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廝殺,三星S10+/華為Mate20 Pro/XS Max大橫評

【PConline 評測】當摩托、HTC等曾經的巨頭一一倒下,索尼、LG還在苟活,諾基亞還在努力「重啟」,蘋果和三星這對老冤家依然堅挺。抱著「敵不動我不動」的戰略,蘋果和三星在去年不約而同地選擇擠牙膏(雖然蘋果本來就是隔代才大升級的策略),而且售價上天,導致銷量屢屢受挫,蘋果不得不三翻四次地降價促銷,而三星中國的份額更是進入了「Others」行列。

就在此時,一股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開著保時捷就向著蘋果、三星沖了過去,這就是華為。華為在過去的2018年混得風生水起,以P20系列和Mate 20系列為首的華為手機橫掃了全球市場,全年的出貨量突破了2億,超越了第二名的蘋果,直逼「一哥」三星。華為在產品上的激進也讓人們彷彿看到了曾經同樣激進的三星靈魂附體。

直到這時,三星才醒悟過來,恰逢Galaxy S系列十周年,Galaxy S10終於做出了該有的改變。我們大膽認為,華為的真旗艦Mate 20 Pro可以表示真正的對手終於來了,畢竟去年新iPhone發布後余承東自信地表示「穩了!」。

於是,2019年的第一場機皇之爭將由蘋果iPhone XS Max、三星Galaxy S10+和華為Mate 20 Pro傾情奉獻。蘋果iPhone XS Max和華為Mate 20 Pro分別作為去年下半年iOS和安卓陣營的最佳產品,是否能經受住來自三星的「超越之作」Galaxy S10+的衝擊呢?我們今天不談銷量,不談營銷,回歸產品本身聊一聊。

這三台超級旗艦的基本參數如圖所示。需要特別聲明一下,我們此次測試所用的手機詳情如下:

蘋果iPhone XS Max為國行512G版,系統版本為iOS 12.1.4

三星Galaxy S10+為國行工程機版本,處理器為驍龍855,存儲組合為6G+128G(此為工程機配置,零售版均為8G+128G起步),系統版本為G9750ZCU0ARLP(無法OTA升級到零售版固件)

華為Mate 20 Pro為國行8G+128G版,系統版本為9.0.0.195(C00E195R1P20)

外觀:劉海+打孔,蘿蔔青菜誰的最愛?

這三款旗艦手機在外觀上,並沒有如同我們設想那般用上三種完全不一樣的設計,我們稍微總結下就是劉海與打孔。我們不去單純地去指責哪種不好看,哪一種不符合審美,我們更關注兩種設計背後的到底能帶給我們使用者什麼樣的舒適的使用體驗。

劉海屏幕,不得不說確實受到了不少手機用戶的吐槽,認為它嚴重影響了手機的美觀,佔據面積大,導致全面屏效果不突出,這其中有些問題確實是存在的。劉海式的全面屏是從蘋果的iPhone X開始流行開來,iPhone X在裡面內置了一套3D結構光的攝像頭,使得3D人臉識別成為了現實,更讓3D人臉識別的安全性到達了支付級別,這就說明最開始的劉海屏幕是單純從服務技術的本身出發的。

在這一次三大旗艦中,有兩台手機採用了劉海式的全面屏設計方案(iPhone XS Max與華為Mate20 Pro),在劉海內部均加入了3D結構光技術,能夠極大提升人臉識別的安全性與效率。而三星的旗艦Galaxy S10+則用上了概念較新的打孔屏,在屏幕右上角的孔內擁有兩顆攝像頭,從我們的角度來看,確實這樣的設計能夠顯著提升全面屏的視覺效果,屏幕的上額頭部分能夠做的更窄,當然這樣做的代價就是三星Galaxy S10+砍掉了虹膜識別,留下來的2D人臉識別只能作為一種方便的解鎖形式,但無法用於要求更高的支付。

三台手機在屏幕設計上也有所不同,華為Mate20 Pro與三星Galaxy S10+都用上了3D曲面屏幕,相較於iPhone XS Max上的2.5D屏幕在視覺效果上顯得更具特色,當然也帶來了更好的握持手感。綜合來看,三款手機中三星Galaxy S10+的兩邊邊框和額頭都是最窄的,全面屏視覺感最強烈;iPhone XS Max毫無疑問在三台手機上邊框寬度是最厚的,但下巴依然是最窄的,而且由於其四邊等寬,因此出現了視覺欺騙效果,感覺邊框也很窄,但實際上並不是三者中最窄的。

對於屏幕的本身,三款旗艦手機都使用了OLED屏幕。作為擁有頂尖屏幕技術的三星,當仁不讓用上自家最好的Dynamic AMOLED屏幕,6.4英寸的屏幕卻有著2K+級別的解析度,效果細膩程度驚人;華為Mate20 Pro則使用了一塊6.39英寸的2K+OLED屏幕,正常情況下顯示效果還不錯,而且供應商來自國產廠商,值得鼓勵;iPhone XS Max屏幕稍微大些,6.5英寸的2688x1242解析度屏幕,雖然細膩程度不如前兩者,但是坐擁iPhone頂級的調教技術,最終效果也是屬於頂級水平,同屬三星出品,都是頂級的存在。

到了手機的背面,往往才是廠商們下大功夫的地方。三款手機均順應了潮流,清一色採用玻璃材質機身,雖然說不像以往採用金屬材質那樣堅硬,但是卻勝在能夠做出更多好看的顏色設計,果然顏值是第一生產力!在我們手上的華為Mate20 Pro是馥蕾紅版本,顏色看起來更為活潑動人,在光線照耀下能夠散發出不同的光弧效果,當然三星Galaxy S10+與iPhone XS Max上也同樣使用了玻璃材質的機身,不過相對華為Mate20 Pro來說,顏色還是稍微少了些(主要是S10+更好看的顏色版本我們沒有),iPhone的金色,大家覺得呢?

華為Mate20 Pro的後置鏡頭模組使用的是矩陣式排布,三顆攝像頭+閃光燈放置在一起,「浴霸」的辨識度很高;iPhone XS Max則沿用了上一代風格,繼續堅持左側紅綠燈式排布;三星Galaxy S10+後置鏡頭沿用Galaxy Note9的風格,橫向排布,也就是俗稱的「防爆盾」設計。

可以發現,由於三台旗艦手機都不使用普通電容式指紋,無需再像以前那樣在前面板或後面板開孔。不同於iPhone XS Max只使用了3D結構光的人臉識別,而華為Mate20 Pro直接加入了3D結構光+屏下光學指紋識別,三星Galaxy S10+雖然只有屏幕指紋,但是用的是超聲波技術,在實際測試中有著比普通光學指紋識別更為迅速好用的使用體驗。

小結

受限於技術,目前還沒有辦法做到100%的全面屏,在這樣的背景下,無論是劉海屏還是打孔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外觀本來就是各花入各眼的事情,誰也別嘲笑誰,誰也別看不起誰。

系統

其實單純對比三款手機系統的好壞是不公平且不全面的。三款手機中,華為Mate20 Pro與三星Galaxy S10+使用的是基於安卓系統,iPhone XS Max則毫無疑問使用了蘋果的iOS系統,由於系統的不同,如果簡單評判誰是第一操作系統就過於武斷,所以在系統篇我們就重點來講下三款手機在系統中的一些特色功能吧。

從三款手機的首屏來說,由於手機系統的發展趨同性非常強,換哪一台來使用都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感。iOS的絲滑流暢,安卓的自由隨性,都是他們能夠吸引用戶的終極法寶。

首先我們就來說說唯一的國產品牌華為Mate 20 Pro。這款手機使用了華為最新的EMUI 9.0系統,基於安卓9.0的底層。EMUI 9.0並沒有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卻注入了化繁為簡的全新思路,華為也想要一改以前不停填充功能的老路,讓功能更加實用。

AI能力是EMUI 9.0重點提升的地方。在拍照上有一個AI識別的功能,它可以通過攝像頭感知識別不同的東西,可以告訴用戶我們眼前的東西是什麼,可以快速查詢一款商品在網上的價格,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國外,也能夠自動翻譯成能看的懂的語言,在文章中雙擊屏幕,就能夠輕鬆選中想選的文字,在智能化的程度上,已經達到令人非常滿意的階段。

接著我們來聊聊安卓一哥三星,三星在去年年底放棄了服役兩年的Samsung Experience,新手機全線改用基於安卓9.0的One UI。UI採用了全新的設計風格,大量運用圓角元素設計,系統圖標相比上一代更加扁平,主色調依然為經典的白色,遵循了谷歌原生系統的設計規範。

在這一次三星Galaxy S10+上,我們找到了一個以前三星手機沒有的功能。這次在三星Galaxy S10+拍照里,加入了全新的拍照建議,引導你的取景水平達到了精彩照片的要求,並能夠自動為你按下快門,留住精彩。畢竟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拍照技術僅僅停留在能拍就好的水平,有了拍照建議,你能夠更輕鬆拍攝出構圖優秀的好照片。

最後我們就來說說iPhone XS Max吧。搭載了iOS 12的iPhone XS Max說實在的在系統UI上沒有太大的地方需要去講,從iOS 7延續至今的扁平化風格至今還影響iOS每一個角落,不能說這樣是落後了,僅僅是視覺上有些疲勞罷了。曾經有人說過,買iPhone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iOS的加成,可見iOS在人性化與流暢的使用體驗已經成為買iPhone一個重要考量因素。

iOS 12上有一個功能就能夠體現出足夠的人性化設計。屏幕使用時間記錄作為新加入的功能,能夠清晰記錄我們日常使用的情況,讓我們自己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在哪些應用上花費了更多的時間,能夠提醒用戶更合理地安排手機的使用時間,還能使用家長控制管理小朋友使用手機的時間,這個功能預計能夠得到不少家長的青睞。

小結

iOS和安卓向來是人們爭論的焦點,其中安卓因為早期的卡頓讓很多人形成了「安卓=卡頓」的固有印象。但事物是不斷發展的,如今的安卓早就解決了流暢度的問題,而且iOS也並非十全十美。現在影響iOS和安卓平台選擇的因素,不是流暢度,而是軟體生態。

拍照:兩大系統代表實力混戰(一)

目前的手機市場,從操作系統的陣營來分,主要分成蘋果的iOS系統和谷歌的安卓系統。而作為兩大系統的拍照擔當,蘋果的iPhone XS Max,絕對是iOS陣營里的種子級選手;但是,安卓機王同樣也不差,在DxOMark的評分系統中,華為Mate 20 Pro、三星Galaxy S10+,同為目前DxOMark天梯上評分最高的安卓手機,109分的高分不僅僅讓其他安卓手機望塵莫及,同樣也把貴為萬元神機、iOS陣營絕對種子選手、105分的iPhone XS Max比了下去。4分的差距,第一名到第三名的距離,真的那麼明顯嗎?

從數據上看,蘋果的iPhone XS Max可謂比其他兩位競爭對手差了一大截:攝像頭的配置依舊停留在前兩年的主流水平,特別是兩位競爭對手進入三攝時代之後,雙攝的它在兩位小夥子面前顯得有點落後,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在新功能的開發上,蘋果也維持著自己小修小補又一年的傳統,從iPhone X開始,就沒有開發過全新的相機功能,反觀其他兩位選手,每一年都開發出全新的功能,逐漸提高手機拍照的可用性、可玩性。不過數據不能說明一切,唯有用照片來見真知。

顏色玄學

照片者,食色也。作為一張照片中最考驗調教、最玄幻的部分,照片成像風格更是用戶看到照片的第一感覺,雖然說能通過APP進行軟體調色,但是作為一部成熟的旗艦手機,能一次性拍出好看的照片為什麼要靠APP後期軟體調色呢?如果不能,那也只能選擇原諒它(想想當初買iPhone XS Max所花的錢)。

場景一

場景二

從以上兩組場景中,一直以來作為色准標杆的蘋果iPhone,這次在色准上卻被最新的三星Galaxy S10+拉下馬,精準而穩定的顏色還原,讓三星在玄學的對決中首先贏得了一分。

顏色作為一種玄學,就像俗話所說:各花入各眼,有些用戶更喜歡暖色系,有些則偏向性冷淡色,而有些卻鍾愛偏中性偏灰;同時,在目前品類繁多的美圖調色APP面前,輕輕一點即可完成顏色的點綴,因而我們不做過多的描述。

日光照片對比

玄學之後,當然得拍拍照片啦。首先看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的照片對比。

場景一

場景二

作為目前各自品牌的旗艦手機,同時也作為目前世界上拍照評分最高的手機,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時候,三台旗艦手機的表現都十分良好:整個畫面的解析力十足,各家的主要差別主要在於顏色的調教上,到底各位看官老爺喜歡哪一家的顏色調教就要自己斟酌了。

夜景比拼

白天的比拼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進入到激動人心得夜景大比拼環節。到底是華為Mate 20 Pro一騎絕塵?還是新來者三星Galaxy S10+後來居上?還是說,iPhone XS Max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表現呢?

場景一

場景二

場景三

在夜景的對決中,可以說在華為Mate 20 Pro的「Dream It Possible」的BGM里,除了它自己以外沒人能打得過自它:演算法上的AIS手持超級夜景,利用長達4S的快門速度,破除一切黑暗的困擾,長曝光的引入和高ISO的協同陪同,在十分完美的降噪演算法的搭配下,華為Mate 20 Pro的高光噪點控制堪稱教科書級別。在夜景的比拼中,華為Mate 20 Pro獲得了完美的領先。

最後也要提一下的是,目前在售版本的三星Galaxy S10+還沒搭載夜景模式演算法,相信在後期固件更新後三星Galaxy S10+能獲得更好的夜景表現。

變焦對比

參賽的三位選手,均搭配了光學變焦技術,並支持最高10倍的數碼變焦;而華為Mate 20 Pro,更是支持3倍光學變焦、5倍混合變焦、10倍數碼變焦的超強變焦性能,到底這三台手機誰將奪得真·望遠鏡稱號呢?(由於華為Mate 20 Pro的快捷變焦有1X、3X、5X和10X四種快捷切換,在本次的測試中分別對比華為在1X、3X、10X的畫質情況,並將3X照片歸入其他兩位選手的2X組別)。

1X

3X/2X

極限10X

三台手機在自己的光學變焦範圍內,均獲得了十分不錯的光學變焦水平,但當到達10X數碼變焦時,華為Mate 20 Pro就一躍獲得領先:通過演算法的補償,華為Mate 20 Pro獲得十分不錯的超長焦成像質量,畫面的塗抹感輕微,同時不會有特別明顯的軟體銳化效果,高光與陰影的控制都十分完善,可以說華為Mate 20 Pro的10倍數字變焦演算法做得十分光學。

拍照:兩大系統代表實力混戰(二)

超廣角對比

自vivo X23重新掀起廣角鏡頭熱潮後,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給產品加入超廣角攝像頭,那作為目前手機市場最頂級的手機超廣角鏡頭,到底其有著怎麼樣的成績呢?(iPhone XS Max在這個測試中就遺憾出局啦,各位iPhone的死忠也不用擔心,傳說在2019年的iPhone 上將加入超廣角鏡頭,我們就期待一下到底iPhone X 超廣角鏡頭的出現吧,現在先請iPhone XS Max有秩序地退場)。

日光超廣角

超廣角樣片二

夜景超廣角

作為目前地表最廣的手機超廣角鏡頭,三星Galaxy S10+的超廣角可謂給了我們更多的驚喜:以超越人眼的超廣取景範圍,帶給用戶前所未有的拍照體驗,容納天地,這就是三星Galaxy S10+;但是,兩台地表最強超廣角拍照手機,在進入超廣角模式後均無法進行AI場景識別/場景優化、手持超級夜景模式,可以說兩台手機的超廣角演算法依然具有優化的空間。小夥子加油,未來是你們的。

微距對比

最長的距離,讓世界盡在眼前;最廣的視角,讓世界不止眼前。當看完碩大的世界後,微觀世界,我們也該探尋一下。

華為Mate 20 Pro

三星Galaxy S10+

蘋果iPhone XS Max

華為Mate 20 Pro的超級微距功能十分強大、逆天,無論是最近對焦距離,還是放大倍率都相當恐怖。

三星Galaxy S10+的微距性能略遜於華為Mate 20 Pro,僅僅在最近對焦距離上稍稍落後,但是三星也不是省油的燈,其追焦能力,給微距帶十分優異的表現:當自動對焦鎖定花朵後,逐漸調整對焦距離,在此過程中花朵即使被吹動,對焦依舊死死咬住,讓人無懼脫焦和對焦不成功的煩惱。

人像拍攝部分

作為一次客觀而嚴謹的對比評測,怎麼可能不拍妹呢?拍妹的三要素是什麼?妹子漂亮?妹子漂亮?妹子漂亮?你都錯了。應該是:手機人像背景虛化強!妹子漂亮!!攝影師技術高。到底是華為Mate 20 Pro的毒德徠卡能傲視群雄?還是三星Galaxy S10+銀河戰艦再創奇蹟?還是iPhone XS Max獲得勝利?

人像虛化

說到人像虛化,就不得不提華為開創了演算法0.95大光圈的先河,加上德味十足的出片效果,不知道在這次的人像虛化照片照片比拼中能碰撞出什麼火花呢?

華為Mate 20 Pro

三星Galaxy S10+

蘋果iPhone XS Max

由於三台手機的人像背景虛化模式觸發的距離不盡相同,因而拍攝的視角有一定的區別。

當三張照片一起觀看時,華為Mate 20 Pro就顯得德味十足;而三星Galaxy S10+,雖然人像模式的觸發距離較長,但是膚色的調教上為三星奪回一城,白里透粉的三星,妹子看了絕對愛不釋手;而蘋果的表現中規中矩,就只有一個人像光效。

在單反的領域裡,為了獲得更好的背景虛化效果,需要的不僅僅是超大光圈的鏡頭,更是一塊面積更大的感測器;但在手機上,目前的技術依舊無法做到以上兩點,但是廠家們紛紛加入演算法虛化獲得更好的虛化效果。人像背景虛化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目前真的十分完美嗎?那我對上述的虛化照片進行邊緣放大找真知,重點放大頭頂與肩膀處。

華為Mate 20 Pro

三星Galaxy S10+

蘋果iPhone XS Max

放大了才能見真知。放大後,三星Galaxy S10+的人物邊緣勾勒以微弱的優勢勝出:其沿著人物的邊緣,包括髮絲的邊緣十分輕柔地理過去,不往裡吃分毫,也不往外多描一筆,這演算法實在讓人佩服。

手機當然不是別人拍你好看就完結了,自拍不好看的手機怎麼可能贏得妹子的歡心呢?

華為Mate 20 Pro

三星Galaxy S10+

蘋果iPhone XS Max

iPhone XS Max有點真實;而華為Mate 20 Pro和三星Galaxy S10+,一個粉嫩嫩的成像、一個則為暖黃暖黃。在DxOmark上他們的自拍評分如下:

小結

作為蘋果iOS系統唯一的旗艦,iPhone XS Max拍照實力不能說差,但是對比這兩位不能說好。三星Galasy S10+作為最新的超級戰艦,拍攝效果和華為Mate 20 Pro相比不分伯仲,但是固件的調教目前還差點意思。在本次的比拼中,拍照部分的勝利者——華為Mate 20 Pro當之無愧,超強的拍照硬體參數,加上驚為天人的軟體調教,可以說華為Mate 20 Pro是目前愛拍照的你的不二之選。

性能續航

不同於前幾年,今年蘋果、高通和華為都選擇了同一家晶片代工廠,也就是台積電作為自家旗艦處理器的代工廠。不過即使代工廠是同一家,A12、驍龍855和麒麟980在規格上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

簡單來說,蘋果的A12 Bionic依舊保持著「除了基帶,能堆多少料就堆多少料」的優良傳統;高通化身「膏」通,在CPU單核性能提升相當大的同時閹割了L2、L3緩存,Adreno 640相比上代的提升也並沒有達到肉眼可見的程度;麒麟980則是一掃麒麟970的羸弱,無論是性能還是功耗都有了巨大的提升,也就是俗稱的肉眼可見的提升。

A12 Bionic採用的是兩個大核+四個小核的六核心CPU架構,最高主頻為2.49GHz,同時搭載了蘋果自研第二代四核GPU,性能相比A11提升了50%,此外還偷偷地向華為偷了一下師,搭載了八核心NPU。

高通驍龍855採用三叢集架構,分別是一個2.84GHz超級核心、三個2.42GHz性能核心和四個1.80GHz效率核心的「1+3+4」組合,Kryo 485實際上就是魔改的A76架構了。此外,驍龍855的GPU升級為Adreno 640,性能相比上一代提升了20%。不過倔強的高通依舊沒有為驍龍855加入獨立NPU,而是在Hexagon 690里集成第四代多核人工智慧引擎AI Engine,可以實現每秒超過7萬億次運算(7TOPs),性能較前代旗艦移動平台相比提升3倍。

麒麟980大家就很熟悉了,它是麒麟家族第一款7nm製程的處理器,並且首發A76架構,採用兩顆主頻2.6GHz的A76+兩顆主頻1.9GHz的A76+四顆主頻1.8GHz的A55的「2+2+4」設計,相較上一代處理器在綜合表現上提升75%,同時搭載了Mali-G76 MP10 @720MHz的GPU以及雙NPU。

既然紙面數據說完了,就先來看看理論成績吧。

從條形圖可以看到,蘋果iPhone XS Max在Geekbench跑分中領先另外兩台安卓旗艦,在安兔兔跑分中也同樣如此,但我們知道三星旗艦向來不善於跑分,其他國產的驍龍855機型普遍能跑到37萬分,因此驍龍855的實力毋容置疑;而麒麟980相差A12和驍龍855的差距較大。當然,iOS平台和安卓平台的安兔兔跑分標準不同,因此直接對比分數是不可取的。

事實上,麒麟980在CPU上相比驍龍855差距並不明顯,差距主要體現在GPU上。在3DMark的Sling Shot Extreme場景測試中,麒麟980在OpenGL項與驍龍855相差接近2000分,不過所幸在Vulkan項挽回顏面。

不過,理論性能再好看都不如持久穩定的實際表現來得實在,去年三星自家的Exynos 9810就是個鮮活的例子了。接下來進入遊戲實測環節。

我們通過技術手段幫助兩台安卓旗艦破解了刺激戰場的60幀限制,但同時由於我們技術還不夠高明,因此無法破解iPhone XS Max上的幀率限制,所以只能委屈它跑40幀了。

通過條形圖可以看到,昔日的硬體殺手刺激戰場對於三台超級旗艦已經構成不了太大的威脅,三星Galaxy S10+和華為Mate 20 Pro均可以穩定60幀,只不過Galaxy S10+的幀數平均波動率相比Mate 20 Pro要更低一點,看來Galaxy S10+上的碳纖維液冷散熱系統還是有點東西的。而麒麟980的表現已經有了質的飛躍,要知道上一代的麒麟970就算是有GPU Turbo的加持,也未必能穩定保持40幀,更別說了破解的60幀了。至於iPhone XS Max,堂堂A12穩定40幀不在話下。

當初,當大家得知驍龍855的三叢集架構設計為「1+3+4」之後,很多人開始質疑這個「1」,也就是這個超級大核只是個跑分核,日常任務的時候肯定躺屍圍觀。事實到底是不是這樣呢?我們為此進行了一個小測試:我們拿出去年年評曾經用過的獨門秘籍——淘寶Bench,來看一下驍龍855的日常調度究竟是怎樣的。

通過KFMARK的數據可以看到,三星Galaxy S10+上的這顆驍龍855調度還是非常積極的,超級大核會積极參与到日常運算中,雖然還是有降頻的情況存在,但起碼說明了這個超級大核並不是單純地為了跑分而生。此外,三星Galaxy S10+在5分鐘運行淘寶的測試中表現尚可,平均38幀,平均波動為16.82幀,不過相比華為Mate 20 Pro的平均幀數還是稍微低了一丟丟。

A12的性能真的沒有辦法挑剔什麼了......

作為旗艦機,怎麼能不測續航呢?畢竟高端商務人士都是很在意這個的,我們也不例外。我們準備了一攬子續航測試項目,不過在此之前,我們還要跑一跑Geekbench自帶的續航測試,測試時長為3小時,三台旗艦均從滿電開始進行測試。

(圖是之後截的)

通過截圖可以看到,iPhone XS Max經過三小時的鏖戰,僅剩58%的電,得分為3558分,而三星Galaxy S10+和華為Mate 20 Pro分別還剩78%和80%,得分分別為7771和7020。

緊接著我們繼續進行續航測試,項目為:30分鐘B站直播(打開彈幕),30分鐘刷微博,30分鐘刺激戰場以及30分鐘王者榮耀。

經過總共5個小時的測試,三星Galaxy S10+最後剩餘41%的電量,華為Mate 20 Pro剩餘39%的電量,遺憾遭到絕殺,而iPhone XS Max發揮「穩定」,僅剩13%的電量。

既然續航測完了,我們順帶連充電也測了。

由於眾所周知的「五福一安」安全慢充,蘋果iPhone XS Max自覺退出充電測試。又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三星Galaxy S10+的充電功率仍為5年前的15W「超級快充」。只有華為Mate 20 Pro搭載了40W真·超級快充。

華為:快充,試試?????

結果自然也是沒什麼意外,華為Mate 20 Pro只用了50分鐘左右就完全充滿,而三星Galaxy S10+多花了20分鐘才充滿。

小結

搭載了A12的iPhone XS Max性能依然強勁,但續航就算了,不能說好;三星Galaxy S10+無論是性能還是續航相比上一代有了長足的進步,但快充依舊是硬傷;華為Mate 20 Pro是三款中性能、續航、快充綜合最好的,但由於機身結構原因,遊戲時機身發熱問題比較嚴重。

總結:蘋果優勢不再,三星強勢歸來,華為百戰不殆

經過這一次的旗艦橫評,我們不禁感嘆華為的進步之快;而蘋果A12確實很強,但是在這一次橫評中吃了不少虧,但有些地方完全是自己作的,比如說快充和續航;至於三星,終於終於不擠牙膏了,而且不僅配置上對標華為Mate 20 Pro,就連價格也「破天荒」地對標華為,可見其「重返中國」的決心。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這句我們耳熟能詳甚至還能倒著說的話,放在如今的手機市場就應該是,「留給國際大廠的時間不多了」。三星只是把原本該擠出來的牙膏擠了出來,蘋果可能還要等到今年9月,現在只能靠簡單粗暴但有效的降價來維持生活。再說,三星都把牙膏擠出來了,按照「敵不動我不動,敵動我亂動」的原則,蘋果你今年也該醒醒了。

同樣地,華為也不會坐以待斃,因為身處中國市場的他們知道如今國產手機市場的廝殺有多可怕,所以他們也不會停下腳步。手機市場從來不缺家裡有礦的消費者,缺的是創新。希望眾多廠商也能明白這一道理。

最後,我們認為蘋果iPhone XS Max適合每年一換且家裡有礦的忠實果粉購買,不過可以再等等,因為庫克已經坐不住了(沒看到最近一波降價???);三星Galaxy S10+適合顏值黨加遊戲黨購買,長續航大屏幕同樣適合商務人士,而且最好不要是急性子,因為快充不快;華為Mate 20 Pro適合顏值黨和商務人士,這裡也可以看出跟三星Galaxy S10+的人群是高度重合的,不過遊戲黨就不是很適合了。

PS:今年的手機市場可真是好看啊。


推薦閱讀:

TAG:華為 | GalaxyS10 | iPhon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