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外境與自性

眾生所認知的世界,皆為根塵識三者和合幻化而成的產物。對於每個眾生而言,其實根本不存在「絕對」的「客觀世界」。眾生所認知的世界,實乃「客觀世界」在自心中所映射的影像——這個影像,並不是「客觀世界」客觀如實的翻版,而是經歷了外緣和內因的無數次加工組合,所得出的被改造過的版本。

我們所認知的這個「客觀世界」,其自身緣起無自性,再經由了前七識的改造過程,早已經面部全非,不是「絕對」的「客觀的客觀」,而是每個人「相對」的「主觀的客觀」。

而眾生的因緣各異,因此,萬千眾生,便有萬千世界。每個眾生,都生活在各自獨一無二的「主觀世界」中,並將其誤認為是真實絕對的「客觀世界」,並執此「客觀世界」為實有,而起妄想、分別、執著,導致無始劫來,在六道中輪轉不息。

昨天晚上,我拿起一面鏡子看自己,看著鏡中的自己,我在想:「這是我真實的面貌嗎?」,然後,我喊來我愛人,讓她看看「真實」的我,再看看鏡中的我,然後我問她,這兩個「我」,看著是一樣的嗎?

她說不是,她說她眼中的我,看起來比鏡中的我,要「帥」一些——或許是因為平日看慣了「真實」的我,所以當她看著鏡中的我,總感覺有點彆扭。

當時我就想:這麼多年來,藉助著鏡子、照片等外物,我一直理所當然、且習以為常地以為我知道自己長什麼樣。

其實,我從來都不知道自己真正長什麼樣!因為從鏡子或者照片中所看到的我,早已經不是我的「本來面目」。我在鏡子或者照片中,所看到的那個「我」,不但是反的,而且還會受到光線、角度、透視、色彩、視力等外界因素的影響,從而受到各種程度的扭曲。

原來,我,從前未曾,將來也不可能看到我的「本來面目」——而這裡的這個「本來面目」,還僅僅只是原本最簡單明了的「色身」的「本來面目」而已,還遠非「心靈」和「業力」層面的「本來面目」!

如果我對自己色身的認知,都是如此虛幻不實,如此被加工扭曲過的,那麼,我所認知的一切外境內境,一切的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一切的人事物,一切的是非好惡,一切的喜怒哀樂,一切的悲歡離合,一切的一切,又怎麼可能真實不虛呢?!

今天下午做功課時,我看到了這一點!我終於明白,原來,一直以來,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我的喜怒哀樂,我的是非好惡,一切的一切,原來都是在圍著一個「虛幻的假象」而打轉,而我自己卻茫然不知而樂此不疲,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如痴如狂,自導自演,自作自受……

而這一切的一切,不過是根塵識和合而生、心妄執分別而起的影像而已!不過是「能知」的「對象」(所知)而已——而這個「所知」,在被「能知」所認知到之前,便已經過了無數次加工和改造,早已面目全非!

「所知」,是無常變幻的。而那個「能知」,則是如如不動的。凡夫的起心動念,皆是隨著那個「所知」的內外境而起舞,故內心煩擾妄動不息,不得清凈自在。

而聖者的心,卻能安住於當下那一念心性中——這一念心性,便是那個面對無常變動的「所知」而如如不動的「能知」——當下一念之間,如果你的心,能夠安住於此如如不動的「能知」上時,你的心便與道相應,便與自性相應。若念念之間都能夠如此,則念念之間你的心都與自性相應,故二六時中,便得無上清凈自在——故現前一念心性,便為契入自性之捷徑秘法。

最早的時候,這個「能知」,已是我的認知極限——那個時候的我,已經可以很容易(很清晰、很頻繁)體證(不光是認知,而是體證)到那個「能知的心」,但我卻很難想像得出,還有什麼東西是能夠在「能知」之上的?

直到前陣子(大約半個月前),我開始體悟到了「能知」之上的東西!

打個比喻:彷如一面鏡子,能映射出鏡子前面所有事物的影像——那面鏡子,就是「能知」。其中的影像,便是「所知」。

之前的我,只能認知到這面鏡子。但現在,我能夠看到這面鏡子(姑且名為鏡1)背後,原來還有另外一面鏡子(姑且名為鏡2)!

我開始體會到,在這個「能知」(鏡1)的背後,還有一個能知此「能知」的「能知」(鏡2)——鏡2能夠照到鏡1,但鏡1不能照到鏡2。

而且我還體會到:相對於鏡1中的影像(所知)而言,鏡1(能知)是如如不動的!但相對於鏡2而言,鏡1卻是無常變動的,而鏡2則是如如不動的!

當我能夠體證到鏡2的時候,我很快就體證到,原來在鏡2後面,還有鏡3,鏡4,鏡5,鏡6,鏡n……

我還發現:後面的鏡子可以照到前面所有的鏡子及其鏡中的影像,但前面的鏡子卻照不到後面的鏡子及其鏡中的影像。

當我這麼一直探究下去的時候,我發現,我找不到最後面的那面鏡子——猶如數學中的無窮大和無窮小,你無法找到最大的數和最小的數,在這裡,我也無法找到最後面、也是最初的那面鏡子!

然後,在那無窮之處,我隱約感受到,其背後,是一片廣闊無垠的虛空——所有的鏡子,所有鏡子中的影像,都是從此虛空中而生出……

於是,我想,這個「虛空」,是否就是傳說中的「自性」?——我所說的這個「虛空」,並非「相上的虛空」,而是「體上的虛空」。

我個人認為是,但我不確定!

之所以提到這段,是因為,如果我以上的認知沒錯,如果那個廣闊無垠的「虛空」真的就是「自性」?!那麼,我就能夠理解、甚至是體證到:不光是那個「所知」(主觀的客觀世界),是虛幻不實、緣起無自性的!

就連這個「能知」(鏡子),也是某種無常變異、層層疊進、緣起性空的產物——而此「能知」(鏡子)和「所知」(鏡中影像),都是從那個自性的虛空中所生出來的產物!

當我體悟到這個「空」(緣起性空)時,我同時也體悟到了那個一(一體不二)!

因為,如果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心的影像,都是自性幻化而成的產物,那麼,外身(山河大地,花草樹木,人事物),與我的內身(色身),便都是「自性之母」的「孩子」——內身與外身,則是一身;我與眾生,則是一體同胞——甚至,母即是子,子即是母!

這便是「不二」!

因為「緣起無自性」,因為「一體不二」,故「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故超於「二元對立」而進入「一體大同」。

或許,

這便是莊子所謂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亦是佛家「明心見性」的境界——以一顆「明心」而見「真如本性」!

當今天下午我體悟到這個境界時,一開始我還很新奇、很興奮,但過了不一會,心就變得很平淡,甚至有點沒什麼大不了的感覺!

因為,我發現:體悟到這個境界的心情,和發現新大陸的心情,完全不一樣!

後者是發現一個新世界的「創造性」的「不平常」;

而前者則是發現一個「本來如此」的「平常」。

但我發現:體悟到這個「空與不二」的境界,並不能讓我立刻變成超人,我也不能立刻把內褲穿到外面然後飛去拯救世界……

外面的山,還是那山;水,還是那水。一切都沒有變,但一切又都變了——因為我看這個世界的心開始變了!

從「空與不二」中,我收穫到的,無他!

唯有「放下」二字!

一切的苦,皆源於「放不下」!

一切苦的止息,皆源於「放下」!

放下什麼?

放下對這個幻化而成、妄想分別而生的「世界」的執著!

當我體悟到這些時,我在想:「這一切,或許僅僅只是我的認知。我不知道,當遇到境界時,我所認知的這些東西,是否能夠有力量起作用?如果不能,那這些認知於我又有什麼真正的意義呢?」

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發生了!就當我冒起這樣的念頭之後,沒過一會,屋外忽然傳來一陣喧嘩……貌似是隔壁有人在吵架。隔壁鄰居扯著大嗓門在嚷嚷著什麼……

因為我所居住的環境平時很安靜,所以這樣的喧鬧聲,是非常突出的,我當時還正在做功課的過程中,如果換成以前,我的心肯定立刻就跑到外頭的喧鬧中去了——因為這顆心,是那麼的喜歡熱鬧,喜歡獵奇,哪怕是無聊八卦的吵架,也會令他興奮莫名。

但這次不一樣了!當聽到喧鬧聲的頭幾秒鐘,我的心確實被突如其來的吵鬧聲吸引過去了,但同時,我的覺性(鏡2)也立刻升起,看到我的心(鏡1)跑到外面去了……然後幾乎是一念之間,我的心便回到了當下,安住了下來!!!

如果是以前,我也可以通過強力打壓的方式,把心從外頭的喧鬧中拉回來,但那樣做的後果,便如同用一根繩子把猴子綁在樹樁上,猴子雖然跑不出去,但絕對是躁動不安、人在曹營心在漢。

但這次不一樣了,我沒有刻意去打壓,沒有刻意去把心拉回來,而是,一念之間,心,他自己就跑回來了,然後安住在當下,沒有半分的勉強,自然而然……

這時候,我才真正感受到,剛才我的那翻體悟,或許不光僅僅只是認知層面的「知道」,而是似乎開始真正有一點力量了——或許這個力量還很微不足道,因為剛才這個外緣的考驗太easy了,但,的的確確,是有一點力量了!!!

然後,接下來做功課的過程,我便帶著我剛剛關於「自性、空、不二」的體悟去繼續用功——其實上面說了這麼多,打了這麼多字,但這些體悟,實際上所完成的時間卻很短,功課也才剛剛做了一點點——然後,我發現,今天做功課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了!

那個我之前認為是核心的「空」,其實僅僅只是「自性」的「相用」而已! 「自性」這個「體」,才是真正貫穿所有法珠的「線」啊——因為,「空」「有」都是自性的「相用」而已!

簡單舉三個例子:

1:忍辱波羅蜜

凡夫因為有個「人我之分」,便落入一個「二元對立」的世界,所以便有「榮辱之別」。即使修「忍辱」,也是勉強用一個「忍」字去「受」那個「辱」——這裡的「忍」,其背後便是「受」!

後果便是:忍得一時的風波,換得一時的浪靜,但在「心房」中卻留下滿屋的「垃圾」(煩惱、不平、抑鬱、悲憤)……當這些垃圾日積月累到一定程度後,這個「心房」便臭不可聞、發生病變而轟然倒塌——大部人人「忍」的背後,其實便是「受」——他「忍」了多少,便「受」了多少!「受」到一定程度,那個「心房」,就「受不了」而轟然倒塌了!

而當一個修行者明白 「一體不二」的境界之後,他當下便可超越「二元對立」的世界:

沒有了「我他」,何來「榮辱」?

沒有「榮辱」,何來「忍與不忍」?

當他明白「緣起性空」「一切萬法皆由自性所變現」的境界之後,他便可坦然面對一切的境界!

因為「法爾如是」!

因為「存在即是合理」!

因為「一切的發生,都是正常現象」!

因為「一切的現象,緣起便生,緣滅便亡,無常變幻,當體即空」!

2:凈戒波羅蜜

因為有「染污」,才有「清凈」。

為了尋一個「清凈」,才立一個「戒」。

若立一個「戒」,便有「持戒」與「破戒」。

而自性不垢不凈!

不垢不凈,何來「持戒」與「破戒」?

故離於自性,則處處是戒,時時是破戒,如履薄冰而常過失。

若住於自性,則處處是清凈,時時在戒中,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3:自性念佛

念佛時,要與自性對接,我的理解是:

若於心外念佛,此心外之佛則為相。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故若於心外念佛,則此心外之佛相,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

此等念佛,乃於福田處用功,所得為「福德」。不過種點善根,不得究竟,須待他日於他方,仰賴他力,再尋成就。

因一切眾生,皆具佛性,自性即佛。

故真正的念佛,應於心內處念,於自性中念。

此時,一念即應,一念即佛。

念念之中,句句佛號,皆為喚醒自性佛故。

此等念佛,乃於心地處用功,所得為「功德」,只在今時今處,不待來日,不假他力,當下便成就。

我對凈土法門不了解,我也沒念過佛,這段闡述,純粹是我基於當下的個人體悟,去理解念佛的意義,如果有謬誤之處,還請方家指正。

踏破鐵鞋無覓處——騎驢找驢一場空。

得來全不費工夫——低頭便得好容易。

我思來想去,佛法的八萬四千法門,所朝向的,不外乎是解脫!

而解脫,歸根結底,不外乎一句話:

因為瞭然,所以釋然!

P.S.

以上,是去年我寫的一個禪修體會,記載了當時我對於「外境」和「自性」的探索和體會。

白雲蒼狗,歲月悠悠,不知不覺間,已過去了約莫半年的光陰........

那段時間,一直陷入「外境有無」的困惑糾結中,看了大量的文獻資料,但眾說紛紜,各執一端,無有定論。

當你在這裡找到關於「有」的理論體系時,你總能在那裡找到關於「無」的理論體系。

當你在這裡找到一個權威,你總能在那裡找到另一個相反的權威。

看的越多,反而越迷惑。內心彷徨無助,彷彿暗夜前行,不見曙光......

後來雖然有了一點「突破」,略有一點心得體會,但,這非但不是終點,反而僅僅只是起點。

因為,我越來越發現:一時的偶得,其實代表不了什麼!

真正的關鍵,其實在於一個「守」字!

能不能把這個「偶得」,守住了,不失掉,不斷掉? !

能不能綿綿密密地「守」下去,將這個「悟」與「得」,最終與自己融為一體,然後在日常生活的行住坐卧中,隨心所欲而不逾矩,率性而為卻不離道?!

所謂「時中」,所謂「里仁」,所謂「抱一」。

所謂「民鮮能久矣」。

誠哉斯言也!

我的一些「感悟」,

最多還只是第六識下「解悟」的產物。

而第六識乃是「審而不恆」,

其中所 「得」,宛如流星划過天際,

雖有剎那之美,而無永恆之實,

故當不得真!

另外:

修行之路,固然需要「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為學日益」的過程,

但終究還是要回歸於「為道日損」的「內證」!

許多東西,是唯證方知的!


推薦閱讀:

TAG: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