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主動認錯對孩子有怎樣的影響?育兒專家說:這是高情商的表現

前陣子,綜藝節目《少年說》里, 一名女生上台控訴自己的爸爸,引發了很多人的共鳴。

女孩有一個比自己小6歲的妹妹,姐妹倆一旦發生了衝突,爸爸都會不問緣由,直接訓斥她。

她十分委屈,有的時候明明是妹妹的錯,但爸爸從不責罰妹妹。

女孩說到激動處,甚至哭了起來。

但是台下的爸爸卻不為所動,他有些尷尬地笑笑,卻不肯承認自己做錯了:「你大一些,妹妹小一些,難道不是應該讓著妹妹嗎?」

一旁圍觀的孩子們聽了嘰嘰喳喳,覺得這樣的教育理念不對。

就連主持人陳銘也上台勸說這位爸爸。

但這位爸爸最終,還是只抱了抱女兒,猶豫著,沒有道歉。

有網友評論說:「感覺看到了我爸,從不道歉。」

還有網友說:「為什麼說一句『對不起』對父母而言,那麼難?」

這讓我想起了春節回農村老家時發生的一件小事,一天,我們幾個親戚圍坐在一起聊天喝茶,舅舅的兒子也在一旁吃零食,吃著吃著,他發現果盤裡的一個桔子爛了,就跑到院子里把桔子扔進了垃圾桶。

結果剛好被舅舅看到,舅舅不分青紅皂白,把孩子罵了一頓,說孩子浪費糧食,孩子剛想要理論,舅舅竟然一個巴掌打過來。

親戚們聽到舅舅打罵孩子的動靜,趕緊出來阻止,並說明真相。但舅舅聽完只是「哦」了一句,尷尬地走開了,儘管孩子捂著臉躲在角落裡哭泣,他也沒道歉。

美國教育家斯特娜夫人曾說過:「一個勇於承認錯誤、探索新的談話起點的父母,遠比固執、專橫的父母要可愛得多。」

可惜,很多父母的育兒理念里,顯然沒有「父母該向孩子道歉」這一條。

但其實,做錯了事情,不管是不是大人,對方是不是小孩,都應該道歉。

大部分爸媽們,總是礙於面子,或是害怕有損自己的權威,覺得和孩子道歉,有些難以啟齒。

缺少道歉,孩子心中將失去溫暖。

前段時間,陳學冬和父親斷絕關係上了熱搜。

陳學冬出生在溫州,爸爸經商,十分富有。

本來生活無憂,但在陳學冬7歲那年,他的父母離婚了。陳學冬每年只能見母親一次。不久,陳學冬的父親計劃再婚,陳學冬堅決反對。父親表面上沒說什麼,但偷偷瞞著他迎娶了繼母。

父親再婚之後,就很少關心陳學冬。

小小的陳學冬一直寄宿在一個阿姨家,只有陳學冬的大姨每個月會給他打生活費。但大姨一直在工廠工作,自己生活也不富裕。所以陳學冬經常餓著肚子去上學。

父親的冷落深深地傷了陳學冬的心,但他一直希望父親在將來的某一天可以跟自己道個歉,解釋一下自己的難處。

但直到他心裡對父親由怨變成恨,也沒能等到父親的道歉。

工作以來,陳學冬搬過十幾次家,但每個地方都讓他覺得冷冰冰的,沒有安全感。

錄製奇葩說時,提到這段父子關係,陳學冬隔空對父親喊話說:「你從小也沒管過我,那你現在憑什麼管我呢?」

看似絕情,但其中飽含著對父親濃濃的失望和憤怒。

正是因為心中有怨恨,陳學冬才總是沒有安全感。沒有和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密關係的孩子,將來面對複雜的社會關係,也難以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家是一個人最溫暖的港灣,如果父母的教育觀念里,沒有道歉二字,一次又一次地讓孩子心生怨恨,孩子將失去心中溫暖的來源。

豆瓣有一個「父母皆禍害」的討論小組,其中有句經典的話就是:

父母在等孩子說謝謝,孩子在等父母說對不起。

父母和孩子永遠都難以走近,是父母的遺憾,也是孩子的傷痛。

「對不起」的能量

遠超你想像

胡可是娛樂圈公認的好媽媽。她曾分享過自己的育兒秘笈,其中一條就是:要勇於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有一次,胡可和安吉約定好,媽媽接他放學。

但是那天她因為帶小魚兒體檢,項目繁瑣,導致超時了。

安吉一個人在學校等了很久,等到所有同學都被爸媽接走了,忍不住哭了起來。

胡可趕到的時候,生氣的安吉忍不住把身子背過去:「我不想等你了,你什麼時候才來!」

胡可連忙小跑過去,半蹲在安吉身邊,一邊給他擦眼淚,一邊道歉:「小魚兒體檢的一些項目太慢了,耽誤了時間。對不起啊,安吉。」

聽到來自媽媽的真摯道歉,暖心的安吉馬上原諒了媽媽。

胡可的道歉讓安吉學到了很重要的一課,那就是擔當和責任,以及尊重他人。

有一次,節目組讓兄弟倆上山摘獼猴桃。安吉誤會弟弟拿了自己筐里的獼猴桃,氣得想要伸手打弟弟。事後得知是自己誤會了,安吉就連忙和弟弟道歉。這一幕和胡可給安吉道歉非常相似。

美國心理學家羅達.鄧尼說過:「父母錯了,或違背自己許下的諾言時,如果能向孩子說一聲對不起,可以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同時能培養孩子尊重他人的習慣。」

心理學家還指出:爸媽主動給孩子道歉,會讓孩子更有責任感。將來更容易變得獨立和有同理心。

教育家斯賓塞曾說:「受委屈的孩子很少會去反省自己有什麼過錯,因為憤怒和不平佔據了他的心靈;而被感動的孩子則常常反省,因為感動增加了他內心的勇氣和智慧。」

因此,不要吝嗇對孩子說「對不起」,爸媽的一句「對不起」,既能表達自己的歉意,又能感動孩子,讓孩子變得更有責任感,更有同理心。

不怕父母做錯事

就怕父母不認錯

人非完人,父母也會犯錯。但只要及時補救,和孩子道歉,給孩子造成的傷害都是可逆的。當父母做錯了事情,選擇向孩子道歉。其實是在對孩子說:「我們尊重你,所以我們是平等的。」

其實,父母做錯事不可怕,關鍵看你下一步怎麼做。具體來說,可以分三步進行:

和孩子共情;

態度誠懇地和孩子道歉;

說明原因以及如何補救的措施。

寶媽云云分享過一個自己的故事:

女兒考試考了雙百,云云答應她周六要帶她去遊樂園慶祝。結果那天臨時有別的事,她忙來忙去,就給忘了。

期間,女兒一直在旁邊轉來轉去,吵吵鬧鬧,云云一時氣急,就吼了女兒,讓她不要吵。

結果女兒癟了癟嘴,大哭起來,嘴裡還嚷嚷著:「壞媽媽!我不要你了!答應我要去遊樂園的,你騙我!大騙子媽媽!」

女兒哭得上氣不接下氣,云云怎麼哄也哄不好。

她想起最近看到的一本育兒書里提到:當孩子吵鬧,大哭,情緒激動時,不妨試著先和孩子共情,理解她的感受。

於是云云蹲下身來,讓自己的視線和孩子平齊:「小乖,我知道今天不能去遊樂園你很難過。」

想到這件事確實是自己的錯,云云和女兒道歉:「是媽媽對不起小乖,本來答應了你的事情,沒有做到。」

「今天的事情太多了,媽媽忙忘了,我不是故意的。要不我們換到明天,再一起去遊樂園好嗎?」

「小乖要是同意了,就和媽媽拉鉤,好嗎?」

女兒果然漸漸地不哭了,最後和媽媽拉鉤做好了下次的約定。

父母願意道歉並不是無能的表現,相反,願意道歉的父母是成熟和智慧的。

願意給孩子道歉的父母,才能養育出積極反思和成長的孩子。

同樣的,願意道歉的父母也都是自我教育的佼佼者。他們是成長型父母,不會固守在原地,而是隨著孩子的腳步,一同進步。

海靈格曾說:「你不知道,我們的孩子是多麼忠誠於自己的家庭,又是多麼無條件的愛著自己的父母。」

不要怕道歉,只要你坦誠自己的錯誤,孩子就會很快原諒你。

下一次,當父母在面子和道歉中徘徊時,不妨果斷選擇彎下腰,和孩子真摯地說一句:「對不起」。

「道歉是永遠不嫌遲的。」這一句話,我認為是最能夠體現道歉的情商。

「道歉不只是承認自己犯了錯,並露出自責的樣子,它是犯錯的人不斷改變自己行為舉止的承諾。」

道歉,就是一種承諾。別小看道歉的力量,只要你正視它,很可能就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能量。道歉,更多的是指行動力,你要說出來,表達出來,別人才知道。培養情商,就可以從學會道歉開始。

學會道歉是成長的必修課,是維持人際關係的必要技能;作為父母,從子女年幼時就對他們言傳身教,教他們禮貌待人。教孩子成為一個情商高的人,在以後的道路上,無論不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都是一筆財富。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啟發,還請點一點贊▲讓更多需要的人看到哦~

關注 導購物語 公眾號

回復「育兒」即可獲得最新育兒攻略一份

導購物語

每天實時更新育兒小知識


推薦閱讀:

TAG:育兒知識 | 生活 | 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