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三論宗的中道佛性義

漢傳佛教喜歡講佛性,往往把它與如來藏清凈心合在一起說,成為了一種特色。三論宗也說佛性,這和印度中觀就不太一樣了,因為龍樹不說佛性。但仔細考察三論宗的佛性義,發現它和漢傳的其餘宗派的講法大大不同,反而的確是繼承了龍樹中觀學的根本意趣。

《大乘玄論》中,吉藏列諸師佛性義,共十一家。

第一家(莊嚴寺僧旻),以眾生為正因佛性,以佛性不離眾生故。對此,《玄論》的評論是,經論中說有眾生相即非菩薩,有眾生者皆是妄想,既是顛倒妄想,怎會是正因呢?

第二家(定林寺僧柔),經雲,不即六法不離六法,(以五陰與假人合為六法),故以六法為正因佛性。《玄論》對此的評論是,若不離六法言六法是佛性,那麼不即六法豈不是說六法不是佛性嗎?自相矛盾,你們這些人是怎麼讀經的?

第三家(開善寺智藏),經雲,凡有心者,必當得無上菩提,故以心為正因佛性。《玄論》的評論是,經中是有這樣的話,但經中還有說,心是無常佛性常,這你們怎麼沒看到呢?所以心也不是佛性。

第四家(中寺小安),以神識有冥傳不朽之性,為正因佛性。《玄論》的評論是,第三家心既不成,你家冥傳不朽也是同樣的道理。

第五家(光宅寺法雲),以避苦求樂為正因佛性,以眾生無不有避苦求樂之性故。《玄論》的評論是,有佛性,所以才有眾生避苦求樂,避苦求樂是結果,怎會是正因?

第六家(蕭衍,靈味寺寶亮),以真神為正因佛性。《玄論》說,我嚇傻了。

第七家(地論師),以阿梨耶識自性清凈心為正因佛性。《玄論》說,莫說六識七識八識九識,就算有百千無量諸識,皆非佛性,因為這都是有所得,佛所不見。

第八家(竺道生),佛性是當果之理,故以當果為正因佛性。《玄論》說,古舊諸師多用此義。但是,這是始有義,若是始有,就是有為法,有為法無常,不得為佛性。

第九家(靈根寺慧令僧正),以得佛之理為正因佛性。《玄論》說,這是慧令自創的說法,他的老師我知道,是說心是正因,教出的徒弟卻有不同的說法,這個老師當的真是失敗啊。

第十家(小亮法師),以真諦為正因佛性。《玄論》說,你去問小亮去,他這個說法哪兒來的?出處不明,不能用。

第十一家(攝論師,北地摩訶衍師),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佛性若是空,那麼有豈不就不是佛性了嗎?佛性是空與不空,所以,以中道為佛性,不以空為佛性。

吉藏最後總結,通論十一家,都說有成佛這麼回事。錯了,這都是有所得見。

有人問,那你三論家以何為佛性呢?

吉藏說,一往對他則須並反。

他說有是佛性,我就說無是佛性。他以眾生為正因,我就以非眾生為正因。他以六法為正因,我就以非六法為正因。乃至他以真諦為正因,我就以非真諦為正因。他以俗諦為正因,我就以非俗諦為正因。

吉藏說,以上是因病施藥,但如果直論佛性,那麼只要說非眾生是正因佛性就好了。原因是,眾生就是非眾生,本來沒有眾生,因教化方便而說眾生。這裡的眾生,不能說它是有,不能說它是無,不能說它是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如果認識了這樣的眾生,正因佛性義就已經具足了。六法乃至真諦第一義空乃至一切法,也是同樣的道理。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