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導演布萊恩·辛格接棒執導皇后樂隊傳記片《波西米亞狂想曲》,《黑客軍團》拉米·馬雷克飾演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默丘利,格威利姆·李飾吉他手布萊恩·梅,本·哈迪飾鼓手羅傑·泰勒,約瑟夫·梅澤羅飾貝斯手約翰·迪肯,艾倫·里奇(《唐頓莊園》《模仿遊戲》)加盟飾演主唱弗雷迪·默丘里的經紀人Paul

Prenter,講述主唱弗雷迪·默丘利和成員在Live Aid演唱會前夕重聚,共同造就搖滾歷史上最偉大的表演的故事。


1990年,Freddie Mercury的身體已經衰弱到幾乎無法走路,他還在錄製自己人生中最後一張專輯。

錄製專輯裡最後一首歌的時候,吉他手Brian擔心Mercury太過虛弱無法唱出歌里的高音。在錄音室里,Mercury只回了一句「Ill fucking do it, darling」,然後齜著牙喝乾一大杯伏特加,完成了樂隊歷史上最完美的一次錄音。

巧合(必然)的是,這首歌叫「The Show Must Go On」。自知時日無多的Mercury,絕不想給自己和樂隊的音樂畫上句號。

一年後,主唱謝幕,但樂隊演出繼續至今。

非常遺憾,電影里沒有把這一段拍出來。故事在1985年的LIVE AID曲終後戛然而止,不免給路人觀眾一個錯覺,好像Mercury把最牛逼閃閃的自己扔在了那個舞台上就沒能再撿回去,艾滋病敗給了舞台上的他然後馬上擊垮了現實中的他。

並不是這樣的。那場演出之後,Queen陸續又出了3張專輯,還做了創紀錄的全球巡演,Mercury更是挺到去世前一天,才向公眾承認自己患有艾滋病。

這部電影里的另一個遺憾,完全屬於自然災害,與人力無關:絕對沒有人能複製Freddie Mercury的神跡。

Rami Malek已經做得夠好了,他對Mercury進行了從板牙到腋毛的全方位模仿,好到已經被評論界認為值得一個明年奧斯卡的提名。

但是,撇開唱歌的能力(實在沒什麼可比性),電影中的Freddie還是少了一種……勁頭。這種「勁頭」可以是男人味和壓迫感,還是那股跨越性別的風騷之氣,Malek那雙太大的眼睛也不如Mercury的那般充滿神采。

就算刨除這些正常人難以挑戰的要求,Malek的板牙是不是也有點太大了?

Mercury的神采和嗓音沒法複製,他們所屬的那個時代也不行。

1970-1980年代,不管是對剛剛從殖民帝國手裡獨立的非洲,還是剛剛從精神疾病名單里刪除的同性戀,大西洋兩岸的年輕人們,都還抱著也剛剛萌發的同情心。那是一個好意還沒有泛濫,善舉還沒有被劫持的美好時代。

在如今的世界,殘酷的理性正在逐漸回潮,搖滾青年們的理想越來越渺茫,連搖滾樂都失去了舞台中央的主流地位。就像是美國的政黨輪替一樣,這倒說不上是進步還是退步,但那個時代走了就是走了。

我只是覺得,不管你願不願意承認,在同一家小酒館裡偶然湊齊的愣頭青樂隊,就是比滿街星探苦心挖來的天才少年團,更能撩得起少年心氣。

但是有些東西可以複製。

這就是一部,縱有再多遺憾,單靠最後20分鐘的神級發揮,不僅能值回票價還能賺走眼淚的電影。

如果在觀影之前看過那段祖傳的超低清4:3畫幅LIVE AID現場錄像,你一定會被這部電影的最後20分鐘震驚到失語。

這部電影最大的成功和最可貴的貢獻,就是對搖滾史上最生猛華麗的20分鐘,進行了分子層面的細緻還原。

從上場開始,Malek就對Mercury的每一個動作進行了ctrl+v級別的模仿,其中包括每一次揮拳、每一次咧嘴;場景中所有肉眼可見的物件,小到鋼琴蓋上的那幾杯可樂和啤酒(我比較了擺放位置和液面高度)以及舞台上雜亂的電源線,大到整座溫布利球場,也都跟錄像中一模一樣。

最重要的是,電影成功還原了1985年現場的氣勢。拜技術進步所賜,我們終於能夠跳出了舞台上下那幾個固定機位,讓鏡頭從體育場上空俯衝下降,掠過7萬觀眾頭頂,再聚焦在Mercury揮舞的手臂上。搖滾傳奇伸手可觸,山呼海嘯近在眼前,讓曾經需要腦補出的東西都變成現實,是整部電影最美好的地方。

對我來說,這種感覺就像是玩到了VR3D高清重置版的超級瑪麗,或者用意念控制的全息投影版樂高積木,終於不用追憶似水年華,而是直接青出於藍了。

祖傳原版錄像

從預告片里截出來的復刻版

原文:

好萊塢盡了全力,也無法複製Mercury和他的時代?

movie.douban.com圖標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皇后樂隊一首歌的名字,影片被標註為傳記電影,其實這不是一個關於皇后樂隊的傳記,而是關於皇后樂隊主唱弗萊迪·默邱里的傳記。

影片從弗萊迪加入樂隊開始,一直到那場著名的Live Aid演唱會結束,包含了若干次音樂創作上的探索,感情生活的幾次起伏,樂隊的幾次危機。

如果說《地球最後的夜晚》是解讀的樂趣大於觀看樂趣的電影,那麼《波西米亞狂想曲》則相反,是觀看的樂趣大於解讀的樂趣。

皇后樂隊的經典音樂一首接著一首輪番轟炸,那個年代的物品一件接著一件地出現,晃得人睜不開眼。一不小心,就和記憶撞個滿懷。

你無法在你曾經熱愛的東西面前不熱淚盈眶,你無法在你曾經生活過的痕迹面前不心潮澎湃。

《波西米亞狂想曲》以真實還原震驚了無數觀眾,影片也憑此在票房和口碑一路攻城略地,但為了敘事的便利,主創仍然進行了必要的改動,如弗萊迪向瑪麗求婚一幕,就不是像影片中那樣一打開盒子,就露出戒指。實際上,是打開無數盒子中的盒子,才露出戒指。

但影片為了真實,著實下了一番苦工。

很多道具都是當事人那裡借來的,如弗萊迪的若干絲質襯衫和話筒。很多台詞,都是當時情景的現場還原,如弗萊迪和樂隊其他成員吵架時說的,「我們不是一家人,你們有老婆有孩子,我呢?我什麼都沒有」。

甚至當年跟過他的助理就坐在導演身後,隨時指出哪些鏡頭「不符合當時情況」。

有人把影片中關於Live Aid演唱會的細節截圖,與真實演唱會場景一一對比,竟然分毫不差。

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問題也在於此。

電影是一種流動性敘事,而不能僅僅是若干事件集錦。電影是一種攝影,而不是拍照。電影需要真實,但真實不是電影,電影的真實,是對真相做過取捨之後的真實。

就像拉米·馬雷克飾演的弗萊迪·默邱里,他逼真地還原了弗萊迪特點分明的嘴部和鬍子,但怎麼也展現不出他雙性合一的妖冶和猶移。

《波西米亞狂想曲》最打動人的是音樂和表演,但對於一部電影,這一切還遠遠不夠。本質上,影片中的表演和音樂都是在一場模仿秀,它們都找到了弗萊迪,但最終都沒能跳出弗萊迪。

影片對弗萊迪沒有判斷,這令影片更像是一場粉絲對偶像的先干為敬,除了資料更真實和更完整之外,影片中的弗萊迪與粉絲心中的弗萊迪相比,沒有更清晰,也沒有更多的發現。

傳記電影重新發現的功能,在《波西米亞》這裡缺失了。

作為一部音樂傳記類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沒有從音樂的角度,對這個紛亂的世界進行修剪過。

人物與音樂的命運沒有發生更深刻的關係。

人們熱愛弗萊迪,因為弗萊迪的音樂超越了人們所能想像的世俗,但人們不允許他的生活也超越世俗,這中間的拉扯和摩擦,構成了歌者在音樂上的光芒,也構成了歌者自身的悲劇。

音樂令他發現了更可能的自己,但生活阻止他靠近那個更可能的自己。

絕對的自信成就了他的歌唱事業,也毀壞了他的生活。在音樂上,人們說他是自信,在生活中,就被定義為自大。

甚至很多鏡頭,如錄音時,如演唱時,鏡頭的調動都遵循的是音樂的敘述邏輯,做了放大和強化,而不是遵循電影敘事的邏輯,電影電影鏡頭除了感性的放大和強化,還需要有理性的取捨。

《波西米亞狂想曲》令人感動的是表演上近乎於藝的模仿能力,對音樂的一絲不苟的還原,甚至也沒忘記關照我們對曾經生活的自戀式流連,但就不是電影自身的魅力。【本文源自公眾號 阿郎看電影】


親愛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弗雷迪·墨丘利

《毒液》上映三周,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湯老濕將正邪同體的男主演繹得讓人大呼過癮,至此又多了一片花痴粉。

然而有一部電影卻超越了它:

佔據大銀幕數優勢的《毒液》居然只能屈居亞軍,而幹掉該片的票房冠軍竟然是一部音樂傳記片

這在國內簡直難以想像。

當然,細想也不奇怪,因為這部音樂傳記片的主角就是大名鼎鼎的皇后樂隊,而皇后樂隊在日本一直是被視為神一般的存在。

早在70年代,剛出了三張專輯還只是小有名氣的皇后樂隊去日本開演唱會,就受到了比在本國還要熱情的歡迎與追捧。

他們剛下飛機,就有黑壓壓一片的粉絲圍堵,演唱會門票迅速售罄,表演時更是座無虛席。

全場狂熱的女粉絲尖叫不已,引得主唱弗雷迪不得不幾次控場請求歌迷保持安靜。

而此後的幾十年,皇后樂隊也是除了披頭士外在日本最受歡迎的樂隊,沒有之一。

就連前一陣熱播的日本電影《最終幻想女孩》中,女主給自己長著一撮小鬍子的領導起的綽號都叫「弗雷迪」。

待領導露出廬山真面目後,居然響起了BGM,是皇后樂隊大名鼎鼎的We Will Rock You。

除了影視作品,皇后樂隊的影響力還表現在動漫界

日本當代最著名的漫畫家野中英次,他的代表作《魁!!天兵高校》封面都是在模仿皇后樂隊的第二張專輯Queen II的封面。

如今,隨著偉大的靈魂主唱弗雷迪的去世,皇后樂隊雖然還在繼續巡演,但再也無法複製曾經的輝煌與傳奇。

我們習慣用R.I.P加一串虛擬蠟燭在朋友圈或微博表達憂傷,但真正黯然神傷的,恐怕是伴隨自己青春歲月成長的人從此不在。

昨日瘋狂地崇拜已成過眼煙雲,還好留下那些難以忘懷的經典歌聲與影像。

尤其是最近全球熱映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你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去體會皇后樂隊給全世界帶來的瘋狂。

永不墜落的皇后樂隊

事實上,皇后樂隊不止深受日本樂迷追捧,他們的音樂影響了世界各地一代又一代人,甚至毫不誇張地說,如果評選搖滾史上最偉大的樂隊,皇后樂隊與披頭士絕對位列前三。

就連與皇后樂隊傳記片同期熱映的《一個明星的誕生》中女主的扮演者Lady Gaga,也是皇后樂隊忠實的擁護者。

她的名字gaga也是取自皇后樂隊的經典曲目Radio Ga Ga。

足見皇后樂隊的魅力之大了吧。

從1975年到1985年,這十年無疑是屬於皇后樂隊的時代,連大名鼎鼎的邁克爾·傑克遜和大衛·鮑伊都被弗雷迪的歌唱魅力所傾倒,競相與其合作。於是有了經典歌曲There Must Be More To Life Than This和Under Pressure。

小十君想如今大多數去看皇后樂隊傳記片的人,也是出於對這皇后樂隊的靈魂主唱弗雷迪·墨丘利的熱愛與緬懷。

或許很多人經過多年,再回首當初為何崇拜一個人的心境會漸有遺忘,或者說走過人生太長,來路已經被塵土和落葉覆蓋,最終無從發現了。

但不會忘記最愛的人曾帶給你震撼覺醒的力量。

就像提起皇后樂隊,有很多人可能會不了解,但提起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兩首歌曲,大概沒有人不知道。

因為弗雷迪的歌聲是如此激蕩人心,那驚艷世人的瞬間堪稱舉世無雙。

而這兩首歌現在也成了各大體育賽事播放的勵志神曲。

尤其是We Will Rock You,在我們熟悉的NBA賽場上更是經常響起,旋律起的那刻,不禁讓人熱血沸騰,繼而淚流滿面。

鏗鏘有力的鼓點和節奏,振奮人心的歌詞,弗雷迪把歌曲中鬥志昂揚永不放棄的精神完美傳達給世人。

這首歌曲早已超脫了搖滾樂的傳統模式,不僅影響了無數人,還讓觀眾每每聽來都能產生共鳴。

樂隊從70年代初期成立到1991年墨丘利去世,更是創造了無數令人瞠目結舌的耀眼成績。

出道至今,他們的唱片銷量高達2億,多張專輯都進入英國專輯銷量榜前五。且在奧地利、德國、荷蘭、紐西蘭等國家歷史專輯銷量上,皇后樂隊至今仍保持第一名。

這當然離不開天才歌者弗雷迪·墨丘利的功勞。

他是一代「女王」,用驚人唱腔和天籟之音成為不朽傳奇;他是一代芳華,用畢生才華和搖滾精神贏得後世敬重;他是一代梟雄,用坦誠洒脫和真摯感情融入音樂創作;他是萬人心中的偶像與傳說,即使身患艾滋,也要搖滾至死。

他那比帕瓦羅蒂還要寬廣的音域,異於常人的聲帶振動頻率,堪稱奇蹟。

而電影之所以用皇后樂隊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片名,也是因為他們的成名曲就是此歌。

時至今日,這首歌也依然是各大媒體與樂迷評選出的最偉大的傳世神作

同時歌曲所述內容也象徵了墨丘利叛逆、輝煌、掙扎、獨特的一生。

怎奈斯人已去,留下一地傳說,每當想起也惟有淚千行。

所以今天要說的正在熱映的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無疑是27年後點燃樂迷懷舊情緒的催化劑。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誕生

影片用倒序的手法緩緩拉開帷幕,主角弗雷迪·墨丘利在一場大型演出之前做準備工作,幕布拉開的那一瞬間,故事回到起點,開始講述起弗雷迪的傳奇人生。

一次看完演出後,始終懷揣音樂夢想的弗雷迪向Smile樂隊的吉他手和鼓手毛遂自薦,他極具特色的嗓音打動了倆人,弗雷迪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樂隊新主唱。

也是那時,Queen這個樂隊名稱誕生,華麗又壯美,也象徵了樂隊之後的風格。

電影較真實地還原了皇后樂隊發行完第一張專輯後的失敗場景,那時候他們還無人問津,專輯銷量平平,除了弗雷迪其他人情緒較低落,畢竟前途未卜啊。

但弗雷迪並沒有消沉,他對兄弟們說,未來的皇后樂隊不僅僅是一個偉大樂隊,更是傳奇。

而他真的做到了。

轉折點發生在他們遇到了新的經紀人後被邀請合作發新唱片。

樂隊的幾個成員欣喜若狂,而且他們堅持要做具有顛覆性的搖滾樂,尤其是弗雷迪,他更是嘗試用多重聲道製作驚艷的合唱效果。

為了精益求精,弗雷迪光一首歌就錄製了11部分,複雜程度空前絕後。

好在第二張專輯成功了,但即使這樣,因為公司管理不當,兄弟幾個還是未領到錢,每個人都負債纍纍,這樣的狀況持續到他們發行第四張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之前。

起初做這張專輯,大夥是抱著一致信念的,要做搖滾史上最華麗壯觀的音樂。

雖然理想豐滿,但誰都知道這是破釜沉舟之舉,不成功可能從此以後都沒機會發片了。

但公司內部經濟問題重重,都不是很看好這張專輯,隨著製作成本持續增加,樂隊成員對於是否繼續也出現了不同意見。

弗雷迪堅持要做完整張專輯,但如何做到做好,前方一片迷茫。

還好弗雷迪的一生摯友瑪麗始終支持他。

事實上,弗雷迪是同性戀已不是秘聞了,但在同性戀情之前,他還曾有過一個女友就是這個瑪麗,兩個人同居過很長時間。

每當弗雷迪遇到挫折,瑪麗就成為他的避風港。

即使分開,瑪麗在他的心中也有著獨一無二的位置,死後弗雷迪更是把大部分財產都留給了她。

為了表達對瑪麗的感謝之情,弗雷迪為她還專門創作了幾首歌,其中就包括那首知名的Love of my life

之後,弗雷迪為了新專輯能順利完成,摒棄心中雜念,與樂隊成員在一所破舊的屋子裡進行創作錄音。

弗雷迪把自己身份的不被認同、過去遭受的謾罵嘲笑、家人的不予理解以及對世間的困惑疑慮,通通燃燒成創作的靈感,借音樂這條出口盡情宣洩,譜寫出一首首歌曲。

尤其是那首《波西米亞狂想曲》,弗雷迪一開始就打算要綻放出自己音樂中獨有的華美與優雅,在恢弘與華麗的篇章中滲透出几絲規整與雋永。

從序曲到尾聲的六段創作,他傾盡心血,用鋼琴伴奏、吉他solo、多軌錄音、大量的伽利略唱詞、和聲,一百多個軌道合成在一起,做到了極致。

錄製過程中,樂隊更是將錄音室直接變成樂器本身,利用廢棄的晶管拼裝出神奇功放打造出歌劇成效。

他們一遍一遍打磨著成品,最終呈現出了讓世人驚艷的歌曲,最厲害的是整首歌都沒有副歌部分。

但公司在看到長達六分鐘的歌曲時長後直接下令讓弗雷迪進行刪減,而弗雷迪執意留住這個版本,毫不留情地回懟了公司。

在公司的妥協下,歌曲順利發行,一經推出便轟動全球,「Queen」一躍成為國際最知名的樂隊。

那首《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是皇后樂隊的集大成製作。

最初的鋼琴伴奏緩緩傾訴,到第二段歌謠形式的交代罪行,再到第三部分的吉他solo,似乎主人公陷入了情緒的掙扎,再到第四部分的偽歌劇風格象徵著眾神審判,然後是第五部分的硬搖部分,終於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直至結尾段落主人公聽從了命運的安排。

整首歌將華麗搖滾、前衛搖滾、古典樂及金屬樂融為一體,越聽越著迷。

這也是電影的第一個高潮之處,足以讓觀眾淚目。

有人問弗雷迪這首歌歌詞含義,為什麼會出現殺人、懺悔等字眼。

而其實弗雷迪當時已經有了性取向轉變傾向,他內心的撕裂與困惑時刻妨礙著他的情緒。

他時而溫柔如水,時而因周遭的不認同陷入一片荒涼之中。

整首歌曲從歌詞到旋律彷彿描摹了弗雷迪悲涼的一生。

最初的呢喃就像是年少時亞裔英籍身份帶給他的冷眼譏笑,這些回憶如影隨形地刺痛著他的心靈,讓他不得不低吟淺唱著。

之後那句「Ma ma,I dont want to die」似乎在訴說著他發覺自己身為同志後的愛而不得、愛而不能,是困惑也是苦痛。

「carry on,carry on」的吟唱彷彿將自己置身於皎潔月光下獨自彷徨,那無人可依無人理解的孤獨也只能靠自己去排解。

後來狂風暴雨似的歌劇式審判,也似乎映射了當時的年代裡,同志戀情還不被認可的大環境下,弗雷迪害怕秘密被知曉的擔心與困擾,句句流露出到底該何去何從的憂慮恐慌。

最後的嘶吼吶喊,一句「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他終於洒脫釋然,決定勇敢追求心中理想與真愛。

這是愛與幸福,是弗雷迪真性情的釋放。

而這首《波西米亞狂想曲》誕生後的43年里,都沒有一首歌能超越它。

他把對生命的思考與熱愛全都融入在音樂中,力求變化與突破。

那首We Will Rock You融入的跺腳、拍手元素也是在一次突發奇想中應運而生,這樣的靈魂歌王再無第二人能超越。

Living Aid重回巔峰

自從《波西米亞狂想曲》推出後,皇后樂隊的音樂生涯達到巔峰,但之後因為多變詭譎的巴洛克華麗風格,他們備受爭議與抨擊,樂隊的創作力也遭受質疑,弗雷迪陷入了職業生涯的瓶頸期。

是的,皇后樂隊開始走向了下坡路,樂隊也分崩離析,成員各自散去。

更可怕的是,弗雷迪還查出自己身患艾滋。儘管自知命不久矣,可他不想這樣黯然離場。

正當人們開始漸漸淡忘弗雷迪及他的夥伴們時,1985年那場為衣索比亞籌集資金的演唱會讓弗雷迪重燃站上舞台之心。

被邀請後,他迫不及待地召集回了樂隊成員們,生死在此一搏。

成功了,他們成功了。

這場被後世封為搖滾史上最偉大的live演出(沒有之一)讓皇后樂隊再次成為當之無愧的王者,他們的音樂生涯又一次走向巔峰。

雖然電影的前大半段是中規中矩地呈現了皇后樂隊的成立發展史,但結尾處在真實還原了1985年的Living Aid演唱會中皇后樂隊長達20多分鐘的演出片段後,電影足以能載入史冊。

在這裡就不得不提下弗雷迪的扮演者拉米·馬雷克,他幾乎神還原了弗雷迪在這場演唱會上的王者風範,無論是肢體、形態、眼神,堪稱惟妙惟肖,小十君相信明年奧斯卡最佳男主的提名一定有他。

話說回來,電影的最高潮處便是在傍晚六點四十分,拉米扮演的弗雷迪出場。

借著落日的餘暉,弗雷迪彈奏起熟悉的旋律,就是那首名垂樂壇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整個演唱會複製了當時的細節,大到主演的每一次揮拳動作,小到衣服裝飾和鋼琴上放置的可樂啤酒,同三十多年前如出一轍。

我們雖沒能親身經歷那場規模宏大的現場演出,但電影把晚出生多年的樂迷們真實帶回到那個時代,通過不同的方式和視角呈現了最生猛華麗的20多分鐘。

72000人的溫布爾登球場,演出持續了16個小時,全球約19億人觀看了這場盛事。

雖然有大衛·鮑伊、U2、保羅·麥卡特尼這樣的搖滾巨星坐鎮,但因時長原因幾乎沒有人能單獨演唱,即使獨唱也只能是一兩首歌,可皇后樂隊足足唱了六首歌。

毫無疑問,只有殿堂級歌者才能有如此殊榮!

全場觀眾與王者弗雷迪似乎融為一體,大聲合唱著「We Will Rock You」,鏡頭從體育場上俯衝下降,山呼海嘯般洶湧,以前只能靠欣賞錄像的畫面在此刻真實上演。

每一位熱愛Queen的歌迷頃刻淚如泉湧,我們能清晰地感到弗雷迪之所以偉大,不單單是他高亢獨有的唱腔,而是在他身上看到了一個用生命歌唱的靈魂。

在現場,弗雷迪和觀眾一起無伴奏的拍手、大合唱,被稱為The Note Heard Round the World。

無論是電影中的拉米,還是曾經的弗雷迪,均形成了強有力的互文,把整個演出升華了一個境界。

堪稱絕代芳華,獨領風騷。

電影的爭議

其實作為一部傳記電影,在看過之後只能說它完成得確實還算不錯,但你把它當作文藝片來看還是頗有些失望的。

與同樣講述搖滾歌手吉姆·莫里森的《大門》和鮑勃·迪倫的《沒有方向的家》相比,都要遜色一些。

當然《沒有方向的家》是出自名導馬丁·斯科塞斯之手,影片保證了很強的完整度與劇情深度,而《大門》也是經典之作,鏡頭影像堪稱一流。

而《波西米亞狂想曲》從2009年形成開拍計划到現在,用了九年時間,期間導演主演一再更換,直至確定了《非常嫌疑犯》《X戰警》的導演布萊恩·辛格執導,整個項目才算塵埃落定。

看完電影后還是想誇下導演的功力還算不錯,尤其是最後令人終生難忘的live演出,體現出了他強大的場面調度能力。

不過可惜的是,因為導演被曝出性醜聞事件,片方不得不在殺青前兩個禮拜換掉辛格,好在對電影完整度影響不大。

但如同之前創作者引發的分歧,該電影最終呈現出來的,可以說是一部美化的維基百科

影片著重於刻畫墨丘利帶領樂隊克服困難,從失敗到成功,從低谷到重回巔峰的過程,用那場永生難忘的living aid為ending,而弗雷迪內心的矛盾掙扎和苦楚拍得過於流於表面。

弗雷迪的同性戀身份與身患艾滋的真實原因,這些本可以體現人性、值得深挖的部分被摒棄了,最終電影也只能是一部主流音樂片。

The show must go on

不過那又如何呢?

與略顯平庸的劇情相比,弗雷迪的傳奇人生用再多鏡頭語言都難以企及。

與電影不同的是,真實的弗雷迪是在1985年演唱會之後才知患病,即使如此他仍要堅持創作演出。

在90年代初期,弗雷迪已經病入膏肓,連上台演出走路都很吃力。

尤其是臨終前的一段時間,弗雷迪的雙腳已潰爛,每天都與病痛鬥爭,即便這樣,他還堅持錄製了最後一首經典歌曲The Show Must Go On,訴說著對這個舞台、對樂迷、對愛人、對整個世界的留戀。

在他宣布身患艾滋的第二天就不幸去世了。

留給我們的唯有一聲嘆息與兩行眼淚。

是啊,如他所願,弗雷迪確實做到了將自己變成不朽的傳說,沒有遺憾,只是不舍。

時至今日,他們仍被冠以搖滾大師之稱。

因為在七八十年代的搖滾鼎盛時期,皇后樂隊將搖滾樂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

搖滾樂因他們走向主流後變得更多姿多彩。

不止是皇后樂隊,那個年代百花齊放,搖滾樂壇呈現一片燦爛至極。

那時候的搖滾之美,在約翰·列儂深刻的人生思想中,在槍炮玫瑰狂熱的生命追求中,在科特·柯本無奈的一聲嘆息中,也在皇后樂隊持續的對抗掙扎中。

皇后樂隊的歌中有著對戰爭的反思,對和平的希冀,對末日的探討,對生命的思考以及對真愛的追尋。

小十君想每個樂迷可能和我一樣,從前還小,沒嘗過人間多少煙火,初聽他們的歌只覺得華麗高亢,高亢到你只以為那是炫技與揮灑自我。

後來時光流轉,也經歷了許多不被理解與世事無常,再聽起他們的歌卻淚如泉湧。他們是青春作伴,你有往事相隨。

你終於理解了歌詞與音樂的內涵,想起了弗雷迪揮舞手臂歡呼「We are the champios」,你明白了短暫一生,他來過,他活過,他愛過。

就像溫布爾登廣場永不落幕的太陽,The show must go on。


國內似乎對皇后樂隊、對這位主唱,並不熟悉。

許多已看過《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人說,哪怕你對樂隊不那麼感興趣,也完全可以把《波西米亞狂想曲》當作一場極其震撼的演唱會去看——影片最後神還原了1985年的「拯救生命」(Live Aid)慈善演唱會。

「風騷的走位,精簡的裝備,自信的表情,飽滿的步伐,還有那鮮艷的紅領巾」,這句瘋傳多年的評語,大概總結了國內為數不多的皇后樂迷對弗雷迪·莫庫里的普遍印象。

然而看過電影后,很多人才驚覺,原來真實的弗雷迪·莫庫里,並不僅僅是那個在舞台上肆意乖張、傲視群雄的狂野人物,他更是羞澀與內斂的、脆弱與掙扎的,而他終其一生對愛的追求,和他的音樂作品一樣直擊心靈。

下面這篇文章,主要集中在主唱弗雷迪更多真實豐滿的人生上。

「當你看到他在台上將7萬人握在掌中時,你會想,某些時候,他是不是也期望自己被人捧在手心呢?」 ——奧斯卡新晉影帝,拉米·馬雷克

01. 風騷狂野的搖滾巨星,卻從不是一個叛逆者

「媽媽,我不知道該怎麼告訴你……從今以後,我將成為弗雷迪·莫庫里。但這只是我的藝名,回到家裡,我永遠都是你的那個孩子,可以嗎?」

8歲那年,弗羅可·保薩拉(Farrokh Bulsara),這位出生在東非桑給巴爾島的印度帕西人家庭的小男孩,離開父母的庇護,獨自一人,乘船漂洋過海,到了印度潘奇加尼,開始了聖彼得男子學校的寄宿生活。

直到16歲,弗羅可離開學校回到桑給巴爾島。因當地局勢動蕩,弗羅可全家又遷往英國倫敦,在離希思羅機場不遠的地區安頓下來,巧合的是,與後來的隊友布萊恩·梅的家離得非常近。

弗羅可的身上貼著許多標籤,異族、移民、齙牙、娘炮……要一一摘除這些標籤並不容易,弗羅可選擇將它們拋在腦後,努力吸取文化養分,熱情地擁抱這個新世界,那個時候他就有一種不可思議的自信和執念:我不會成為一個明星,我會成為一個傳奇。

在伊林藝術學院上學期間,他認識了帝國理工學院的布萊恩·梅(Brian May)、北倫敦理工學院的羅傑·泰勒(Roger Taylor),並和他們組建了皇后樂隊,接著又從倫敦大學切爾西學院招來了約翰·迪肯(John Deacon),皇后四人組最終成型。

樂隊並沒有一舉成名,在苦苦掙扎了好幾年之後,才簽下公司出了第一張專輯《Queen I》。其中一首《我的仙王》(My Fairy King),優美複雜,被視作《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最初的影子,歌詞中有這樣一句:

Mother Mercury Look what they』ve done to me 莫庫里的母親 看看他們對我做了什麼

弗羅可當時向隊友宣布:我要改姓莫庫里(Mercury)了,因為這裡的母親就是我的媽媽。

不過根據隊友的說法,他其實是以「水星」為自己命名,因為水星正是他的星座處女座的主宰星,而「Mercury」這個詞,就有水星的意思。

總之,從那一刻起,他給自己塑造了一個舞台人物形象:搖滾巨星弗雷迪·莫庫里——

「我在舞台上如此強大,似乎創造了一隻怪獸……一個強壯的硬漢,性幻想的對象,傲慢狂妄。」

在人前永遠放蕩不羈、不可一世的弗雷迪,甚至在有限的採訪中,也是滿嘴跑火車、開口葷段子。

許多人以此來詆毀他,然而弗雷迪的母親說,他從來不是叛逆者。

正如電影所表現的,父母對兒子玩音樂、搞搖滾,頗有微詞,在弗雷迪上大學時他們就經常為此吵架,但和皇后樂隊其他成員的父母一樣,最終還是接受了兒子的選擇。相比電影中突出的父親對他的不理解,現實中其實他和父母的相處比外人想的要溫暖許多。

弗雷迪只要待在倫敦,每周都會去探望父母,任何一次聖誕節都不會錯過與家人相聚的機會。他不會給他們講很多他搖滾巨星生活的故事,但在家裡,他永遠都是敬愛父母,同時被父母愛著的孩子。

決定改掉自己的姓名時,弗雷迪曾經有些猶豫緊張地詢問母親的態度,母親說,只要你愛我,尊敬我,不會有任何問題。弗雷迪的回答是:「我永遠都會這樣的,媽媽。」

弗雷迪終其一生,有兩件事情沒有向父母親口承認:一件是性取向,另一件是艾滋病。

那個年代,同性戀公開出櫃還是異常艱難的事情,弗雷迪不在乎別人怎樣看待他,但也不願讓父母難過。父母來花園小舍做客時,弗雷迪提醒伴侶吉姆·哈頓(弗雷迪最後的真愛),不要說我倆睡在同一間卧室,只說你是我家的園藝師。

即便如此,父母對兒子的同性戀身份也是知曉的,也一度擔心混亂的私生活對他的危害。

後來弗雷迪被病魔不斷侵蝕,也一直未對擔憂的父母說出實情,直到有一天妹妹偶然看到哥哥腳跟上因免疫力缺失無法癒合的傷口,還有腿上的卡波西式肉瘤斑塊時,弗雷迪才說:「是這樣,親愛的,你一定知道我快死了。」

父母和妹妹一家人最後一次去花園小舍探望他時,八卦媒體也已經在他家的院牆外安營紮寨多日,吵得日夜不得安眠。他看向窗外花園裡的池水,焦慮地問他的家人:「你們都還好嗎?媒體有沒有騷擾你們?」說著這句話時的他,已經病得很重了。

弗雷迪去世後,母親給吉姆·哈頓寫了一封信,感謝他愛著弗雷迪,感謝他對弗雷迪的悉心照料。後來母親也經常參加紀念弗雷迪的活動,包括抗擊艾滋病的公益活動。

弗雷迪的父母經常去現場觀看皇后樂隊的演唱會。一聽說媽媽要來,弗雷迪就和隊友開玩笑:「今天我媽坐台下,我要多說幾句髒話。」

但他同時又在擔心,「我常常在想我媽看到我在舞台上穿著皇室的盛裝化著濃妝作何感想。但是媽媽和我爸爸一樣,從來就不過問。」

1985年「拯救生命」慈善演唱會,因為組織太過複雜,弗雷迪的父母決定待在家裡看電視直播。皇后樂隊下台後,父親激動地說:「我們的兒子搞定了!」

02. 我是一個悲劇性人物,但我會永遠保留我的幽默感

「有時候我會冷汗涔涔地醒來,因為孤身一人而害怕。這就是為什麼我會去尋找愛我的人,即使僅僅是一夜情。我的那些一夜情,只是我扮演自己的角色而已。我真正想要的是許許多多的愛。我墜入愛河,卻最終受到傷害,遍體鱗傷。似乎我就是無法成功。」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主創人員在宣傳期間經常會被問到這樣一個問題:哪一首歌最能形容弗雷迪·莫庫里的一生?他們的答案驚人地一致:《找一個人來愛》(Somebody To Love)

這也是電影中唯一出現兩次的歌曲,無論是「每天早上起來」還是「找到一個人來愛」的唱段,均與劇情完美契合。拉米·馬雷克說,弗雷迪把他自己的故事,全部寫進了歌里,他的歌,就是他的日記。

弗雷迪也許一輩子都在追求完美的音樂和真摯的愛情,對於前者他是自信的,對於後者他卻是悲觀的。

「我寫的大多數歌都是情歌,傾訴的是悲傷、折磨和痛苦。我似乎寫了很多很多悲傷的歌曲,因為我就是一個非常悲劇性的人物。但永遠會保留我的幽默感。」

1970年,弗雷迪通過布萊恩·梅認識了瑪麗·奧斯汀,在一貧如洗、仍在逆境中掙扎的事業初期,瑪麗就成了弗雷迪的情感支柱和收入來源——那個時候的他,是一個靠女友養活自己搞樂隊追逐夢想的男人。

弗雷迪與瑪麗·奧斯汀

但隨著事業上的成功,圈子內接觸的各種人和事、美國巡演途中的誘惑,弗雷迪越來越意識到自己性取向問題。他曾經焦急地請樂隊的製作人來到房間,勸走屋子裡圍著他的兩位女粉絲,請求他告訴瑪麗自己是同性戀;也曾經痛苦地向粉絲俱樂部的女負責人傾訴,他愛上了男人,卻不敢跟任何人說,「因為這會毀了一切」。

弗雷迪在痛苦掙扎了幾年之後,才鼓起勇氣向瑪麗出櫃、分手,但最後仍成為彼此一生的摯友,弗雷迪一直將瑪麗視作自己的法定妻子。

「我們相信彼此,對我而言足夠了。我們相信彼此,所以其他的人都他媽滾。沒有任何人有權利指揮我們該怎麼做。我認為我們就是結婚了,天經地義。」

正如電影中流淚的瑪麗對出櫃後的弗雷迪說:你的人生將會無比艱難。弗雷迪徹底擁抱了自我後,追求愛情的過程異常曲折和艱辛。

弗雷迪與吉姆·哈頓

弗雷迪一直渴望和一個人保持一段真正美好的、長久的、一對一的戀情,可是從來就沒有成功過,他其實也不覺得自己會獲得這樣的感情。弗雷迪的同性戀朋友表示,他是一個非常老派的紳士型男人,對待戀愛的態度是:你好,很高興認識你,那麼我們開始談戀愛吧,我們住一起吧。

在弗雷迪的歷任男友中,大概也只有兩三位真心與他相愛過,剩下的都是非常典型的無恥之徒:冷漠無情的暴力癮君子,大肆揮霍不知感恩、拿著他的錢去包養第三者的偽君子……儘管弗雷迪也會時不時在外面沾花惹草,但幾乎每個被他發現不忠的前男友,新歡對象無一例外都是比他更年輕、更漂亮,和他完全不是同一類型的男人——他們愛的只是「弗雷迪·莫庫里」帶來的名利,不是他本人。

弗雷迪這樣感嘆:「即使你被成千上萬個人愛,卻依然是世上最孤獨的人,而由此帶來的絕望更加可怕,因為很難讓人理解,你竟然會很孤獨……大多數人都在想,像弗雷迪·莫庫里這樣的人怎麼會感到孤獨?他有錢、有車,有專職司機,他什麼都不缺。可你看上去似乎擁有一切,其實一無所有。」

處在事業巔峰卻得不到真愛,加之受到心懷叵測的經理人保羅·普倫特的蠱惑和控制(無論是電影中還是現實中他倆均不是情人關係),弗雷迪開啟了一段危險墮落的生活——混跡於世界各地的同性戀酒吧、瘋狂的派對,尋求性的刺激和可卡因的麻醉。

這位曾經無比驕傲地宣稱「皇后樂隊大概是當今世上最乾淨的樂隊」的主唱,卻幾乎成了皇后樂隊唯一一個擺脫不了「性、毒品與搖滾樂」這種爛俗搖滾明星生活方式的成員。

幸運的是,始終渴望愛情的弗雷迪最終認識了吉姆·哈頓,一位對名利毫無興趣,只是為了愛他本人而和他在一起的搖滾圈旁觀者。弗雷迪和吉姆互贈婚戒,對外宣稱這是我的「丈夫」:

「我對現在擁有的這段關係、這段愛情非常滿意,我很幸福……我無需再去拚命、去證明自己,因為我得到了充分的理解。我終於找到了這輩子都在尋求的屬於我的容身之處,沒有任何垃圾能阻止我快樂。」

然而,在那個人類對艾滋病缺乏認識的年代,縱慾狂歡的生活方式,已悄悄地給他打上了死亡的烙印。

03. 皇后樂隊,一場更長久的婚姻

「除非我們都他媽死了,我們將永遠在一起!」

皇后樂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把樂隊稱作「婚姻」,常常說「我們是一家人」,甚至直言不諱地表示,和樂隊的這段「婚姻」比每個人的婚姻時間都長。

就像任何一段長期的婚姻關係中,都會出現各種矛盾和倦怠,皇后樂隊也是如此。

樂隊從第一天開始,因為完全平等的地位,各個都彰顯出才華與個性,他們會為了音樂、表演、事業,為了儘可能的完美,爭論不休——常常一個音符都會爭論半個小時。演出中出了任何紕漏,或者明明很出色卻吹毛求疵認為不達標的場次後,四個人也會在後台互掐。

他們爭吵、冷戰,從不是針對個人,只是為了音樂,四個人也總是在需要齊心協力一起戰鬥的時候重聚——比如「拯救生命」慈善演唱會。在此之前,正如電影中的描述,樂隊差一點就解散了。直到這場演唱會,他們才發現,自己依然站在音樂世界的巔峰。

弗雷迪1987年4月確認自己染上艾滋病之後,只是很快告訴了商業經紀人吉姆·「邁阿密」·比奇。也許同對待自己的父母和妹妹一樣,他無法鼓足勇氣在第一時間告訴他事業上的「家人」。

看著身體每況愈下的弗雷迪,樂隊其他成員也是憂心忡忡,卻不敢親口詢問,直到某一天,當他們在西班牙度假時,約翰·迪肯發現了弗雷迪腳上的傷口,他小心翼翼地轉而詢問吉姆·哈頓,為了保守秘密,吉姆違心地撒了謊。

直到1989年5月,一次樂隊和家眷的聚餐上,因為有人感冒,大家開始紛紛抱怨疾病所帶來的困擾,弗雷迪當場展示了自己一直疼痛流血、無法癒合的傷口——直到這時他才向隊友告知實情。

弗雷迪當時對布萊恩說:「對不起,我讓你看到了很不舒服的東西。」布萊恩卻回道,「我並不為此感到不舒服,而是為你遭受的巨大痛苦感到難過。」

按照弗雷迪的意願,所有知曉他病情的人不再談論這個話題,也不想在作品銷量上打同情牌,一切生活、工作照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保守秘密,照料弗雷迪,抓緊有限的時間創作更多的音樂。然而,在弗雷迪生命最後的那段日子裡,布萊恩擔心他隨時不測,想推遲個人單曲的發行,弗雷迪卻阻止他說,「你的個人音樂生涯才剛剛開始……如果發行時我突然就死了,不正好可以給你製造話題嘛。」

弗雷迪是在去世前一天向全世界宣布自己罹患艾滋病的。之前他極力隱瞞病情,因為他知道,這種被釘在恥辱柱上,引發恐慌、遭遇不公正眼光的疾病一旦公開,會對他身邊的所有人,對樂隊成員,對他們的伴侶、家人,都會造成可怕的衝擊。

弗雷迪拍攝的最後一部MV《我們一起度過的時光》(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回顧了樂隊二十年來攜手走過的日子,溫暖而感傷。

當時弗雷迪瘦骨嶙峋,右腳已大面積爛掉。抹上厚厚脂粉的他,眼神依然清澈明亮,唱到最後一句「當我回頭一看,我發現我依然愛你」時,他看向鏡頭,看向坐在台下的吉姆·哈頓,露出幸福的微笑。

這不僅是向愛人的表白和致意,也是向樂隊,向世界上所有愛他的人的致謝。

皇后樂隊是世界上第一支為去世的成員在溫布利體育場舉辦超大規模致敬演唱會的樂隊,請來的傳奇巨星,不遜於1985年的「拯救生命」慈善演唱會。

皇后樂隊也是世界上第一支為去世27年後的成員拍攝傳記電影的樂隊,不僅打破音樂傳記類票房紀錄,也在這一屆奧斯卡上斬獲四項大獎。

時至今日,皇后樂隊的成員說,他們依然會常常夢見弗雷迪,他就像一個腦內牆紙,似乎總在角落裡,他們干任何事,都會反射性地想到弗雷迪的反應。

(皇后樂隊傳記《Is This the Real Life? The Untold Story of Queen》中文版《狂想人生:皇后樂隊傳》也將於近期出版。)

本文原載於看理想公眾號:皇后樂隊的真實故事,遠比《波西米亞狂想曲》豐滿動人,撰寫:皇家麗人(皇后樂隊資深粉絲),文稿經編輯,轉載請聯繫。

相關視頻:皇后樂隊演唱《波西米亞狂想曲》Bohemian Rhapsody


油管上有一個同步對比電影與Live Aid現場錄影的視頻,沒看到電影的可以過下癮:

Live Aid電影與真實錄像同步對比

除了電影表演需要的微調以外,拉米·馬雷克幾乎同步還原了弗雷迪在Live Aid中的所有表情與動作,活生生把一個弗雷迪和當年的Live Aid展現在大銀幕上。

我是看過電影才去找當年的錄影的。發現真實Live Aid中的弗雷迪,甚至比電影中營造的形象更加有張力、更加能讓人感受到其靈魂。

目前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經在日本上映了快兩個半月,熱度依然。


2018 年,美國最大電影票務網站 Fandango 發起了一次「好萊塢秋季檔最受期待的電影」調查,結果《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成為了最受期待電影,而排名第二的是《波西米亞狂想曲》。

《波西米亞狂想曲》上映後也是不負眾望,並且在剛剛結束的第 91 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這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還拿下了最佳男主角、最佳混音、最近音效剪輯三個大獎,並且也摘走了 76 屆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劇情類男主角兩項大獎。

這部電影演員陣容並不強大、特效也幾近於無,卻受到了幾乎來自全球搖滾樂迷的矚目,其根本原因,是因為這是一部關於顛覆了搖滾樂的傳奇樂隊皇后(Queen)的電影。

多的不說,至少電影一開始的樣子就很搖滾。

由於這部電影去年在全球範圍已經上映,很多朋友都已經看過了,只是電影的最後一個上映地區是今年 3 月 22 日中國,所以還有很多朋友也還沒看過。當時看完電影后互相一打聽,發現都是說看得自己熱血澎湃雞皮疙瘩掉一地,一個個都拿出了吃灰好幾年的樂器想重新干一場。也有很多朋友讓我說說這部電影的內容,下面就和大家簡單聊聊,所以大部分都看過了,但我還是更建議去電影院看,畢竟大屏幕大音響系統嘛不是,就當去聽一場 Queen 樂隊的演出一樣。

不過接下來的內容可能還是會涉及到劇透,給還沒有看過的朋友要提前說明一下。

雖說吃雞蛋不必認識生蛋的雞,但聽音樂,還是有必要知道音樂的創作者和演繹者的。所以,首先我們簡單了解一下 Queen 樂隊。

從樂隊組隊到獲取知名度發展來說,Queen 樂隊竄升速度很快,但也沒有電影節奏那麼快。1973 年樂隊簽約百代旗下的 Trident,發布了首張專輯《Queen》,但因為風格是硬搖滾和重金屬為主,所以在那會兒全是這樣風格的年代並沒有引起多少注意。同年,Queen 開始了自己樂隊的第一次全國巡演。

有些時候平心而論從「搞樂隊」這件事來說,皇后樂隊也是後世很多一線樂隊豎立起來的學習榜樣。

1974 年 5 月,樂隊發行了自己的系列同名專輯《Queen II》。不過直到 11 月發行了《Sheer Heart Attack》專輯才讓樂隊的音樂事業正式有了大突破,在整個歐洲範圍也擁有了知名度。

後來,樂隊去了著名的洛克菲爾德錄音室(Rockfield Studios,也就是電影中的那個農場),目的就是為了每個人可以在一個寧靜沒有任何干擾的地方進行創作和錄製心中的音樂。

Rockfield Studios

於是,1975 年 11 月,樂隊從 Rockfield Studios 帶來了第四張錄音室專輯《A Night at the Opera》。這張專輯當時拿下了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專輯榜四周冠軍,在美國公告牌專輯榜中也排行第四,全球累計銷量超過 600 萬張,後入選「歷史上最偉大的五百張專輯」。

幾個小夥子因為搖滾音樂夢想組建的 Queen 樂隊,一夜之間,成為了那個時代流量的頂級爆款。

作為搞樂隊這件事來說,走到這一步應該算是成功了。

成名後的牙叔與天王M.J也是交情頗深

這張專輯的主打曲就是被稱為搖滾歌劇的《Bohemian Rhapsody》(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是這個電影名。就單這一首歌,在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就蟬聯了九周冠軍,並且還獲得了第一屆全英音樂獎最佳英國單曲、《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也是英國銷量第三高的單曲(236萬張)、20 世紀面世的所有歌曲中網路流量最高的一首(16億次)。這首歌對後世影響之大,以至後來有樂隊發行結構複雜的歌曲都被稱為是 XX 年代的「Bohemian Rhapsody」 。

1976年的報紙報道

接下來的 Queen 樂隊在全世界範圍(歐美、大洋洲地區、日本)呈現出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勢頭,成績單寫出來彈幕炸屏,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閱下。除了各種歌曲拿下各種排行榜和打破銷量記錄之外,迄今為止,這個還在不斷開創自己音樂路程的 Queen 樂隊,主要成就為:

  • 3億張唱片銷量
  • 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 入駐搖滾名人堂
  • 入駐創作人名人堂
  • 入駐英國音樂名人堂
  • 全英音樂獎傑出音樂貢獻獎
  • 好萊塢星光大道留名(No.2207)
  • 倫敦奧運會閉幕式演出
  • MTV歐洲音樂獎全球偶像大獎
  • (BBC)英國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樂隊
  • (吉尼斯世界紀錄)英國唱片銷量榜最長停留時間藝人(1322周)
  • ………………

都是操著吉他貝斯架子鼓、話筒鋼琴合成器一起幹事情,但搞樂隊能搞到這份上,已經不是神奇了,這是傳奇。

回到電影。

前面說到,這部電影的名字來自於樂隊非常華麗的歌曲《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首歌的詞曲由主唱弗雷迪包辦創作,是 Queen 樂隊相當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也是樂隊事業發展的重要轉折歌曲。

當時大部分的主流音樂單曲時長都在三、五分鐘的樣子,結果這首歌愣是有 6 分多鐘長。

你說這時間長也就算了,裡面還沒有不斷重複的副歌,而是由幾個完全不同的曲風段落所構架而成的「大型音樂劇」。一開始先是純人聲阿卡貝拉序曲、再穿到福音式的民謠曲風、 經過貝斯的功效成功又轉到了搖滾風格,也是整首歌被傳唱最多的一段。

接下來,在一段電吉他的 Solo 之後,你以為大家會繼續煽情下去?NO!這樣想是普通人思維,音樂人的思維絕對是跳躍的。

於是,在這一大篇相當感人的電吉他 Solo 之後,整首歌畫風一變,變成了多軌錄音的歌劇演唱、接下來又換成了歡快的 Hard Rock 風格,到最後又經過貝斯和電吉他的功效,整首曲子隨著弗雷迪天籟版的聲音和他的鋼琴聲緩緩的結束。

鑒於這首歌大家肯定都會想辦法搞來聽或即將在電影中聽到,所以,不妨和大伙兒分享一個王菲翻唱的版本,新老朋友都可以體驗下這種不一樣的感受。

總共分成 6 個部分的《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織體相對複雜,開篇的Gm7/D和弦就能打退不少人。而且這首歌明顯是被精心設計過的流行音樂代表作品。只是呢,當時的唱片公司就是一般的傳統思維:這首歌時間太長、各段落主題不明確,反正就是一堆理由,於是鬧到最後唱片公司也沒有給發行。

弗雷迪那塊磚確實也砸了那扇窗。Queen 樂隊後來找到朋友,通過特定的電台來播放新歌。當時的電台傳播力度也不容小覷,於是樂隊最後大獲成功,樂隊事業也從此轉折。

於是,電影一開頭就用電吉他搭配四部詠唱,並由 Live Aid(拯救生命)演唱會的後台開始了故事的講述,最後再回到 Live Aid 演唱會的舞台,道盡了皇后樂隊成軍後 15 年裡的「心路歷程」(1970~1985)。不過,電影主要還是圍繞著主唱牙叔(Freddie Mercury)這位傳奇藝術家的人生冒險在展開。

在舞台上的牙叔弗雷迪,不僅是 Queen,也是 King。他既主導了音樂的整體共鳴,也帶動著每一場演出的現場氣氛,還能保證帶給觀眾最華麗的演出,甚至大家還能在現場跟著牙叔一起練唱歌。

主唱牙叔曾說,Queen就是幾個完全不同性格的人走在了一起的自然化學反應。從這一點出發來看,那弗雷迪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吉他手布萊恩梅細緻冷靜的做事態度、鼓手羅傑泰勒的激昂熱血、貝斯手約翰迪肯的穩健務實,團員之間一邊不同性格的互補,一邊互相的信任與體諒,又是為了同一個理想。

也因此,才碰撞出了一首又一首不同類型的搖滾歌曲,並且有的歌還將會被繼續傳唱到很久很久。

在當年非常前衛的扮相,你能猜得出誰是誰嗎?

Queen 的歌曲,融合了搖滾、金屬、電子、鋼琴曲、民謠、歌劇等不同的曲風,拓展了世人對搖滾樂更為廣闊的認知(這些特點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最能體現)。其實,皇后樂隊對於音樂的堅持,打破了許多當年英國主流音樂界視為不可能的認知——不就是一個搞搖滾的樂隊嘛?

別看不起搞搖滾的!結果在那兒呢,就拿《波西米亞狂想曲》來說,這首歌從聽覺上被視為最具開拓意義的作品,在視覺上還開創了 Music Video(MV)的先河。

身為 Queen 樂隊主唱,永遠的搖滾傳奇巨星 Freddie Mercury 一生和樂隊舉辦了 700 多場演出,他從出身、個性到性向,都表現出了他是一個相當多元化的組合。

暴漫素材的原型正是來自牙叔

Freddie Mercury 原名 Farrokh Bulsara,出生東非坦尚尼亞的桑給巴島,父母是出身英屬印度的波斯人,所以牙叔擁有的是波斯血統;深受家族傳統和宗教傳統影響,但身處在自由與愛的年代;因為戰亂從桑給巴島搬家到英國後主修藝術,又受到了當時英國搖滾樂的影響(The Who、齊柏林飛艇、滾石、Jimi Hendrix、披頭士等等);在音樂上雖然呈現出了各種帶有實驗性質和前衛的音樂,但又讓普通人也能夠聽懂並感受。

少年與壯年

在現實與電影中,Mary 都是牙叔的最愛,但由於天生性向的原因,加上經受不住成名後外界的誘惑,美麗的愛情童話最終破滅。此時的牙叔用毒品、酒精、無盡的 Party 來麻痹自己,這也埋下了最終令人唏噓不已的結局。

牙叔 39 歲的派對,與 Mary 在一起 / 1985

扮演牙叔的演員拉米馬克雷,除了在造型上齙牙形象似乎過分了點,但其他不管是演出還是歌唱、還是颱風,可謂是神複製了牙叔弗雷迪。

雖然在各種動作上可以看得出拉米花了很大的努力去學習和模仿,但整部電影看下來我並不覺得這是一場大型的模仿秀,拉米其實創造出了一個更加鮮活、更加清晰的角色形象,很多鏡頭我們借著主角的面部表情,就能很容易在電影中理解到牙叔的內心活動:實現夢想的衝勁與疑惑、自責與不安、包容與掙扎。

一起來看一下 Live Aid 1985 演唱會的神還原!

電影講述了 Smile 樂隊因為主唱兼貝斯手蒂姆的離隊,只剩下吉他手布萊恩梅和鼓手羅傑泰勒,沒有貝斯的樂隊等於一個餐廳做的菜全部不放鹽,樂隊解散危機一觸即發。

這時候,樂隊的歌迷弗萊迪毛遂自薦,但他不會彈貝斯,於是就擔任了主唱,並招募來了專職貝斯手約翰迪肯,四人陣容確立後,樂隊名字正式改名為「Queen」。

《波西米亞狂想曲》雖然將皇后樂隊活靈活現的搬上了大屏幕,但電影中究竟哪些是樂隊的真實故事,哪些只是影片的額外情節設計呢?下面我們按照事物發展的時間順序來對比分析。

1)樂隊是怎麼組起來的?

在電影中,機場行李搬運工牙叔(Freddie Mercury 那時候的名字叫 Farrokh Bulsara) ,作為歌迷身份參與了 Smile 樂隊的現場。當晚演出結束後,Smile 樂隊主唱兼貝斯手 Tim Staffell 認為搞這個樂隊毫無前途,於是選擇退出樂隊。這時候牙叔找到了吉他手布萊恩梅(Brian May)和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or),希望自己能夠加入樂隊,為樂隊寫歌、唱歌。

接下來,牙叔用橫跨四個八度(F2-E6)的超級音域為自己贏得了皇后樂隊的主唱位置。但牙叔不會彈貝斯,所以樂隊後來招募到了約翰迪肯坐鎮貝斯手一職。

事實上,1968 年還在倫敦帝國學院研讀天文學博士的布萊恩梅(吉他),與伊令藝術學院的學生蒂姆(主唱/貝斯)計劃組建一個樂隊,但缺一個適合的鼓手,於是牙科學生羅傑作為鼓手加入了樂隊,最終這支名副其實的「學生校樂隊」取名為 Smile。

1969 年,蒂姆將自己同為伊令藝術學院的同學兼好朋友牙叔推薦給了樂隊認識,而牙叔也表示非常想成為 Smile 樂隊的主唱,於是在 1970 年蒂姆退隊時,牙叔剛好就填補了這個空缺。同年,牙叔提議將樂隊名字正式更改為 Queen,並自己設計了樂隊 Logo,也將自己的藝名確認為 Freddie Mercury。

第二年,在面試了多個貝斯手之後,最終確認由約翰肯迪擔綱貝斯手(1997年退休)——這個從地下走到全球舞台並且顛覆了搖滾樂的黃金陣容,在未來數十年,就此固定。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這部紀錄片電影,蒂姆和布萊恩梅、羅傑還一起重新錄製了 Smile 樂隊的經典歌曲《Doing All Right》。

2)《We Will Rock You》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創作的?

在電影中的 1980 年,布萊恩梅在錄音棚向樂隊其他成員展示了他對《We Will Rock You》這首歌的創作意見,隨之皇后樂隊便在麥迪遜廣場花園舞台首次演繹了這首曠世名曲。

現實中的 1980 年,樂隊的確演繹了《We Will Rock You》,不過是在紐約體育場。此外,這首歌的詞曲作者布萊恩梅其實在 1977 年就寫好了這首歌,並且收錄在了同年 Queen 發行的《News of The World》專輯中,當年就進行了《We Will Rock You》的新歌首演。

所以,電影中的牙叔已經是背頭小鬍鬚的形象,雖然完全符合 1980 年的形象,只是在 1977 年第一次演繹這首歌時,牙叔的形象還是穿著閃光緊身服留著齊肩黑髮的無鬍鬚美男子。

3)主唱牙叔單飛?

在電影中的這個時期,雖然樂隊非常成功也蒸蒸日上,但牙叔決定解散樂隊並單飛。於是牙叔彷彿一個反派,一下子就站到了Queen的對立面。

在現實中,Queen樂隊的成員在 80 年代都不約而同有過「單飛」的經歷,並不只有牙叔幹了這件事。

比如,同樣音域可以橫跨四個八度(E2-E6)並且會彈吉他和貝斯的鼓手羅傑泰勒,在 1981 年發行了個人專輯《Fun In Space》,1981~1983 年這兩年皇后樂隊休息,沒有對外任何演出,主要就是在棚子里錄專輯。所以,比較閑的這兩年羅傑又發了一張專輯《Strange Frontier》,布萊恩梅發了一張EP《Star Fleet》,牙叔則是發了一些單曲和兩張個人專輯。

值得一提的是,最早發行個人專輯的全能樂手羅傑泰勒,雖說擔任的是皇后樂隊鼓手,但像《Radio Ga Ga》、《A Kind of Magic》、《The Invisible Man》、《Breakthru》、《These Are the Days of Our Lives》這幾首 Queen 的經典歌曲都是他創作的。

而且,《Radio Ga Ga》這首歌,在 90 年代影響了一位叫做史蒂芬妮的80後姑娘,後來這位姑娘在 21 世紀出道後將自己的藝名更改為了 Lady Gaga。

4)為了 Live Aid 演唱會樂隊重組?

在電影的最後,牙叔為了 Live Aid 演唱會將兄弟們召集在一起重組樂隊。

在現實中,皇后樂隊那兩年休息好了也錄出了新專輯《The Works》,於是從1984年8月到1985年5月,樂隊都帶著自己的新磚進行著全球巡迴演出, 溫布利體育場「Live Aid」演唱會在1985年7月,所以新專輯巡演完了後,樂隊跟著就上了 Live Aid,並且在此後的幾十年里,一次次被選為了史上最經典的搖滾現場之一。

這場演唱會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時舉行,持續了 16 小時演出時間,舉辦目的是為了給非洲饑荒籌集資金,現場 72000 人,收看電視轉播的140個國家超過十億人(那時候全球總人口數45億)。參與了演出的除了皇后樂隊以外,還有天王邁克爾傑克遜、U2、麥當娜、披頭士的保羅大帝、鮑勃迪倫等等,但只有皇后是在黃金時間 18:40 開場,並且演出了足足半個小時,其他比如 U2 樂隊,只是唱了一首歌就下台了。

所以,Queen 成為了這場 Live Aid 演出曲目最多、舞台時間最長的樂隊。足以可見他們在當時的全球影響力。

但有一點值得一提,為了拍這部電影,於是專門重新復刻搭建了當年 Live Aid 的舞台。

5)弗雷迪的患病

牙叔身患在當年無法治癒的絕症,這是一個偉大藝術家的隕落,一個偉大的樂隊、一段傳奇,一個時代的痛苦轉折。

在電影中,牙叔被診斷罹患艾滋,於是在 Live Aid 演唱會前告訴了樂隊兄弟們,然後在皇后樂隊最輝煌的時期畫上了句號。

現實中,牙叔被查出無法改變結果的艾滋已經是 Live Aid 兩年後的 1987 年,並且在 1989 年告訴了樂隊成員。1991 年 11 月 22 日,牙叔請皇后樂隊經紀人來到自己倫敦家中起草一份公開聲明,11 月 23 日,這篇牙叔的個人官方聲明向全球公布了自己的病情。

Following the enormous conjecture in the press over the last two weeks, I wish to confirm that I have been tested HIV positive and have AIDS. I felt it correct to keep this information private to date to protect the privacy of those around me. However, the time has come now for my friends and fans around the world to know the truth and I hope that everyone will join with my doctors and all those worldwide in the fight against this terrible disease. My privacy has always been very special to me and I am famous for my lack of interviews. Please understand this policy will continue.

聲明發布後的第二天 11 月 24 日,牙叔因艾滋引發的肺炎仙逝,享年 45 歲。

整部紀錄片彷彿就是 Queen 樂隊的歌曲創作歷程,再加上時間軸,等於讓觀眾一同見證了 Queen 的發展,許多膾炙人口的好歌,搭配著電影場景,讓這部電影帶給樂迷的不只是回憶,還有感動。

片尾濃縮了 Live Aid 的演出,並且用了基本上沒有人沒聽過的勵志歌曲《We Are The Champions》作為牙叔弗雷迪整個音樂旅程的終點,讓觀眾見證了一個巨星的升起和殞落,也為這部電影畫下了一個句點,同時又開啟了一個全新的篇章。其實當再次看到電影復刻當年的那段歷史時,我覺得很遺憾。現在同樣也是搞樂隊,但再也重現當年那些經典樂隊創造過的輝煌了。

電影可以理解為是 Queen 的紀錄片,也可以理解為是弗雷迪的傳記片。畢竟,有誰的一生可以和傳奇弗雷迪一樣,活得像一場讓人不會後悔的搖滾演唱會呢?弗雷迪並不是一個完美無瑕的偶像,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用世俗的是非道德來評判他,除非你可以活得像他一樣的人生。就像這部電影中一定會涉及到的某些題材,但最終它還是在中國上映了。

Queen 的魅力之一,就是有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都能引發現場聽眾不約而同的大合唱,《We Will Rock You》能、《We Are The Champions》能,《Radio Ga Ga》也能,結構織體更加複雜的《波西米亞狂想曲》同樣能。而且,我時常覺得,一個樂隊能讓自己的音樂作品長盛不衰是何等的寶貴!這部電影很適合去電影院看,就當作去欣賞一場盛大的音樂盛典吧!至少 Queen 哪怕是一首簡單的吉他彈唱,也絕對不會忽悠聽眾:

但是我也很相信,當你看完這篇文章,一定會對 Queen 有了更多的了解。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一定也能從側面反映出國內還有多少人熱愛著搖滾樂,熱愛著音樂同時熱愛著生活。

最後引用《We Are The Champions》的歌詞結束今天的文章吧:

We are the champions my friends

And well keep on fighting till the end

We are the champions

We are the champions

No time for losers

Cause we are the champions

本文首發於哎呀音樂公眾號,作者 @周北樹


(一)整牙: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

Freddie 是個凸嘴齙牙。《波西米亞狂想曲》中記者問他為什麼不整牙,他說在英國合群。這當然是一個玩笑。看了這段我覺得他太他媽酷了。我也是齙牙,從小到大不停有人讓我整牙,久而久之我自己也覺得不整牙我就是個垃圾,我就不會得到任何愛。我缺愛都是因為我齙牙。Can anybody find me somebody to love?

Freddie還說自己天生有四顆門牙,口腔比常人寬廣,所以音域也寬廣。碰巧我的音域也挺寬,這就是是冥冥中的緣分吧。他媽的,我再也不想整牙了。

整部《波西米亞狂想曲》講述的就是不合群的故事。剛簽約的時候唱片公司的高層問Queen比其他rockstar wannabe好在哪裡?Freddie不假思索地回答說他們要獻給那些哪裡都不belong的人。其他Queen成員的焦慮頂多是作為愛好瘋狂的中產理工男的格格不入,只有Freddie是個人形自動全維度身份焦慮綜合體。

齙牙

這部比高考作文還規整的人物傳記牢牢圍繞著Freddie的身份焦慮展開。出生地焦慮——不承認自己是東非出生印度長大的波斯男孩,大家都以為他是倫敦local boy。信仰焦慮——生活在基督教世界裡,原初信仰卻是拜火教。拜火教(在中國被稱為明教)距離當代生活太過遙遠,唯一有點熟悉的是尼采借用他們先知的名字寫了一本書,叫做《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人生選擇焦慮——嚴厲的父親一心要培養他中產階層好男孩的「善言善行」,容不得他的任何選擇,他無論如何都無法被父親接受;以及最被小報津津樂道的——他的性取向焦慮。

幾大焦慮讓他陷入一種無論如何都很難做自己的hard模式。根據道聽途說來的理論(也不知是真是假),嚴重的身份焦慮總是和創造力相關聯,因為他們會花上大量的時間去觀察環境、思考自身,進而演化為創造力。《綠皮書》裡面那句台詞「我不夠黑、也不夠白、我甚至不夠男人,所以我到底是誰?」放在Freddie身上也同樣、甚至更為適用,他經過了很多很多掙扎——多到要綿延一生那麼久,才能挺直胸膛說,「我要做自己」。

(二)Star: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另一個將Freddie推上巨星之位置的是他驚人的舞台表現力——童年時受到嚴格的規訓,輔以嚴格的技巧訓練,加諸到具有豐富靈感的人身上,一旦約束鬆綁,藝術方能一朝爆發,開出最美麗的花。所以Freddie是Queen中真正的star。

他甚至可以說是Queen中唯一的star。Queen在中國有名是因為樂隊人員都是學霸,天體物理學家Brain May、牙醫Roger Taylor、電子工程John Deacon,但是影片中Freddie在試圖傷害隊友時說的話其實沒錯,他們可能有很好的音樂技術、可以做各種幕後工作,但他們不是「front man」,沒了Freddie人們很難注意到這樣一支樂隊存在。

宅男

如果一支樂隊里所有人都是star,那麼一個人的艾滋病可以傳染給整個樂隊。

Queen,三個宅男和一個star。

Freddie的傳記可以只講自己一個人的故事,其他人的傳記卻不能不講Freddie。

Star都是天生的,無法通過後天努力習得。唱片工業需要Freddie:他奢靡的生活方式、數量龐大的情人團隊,他喜怒無常的,對staff來說頗為難搞的性格,一個真正的drama queen。《波西米亞狂想曲》用現代技術復刻了Freddie當年那些熱血現場,稍不留神便會錯過偉大誕生的瞬間。15寸的筆記本電腦屏幕和幾百塊的音箱展現不出一個Star,我們必須要到電影院去。不僅要看imax,還應該看跟唱版、最好是imax的跟唱版,這才能感受Freddie曾經光芒四射過的舞台。

(三)光暈:Too late, my time has come

也得承認,影片從劇情層面上並不算是優秀,能拿到8.6億美金的全球票房,和其較為通俗的情節不無關係,以致我更願意將之視作一部musical而非劇情片。為了將Freddie的人生整理成一條較為適合好萊塢主流大片的故事線——「愛」、「回家」、「浪子收心」、「接納自己」,歸因變得單一,人物也趨於stereotype,the good,the bad ,the ugly.

影片的拍攝得到了Brian May和Roger Taylor的大力參與,對此二人的形象做了一定程度的美化。由於John Deacon在Freddie去世後就過上了非常硬核退隱生活(拒絕參加一切公開活動,包括本片的製作乃至首映禮,不和音樂界的同事們有任何來往),他的戲份少到幾乎不存在。影片還將Freddie的solo處理成了樂隊分崩離析的主因,但其實早在80年代初Brian和Roger就出版了自己的solo專輯,樂隊也一度擔心過Freddie的同性戀身份會影響樂隊的發展。

另一方面,影片中的反派經紀人Paul Prenter,現實中樂隊其他成員非常討厭他。和Freddie分開後他向《太陽報》出賣了Freddie的大量隱私——比如整整好幾版Freddie和他多位男性伴侶的親密照片,題為「皇后的男人們」;再比如Freddie深夜痛哭、擔心自己會染上艾滋病,因為他的兩個date因為艾滋去世了……這些報道讓Paul賺了幾萬英鎊。報道刊出後,Paul哭著哀求Freddie想和好,但Freddie很受傷害,再也沒有和他說過一句話。1991年,Paul Prenter也死於艾滋病。

Paul Prenter

Freddie於1991年11月24日去世,臨終時,他的伴侶Jim Hutton(本片蓋章為真愛)在他身邊。Jim和Freddie於1985年相識,Jim喜好園藝,對放浪形骸的搖滾樂生活不太感興趣,按照Brian May在訃告上的說法,Jim給了Freddie「另一種看待生活的角度」。

1987年時Freddie發現自己患上了艾滋病後,立刻對Jim說如果你要從我這裡搬走,我理解……Jim不假思索地回答說怎麼會呢,Freddie,我愛你!1990年,Jim也被查出來HIV陽性,但他直到一年後才把此事告訴Freddie,並一直照料Freddie到生命的最後一刻。Freddie認為Jim是自己的丈夫,二人都佩戴了戒指。

Freddie的另一位真愛Mary Austin繼承了Freddie的大部分遺產(儘管她並沒有那麼愛freddie)。諷刺的是,Mary說她因為這筆遺產遭到了來自歌迷、唱片公司、Freddie身邊其他人乃至Queen樂隊成員的嫉妒。此外,她和她後來的兩位直男丈夫的婚姻,持續得都並不算長久和幸福;她也沒有像被Freddie所愛那樣被自己真正的丈夫愛過。最終,她借口做臉,衝破記者們的封鎖,把Freddie的骨灰埋到了一個無人知曉的角落。

(四)神聖:So you think you can love me and leave me to die

如果讓我來寫Freddie相關的劇本,我更願意將筆墨放到他對音樂發自內心的熱愛上——永遠嘗試新風格,永遠不囿於自我。他喜歡歌劇、芭蕾,就將之融合到自己的作品裡;史詩巨作《波西米亞狂想曲》,有Intro和Outro、Ballad和Rock、還有Guitar Solo,多種風格融為一體;還有晦澀的歌詞——根據它在伊朗發行時的波斯語版歌詞解說,它講述了一個男孩殺了人、將靈魂出賣給了惡魔——就像《浮士德》。它將Queen推上了搖滾史上不可忽視的位置。

「Never Looking back.」就像Freddie修改姓氏時所說,他不束縛於任何束縛。影片中他說他要做自己,可是,做自己哪有那麼容易?都是很有代價的。絕大多數平凡人「做自己」的嘗試,都因為強大的主流意見而妥協了;但Freddie,他爸爸不讓他搞搖滾樂隊,他就一意孤行;公司不讓他用波西米亞狂想曲做主打,他就用石頭扔老闆的窗戶。

在Freddie人生的末期,他的solo事業中誕生了很多非常優秀的作品,比如1988年出版的專輯《Barcelona》。它迥異並不輸於Queen的任何作品,與Freddie的偶像、傳奇歌劇女高音Montserrat Caballé共同完成,係為巴塞羅那奧運會所作,被認為是歌劇藝術與流行音樂最為天衣無縫的結合。當Freddie為自己設計葬禮時,他說葬禮上要放Montserrat Caballé的歌。

Freddie人生的最後階段,在化妝師幫助下上節目

Freddie身患艾滋之後堅持錄音,還會鼓勵其他成員「等我死了,銷量得上天」。因為自知已經時日不多,他寫好一句就錄一句,希望最後能用後期完成。有一次錄歌的時候,Brian擔心他的高音上不去,他說怎麼可能呢?然後將一整杯伏特加一飲而盡,完成了一次精彩的表演。那首歌就是本片片尾曲《The show must go on》。

1991年的9月5日,Freddie的生日、他生命的倒數八十天,大家都以為他不會慶祝了,但他還是非常講究地開了一場party,邀請了很多老朋友,大家一起看他過去的錄像,回憶著往事並說著笑話。朋友們都說:「Freddie非常勇敢地面對死亡。」

(五)升華:Nothing really matters , nothing really matters to me

影片的原聲帶選曲的排序非常講究。一開場的《somebody to love》定調了缺愛男孩的內心世界;《Keep yourself alive》講述青年人對內心意義的尋找;《Killer Queen》標誌著他們最初的主流成功;講述Groupie生活的《Fat Bottomed Girls》,逐步向紙醉金迷邁進……

至於《Bohemian Rhapsody》,蝦米音樂上有一段源自網友「曠野在呼喚」的描述,「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 A little high little low」與《倚天屠龍記》里光明頂上的「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喜樂悲愁,皆歸塵土」系出同源(我猜都是拜火教、即明教的某本典籍中的吧),以致金庸也曾考慮過用這首歌做《倚天屠龍記》電視劇版的主題歌。

我沒有查到這個源頭,但這句話可謂是對這個孤獨而敏感,人生大起大落的拜火教男孩傳奇冒險最好的描寫。他在希思羅機場做過苦力,漂泊過大半個地球,

經歷過與男人和女人的愛情,感受過最大尺度的遊戲人生,與死亡近距離接觸後看破了一切,最終留下的只有音樂。所以他有底氣說:「Nothing really matters,Nothing really matters…to me.」

資料來源:

Brian May與freddie Mercury的傳記;

Wiki百科


我時刻告誡自己:在衝動的時候不要做任何決定。

於是,在看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五分鐘內,我立刻做了兩件事:

一,在朋友圈宣洩式地謳歌這部傳記電影。

二,在某寶購買了已經絕版的弗雷迪傳記《誰願永生》,標價200+。

作者叫彼得·富利斯通,相伴弗雷迪十二年的助理、摯友,一個「願意為他做任何事」的親密夥伴。

他筆下關於弗雷迪的很多細節,從電影里得到了精準還原。

他時隔多年依然清楚地記得弗雷迪去過的每一個酒吧,每一個情人和露水情人,每一隻貓的名字,最常用的化妝品品牌型號,在舞台上的一舉一動

這些細節小到休息室里擺放的香蕉。

弗雷迪愛在演出結束後穿的黃色睡袍。

很多人夢想一生才能寫出的歌曲,弗雷迪僅在幾分鐘內就能一揮而就的才華。

《那瘋狂的小東西就是愛》不擅長吉他的弗雷迪用吉他彈了幾分鐘寫成的。

還有弗雷迪強大的掌控慾望。皇后樂隊的錄音、演出甚至MV封面的設計,弗雷迪都力求主導。

在艾滋病發後,弗雷迪最後一次掌控了自己的生命。

去世前兩周,弗雷迪知道了門口那些等著他死亡的狗仔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時,毅然做出了停葯的決定。

他不想成為囚犯。

他對所愛的人的慷慨無私。

他把大部分財產和不動產留給了她,把50萬英鎊的巨款留給了情人。

弗雷迪狂放外表下的那種純真的羞澀感也被馬雷克精準地演繹了出來。

對一個侍者調情失敗後滿臉的惶恐不安。

是的,弗雷迪的這些特質都用電影呈現了,他是舞台上的神,生活中的大男孩。

皇后樂隊的每一個成員,弗雷迪身邊的每一個人,都深深地愛著他。

燃,酷,炫,怎麼形容弗雷迪都不過分。

《波西米亞狂想曲》燃嗎?

燃!但它不是小人物歷經千險,逆風翻盤打敗宿命之敵的燃!

因為弗雷迪自身就在燃燒。

《波西米亞狂想曲》酷嗎?

酷!但它不是誰都不拽,我行我素與世界格格不入的酷!

弗雷迪做的每件事,在我們看來是酷到沒邊。

在他看來,只是做自己。

爸爸因循守舊,告誡弗雷迪要「思善,言善,行善」。弗雷迪說:「你就一直這麼做的,看看你自己混成什麼樣子吧?」

父親再出色,也不是弗雷迪想要的榜樣。

他是天生的表演者。

什麼?你們「微笑樂隊」(「皇后樂隊」前身)的主唱剛退出,那意味著「你們需要一個新主唱啊」!

「夥計,這副牙口可不行啊」。

「我天生多了四顆門牙,口腔空間更大,音域更寬,我會考慮加入你們。」

弗雷迪的生命就是用來追逐表演,追逐熱情的。

他第一次登台演出,就擅改歌詞,點燃全場。

唱片出不起?那就把能載著到處演出的車給賣了。

EMI百代,埃爾頓約翰的經紀人要簽下他們,畫下金光閃閃的藍圖,

樂隊成員關心的是以後能不能登上福布斯榜首。

弗雷迪的疑問是:「然後呢?」

他只關心表演本身,只關心觀眾內心的渴望能不能得到釋放。

他學過藝術卻非文化大咖,想把歌劇融入《波西米亞狂想曲》,卻並未聽過幾場歌劇。

他的才華源泉不是知識而是充沛的情感。

只有在強烈的情感驅使下,他才願意去盡情表演。

有一次他的情人比爾在爭吵中咬破了弗雷迪的手指,他拒絕包紮傷口隨後登台演唱。

因此,他的每一首歌都在直面疼痛的現實,都在用力擁抱,都在深情告別。

1991年,弗雷迪拍攝mv《漸入癲狂》時已經病入膏肓,只能改成黑白畫面來掩飾病容。

他在最後一支MV拍攝時幾乎沒有移動過位置,因為右腿已經嚴重病變。

感謝電影把他的結局留在了1985年「拯救生命」義演的20分鐘內。

皇后樂隊演唱了6首曲目,台下7萬多人為之瘋狂。

最後,弗雷迪揮手告別觀眾,大聲喊:「再見了,我們愛你們。」

回頭看了看他的「家人」,騷氣地走下了舞台。

我們都愛弗雷迪。


1997年,他們從日本給我帶回來一台灰色的索尼筆記本電腦,裡面有一款日文版的遊戲,叫做超級馬里奧兄弟。

當時的中國,西南農村的小朋友們大多樸實無華,過一次年,剩菜要從初一吃到初七。除了小霸王學習機,大家都還在用一種水壓式套圈遊戲機代GAMEBOY, 所以馬里奧兄弟無疑為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也因此在我們大隊受到了盛況空前的歡迎,連大我十幾歲的大哥都願意帶著我從太升北路逛到太升南路。我們穿梭在一間又一間VCD店裡,買來許多盤盜版演唱會和盜版遊戲。

那時,我的身體是滿的,裡面有幾個玩伴,一個堰塘,一座小山,一台電腦。

而我看的第一個完整的搖滾演唱會,就是皇后樂隊參與的1985 live aid. Freddie穿著一個白背心,在放著兩杯啤酒的鋼琴前,臉貼著麥克風彈起了幾個音符。

噹噹噹噹,當,當,噹噹噹噹,當,當。

明明他還沒有開口,只是幾個鋼琴音,我卻透過小小的螢幕,看到全場所有的人都沸騰了,我也跟著沸騰了,我數不清將它倒退看了多少遍。

當時我並不知道那首歌就叫做波西米亞狂想曲。

可是Mama, life had just begun.

他們將那台電腦從日本買來給我,本來就是為了將我送走。他們說九兒喲你好生讀書,好生學英語,等你把英語說溜了,我們就來接你。

我因此去到新的地方,因此開始用中文學習英文,等到英文學得差不多了,他們又讓我用英文學習中文。我想起小時候做的那些噩夢,那些可怕的手,彷彿在夢裡關不住了。

小甜甜和大賈斯丁走紅時,我的英文老師要我在學校里做一個音樂類型的問卷調查,可學校里根本沒有人願意搭理一個亞洲來的轉學生。

我在咖啡池裡站了一天,沒有邀請到任何人參與調查。一個拖地板的校工看不下去了,隨手幫我填了一份。我像是捧著寶貝一樣捧著這張調查單,看到他在上面提到了一個我不認識的人名,Roger Taylor.

我的英文老師說,他是皇后樂隊的鼓手,你知道皇后樂隊么。

我搖著頭說不知道,他便用手拍著桌子打起了節拍。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啪!

你沒聽過么,他又問。

像是有一股電流從身上留過,喚起了我的記憶,我拚命的拍著手附和起他。他很高興,從來沒有那麼高興過,他給我打了一個大大的A+. 他說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儘管他們是英國人。

當時我並不知道那首歌就叫做We will rock you.

當人們開始對一個人或一件事留心時,便處處都能將其感召。我在流星花園的原聲碟中又發現了QUEEN, 震驚的問我妹妹,你聽過皇后樂隊沒有。

她一臉迷茫的看著我,我便噹噹當給她聽,她說沒有,我又啪啪啪給她聽,她還是搖頭。

我說大家都說他們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樂隊,你都不知道么。

她輕描淡寫的反問我說,那你知道SHE么。

我便這樣被他們遺留在了祖國流行文化的荒漠里。

在LADY GAGA最紅的時候,我出櫃了。她是性少數者的icon, 我跟著朋友去看過她的現場。她在台上問,誰是影響你們最深的歌手。人們當然喊她的名字。

我卻聽見人群里有人突兀大聲的喊了Freddie Mercury, 她也聽見了,於是清唱了一句,All we hear is...

那是她名字的由來,因此幾萬人在台下接道,...radio gaga.

Freddie已經走了很多年,我沒想過會在別人的演唱會上聽到觀眾們齊唱他們的歌。

再後來,Roger和Brian籌備了新的巡演,他們找來了美國偶像Adam Lambert代替。Adam也是性少數者的icon, 所以我又跟著朋友去看過現場。

當熟悉的音樂響起時,我旁邊的一對情侶感動到相擁而泣。奇怪的是,在那樣殊盛的時刻,我竟十分安寧,也許是因為我的身旁,已經有了使我安寧的人。

那些想要從噩夢裡鑽出來的手,終於也被我自己推回了夢裡。

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皇后樂隊消失在了我的歌單里。當去年的那部電影,悄無聲息在我所在的城市上映。我們在電影院門口見到它的海報,又粉又藍泛著夢幻紫,有點像是我最喜歡的那張Made in heaven的專輯。

電影結束後,洗手間里排著很長很長的隊,大家都在討論另一部電影。亦兒跟我已經很久沒有單獨兩個人看電影,她站在我的面前,我靠在她的身上,將下巴放在她的肩膀。

我感受到她抬起手,隔著大衣捏我的腿,用中文責備我道,都讓你不要喝那麼多可樂了。

那是Freddie去世後的第二十七個感恩節,是亦兒跟我和好後的第一個感恩節,現在這個年代,真的已經沒有什麼人會打量我們了。

我忍不住將臉埋進她的肩膀里,那一刻,我想到了我在故鄉的童年,異鄉的成長,真他媽是又傻逼又頑強。我想到我身上那些異國的文化斷層,迷茫的身份認知,想到我的祖國和我的母語莫名給予我的榮辱感,還想到了我的父母,對我無言又篤定的指望。

我也許想到了我自己,也許想到了亦兒,也許想到了Freddie.

Forever is our today, who wants to be live forever.

很榮幸能夠回答這個問題,說得不好,謝邀。


更一發

最近這個電影國內上映了,來我答案逛的人也多起來了,那我就多說兩句。

能理解導演希望結尾停在高潮部分,但是對這個處理我其實是微微有點失望的。

了解queen歷史的人,大概都會知道一首歌 the show must go on ,是freddie生命最後最虛弱的時光里,唱出的傑作,當時他已經虛弱到狀態很差的程度,一杯烈酒下去,錄了這首歌。

本片謝幕的時候也將這首歌放了出來,然而我認為這首歌背後的故事更加有力量,縱使生命急速流逝,音樂依然要繼續,非常可惜導演沒有表現出來。

以下為原答案

---------------------------

先說結論,這是一個非常難以用客觀眼光評價的粉絲向電影

法國上映時間較早,去電影院之前我還複習了一遍Wembley live aid現場,看得整個人熱血沸騰,再看了下預告片,搞得這一天的班上的很不耐煩,下班第一時間奔向電影院買票。

客觀來說,作為一個人物傳記電影,此片確實是略微有點浮於表面沒有深挖,可能是導演商片的風格,可能是導演比較了解觀眾想要什麼。Freddie的一些深層次的情感活動,心理表現確實有所缺失,換來的是用演唱會和作品穿插起來的大型mv,用一起來的基友的話說,「我是來聽歌的」。

至於說這種電影是否夠好,全看評價的角度,上面的這些很有可能就是媒體給電影低分的原因,好了,客觀分析結束,都讓開,我要開始裝b了

。。。

去他x的媒體,去他x的磚家,去他x的奧斯卡

誰需要一群老掉牙跟不上時代滿嘴政治正確的磚家和我們談搖滾精神談人生。

首先,給Rami Malek十萬個贊,不怕他傲嬌!!

Rami總是給我一種神經兮兮的感覺,歸功於他那雙大尺碼的眼睛和mr robot的人物形象,配合他的努力苦練,放在Freddie身上,毫不誇張地說,有種無縫銜接的感覺。這個美籍埃裔演員,無論是從外形,還是眼神,都和Freddie的角色融合的很好。去看管子上所有和本片有關係的評論,評論要麼在說Freddie,要麼在說Rami Malek,但只有少數人在評價Rami把Freddie演的怎麼樣,因為不少觀眾潛意識已經將兩個人融為一體了,這難道不是一個傳記片演員至高的境界么?看幕後故事,原本給Rami配的是舞台指導,Rami越來越覺得不對,趕緊換了形體動作指導,他認為應該從生活到舞台,把Freddie的每一個細節都要復活,從我個人角度來說,他做到了。

其次,作為一個2017-2018的當代電影,最美好的事情便是技術上的成熟,將當年的現場完美重現,作為一個90後,能讓我重溫一下當年的Wembley,哪怕只是隔著大屏幕,我也是無限滿足了。

這部電影與其說是藝術作品,不如說是給所有喜歡搖滾喜歡那個年代的人一份禮物。

感謝Rami Malek,感謝Freddie

這樣的片子,怎麼可能客觀評價。

ps,不知道是不是英式文化在法國不怎麼吃香,還是法國民眾太過淡定或激動了,電影尾聲高潮部分,全場並沒有大合唱,也沒有鼓掌,大家都只是靜靜的坐著看到最後。。。


片名之所以叫做《波西米亞狂想曲》,自然是因為它才是Queen最反叛、最獨一無二的歌曲。

影片自上映以來,已經在全球斬獲票房超過7億美金,輕鬆成為歷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傳記電影。

不僅如此,金球獎上的成績也很不錯,分別斬獲最佳劇情片最佳男主角

首先聲明一點。

看完影片,很難說這是一部完整的關於Queen的傳記電影。

我更願意把它看做是樂隊主唱弗萊迪·莫克瑞(Freddie Mercury)的傳記影片。

華麗的舞台表演風格加上不可思議的音域,讓他成為整個樂隊不可或缺的靈魂人物。

因為長著一口齙牙而被歌迷們親切地稱為「牙叔」

和他合作過的大衛·鮑伊稱讚他說:

在所有戲劇搖滾歌手中,弗萊迪遠遠超過了其他所有人,他超越了極限。我只親眼見過演唱中的他一次,結果,確實就像傳說中的,他是一個能將觀眾掌握在手心裡的男人。

2012年,倫敦奧運會閉幕式就用了大屏幕實現了牙叔和現場觀眾的互動,視頻里依舊是那身熟悉的健美褲和黃色上衣。

不得不說,Queen樂隊的粉絲一定是這個世界上音準最好的歌迷。

(弗萊迪於1991年因病去世,奧運會上的視頻素材來自於1986年他在溫布利大球場表演的影像)

影片很明顯的分成了兩部分。

前半部分講述了主唱弗萊迪·莫克瑞是如何進入樂隊,並一步步成長的故事。

沒有加入樂隊之前,牙叔只是個機場的行李搬運工,每天晚上都要在父母異樣的眼光下逃出去「不務正業」。

當時的吉他手布賴恩·梅(Brian May)和鼓手羅傑·泰勒(Roger Taylor)已經擁有自己的Smile樂隊。

因為只能偶爾在校園和酒吧助唱,沒什麼前途,所以當時的樂隊主唱選擇了退出。

乘此良機,牙叔立刻毛遂自薦。

「我怎麼樣」

光你這一嘴牙就不過關啊

當然,最終牙叔還是靠自己的歌喉成功說服了兩人。

加上最後的貝斯手約翰·迪肯,樂隊名字也最終定下。

「Smile」正式變成了「Queen」。

經過了《Killer Queen》等幾首熱門單曲之後,樂隊開始聲名鵲起。

但牙叔顯然並不滿足,傳聞他曾經對很多熟人都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是有一天要成為流行巨星的人」。

想要成為巨星,就必須先有一張屬於自己的專輯。

影片接下來詳細介紹了樂隊兩首歌曲的創作過程。

一首是片名中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這首歌出自1975年的《A Night at the Opera》,一張徹底奠定他們搖滾巨星地位的專輯。

長達6分鐘的時間裡,歌曲融合了各種風格的創作形式,包括歌劇、重金屬、硬搖滾、古典、民謠等,再配上極其晦澀的歌詞。

這首在搖滾史上被稱作「搖滾歌劇」的經典作品,實際上一開始並不被製片公司看好。

這首歌太長了,任何超過三分鐘的歌,廣播台都不會播放的

你覺得6分鐘算長,那我可真同情你的妻子

最終,樂隊和公司產生了分歧,Queen選擇主動離開。

沒想到的是,這首被唱片公司揚言雪藏的歌曲,意外通過電台發生了「泄露」。

管理層不買賬不代表觀眾也不買賬,《波西米亞狂想曲》一下子火遍全國,蟬聯了當年英國排行榜榜首長達九周。

自此以後,這首歌也成為了Queen樂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波西米亞狂想曲》封面

另外一首就是全世界人民都會唱的《We Will Rock You》

這首歌產生的想法來自於樂隊的吉他手布賴恩·梅,也稱「梅爺」或者「披頭士校長」。

(布賴恩·梅是整個樂隊學歷最高的成員,不僅拿到了物理學碩士,還是天文學博士和利物浦John Moores大學的名譽校長)

同樣是在2012年倫敦奧運閉幕式上的表演,由於一頭標誌性的長髮,很多觀眾戲稱老爺子是牛頓彈吉他。

梅爺在影片里解釋了自己的創作初衷:

「我想給觀眾一首他們也能參與表演的歌曲。」

如他所願,現在基本上只要這首歌的旋律一起來,無論是現場還是屏幕前的觀眾都會不由自主地跟隨著「砰砰啪」的節拍開始搖擺。

因其昂揚向上、震撼人心的節奏,《We Will Rock You》成為了很多體育和政治場合最常見的背景音樂。

除了兩首歌的創作,影片前面花了大量的時間記錄了牙叔個人的情感生活以及中途因為野心和樂隊之間的分分合合。

從電影的角度來講,這部分的劇情只能算得上平常的傳記電影,即使加上Queen的光環也算不上出彩。

但是故事結尾選擇一比一還原了開頭那場最偉大的「20分鐘演出」,成為了電影最大的亮點。

不是簡單的交代樂隊曾經參加過這場演唱會,而是完完全全的場景再現。

從牙叔上台開始。

每一次的揮拳。

每一個的轉身。

包括鋼琴上的可樂杯子也是一模一樣。

拿麥克風的時間。

截自B站視頻

甚至走動的位置都絲毫不差。

飾演牙叔的演員拉米·馬雷克幾乎做到了極致。

很多網友稱讚他完成了一次從門牙到腋毛的模仿。

就拿這場表演來說,金球獎最佳男主不僅實至名歸,甚至還有機會衝擊今年的奧斯卡影帝。

有人專門在B站做了一個演唱會視頻和影片的對比,可以說到了90%以上的還原。

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牙叔無法模仿的自信氣場。

不過優點是觀眾可以從更加細膩的角度欣賞這場偉大的表演,如果能在大銀幕上觀看效果一定是極其難忘的。

最終,故事在演唱結束的時候落幕。

這裡有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關於牙叔檢查出艾滋病的時間。

影片把他得知自己患艾滋病的時間放到了演唱會之前,而現實中應該是演唱會之後。

直到1991年才公開,他也是第一位公開患艾滋病及去世的主流搖滾巨星。

之所以做這樣的改動,影片顯然是想把「live iad」演唱會作為樂隊的最後高潮。

就像前面說的,這實際上是牙叔的記錄電影,演唱會之後樂隊雖然保持著不錯的創作勢頭,可是牙叔其實一直飽受著病痛的折磨。

1990年,牙叔拖著幾乎無法走路的病體,錄製最後一張專輯。

錄製專輯裡最後一首歌的時候,吉他手Brian擔心Mercury太過虛弱無法唱出歌里的高音。在錄音室里,Mercury只回了一句「Ill fucking do it, darling」,然後齜著牙喝乾一大杯伏特加,完成了樂隊歷史上最完美的一次錄音。(摘自豆瓣用戶:Mr.Moonlight )

出於讚美也好,出於妥協也罷,電影最終沒有選擇過多地展現牙叔以及樂隊糟糕的一面。

為此有人說,即便好萊塢竭盡全力也沒有辦法複製Queen的時代。

這句話對了一半。

真正的偉大的確無法複製。

可是他們通過歌聲傳達的精神卻可以不斷感染,不斷繼承。

在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牙叔說:

「親愛的,人生最重要的是活得精彩。只要活得精彩,我不在乎活多久。」

這就是Queen!

這就是搖滾!


先下結論:電影想把Freddie塑造成一個有人性的神,卻忘了真正的Freddie只是一個有神性的人

如果作為一部粉絲向的情懷片,《波》已經達到了滿分,哪怕不談對細節出色的把控,光是最後二十分鐘的神級還原已經足夠讓所有的情懷在we are the champions中淚流滿面

感受一下當時的直播:

Live AidLive Aid

但是作為一部傳記片,《波》還是太流程化了,才華橫溢的主角驚艷出場,遇到小人,遭遇挫折,眾叛親離,踢開小人,親友重聚,完美收場。作為人物小傳也算及格,但是對於Freddie這樣的傳奇人物的剖析還是不夠大膽,想要表現其人性的一面,又不敢去探索Freddie其實也有自私功利的角落,想要表現其亦男亦女的魅力,卻又只是浮於外表沒有觸碰到靈魂,以至於片子自始至終有種畏手畏腳的憋屈感。

不過不管受眾是誰,《波西米亞狂想曲》至少是一部及格線以上的作品,再加上Queen的音樂加成,哪怕不至於血脈噴張,但讓觀眾在電影院點點頭抖抖腿還是綽綽有餘了

看完電影之後,再看到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歌詞,或許會有一些不一樣的體會

Is this the real life

Is this just fantasy

Caught in a landslide. No escape from reality

Open your eyes.Look up to the skies and see

Im just a poor boy, I need no sympathy

Because Im easy come, easy go,A little high, little low,

Anyway the wind blows, doesnt really matter to me

freddie的生命像一場華麗的錯覺,但他所留下來的,is not fantasy


1

《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夠狂,也不夠幻想。

不客氣地說,影片就像是有關皇后樂隊的影像版維基百科,全面而籠統,處處淺嘗輒止。

它能夠提供的是人物簡介和生平事迹,並運用簡單的時間線和因果鏈穿起人物命運,卻無法提供更深度、更複雜的解讀空間。

其實我能體會導演的難處,他的面前站著兩群人:影迷和樂迷。

他可以選擇像鮑勃·迪倫的傳記片《我不在場》那樣,拍一個純電影化的作品。不復刻經典瞬間,也不製造回憶殺,而是試圖走進一個傳奇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看見芸芸眾生的普世煩惱。

也可以像邁克爾·傑克遜的紀錄片《就是這樣》,做個完全粉絲向的作品,訴諸於真實再現和屏幕前的狂熱,以及最終的煽情時刻和完美落幕。

但是很顯然,導演想要得更多。

他想同時抓住樂迷和影迷,讓他們在同一部影片中各取所需。

這個想法當然不錯,可問題在於,他忽略了這兩個群體的需求實際有著天然的矛盾。

樂迷要的是朝聖般的體驗,是在影像中看見偶像精神的復活。

而影迷要的是真實可信的人物,哪怕是傳奇巨星,也無法豁免於人性的幽暗。

這兩者就像是一道「是非題」的兩端,鮮有中間地帶。

而《波西米亞狂想曲》卻試圖找出第三種答案。

這樣的尋找當然是很無力的。

轉化為影片中的尷尬就是,導演每每有深入人物內心的企圖,卻又因為束手束腳而顯得局促。

他只有小心翼翼地收起鋒芒,對所有可能失控的指摘都點到為止。

比如主唱弗萊迪這個人物的複雜性。他是個同性戀者,生在傳統的宗教家庭,又是移民倫敦的少數族裔。他在很長時間都無法接納自己的性向,甚至一度結婚、離婚。

再比如弗萊迪與樂隊成員的決裂。在皇后樂隊如日中天之時,弗萊迪選擇單飛,很不成功,於是終日沉湎於性愛和毒品。

這兩處堪稱人物的至暗時刻,極為珍貴。

拍一個無懈可擊的人物有什麼意思?

傳記片要捕捉的就是光環表面的裂縫,那才是真正走進人物內心的機會。

可是影片對此的態度,卻顯得極為保守,甚至有些想當然。

先是引出父權和宗教的壓力,讓它們成為籠罩在弗萊迪頭頂的第一片烏雲。

隨後把弗萊迪對妻子瑪麗的情感,由起初的懵懂之愛,到坦然出櫃,再到後來如「繆斯女神」般的眷戀,完全規避掉了任何可能的道德瑕疵。

至於弗萊迪與樂隊的決裂,則乾脆把責任全都推在「男寵」保羅的身上,底層邏輯其實與「紅顏禍水,女人誤國」無異。

如此近乎於「甩鍋」的做法,使得弗萊迪這個舞台上的王者,成了生活中徹底的無辜者。

而無辜者的另一個別稱,是局外人。

於是我們渴望看到的那個舞台之外真實的弗萊迪,卻被「生活局外人」的處境重新逼回了舞台,以至於走近他的所有努力,最終全部落空。

這種尷尬的處境,也反映在影片的劇情脈絡上。

前面110分鐘,導演以好萊塢經典敘事進入一個前衛人物的內心世界,卻不可避免地使得人物的先鋒性被很大程度平庸化了。

而後面20分鐘,影片以極高的還原度重現了皇后樂隊在85年Live Aid上的精彩演出,才像是歷盡千帆後,終於尋回了人物的靈魂。

這就是《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真實寫照,它的好都在舞台和排練室里,而對於人物的生活和內心卻始終無力觀照。

2

一部好的傳記片,到底要看什麼呢?

我想起2016年的電影《飛鷹艾迪》,也是《波西米亞狂想曲》導演德克斯特·弗萊徹的前作。

與《波西》不同,《飛鷹》的主人公艾迪是個徹底的「失敗者」,當然這個失敗是世俗意義上的失敗。

艾迪患有腿疾,卻是個天生的夢想家,他很小就立誓要參加奧運會,後來歷經常人難以想像的努力,竟然真的參加了1988年冬奧會的高台滑雪項目。

可最終的結果沒有奇蹟,艾迪排名墊底,以遠遠落後於其他選手的成績獲得最後一名。

就在艾迪完成最後一跳之前,他在電梯間與世界冠軍馬蒂相遇。

馬蒂說,「你知道嗎?你跳得很爛。」

艾迪不知怎麼回答。

馬蒂接著說,「不不不,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我是說你之前有過更好的表現。」

實際上,艾迪這次跳了60.5米,比他的最好成績只少了0.5米,而馬蒂剛剛跳出了114.5米。

馬蒂接下來的話格外動人,「其實名次啊,輸贏啊,這些不過是渺小的人們在乎的遊戲。記住,你的滑道上沒有我,我的滑道上也沒有你,我們這樣的人從來都不是為冠軍而起跳的,我們為的是釋放靈魂,感受飛翔。」

聽到這段話,相信你能瞬間明白一部傳記片的意義。

看一部傳記片,就是看「特殊」如何走向「一般」。

是從一個刁鑽的切口進入,最後走向廣闊世界,走向芸芸眾生。

儘管屏幕上的人物是傳奇巨星、曠世奇才或奇葩loser,但最終在這個特殊的生命身上,我們卻看到了更普世的困境和與之反抗的精神。

再比如《艾德·伍德》,講好萊塢爛片之王艾德·伍德的傳奇經歷。他一生拍了無數爛片,一敗再敗,卻從未停止追夢。

這個堂吉訶德式的人物,實在無法提供給我們任何可供借鑒的成功經驗。

整個觀影過程,也像是看一個中二的奇葩如何一次又一次狼狽亮相併承受觀眾的臭雞蛋。

直到影片最後,艾德在一家酒館偶遇了奧遜·威爾斯。從談話中我們恍然明白,原來天才也好,蠢材也好,面臨的困難是相似的。他們同樣苦惱於靈感和資金的匱乏,以及蠻橫製片的無理要求。哪怕天才如奧遜·威爾斯,電影同樣要從第一個鏡頭艱難的起步。

最後艾德問道,「你覺得這一切值得嗎?」

奧遜·威爾斯回答:「只要電影開拍了,就值得了。」

這場爛片之王和影史最偉大導演之間的對話,為我們拉開了一個時空,把世間一切的追夢人都囊括其中。

它也讓我們從一個奇葩身上,看見了自己,看見了那些自以為獨特的困境,不過是每個人都在經歷的尋常。

於是特殊就此走向了一般。

於是那一次次失敗,成了比成功本身還要迷人的「追夢」本質。

這是身為影迷的我,最希望看到的那種傳記片。

我當然也樂見於傳奇的上演,但那只是開胃菜,不是目的地,我更想繞到傳奇的後台去看看。

或者說一個人之所以成為傳奇,不是因為他站上舞台的一刻,而是因為他在尋常困境中爆發出的超越常人的能量。

這才是真正的「勵志」。

一個天才,理所當然地成功了,我們會為他喝彩。

一個loser,毫無懸念地失敗了,但他付出的所有,卻構成了一個真正可以挑戰世俗「成功」概念的勵志榜樣。

從這個意義上講,他也成功了,而且註定更動人。


首先這是一部很棒的queen樂隊的科普商業片,既能讓觀眾了解queen的大半生,也能讓他們感受到queen音樂的衝擊力和震撼力,感受到queen的偉大。

不過流水化式的好萊塢製作套路,先成功,再挫折,最後重回巔峰。再加上對音樂感染力的表達只體現在觀眾積極互動,樂隊成員之間的點頭抿嘴和欣慰的微笑,未免太過簡單化處理了吧。

如果作為一部傳記電影的話,我認為它是完全不合格的。

人物塑造浮於表面。就拿用鏡頭展示最多的freddie來說,我看的只是一個有天賦的雙性戀歌手,卻感受不到他內心世界的溫度。沒展現他的直白陽剛、純凈細膩,嫵媚妖嬈;狂野有張力、強大而深情,卻有孩童般的天真頑皮(摘自知乎用戶),沒能展現他在20世紀像一個耀眼的流星從世界中划過(電影時間有限可以理解)。更不用說其他三位樂隊成員了。

此外沒有一個Queen的整體的感覺,好像其他人都是在為freddie而存在一樣,搞的玩樂隊就像組建縫紉機樂隊一樣簡單。Queen的偉大不單單是freddie一個人的貢獻,是四個人的貢獻結合在一起,才成就了queen。

貝斯Deacon是一個低調卻實力超群的男人,他的貝斯打底可以說是讓queen能夠起飛的基石,而且我也相信deacon溫和忍讓的性格也是queen的重要調和劑,讓各樣個性張揚的人能夠好好的坐在一起。

鼓手花花,一個高音比freddie還高的男人,沒有他的和聲,整個舞台效果肯定會下降一個台階。再加上他出眾的外貌,讓我這一個男的都覺得他漂亮。

吉他校長,一個集科學與藝術於一身的男人,吉他編配的真的是超一流,與freedie的歌聲真是一個完美的搭配。

所以Queen是不可拆分的,全家人就要在一起整整齊齊的。

可能是期望太高了吧,作為一部能夠推廣Queen的電影,讓更多的人能夠喜歡上queen,我覺得這就足夠了,其他的再說吧!


一如口碑反響那樣,《波西米亞狂想曲》優缺點並存,故事過於流水線,主題表達零散,好在有著對皇后樂隊和1985年那場世紀演唱會的神還原,其大眾評分還是相當的高,IMDb穩在8.4分,豆瓣開局更是高達8.9分。

全場MVP:拉米·馬雷克

與其說這是皇后樂隊的傳記片,不如說這是Freddie Mercury的個人傳記片。路人觀眾迷上Freddie的可能性大於迷上皇后樂隊的,甚至飾演Freddie的拉米·馬雷克,他的個人表演一度蓋過了整支皇后樂隊的存在。

以後肯定會有更好的皇后樂隊傳記電影,但很難再有更好的Freddie。《波西米亞狂想曲》之後,皇后樂隊還是那支皇后樂隊,拉米·馬雷克卻不再是原來的拉米·馬雷克

這位埃及裔美國演員曾在《博物館奇妙夜》里演過埃及國王Ahkmenrah,三部曲電影的成功令他在電影圈站穩了腳跟。

《暮光之城4:破曉》,他有更加搶戲的表現,扮演控場大師Benjamin。

2014年《極品飛車》,又演了個搶戲配角。

然後,他終於得到了一個主角的角色,不過並不是在大熒幕,而是在美劇《黑客軍團》飾演一個患有社交焦慮症和慢性憂鬱症的程序員。該劇在第三季取得了突破性的口碑。

《波西米亞狂想曲》里的忘我演出無疑讓拉米·馬雷克更上一層樓,吸粉無數。在電影里他能讓觀眾完全想不起來他姓甚名誰,只會覺得他就是Freddie Mercury,或者說,簡直是Freddie Mercury上身了。

特別是他在動作形態上的表演,可以說是達到了大師級的程度。什麼是大師級呢,約翰尼·德普的Jack Sparrow就是典型,演員將自己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

拉米·馬雷克並不是在單純「模仿」Freddie Mercury,他是真正地在創作一個角色,所做的動作是由內到外的,那更像是一種自然反應。所以最終出來的效果才能「傳神」,這是許多「模仿秀」遠遠達不到的境界。

拉米·馬雷克的表演有資格衝擊影帝,在率先公布金衛星獎入圍名單中,他順利提名最佳男主角(喜劇/音樂片類),後面的金球獎入圍也基本沒問題。不過受影片更偏娛樂性的影響,奧斯卡影帝的提名要更難一些。

別誤會:這不是勵志傳記片

好萊塢很擅長做勵志的傳記電影,Freddie Mercury的成名經歷也很勵志,齙牙的長相沒有讓他自卑,一系列的失敗沒有讓他氣餒,機緣巧合之下結識Brian May和Roger Taylor之後,皇后樂隊正式成立,接著又戰勝一些列的困難,最終樂隊成為了傳奇。

但《波西米亞狂想曲》不怎麼勵志。

電影的前半部分幾乎沒什麼矛盾衝突,好像Freddie沒怎麼努力就獲得了成功。他隨隨便便就收到了經紀人的電話,隨隨便便就有了個漂亮女友,這導致他成名前後並沒有太大的變化,戲劇張力嚴重不足。

只能說,編劇並沒想表現什麼不畏艱難,艱苦奮鬥的精神,而是想要說明,Freddie是一個我行我素,樂觀自信,才華橫溢的人。

我行我素體現在,擅自更改父母給予的名字,而且是改身份證名字那種。現實中,他原名叫Farrokh Bulsara,本來只是因為Freddie是中學時期的外號,所以乾脆名字就一直這麼叫,等到寫完歌曲《Fariy Queen》之後,索性連自己的姓氏也給正式改了。Freddie Mercury,這是一個完全屬於他自己的名字。

樂觀自信體現在,敢毛遂自薦當主唱,不避諱自己的齙牙,反倒說自己因為齙牙才音域寬廣;敢提議賣掉汽車換取錄製唱片的機會,完全不怕失敗的話會血本無歸。

才華橫溢體現在,第一次上台表演就Hold住全場,哪怕他唱錯了詞。他是天生的表演者,對於這種萬中無一的超級天才,他只需要花1%的努力就能夠成為鶴立雞群的人物。

反正電影前半部分給人的感覺就是,有才華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主題:關於家庭,關於迷失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主要矛盾衝突集中在皇后樂隊大獲成功之後,Freddie的個人困境,以及由此引發的,與樂隊成員間的分裂與重聚。這部分相比他們的成名經歷,也是十分具有故事性的,其實導演完全可以將前面如何成名的部分一筆帶過,著重講後面Freddie如何從迷失到覺醒的。

只是布萊恩·辛格選擇從Freddie的青年時期講起,中間還插入了皇后樂隊金曲的幕後創作過程,顯然他太過貪心,想更全面地為這個傳奇樂隊做傳,卻導致電影在節奏上出了些問題。

要是觀眾沒能撐過前面略顯平淡的部分,那就有點可惜了。

直到Freddie袒露自己性取向問題時,「危機」才開始出現,真正的好戲這才開始上演。

Freddie天生就是個異類,一般男人不敢穿的女裝,他敢。Mary Austin懂得欣賞他的另類,順理成章的,Mary也成為了唯一了解Freddie的人。Mary由露西·寶通飾演,她是《初戀這首情歌》的女主角。

Mary可以理解Freddie因為忙於事業而缺少時間陪伴自己,可Freddie的性取向問題超出了她的底線。

她猶如Freddie路上的一盞明燈,是她的離開直接讓Freddie迷失了方向。Freddie一下子跌落到了孤獨的深淵,只能通過開派對來彌補填補內心的空洞。

失去明燈的Freddie失去了溫暖,也失去了方向,他做了些錯誤的選擇,皇后樂隊的大家庭面臨分崩離析的危機。

這個過程中,觀眾能感受到Freddie作為一個超級巨星的疲倦和壓力,要成功很難,成功之後更難。

更加能感受到的,是他的孤獨

很多大藝術家都難逃孤獨的宿命,孤獨也許是摧毀Freddie Mercury的根源,他難敵內心的寂寞,所以才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以此來麻痹自己。如果他沒有過度地放縱自己,也許就能躲過病魔的侵襲。

《波西米亞狂想曲》在Freddie確診艾滋病的時間上做了改動,現實中他是在1987年才確診的,電影里是在1985年之前。這樣改明顯是為了增加角色的內心掙扎,也為了讓最後那場Live Aid的演出更具力量。

有點可惜的是,最後Live Aid的表演似乎與劇情有點脫節,還好布萊恩·辛格真的把那次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演出逼真重現,那是錄像帶和紀錄片無法做到的震撼,《波西米亞狂想曲》做到了。

對皇后樂隊而言,《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夠完美。

而對於Freddie Mercury來說,《波西米亞狂想曲》已經是一次足夠好的致敬。

命運青睞勇者——《波西米亞狂想曲》


推薦閱讀:

TAG:弗雷迪·墨丘利FreddieMercury | Queen樂隊 | 傳記片 | 音樂片 | 波西米亞狂想曲電影 |