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苦集滅道(十七)

世尊把一切定義成來自六種感官領域的一段一段的念頭,即六思身。正確的觀察六思身,會證實每一段思的產生都是由於因緣具足的結果,而且思從一形成就滅去,思中包含的渴愛不僅是苦,而且還會因渴愛形成更多的思,帶來更多的苦。當修行者正確的觀察到這些事實後,渴愛就會徹底消失,苦就會因此不再形成,新的思亦不再形成,故而死後不會再生,實現究竟解脫。

所以,拋去那些佛教名詞後,修行無非就是根據世尊的提示看到一些本就存在的現象;當這些現象被發現後,修行者有了正確的認知,苦自然就不復存在了。實際上,無常、苦、無我這三個事實,無論在任何狀態下,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被當下的觀察到;沒有任何東西,沒有任何時刻不是無常、苦、無我的。所以,接下來我即將闡述的十二緣起,也是基於這個思想的;換句話說:我不認為對十二緣起的觀察需要神通,我也不認為成就初果乃至究竟解脫需要神通,在佛教中,慧解脫阿羅漢就並不具備神通。所以,在閱讀我本人對緣起法的解讀之前,各位讀者最好先暫時放棄之前從其他渠道了解的關於緣起法的看法。

我們首先從了解思開始。

思,起源在感知器官上,也就是六內處。六內處和六外處無時無刻的接觸、碰撞、摩擦,給思的產生創造了必要條件;如果沒有六內處或者六外處,那麼思就無從談起了。因此我們把六內處和六外處無時無刻的接觸、碰撞、摩擦,定義成「六入」。六入的特點,就是會源源不斷的產生六個領域的信息流。

不過,並非任何的六入,都能夠形成作意。比如,在清醒的時候,你無時無刻都在眨眼睛,但是絕大多數時候你不會從眨眼睛上形成念頭;再比如,你無時無刻都在心跳、呼吸,但是同樣的,你絕大多數時間也並不會關注這些事情。這就是所謂聽而不聞,視而不見,食不知其味,即我們並沒有在所有的六入產生的信息流上形成注意力。

那麼,形成思的六入,和未形成思的六入,有什麼區別呢?答案是「識」是否在六內處上形成。這裡我們引入了一個新的概念,五蘊中的識。所謂識,就是識知、感知;簡單粗暴的說,識的作用就是把六入產生的信息,當下的呈現出來。比如,你聽到一首歌,你能夠感知到這首歌的旋律,正是因為識在耳上形成的緣故;而如果你睡著了,儘管理論上耳一直在接受聲音,但是由於沒有識在耳上形成的緣故,你不可能感知到歌曲,你也沒有在聽歌。所以,我們把有識產生時的那個處,定義成「觸」。六處和觸的區別是:六處是眼色、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注意這個觸與識所成的觸不同)、意法;而觸是:看、聽、嗅、嘗、摸、思;觸就是被激活了六處,激活六處的是識在對應內六處上產生。

當觸形成後,識把六入的信息顯現了出來。這個顯現的體現,就是作意,即思。具體的說,當觸形成後,念頭就形成,就了知了識所顯現的信息。這種被顯現出來的信息就是「想」。比如,當識在鼻上產生後形成鼻觸,了知「有煙味」,這裡的「煙味」就是鼻想。

想也是五蘊之一,經藏中世尊給的標準定義是「認知」,從這個定義中,其實很難真正的了解「想」究竟是什麼。其實,想的另一個稱呼是「相」,即六內處接觸六外處後產生的結果。如果說內處是相機,外處是風景,那麼想就是照片;如果說內處是手機,外處是 wifi 信號,那麼想就是手機接觸 wifi 信號收到信息解碼形成的各種文字圖像視頻。

對應六處有六種想:色想、聲想、氣味想、味想、觸想和法想。這裡要引入一個結論,即雖然六處都可以形成想,然而有且只有意處可以接納想;並且,一切的想都是意處接納的。簡單粗暴的說,一切的想最終都是以念頭的形式體現的。你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一個不是意處承載的想——畢竟連念頭都沒有產生,怎麼可能被了知。

當想被意處接受後,於此同時產生了「受」。受也是五蘊之一,意思是感受。本質上,受就是對想給出的一種評估,分為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這種評估並非是取決於個人意志的,而是被動產生的。比如用錐子戳你一下產生疼痛的想,這種疼痛的想最終評估出的結果就是苦受,就算你拚命把它想像成樂受,嘗試去接受喜歡這種疼痛,那是不可能的。

從六處開始,緣於六處而有觸,緣於觸而有受,這就是思在十二緣起中的體現。

推薦閱讀: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