豆到達目的地前的所有費用。

腳註:

船上交貨(FOB)

在FOB條件下,賣方在咖啡豆上船前承擔所有財務和實際責任。咖啡豆裝運後買方通常付清全部貨款並接收所有上船之後一切財務和實際責任。

報價和合同

無論是賣方又或者是賣方,特別是在交易過程中在終端買家和消費國買家之間最終敲定的書面文件都大致相同。買賣雙方聯繫(無論是誰先聯繫對方)和買方向賣家詢問所需貨品價格,具體指出咖啡豆質量,總數量,裝運或者發貨時間,或者大致價格。相反,賣方體提供常規生產咖啡豆。

賣方根據他們自身能力(他們自己的存貨或者通過聯繫種植者或者加工廠安排採購)和運用信息準備向買方提供報價。典型的報價與本頁的樣本相似;如果報價被接受它們是一些被記錄在合同上相同的細節。

假設一個買家接受了報價,買賣雙方簽定了合同敲定購買(請見下面樣本):在雙方簽定了合同後,假設合同要求賣方提供貨前樣板,賣方就要安排寄出貨前樣板(PSS)以供買方確認。在某些情況下,樣板有可能馬上就能提供,又或者在其他情況下,在合同規定下的咖啡豆發貨前的數周或者數月(2)。

接下來出口商準備咖啡的裝運。這個時候的咖啡最有可能還在羊皮紙里,在運往發運港口之前需要經過去殼和分級工作。同一時間買方會訂好艙位把運送指示發給賣方。

運載咖啡的船隻。咖啡豆在到達收貨人國家碼頭之後經由陸運送到最終目的地,通常是進口商的倉庫,儘管有時候也會直接送到烘焙商買家的工廠。海關和其它商檢可能會拖長了收貨時間,通常咖啡豆在到達目的港後到送達最終目的地的時間一般是5到7天。到達工廠或者倉庫之後,咖啡豆會被抽取作為檢測樣板以確保和大貨樣板是一致沒有大問題(3)。至此買賣雙方之間的交易結束。

定價

理解生豆定價過程需要熟悉數個因素,包括國際經濟市場、原油市場和最近的對沖基金。定價過程是複雜的所以需要有自己解釋補充性書籍。儘管如此,這裡有一份簡單的定價入門,涵蓋了理解合同的基本術語。

差額定價Differential Pricing

咖啡生豆首先由原產地賣方(通常是出口商)定價然後一般以整櫃售出。這個價格經常是以阿拉比卡紐約C市場和羅布斯塔倫敦LIFFE市場為基礎的一個差價。

打比方一個生產國賣家提供瓜地馬拉薇薇高原豆價格是+40 09年五月紐約價。這意味著在合同價格定下的那天買方要支付40美分每磅高於紐約C市場五月價格。(5)無論是生產商或者進口商指定選擇的定價(指買方定價或賣方定價)然後會有所顧忌地跟隨咖啡市場在5月第一個通告日之前的任何時候確定合同。當定價被叫出(只出現在開市和交易時段),最後的合同價是由差價加上市場價格定下來的。比如瓜地馬拉合同是賣方在市場價格為$1.2880時候定價,最終價格則是每磅1.69美元。

從邏輯上說在賣方定價合同里,生產一方的賣家在等待咖啡市場的價格上漲到他們期待的最高水平後才作出定價以便能獲得理想中的最高價格。相反,買方會在下跌到他們預期最低位置的時候才確定價格。傳統上說產地合同一般是賣方定價而國內合同是買家定價。

出口商等待最高位時定價(購入市場)而烘焙商則試圖在最低位定價(售出市場)。這些交易是互相沒有關聯但會隨時發生在合同建立和第一個公告日之間,日期或者咖啡貨主的持有權的變更,無論是那個先發生。

在這種情況下嘗試預測市場,最大限度地提高最終定價格的賣方,盡量獲得市場最低定價的購買方是一個在最好情況下受過教育的猜謎遊戲。最近我們都認知到市場不是總是被預測到。更沮喪的是這個過程並不保證足夠的覆蓋生產成本或者咖啡質量。咖啡首先是以差價被售出以供所有人的成本,加上一個合理的利潤來提供服務和質量。但是由於咖啡市場不可預測的變更會導致使用這一辦法的生產者折本。咖啡生豆買家和賣家真正能作出最佳的決定是通過運用所有可用信息和在成敗當中吸取的經驗。

完全定價Outright Pricing

當咖啡豆是以直接價格售出時,比如$1.85每磅,這就叫完全定價。與差額定價不同的是完全定價允許最終出售的預測和銷售時的購買價格。這裡顯而易見顯的優點就是原產地一方的賣家能夠確定回本及理想地賺取合理的利潤而買家也能確定他們購買的貨品之成本以確保他們賣給最終客戶時的利潤,無論是進口商賣給烘焙商又或者是烘焙商賣給他們的顧客戶。

目前為止在這個系列裡我們已經闡述了咖啡如何從產地農場開始其旅程以及在咖啡從一個地方運送到另外一個地方的過程中有什麼人參與。我們也討論了報價、合同和生豆定價。

腳註:

2. 很多咖啡豆在加工前就被售出,甚至在豐收期間以確保某些特定農場(等級及其它)的利益。這就是為什麼樣板確認的指派在合同里是如此重要。

3.到貨樣板和船頭板(大貨前樣板)很少會出現不一致或有有瑕疵。最快的情況是買方可能拒絕接受全部的貨品和要求退款。最佳的情況是買方可以二次出售或者使用這些咖啡豆和從出口商處拿到折扣。如果雙方未能協商好解決辦法,這就須要通過仲裁解決糾紛。

4. 差價經常與特定等級的產地咖啡豆相一致。因此比如,所有瓜地馬拉特硬豆貨品無論哪一個賣家的都會很相近的差價。然而在精品咖啡里,質量出名並高於平均水平的咖啡豆能在買賣雙方同意的前提下獲得更高的差價。這個差價根據實際情況變動。

5. 價格定位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方式:字面意思的第二次價格定位,確定價格當天市場收市價格,或者當市場到達某一特定價格前提前自動明確的價格。

全文完

baristacn.com/forum/vie

(英文原文由blankzhou提供)

cbccoffee5769.t16.ltd/d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TAG:咖啡 | 咖啡豆烘焙 | 精品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