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翻譯】羅傑克:宗教,名人,聖物,死亡儀式

本文翻譯自Chris Rojek《Celebrity》(2004) P56-P64中「Religion, Collective Effervescence and Celebrity」「 Celebrity Reliquaries and Death Rites」兩節。

我們可以認為名人文化和宗教之間存在聯繫嗎?塗爾干在他對宗教的經典研究【5】中,預見到了後來的人類學發現,他提出,宗教儀式將社區的神聖信仰體系神聖化,同時提供了「集體沸騰」(collective effervescence)的出口,後者指的是一種大眾的興奮、瘋狂甚至狂喜的狀態。塗爾干認為,道德個人主義的發展必然會削弱有組織宗教的重要性。然而,由於社會平衡要求有條理地打破常規,因此國家必須承擔起組織一系列定期的世俗假日的責任。在這些假日中,集體的激情得以釋放,集體生活的紐帶從而得到重申。

塗爾干關於有組織的宗教受歡迎程度下降的預言得到了證實。然而,他的主張,「國家政策應該增加世俗假日的數量」,從未實現。當然,世俗假日在20世紀有所增加,但它們很少採取組織集體歡騰的形式。除了新年前夜的慶祝活動、巴士底日、狂歡節(Mardi Gras)等明顯的例外,假期往往被解讀為與伴侶和孩子共度的時光,而非與他人重建道德生活的機會。

世俗化理論有效地將人們的注意力引向了宗教的去監管化和去制度化,但它誇大了宗教被科學和法理思想體系所取代的程度。當然,宗教信仰在一定程度上是圍繞著自然和文化進行重構的,例如,觀賞性的體育運動、動物權利運動和各種生態運動,顯然激起了具有宗教性質的強烈集體熱潮。也就是說,他們複製了明確的包容和排斥原則,忠實於超然的精神信仰和原則,同時確認了神聖和褻瀆的價值。因此,宗教和消費文化之間顯示出了實質性的融合。我們的目的,就是確認這一融合的程度。

尼爾?加伯勒提出,在對上帝的奉獻和對名人的崇拜之間存在「道德對等」【6】。他認為名人文化是世俗社會對宗教和魔法衰落的回應。名人文化無處不在,它建立了構建文化關係的主要腳本、表現道具、對話代碼等源材料。加伯勒的說法與其說是消費文化和宗教之間的融合,不如說是一種單向的接管,在這種接管中,商品和名人文化成為歸屬感、認同感和精神生活的關鍵。這個觀點站得住腳嗎?

神學家認為宗教是我們的「終極關注點」,這意味著宗教解決了存在世界的基本問題。即使傳統的有組織的宗教衰落,這些問題也不會消失。自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唯心主義和新世紀崇拜的復興表明,這些問題在文化中依然突出。但名人文化的重要性正在與日俱增,可以說,日常生活的背景強化了這一命題:「後上帝時代」的名人,如今是世俗社會組織認同和歸屬感的中流砥柱之一。

宗教信仰和實踐,與名人文化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這些相似之處強化了這樣一種假設,即宗教和名人之間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部分趨同。在世俗社會中,粉絲們建立起自己的名人文化寶庫。從粉絲的角度來看,聖物盒背後的組織原則始終是縮小粉絲與名人之間的距離。據報道,早在好萊塢誕生之初,影迷們就會索要影星的肥皂、嚼過的口香糖、煙蒂、唇膏紙巾,甚至明星草坪上的一片草葉。人們不禁要問,在名人的垃圾箱里翻找被丟棄的名人飾品,到底有多少這樣的事件沒有被記錄下來。

人類學家觀察到,祖先崇拜和圍繞死者組織的祭禮是亞洲和非洲薩滿教的顯著特徵,死者的遺物通常是開始儀式和禮拜儀式的一部分。美拉尼西亞人相信死人的骨頭擁有法力,因為靈魂與生俱來地存在於骨頭裡。他們也相信薩滿的排泄物是能量的容器,因為它們會將法力外化。基督徒也相信聖徒的血、汗、頭髮和精液具有治病的功效。保存聖人身體和財產的遺迹是宗教活動的共同特點。

在世俗社會,名人的遺物,從安迪·沃霍爾的垃圾藏品公開拍賣,到傑奎琳·肯尼迪的私人物品和黛安娜王妃的連衣裙,無所不包。所有這些都拍出了驚人的價格。沃霍爾收藏的價值40美元的斯沃琪手錶以數千美元的價格售出。肯尼迪總統的高爾夫球杆以77.25萬美元(蘇富比估價的858倍)售出;他的搖椅拍出了45.35萬美元的高價——而蘇富比則估計這把搖椅的售價在3000至5000美元之間。

粉絲們渴望名人的親筆簽名和簽名照片,最好是帶有「私人的」信息的照片。硬石餐廳在下屬的連鎖餐廳中輪換展示搖滾紀念品。汽車、衣服、鞋子、床和吉他等名人的手工藝品都很珍貴。名人的住宅往往被作為聖地保存下來,或者當它們被放到公開市場上時,由於與名人的聯繫,它們的價值就會增加。前往貓王埃爾維斯?普雷斯利位於田納西州的故居,被歌迷視為類似於基督教朝聖之旅。每年的遊客數量達到了75萬,這個數字遠遠超過了白宮的遊客總數。喬治·華盛頓、托馬斯·傑斐遜、亞伯拉罕·林肯和伊娃·貝隆的故居都具有類似的標誌性地位。相信貓王有能力轉世的想法在他的粉絲中驚人地廣泛:埃爾維斯於1977年去世,然而經常有對他的目擊事件發生。名人文學中的一整個流派都致力於這樣一個命題,即他的死只是一出舞台戲。

包含名人遺體的墓地也是熱門旅遊景點,就像聖人墓地所在的大教堂曾是熱門的朝聖場所一樣。巴黎的拉雪茲神父公墓、倫敦的海格特公墓、好萊塢和洛杉磯的韋斯特伍德公墓都是最受歡迎的旅遊目的地。海格特公墓現在甚至還收取入場費。去參觀喬治·艾略特、拉爾夫·理查森和卡爾·馬克思在海格特公墓的墓地,可能證明了死亡不會阻礙名人的商品化。但是,在洛杉磯好萊塢紀念公墓的產品創新面前,海格特公墓也黯然失色。

好萊塢紀念公墓俗稱好萊塢的瓦爾哈拉殿堂(Valhalla),是魯道夫·瓦倫蒂諾(Rudolph Valentino)、泰隆·鮑華(Tyrone Power)、塞西爾·B·戴米爾(Cecil B. DeMille)、道格拉斯·費爾班克斯(Douglas Fairbanks)、納爾遜·艾迪(Nelson Eddy)、布格西·西格爾(Bugsy Siegel)、彼得·洛爾(Peter Lorre)、約翰·休斯頓(John Huston)、梅爾·勃朗峰(Mel Blanc)、彼得·芬奇(Peter Finch)等好萊塢明星的長眠之地。公墓上世紀90年代末面臨破產,被收購後更名為「永遠的好萊塢」並作為明星的英烈祠進行營銷。目前,進入這處佔地60英畝的土地的費用為637美元,其中包括一段特別製作的逝者視頻,在儀式期間會在大屏幕上重播,包含了家庭錄像的精彩片段。在好萊塢明星墓地附近的高管葬禮,價格高達5000美元。此舉徹底改變了「永遠的好萊塢」的財務狀況,自營銷活動開始以來,葬禮的數量增加了20倍。

「永遠的好萊塢」為影迷們提供了終極的媚俗(kitsch,原文斜體)體驗——在死後成為明星的鄰居。渴望與名人結合,甚至是死亡,進一步突顯了名人文化的獨特魅力。名人去世後,粉絲們從花圈甚至是土冢中帶走鮮花和留言標籤作為紀念是很常見的。詹姆斯·迪恩(James Dean)、迪倫·托馬斯(Dylan Thomas)、西爾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巴迪·霍利(Sylvia Plath)和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的墓碑都被偷走了。

甚至盜墓在名人文化中也扮演著重要角色。亞伯拉罕·林肯對美國這個國家的閃爍的宗教意義,導致了一場奇怪的企圖:1876年,有人要把他的遺體從安息之地偷走。一個團伙策划了一個陰謀,利用屍體作為贖金,說服伊利諾伊州釋放一名被監禁的罪犯。計劃失敗了。不過,由於擔心盜墓者會再次襲擊,當局決定將棺材從石棺中取出,藏在一個更安全的地方。在接下來的11年里,前來瞻仰林肯墓的遊客們所看到的其實是一座空墓,這或許無意中提供了對名人本質的一種核心洞見:外表至關重要。1886年,林肯的遺體被重新埋葬在一個新的墳墓里。然而,當人們發現它的紀念碑不均勻地下沉時,棺材又要移動了。總統的兒子羅伯特·林肯下定決心,再也不能讓州政府官員和盜墓者動他父親的遺體了。他已經見識到了芝加哥大亨喬治·M·普爾曼(George M. Pullman)葬禮上使用的一種新設備,棺材周圍環繞著一個裝滿水泥的鐵籠子。1901年,林肯被重新埋葬,這一次是在一個水泥和鋼鐵的天棚裡面。

對林肯屍體的奇怪舉動在名人文化中並不是沒有可比性的。1978年,查理·卓別林的遺體在瑞士的韋威公墓被人盜走。在這起罕見的名人「死後綁架」事件中,有人索要60萬瑞士法郎的贖金。警方最終抓獲了陰謀者並找到了屍體。

在基督教中,麵包和酒象徵著基督的身體。在聖餐中食用它們,象徵著基督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的分享,確證了至高無上的造物主的存在。而在名人文化中,撒骨灰則是一種類似的分享儀式,儘管是世俗化的。比爾?香克利的骨灰散落在利物浦俱樂部的主場安菲爾德的草地上,這不僅象徵著香克利在球迷中的神聖地位,也象徵著他的管理所帶來的價值觀和成功的連續性。如今,將體育明星的骨灰灑在與他們有強烈關聯的體育場周圍,已經相當普遍。

有趣的是,名人與道德提升之間沒有道德聯繫。臭名昭著也是令公眾著迷的一個同等的來源。例如,傑弗里·達默爾(Jeffrey Dahmer)的受害者的家屬計劃拍賣這位連環殺手的刑具,並平分收益。雖然他們的計劃受阻,但公眾對擁有這些文物的興趣相當之大。在英國,出售格洛斯特的克倫威爾街25號的計劃也引發了類似的爭議。這個地方就是所謂的「恐怖之家」,連環殺手弗雷德·韋斯特(Fred West)和羅斯瑪麗·韋斯特(Rosemary West)在這裡折磨並殺害了受害者。作為爭議的焦點,商業利益希望把這個地方作為一個「博物館」來紀念,以提醒公眾不要犯下罪惡的詭計。而地方議會最終決定,拆毀這所房子。磚塊、木材和灰漿的處理安排都被秘密地掩蓋起來,以阻止恐怖的紀念品獵人。

注釋:

【5】E. Durkhei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 1915).

【6】In N. Gabler, Life: The Movie (New York, 1998).

推薦閱讀:

TAG:社會學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