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印度佛教史(70)佛教的意義

這是《印度佛教史》的最後一篇的文章。

我們著重探討對於佛教如何評價?

在此之前,我首先回答一個問題。

為什麼我不是佛教徒?

我本人沒有任何想法成為某個教派的信徒的打算。為什麼呢?這裡我們著重分析一下,信仰的本質。

事實上,信仰有兩種,一種我們可以稱之為廣義信仰,一種可以稱之為狹義信仰。

所謂廣義信仰,實際上是人類社會得以建構的信用體系。

例如說,貨幣的使用。要知道,人類目前使用的紙幣,本身沒有價值。那麼價值從何而來呢?實際上,他是本國民眾對於政府的信用。換言之,一旦這個信用體系崩塌,紙幣立馬通貨膨脹。例如說,二戰以後,納粹德國發行的帝國馬克,瞬間一文不值。

再比如說,當我們要建立一段關係之前。我們必須相信對方是良善的,是一個好人。我們才能跟他建立起一段關係。一旦我們發現,對方欺騙了自己,這段關係就岌岌可危了。

這種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象,其實背後都是一個信用體系去支撐。這種狀態,我們稱之為廣義信仰。

而所謂狹義信仰,指的是就是對於某種思想或宗教的信仰。例如佛教徒就是對於佛陀學說的信仰。而共產主義者就是對於馬克思給出的共產主義藍圖進行信仰。

因此,狹義信仰必然包含三種狀態

其一、境、行、果系統。換言之,就是世界觀、實踐論、目標論。例如說,共產主義者,他們的世界觀就是唯物主義和共產主義。他們的實踐行為就是相信通過階級鬥爭能夠形成一個共產主義社會。而目標就是共產主義。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大多的哲學家是不會相信哲學理論(他們甚至不相信自己締造的理論)的原因,因為哲學理論只有世界觀的描述,不具備如何實踐。

其二、理性向感性的轉移。當一個人試圖去成為佛教徒,他就開始了學習佛教理論的狀態,此時他開始調動自己的理性思維去思考佛教理論。假如只是這個階段,他最多達到哲學家的思維模式。只有當他已經完成理論的學習以後,開始向感性轉移。也就是開始相信此學說是真理,他願意為這個學說進行實踐的時候,他才開始成為某種信徒。

其三、全知遮蔽。當他相信某種學說是真理,他就進入了全知遮蔽。所謂全知遮蔽,就是只相信本學說為真,其他學說一文不值。或者,試圖把其他學說融洽(消解)於自身學說之中。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很多佛教徒試圖把科學為佛教理論作證的原因所在(這也是很多唯物主義者對於佛教無意義的批判的原因所在)。而對於跟自身學說的其他學說置若罔聞。

所以說,任何狹義信仰,最終就會進入這樣一種理論的獨斷狀態。沒有任何學說具備包容性的,即使佛教也不例外。佛教的核心教義無我論,必然和主張有我論的學說有所衝突。

我本人不信仰任何學說,包括佛教、基督教甚至是某官方的思想。但是我又願意學習任何學說,而要達成這個目標。必須保持無知狀態。正如蘇格拉底所說那樣,我自知其無知。

佛教的意義可以說是一個極其複雜的話題。光佛教對於中國的影響,這就值得寫篇文章了。有興趣可以看看我這個回答,

為什麼漢傳佛教普遍放棄了小乘?

但此處並非探討這個問題,而在於一個非佛教徒能夠從佛教那裡得到什麼?

對於佛教徒而言,無論你的最高目標是成佛還是成為阿羅漢灰身滅智,這都是有既定目標。

但是對於非佛教徒,似乎這個問題就可以從各個地方切入。

在此之前,我們必須知道兩個概念,一個為價值判斷,一個是事實判斷。

當我們去評判某個人,某件事情的時候,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我們到底述說的是事實判斷還是價值判斷。

例如說,秦始皇焚書坑儒,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些都是事實的陳述。但是一旦說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或者暴君,這就是牽扯到價值判斷。

而價值判斷和事實判斷有時候會攪和起來,很難辨別開來。例如說,當我們說「大乘非佛說」,到底我們在說一個事實,還是一個價值呢?

對於學術研究者而言,他們認為自己在說一個事實。但是對於佛教徒,這就是一個價值的判斷。由於人的立場不同,往往一個相同描述,給出了完全不同的效果。

而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在概念一出現的時候,就已經有意無意地附加了價值判斷。例如說,大乘一詞本身就是批駁小乘部派而言,充滿了濃厚的價值判斷。

那麼我歸結為這麼幾點,

1、文明化的批判

佛教到底是消極還是積極的呢?當有些人認為佛教是消極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很多人批駁說佛教是積極的。因為積極一詞是有一個價值取向的,普遍地來說,積極是正面的,而消極卻是負面的。

那麼佛教,特別是原始佛教的核心目標就是涅磐,或者是出世間。他的思想是極其消極,但是我所用之消極,卻沒有負面的含義。恰恰相反,佛陀的消極觀才體現出佛陀的慧眼獨具。

要知道,同時代的思想家,沒有不消極。老子主張無為,孔子主張克己復禮,柏拉圖和蘇格拉底嚴厲批駁民主政治,而基督教更是把唯靈主義體現到頂端。

而印度思想家幾乎都是消極的,即使是順世派主張享樂。須知禁慾和享樂是一回事,都是對於世間的無意義的一種描述。

為什麼同時代那麼多重量級思想家都是消極的?

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切入,

其一、佛教的根本教義是無所得。而人因為無明而意圖有得。兩者出現衝突,導致了痛苦的產生。同樣,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實際上是一回事。

所謂浪漫主義,就是對現實的不滿,把希望寄託於超脫於現實的存在之中。例如上帝、理念、凈土、涅磐。所謂現實主義,就是對於現實的不滿,通過批判現實來達到自身的疏解。

因此,一個愛情故事如何才能變得浪漫,就是他的不可得性。由於他的不可得,一次次的失望,將希望寄託於超越現實,這才能出現了浪漫。

這種不可得性是必然的,並且這種不可得性會因為社會的發展而越來越明顯。因為社會的發展,就是信息不斷增加的過程。假如按照佛教理論,一個事物的存在依託於眾緣和合。而當緣越來越多的時候,達成一件事情的難度越來越大。而一個緣的破滅,就會導致事物的毀滅。

所以,佛陀說眾生皆苦。但是這只是靜態的描述,而真正的描述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眾生會變得越來越苦。

其二、文明化早期的顯露。

老子、孔子、蘇格拉底、佛陀等思想家所處的時代,是人類剛剛從氏族部落社會開始跨入文明社會,階級分化開始顯著出現。此時,人類面對文明化的發展,他會發現出社會越來越惡化。

戰爭頻繁,道德淪喪,禮崩樂壞這都是很明顯的狀態。因此思想家面對這種惡化的社會狀態,他們當然趨向於社會發展的消極。而絕不會以一種樂觀狀態來看待社會發展。

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越發展,其戰爭規模越來越大。從氏族部落的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接近於億人的死傷程度,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

而這種狀態下,思想家傾向於對於社會的批判。我們來看,

老子說,文明化的社會是怎麼樣的呢?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孔子說,文明化社會是怎麼樣的呢?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

而佛陀怎麼看待呢?

佛陀雖然沒有一個系統化的對於政治的表述,其實他的核心教義已經透露出對於人類社會的深深失望(比如釋迦國的滅亡)。但是他也提出轉輪聖王的這麼一個概念。

這種對於社會的批判是很深刻的。

2、哲學的探討

佛教作為宗教,他實際上包含哲學和神學兩大內容。

其中,神學往往是佛教外圍,而哲學成為佛教內核。

佛教的哲學思想在世界哲學史也是獨樹一幟的。他的意義在於

其一、率先提出無我論

無我論絕不是變化論。變化只是佛教證明無我的一個跳板(這也是大乘佛教批判小乘佛教的理由所在)。而真正的核心在於無我。在西方哲學上,哲學家們往往相信,眼前的世界是一個假象(因為變動不居),真正世界在於背後的本體。而本體往往是不變。

而只有佛教提出,眼前的世界是一個虛像不假,事實上背後那個本體(唯識學)也是變動,也是無我論。所以在勝義上是空。

云何菩薩等隨觀察一切諸行皆是無常?謂諸菩薩,觀一切行言說自性,於一切時,常無所有。如是諸行,常不可得,故名無常。又卽觀彼離言說事,由不了知彼真實故:無知為因,生滅可得。如是諸行離言自性,有生有滅,故名無常。又諸菩薩,觀過去行,已生已滅。由彼諸行,無因可得,亦無自性

其二、大乘佛教展開了系統探討認識的認識論哲學體系

這一點是極其難得,要知道西方哲學出現完整的認識論探討,是17世紀。而佛教什麼時候呢?是3世紀。早了西方整整1400多年。很可惜的是,雖然佛教理論幾乎都傳入中國,但是中國卻轉向了心性論的探討。

但是這裡有個悖論,西方科學就是建立在西方哲學上。西方哲學的發展,直接影響到西方科學的發展。因此近代西方的科學革命,全部建立在西方哲學的演進之中。

既然佛教早了西方一千多年就展開了認識論討論,為什麼沒有達成跟西方一樣的現代化革命呢?

原因在於,文化土壤不同。

如果我們歸結,印度、中國和西方。我們就能發現,中國探討的核心話題是道德人倫話題。而西方是以外部世界作為探討。而印度是一個充滿著信仰和宗教的國度,他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儘管佛教思想已經達到了令人難以企及的高度,但是佛教的核心在於出世間,不在於把他轉化為生產力。所以即使中國人完整地學習了佛教這套思想,中國也無法達到西方的科學革命。

因為中國人會把這套思想消解於中國的道德探討之中。

3、什麼是幸福?

最後我們撒點雞湯。我們來探討,什麼叫做幸福?

實質上,幸福有三個必要條件。

其一、平和狀態

如果你細看佛教的禪定理論,他實質上是把人類的意識強度不斷降低的過程。現代人類的煩躁,全部來源於處理外部信息的失調。

例如說,一個要參加高考的學生,假如他所考科目都沒有學過。可以想見,他的複習生涯是極其悲哀的。因為外部信息實在太多,多到他都無法處理的程度。

而佛教的整個修行模式,首先就是要把不需要的信息全部屏蔽掉。和世俗生活徹底隔絕開來,不僅信息不處於增加狀態,還要做減法。

其二、減緩貪、嗔、痴、煩

什麼是貪?概言之,生物對於外部世界獲取自身所需要的東西。而人類的貪婪是和社會發展成正比的,社會越發展,人類越貪婪。這並非是他的道德問題,而是在於不貪,都無法生存。

例如說,電視,電腦,總歸併非是生活必需品吧。但是一個人如果沒有電視和電腦,他和外部信息基本隔絕。這就是眾緣和合,還要一個緣的增量問題。

什麼是嗔?貪而不得的狀態。當貪慾越來越盛之時,卻無法獲得,此時就會形成嗔怒之心。

什麼是煩?就是貪而不得,卻不願放棄的狀態。

其三、親近自然

只有人類造出房子,進入水泥叢林,猶如建造一個動物園供自身束縛。這種狀態是一個高度緊張化的狀態。

我自認為,佛教對我最重要是兩句話。

第一句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

第二句話,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