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我為什麼不看好「拼多多」

實話實說,我是不看好「拼多多」的,倒不是因為它「low」,也不是因為它「假」,只是覺得它沒什麼用,沒什麼價值。

「拼多多」的用戶被人指責消費能力較弱,愛貪小便宜,支持數據為用戶多來自三四線城市,但隔段時間,用戶數據又顯示一二線城市用戶規模也不弱,來來回回對用戶畫像沒個定論。我倒是覺得被淘寶教育過的我們,一門心思貪小便宜的還真不見得有幾個。

沒事去看了場電影,喝了杯咖啡,心裡暗想,「不行了不行了,太費錢了,…………來來來,拼個單,人家也是勤儉持家的寶寶」,懷著這種「贖罪心理」的用戶估計也不佔少數。就算除了「贖罪」這部分人,難道不是越不在乎這點小錢的人越願意嘗試嗎?社交社交,大家玩玩而已。

說到電商,就不得不提淘寶。淘寶最初不過是網路上的雜貨市場,當時移動支付還沒有發展,支付並不便捷,物流也遠沒現在強大,但它還是一步步發展起來了。究其原因,它將門類豐富的商品無差別的展現在人們面前,無論是北上廣這種大城市,還是某個犄角旮旯里的小地方,淘寶一視同仁,試問,還有比這更有效率的打破地理限制的方式嗎?對生產者,不用租營業房,卻能面向全國消費者的小市場,同樣是有著無比吸引力的。

時過境遷,消費者富裕了,開始追求商品品質了,京東趁勢而起。京東的成功也有產品選的好的原因。那段時間,是真的電子產品變成"消費品"的時間,加上電子消費品廠家少而精,不能說各個豪門吧,「高大上」的形象還是妥妥的,京東藉此樹立了「品質」、「真貨」的口碑。運氣加上實力,京東崛起了。但京東的真正成功,還在於其對物流配送環節的投資,規模起來了,效率有口皆碑,成功也就順理成章了。

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巨頭的崛起,要麼是滿足了大眾的需求,要麼是打破了原有的價值分配體系,要麼是兼而有之,但共同的,它都應該是更有效率的。

淘寶將自己變成了全國最大的小市場,而京東革了經銷商的命,除了時勢,更在於他們更有效率的滿足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需求。但他們也有著截然不同的一面,淘寶成長於亂世,當時行業集中度不高,正是大眾創業的黃金時代,而京東的成功,更多的代表了行業集中後的市場現象,大企業大品牌的產品通過高曝光度吸引了消費者的大部分目光。

淘寶當前是尷尬的,行業集中度變高,大品牌大企業依靠曝光度吸引了大部分消費者,曾經在淘寶上活躍的小生產者在面對全平台比價的壓力下,面對大品牌的絞殺下,內部又不時的上演「劣幣驅逐良幣」的戲碼,導致平台假貨、劣品充斥,小生產者已經幾無空間。但淘寶在商品流通上,確實是藉助互聯網的一次成功嘗試,對消費者,極大的豐富了購物清單,不出家門就可以享受全國各地的產品;對生產者,擺脫了傳統銷售渠道的限制,極有效率的將自家產品推向全國。而京東,作為最大的「經銷商」,去搭建了(也只有它有動力去搭建)高效率的倉儲物流系統,進一步將商品流通規模化效率化,當前,這也成了京東的立身之本。

回到這次的主角,「拼多多」座享微信和移動支付的紅利,以及物流發展的大便利,開啟了狂飆模式。但這到底是發掘了新的消費需求,還是所謂的開啟了「社交電商」的新模式,抑或只不過是大眾的一次行為藝術,相信沒有人能說的清楚。

各大電商留給「拼多多」的市場是什麼?翻來想去,還只有生鮮產品算的上。生鮮品不是沒人做,但還沒人做的好,障礙來自於多方面。首先由於時令和保鮮特點,其運輸儲藏成本是極高的,這就導致其產地覆蓋區域是有限的,突破不了區域限制,其相對傳統的批發商就不具備優勢;其次生鮮品的批法商模式下,批法商本來就承擔了價格風險,模式本身就是一個風險分擔的機制,「拼多多」這個巨型批發商(多數生鮮品採購均需要現款現付)是否風險過於集中。最後就是冷鏈了,「拼多多」有信心嗎?或許,在經濟高效的冷鏈方案出現前,生鮮品根本就無法突破區域限制。除此之外,留給「拼多多」的還有什麼,我還真是想不出。

最後談下C2B,「拼多多」官方如是說,

黃崢提到:「2017年拼多多幫助南通產業帶轉型升級為例,面對迅速聚合的大量需求,南通產業帶商家需要極高的產能和消化能力,這就對企業的供應鏈管理提出了整改要求,包括倉儲的智能管理、產品動態管理、物流配送產品的信息化與規範化等關鍵流程。」

也就是說,當拼多多具備了大量聚合訂單能力之後,反向上游供應鏈更大規模化的生產,保證商品的低價。淘寶是長尾模式,而拼多多不是的,更多的發展趨勢是規模經濟。拼多多一開始也是大量的淘寶賣家,但如果這些賣家不具備對供應鏈的掌握能力,十有八九也是會被淘汰出局。

所以按照黃崢說的,拼多多不僅是銷售、營銷等前台業務,拼多多要深入到大數據、供應鏈、物流等對企業長期發展和戰略有著重要意義的後台服務層面,幫助構建「全產品生命周期」立體式生產方案,著重打造社交電商的「產銷合一」時代。

這個模式乍一看,確實有其獨到之處,互聯網重構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關係,使其直接對話成為可能。基於雙方的直接對話,通過「拼」這一模式,生產者可直接詢單,並實現大量訂單的聚合,從而實現規模生產。這一方式,無疑減少了無效生產,實現了規模效益,從而提高了社會效率。對廣大中小生產者而言,「拼多多」提供供應鏈、物流整合服務,使其獲得大型企業所擁有的成本優勢。

這簡直是當前移動互聯的一個完美應用。

但細細推敲起來,這個模式可能真是一廂情願。首先,像這種規模生產,在電子行業有悠久的歷史。在OEM模式下,OEM廠商負責生產,品牌商負責設計及營銷。OEM廠商的憑藉其在行業內的積累,通過優秀的供應鏈管理、精益製造達成效率生產。品牌商則專註於產品設計。那麼,「拼多多」的優勢是什麼,除了「拼」這種營銷交互模式,其數據、供應鏈、物流優勢在哪裡?

其次,「拼多多」所服務的中小生產者到底是哪些,是需要具備優秀的設計能力,還是紮實的生產能力?中小生產者確實需要整合服務,但他們也往往並不具備優秀的設計能力,那麼「拼多多」就要承擔包括產品設計的諸多服務,怎麼可以期望一個電商平台具備這樣的能力?即使具備,那麼中小生產者是否就淪為「拼多多」的加工商?如果「拼多多」服務的是規模企業,那麼「拼多多」的價值何在?

抑或「拼多多」要成為一個大眾定製平台?面對行業的日益集中和人們多變的價值需求,定製化或許有其市場,或許這真的是小微企業在巨頭間的生存空間,但該類企業的孵化需要的是個性化的溢價,需要的是大眾的信任,以低價為吸引力的「拼多多」能做到這些嗎?


推薦閱讀:

TAG:拼多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