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最好的教育在路上

文 / 馬丁 來源 / 研學頭條

1

體驗多元文化 孩子的另一種成長體驗

韓國作者朴善娥的《最好的教養在路上》,記載了作者辭掉工作帶著7歲的女兒在英國、土耳其、希臘、埃及和德國旅遊80天的所見所聞。這是一本簡單的書,寫的並不美,有點像流水賬。這是一本很美的書,母親帶女兒旅行在路上,每一次際遇就是一次歷練,每一次歷練都讓心靈起航。

一路上,作者與她的女兒看到了各種美麗的風景、領略到世界美好的人們,有溫情善良,熱情可愛,也發現了落後貧窮的無奈與掙扎。她們,用身體和靈魂去領略,領略這個世界的各式滋味。靈魂在這樣的行走中得到凈化,女兒變得更加自由歡暢了起來。遇上了溫良熱情的人們,她們的心充滿了溫暖感動和不舍;而面對那些有欺騙行徑的人呢,她們則已學會了寬容和理解。

研學就是這樣一種存在,讓你真實的去觸摸這個世界,在旅行中得以學習思考,去品嘗各個地域的美食;去看各具特色的建築;體會不同的宗教現場,了解不同的信仰;聽著不同的方言;體會著不同的氣候;甚至是空氣中瀰漫著不同的味道。了解世界的方法有很多種,學習也不僅僅只有一種方式。研學旅行便是「行萬里路前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中閱人無數,行萬里路後思索回顧。」

2

傳統文化下的「中國式研學」

學校帶領孩子們走出校園受到家長的青睞,但並不是所有學校都有這樣的教育理念。研學,是優質名校的標配,但卻是普通學校望眼欲穿的奢望。就研學存在意義而言,無論是學霸還是普普通通的孩子,都是汲取知識、認識世界的最佳方式之一。

名校是學霸聚集地,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名校的光環永遠在閃耀著,連校服都寫滿了榮譽,讓不少人心神嚮往。

名校擁有最優質的教育團隊資源和最廣闊的平台,為孩子們提供最佳學習生活環境以及各種認知社會的途徑。北京二中校長鈕小樺說,二中最可貴的是學科之外空氣養人的辦學理念的貫徹。社團、交流、研學等方式讓孩子們在展示自己開拓視野的同時,還能認識到學校以外的世界,體驗文化的多元化。

其實在北京,很多優質學校都會組織學生走出校園研學,學校越來越重視對學生人格的建立以及培養學生對世界多元化的認知,青少年時代是人生中尋找自我、建立自信、培養獨立人格的黃金時期。研學,不僅能培養青少年學習其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還能開闊眼界和拓展人際關係。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文明素養和文化寬容精神,增進對不同文化的認識和尊重,也使他們能夠更好地認識和傳承,本民族和本土的文化與歷史傳統。

就國內研學熱門地點來說,線路大致分為兩種:文化古都和紅色經典。南京、西安、無錫以及江南一帶,是學校們青睞的文化古都勝地;西柏坡、長沙橘子洲則是紅色經典路線的標杆性地點。這些熱門勝地的教育體系架構已經很成熟,既有歷史傳承文化的寄託,還有與當代文化的融合,這對於90後00後來說,是很容易接受的。

拿揚州來說,位於揚州西北部的瘦西湖是不容錯過的研學打卡點之一,六朝以來即為風景勝地,清乾隆時期盛極一時。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長堤春柳、四橋煙雨、徐園石壁流淙、靜香書屋等在書本古詩詞中所描寫的景色全部納入眼底,古代詩詞韻味的主體與揚州的新潮流相結合,孩子們對於詩詞的理解更加的清晰立體,讓「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不再單單是語文課本里的一句詩詞,而是包涵無盡詩意和美麗的真實場景。

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紅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汪沆《瘦西湖》

「吃貨」盛行的年代,看著課本中的課文語句就能流出口水,汪曾祺在《端午的鴨蛋》曾寫道 「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鹹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硃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

北宋詞人秦少游把高郵鹹鴨蛋送給他敬仰的老師蘇東坡大文學家袁枚說: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多油大作家汪曾祺在《故鄉食物》里說:」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

"我在北京吃的鹹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麼鹹鴨蛋呢!」

作者將自己的生活活靈活現的寫在文中,讀書的娃娃卻只能咽著口水儘力去體會其中的美味和文化。其實在研學中,地方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美食中感受文化,將課本網路上平面資料拿到現實總進行比對體驗,這樣的方式更容易讓孩子們感受一座城市的氣息,接受城市文化的多元。

3

國外修學旅行:行走中的「必修課」

研學,在世界各國、各民族文明中,最為傳統的一種學習教育方式。聖經中記載的東方五學士,祝賀耶穌基督誕生的故事,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的遊歷,都透露出古代東西方遊學交流中,所蘊涵的豐富信息。

而中國民間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研學對人格養成和知識形成的重要作用,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增進弟子的學識,培養弟子的品質,開闊眼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更是中國傳承至今家喻戶曉的教育古訓。

離開父母,遇見自立;打通歷史,融合不同文明過程,通過研學可以在國內和國際、傳統和現代之間找到融合點。不觀世界,哪來的世界觀?

所謂研學,是外出旅遊學習,各個國家的文化不同,,所以在遊學方面所追求的也各有差異,像北歐一些國家,研學更注重對孩子獨立能力的鍛煉;英國、德國的貴族子弟到法國和義大利求學的「漫遊式修學旅遊」,「學」至少要佔到40%的比例,而且「玩」的設計也需要和學習內容相關,這樣才能達到游中學、學中游的效果,這也可以視為近代修學游的開端。

就美國而言,研學已經發展的十分成熟了,美國的研學課程更注重的是打開孩子的眼界,比如跟亞洲的交換項目,實際上他們都很喜歡這種形式,他們可以把外面的孩子帶到美國來,同樣他們也可以把美國的孩子帶出去。通過這個活動,能夠打開美國孩子的眼界,讓他們去了解更多國家的環境文化,實際對他們來講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美國戶外營地孩子的日常)

日本是亞洲最早推行研學制度的國家,大概從明治時期開始。在日本,遊學被稱為「修學旅行」,起源於1946年的這項活動是日本學校最具特色的活動之一,發展至今已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日本明文規定,從小學到大學的各級教育必須開展國內、國外的修學旅行,以此來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大視野、增長閱歷、增進交流、鍛煉意志、培養團隊精神。修學旅行作為非常重要的一環,已經被納入日本國民教育體系中。

(修學旅行發展至今成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隨著一代代的日本中小學生在修學旅行中接觸自然、感受文化、了解社會、體驗成長,修學旅行已經成為日式教育乃至日本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到現在,已經成為日本全國小學、初中和高中(包括公立和私立)開展的國民性活動之一。在日本人之中,很少有人會說「沒有參加過修學旅行」。

在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且聽風吟》中就有這樣一個細節:主人公回憶起在修學旅行中幫助女同學找到隱形眼鏡,女同學因而借給其一張珍貴唱片的往事。實際上,在日本大量的小說、名人傳記等文學作品以及影視、戲劇作品中,修學旅行都是經常出現的篇章和橋段。

4

最好的課堂在路上 研學之路未來可期

人的一生中,有一個勁敵需要我們去消滅,它的名字,叫做「狹隘」。狹隘,會使一個國家閉關鎖國,使一個民族變得夜郎自大,會使一個人自以為是。而這些所導致的結果呢,則是落後,狂妄,愚昧。

那麼,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多元價值觀呢?一是閱讀,二就是出去走走。讀萬卷書,不能死讀,那是獃子;行萬里路,也不能白行,那是郵差。讀書,要學會思考,研學,也要深度體驗。兩者結合,才會真正發揮作用。

在尼泊爾,可以看到居住簡陋、穿著樸素的人們,每天早上起來,帶著滿足的笑容,去拜神和祈禱;在日本,你可以根據列車到達的時間,來校正自己的手錶;在法國,你也會預約了一位司機,遲到一個小時,還溫柔跟你說別著急。這些,就是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不同風俗的人們的真實生活。這些,所有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來自對方的動作,對方的眼神,對方內心的交流,都是無法在家裡和學校能體會到的。

研學,就是這麼一個無法替代的成長課程。家長會發現在短時間內,孩子會有很大的改變,這就是遊學的價值所在。「教育不在於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於按其所未行而行。」遊學是為讓我們的孩子也能擁有更多自我選擇的機會,未來的事業是他們自然的選擇。將來他若可以從容淡定地做自己熱愛的事情,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定會感謝年少時代有這樣的機會走出世界,走進內心。

文章整理至公眾號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推薦閱讀:

TAG:成長 | 旅行 | 課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