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解脫的先後順序

(此文為廣超法師《四聖諦講記》中的一部分,主要講述了小乘四果(即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證悟的先後次序,及各自所需要斷除的相應煩惱!此文有點長,但讀完後對於佛法的理解會更加深入,建議耐心看完!以下為正文)

修行人第一步要滅除戒禁取見、我見和疑三結。所謂結,就是束縛的意思;結又稱為煩惱。

一、戒禁取見:執著一些戒律的見解。如果一個人不明白佛陀制定的戒律是一種因果的道理,即在修行過程中,應該知道在因果上,你做了這些事情,將來會受到苦;如果你不做,就不會受這些苦報。如果你要脫離輪迴,就更不應該做,所以要持這些戒。如果你把戒當成道理、理論而執著,那就叫做取,即是執著這些戒。執著戒的人往往是對戒不明白,比方說,有些外道認為吃牛糞、受苦能夠幫忙解脫,甚至於有

很多佛教徒認為沒有吃素,不能修行,不能解脫,這一類的執著就是戒禁取見。不管什麼宗教,其教徒都應該知道在修行的過程中,有一些事情是不應該做的,如果他們不明白而執著,就是戒禁取見。對於要擺脫生死輪迴的人,是以因果的方式去了解戒律,他知道順著這條道路修去,不會再墮落,就能夠解脫,這不是一種見解,所以初果聖人破除了戒禁取見。

二、我見:我們迷惑世間,認為身心裏面有一個我。當一個人修行要解脫生死,就要放下這方面的執著,他要認清楚身心是種種因緣變化,裡面沒有實在的人,甚至於煩惱生起來的時候,只是有煩惱的因緣,並非有我在煩惱;他也知道解脫並非有一個我在解脫,只要沒有因緣推動,就沒有生死可得了。因此,他就從此處放下我的見解,即破除我見。

三、疑: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一種非常重要的心態,即對他自己所修的法門,他知道朝著這條修行道前進,是決定解脫的,他一點不懷疑;他不懷疑曾經以這個法門修行解脫的人,他們真的解脫了;他不懷疑自己能夠修,也能夠解脫。此即是對於法門、對於老師、對於自己再也不懷疑了,這就是斷除了疑結。只要在這三樣事件中有任何的懷疑,是有疑的煩惱,就不能朝向解脫。

根據經典說,一個人要解脫生死,要證悟到滅,先要放下戒禁取見、我見和疑這三種煩惱,此即是證悟初果。我們眾生的無量無邊的業在推動我們一直在生死輪迴,當一個人完成初果,他的煩惱心的推動力就只剩下七生的生死,七生以後,他就不來生死了。

初果聖人清除以上三種見解,即不再在思想見解上有迷惑,修行的道路弄清楚了,他就更進一步的往前修,先清理貪與嗔,即要放下世間的煩惱--財、色、名、食、睡,最重要的就是淫慾的煩惱,即男女的色慾,他要開始遠離,最後不再執著了,接著看清楚嗔心,然後放下。如果一個人的貪心與嗔心減輕,減輕到某個程度,就可以修到證悟第二個果位。初果所破除見解上的迷惑也稱為見惑,見解可以一下轉變,所以見惑是頓破。餘下貪嗔痴等煩惱是必須修心來改變,不是一下就可放下,所以又稱為修惑。

根據經典說,初果聖人更進一步減輕貪嗔痴,即貪嗔痴薄,那就證悟二果。那麼,貪嗔痴要薄到什麼程度呢?初果聖人再進一步減薄貪嗔痴,他只剩下二生,稱為一來果,即死後生天、再回來人間二次的生死,就能夠解脫了。即是他的煩惱減輕到只剩下二次的輪迴。他在這二次的輪迴中,要繼續清理其他的煩惱。如果他再繼續修,把嗔心克服了。根據佛法說,如果一個人能夠克服嗔心,淫慾心也應當能夠克服了。因為嗔往往是從欲界貪引發來的,所以他把嗔克服之前,先要把欲界貪克服。此貪主要的是指淫慾的貪。如果二果聖人把欲界貪、嗔斷除了,就證悟三果。三果聖人斷除了戒禁取見、我見、疑、貪(淫慾)、嗔--五下分結。當一個人證悟了三果,沒有嗔心和淫慾的煩惱,他就不會再來人間生死,只能生天,而且不能夠生在有淫慾的天,只能生在沒有淫慾的三界的色界或無色界中繼續修道,最後朝向解脫。

三果聖人繼續修道,更進一步斷除另外五個比較難斷除的煩惱:即色界取(對色界境界的貪)、無色界取(對無色界境界的貪)、掉舉(心念回憶事情)、我慢、無明--五上分結,而證悟四果(阿羅漢)。

一、色界取:當一位聖者斷除五下分結之後,就沒有欲界的貪了,但是在他過去世的業習中,有貪著色界的煩惱,所以死後就轉世到色界或無色界去。色界是一種禪定的境界,那裡的眾生在禪定中,享受內心禪定的快樂,非常舒服;當修行者在禪定中享受舒服的快樂,這是一種貪。在色界還有一種光明,讓色界的眾生覺得非常好的感受,因為他喜歡、執著在這些境界裡面,就是色界的貪。

二、無色界取:如果一個人投生到無色界,無色界的定力更深,連快樂也沒有了,只剩下非常平靜的心理,他喜歡那種寧靜、不動的狀況,那也是一種執著,就是無色界的貪。

我們眾生都有色界、無色界的貪,只是還沒有到達那個界,貪心沒機會生起來,一旦到了色界,那個貪心的煩惱就有機會出來。所以三果聖人就要處理這些煩惱,然後把它放下,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朝向解脫。

三、掉舉:我們的心念會去思惟過去、回憶過去的事情。一個人還沒有到色界、無色界,掉舉煩惱經常要回憶一些他執著的快樂事,或者掛在心上放不下的事。比方說,你愛某某人,就一直想起他,這是在欲界中的掉舉。眾生投生到色界的時候,他再也沒有欲界的貪愛了,所以他的掉舉不因為欲界的境界所引起,而是在色界、無色界的境界中所引起,是屬於禪定方面的掉舉,即五上分結中的掉舉--他的心念有時候會進入一些定,然後因為掉舉的心使他退到更低的定,沒辦法上到更高的定,那掉舉的煩惱影響他在禪定裡面出出進進;如果一個人沒有掉舉的煩惱,他就很輕易進入很深的定,而不會因為掉舉的影響,再從比較高的定退到比較低的定。

四、我慢:眾生的思想、行為上一直有一個我的反應。比方說,你認為有一個我在想東西、我在走路,甚至於認為有一個我在害怕,這是我見。如果忽然間打雷,"砰"一聲,你害怕一下,這害怕當然有很多原因,一方面是沒有定力。但是,當時害怕的心,並沒有認為有我或沒有我,它就是那樣自然地反應,那樣地害怕,那就是心理上執著我,怕我消失掉的一種行為表現。所以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感覺到這個"我"要損失、要消失了的時候,就怕起來,這是我執。如此我執並非去找尋看有我、沒有我,直接就反應,這是行為上的執著"我",在五上分結中,把它稱為我慢。因為他會覺得這個我在世間是最值得保存的,最可貴的,這是"慢"的心理。

五、無明:即無知。對於解脫生死來講,重點是講他要知道世間一切生滅幻化的境界,如果不知道,就是無知。當然,對於要成佛的人,必須知道更多更多的東西,但是對於要解脫的人,就不必知道佛所知道的一切法,只要知道現在存有世間迷惑的現象,能夠看清楚,不再被它轉,不再被迷,如能把握,這就不是無知;反之,就是無知,也就是無明。

修行者覺悟證得阿羅漢果,就不再有無明。一個沒有無明的阿羅漢,佛法稱他為明,就是明了覺悟了。那他明了覺悟什麼呢?他明了覺悟人身只不過是五蘊、六根、六塵、六識的因緣變化。

那什麼是六根、六塵、六識呢?我們通過感覺器官來觀察世間,但是,世間並不一定是如感覺器官所觀察的。佛說,感覺器官是迷惑我們心的根本,但是我們眾生是把感覺器官所觀察的東西當成真實世間的根本;阿羅漢再不認為感覺器官所告訴他的是真實如此,就不被感覺器官所迷惑。因此,他就知道心、世間與感覺器官之間的種種因果功能作用,他明白了,再也不被它引誘,不被它影響,此時他的心明明了了--原來生死是不實在的、煩惱是不實在的、我是不實在的,本來沒有這些迷惑,只是迷惑的人認為有這些現象。他明了世間的真實性,本來沒有生死可得。阿羅漢覺悟這點之後,就已經解脫生死。即是他已經證悟到滅,也可以說他證悟到涅盤。

當阿羅漢覺悟之後,他過去業帶來的果報身依然會給他感受到是不自在的,必須繼續維持到死為止。在這過程中,他的身心還繼續活動,這就是有餘涅盤。雖然阿羅漢的身心在活動,但是他知道是沒有"我"的,不過是因緣在變化而已。那麼,這個因緣變化的苦還在作用中,一直要到他死。因為他不再執著,所以他的身心死後自然不再延續,這就是無餘涅盤。

阿羅漢生前和死後,對他來說是沒有存不存在的差別,但是對我們來講,卻認為他死前還存在著,死後他不存在了,這是因為我們有我見,有眾生的見解,有阿羅漢的見解所造成的。對阿羅漢來講,在生的時候,他就不覺得有我了,他所看到的是因緣變化而已,並沒有我在生,也沒有我在死。有如剛才我說的蘋果樹,如果不再澆水、施肥,那棵樹就不再生長,最後,你在世間看不到蘋果樹了。看不到與你看到蘋果樹的時候,統統只不過是因緣變化而已。阿羅漢就這樣的解脫生死,這就是證滅。

-------相似文章---------

小學僧:廣超法師:如何理解佛講的十二因緣?

zhuanlan.zhihu.com圖標小學僧:修行中應避開這五種知見?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推薦閱讀:

TAG:佛教 | 佛法 | 佛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